2019届二轮(提升版)专题十一 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专题卷)

发布时间:2018-12-12 19:06: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题检测(十一)

(时间:45分钟 分值:8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

1(2018·湖北孝感一模)下图是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的统计情况。据图和史实分析,经济危机(  )

A.导致美国人对婚姻缺乏信心

B.降低了美国人口增长率

C.使美国的离婚率先增后减

D.强化了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解析 图表统计情况反映了美国离婚率先增后减,离婚率的减少说明1928年之后家庭稳定上升,故A项错误;离婚率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率无关,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不会使离婚率先增后减,离婚率的减少只能说明为对抗危机,美国家庭更加团结,故C项错误;美国1928年后离婚率减少,说明美国人家庭观念增强,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湖南株洲一模)1933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后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国家复兴管理局、农业调整署、联邦政府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的独立办事机构和附属机构。这些机构(  )

A.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

B.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

C.动摇了美国的分权原则

D.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罗斯福上任后成立了许多总统的独立办事机构和附属机构,从而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故A项正确。

答案 A

3(2018·山东泰安一模)观察下表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这一时期美国主要税率的变化,有助于(  )

A.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

B.降低经营成本,复兴工业生产

C.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

D.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291935年企业所得税不断降低,消费税不断增加;企业所得税的不断降低,有利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促进生产发展,B项正确。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整体降低,并不是仅仅减轻贫民的负担,排除A。根据材料中消费税增加,不利于刺激社会消费,排除C。由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都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排除D

答案 B

4(2018·辽宁沈阳一模)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理由是联邦政府干涉了各州的内部事务,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这反映了(  )

A.总统的行政权力得到明显提升

B.最高法院的做法违反宪法原则

C.国会的补救对新政的成效不大

D.新政是在民主政治框架内进行

解析 罗斯福新政期间被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而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可见新政立法要受到三权分立的制约,说明新政的实施必须建立在遵循民主原则的基础上,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8·湖北武汉高三摸底)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明确表示: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反映出他(  )

A.领导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B.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C.坚定捍卫垄断资本集团既得利益

D.决心把美国经济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

解析 根据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得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故B项正确。

答案 B

6(2018·江西赣州高三调研)二战前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的品德、魅力是取胜的关键。二战后,该因素的重要性明显下降,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苏联威胁的担忧

C.福利政策已经深入了人心

D.第三产业不断兴起

解析 根据材料二战后……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结合所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后,国家直接、间接与垄断资本发生关系,实现对国家经济的管理和调节,故A项正确。

答案 A

7(2018·辽宁沈阳一模)1921年,列宁指出:商品交换要求(尽管没有说出来,但还是要求)不通过商业而直接向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过渡……结果是:现实生活使商品交换失败了,以买卖取代了它。材料表明当时的苏俄(  )

A.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B.大力提倡发展私人贸易

C.逐步认识到商品市场的作用

D.坚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 根据材料结果是:现实生活使商品交换失败了,以买卖取代了它得出商品交换不符合市场规律,逐步恢复了市场和货币关系,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问题,逐步认识到商品市场对于经济的重要作用,故C项正确。

答案 C

8(2018·广东惠州二模)俄国理论家司徒卢威1894年指出,让我们承认我们缺乏文化,让我们转向资本主义接受它的教导吧。列宁当时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但十月革命后,列宁却多次肯定司徒卢威的话。这说明(  )

A.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

B.社会主义制度不适应俄国国情

C.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D.苏俄遭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解析 根据材料承认我们缺乏文化,让我们转向资本主义接受它的教导吧,十月革命后苏俄遇到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可以向资本主义学习货币市场的经验,故D项正确。

答案 D

9(2018·广东珠海高三调研)以下是苏俄()20世纪2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导致农民不满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

C.农业集体化的确立引发农民暴动

D.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使工农受损

解析 余粮收集制是在1922年之前实施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1922年到1928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这一期间产生的问题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显得步履维艰,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是从1929年开始推行,故C项错误;1922年到1928年实施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故D项错误。

答案 B

10(2018·湖南郴州高三质检)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国家干预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优势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遭到严重破坏

C.经济萧条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

D.美苏在经济领域处于冷战对峙状态

解析 漫画中有1928的字样,说明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五年计划。漫画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1933年西方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经济严重下滑,而苏联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故A项正确。

答案 A

11(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调研)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这说明斯大林模式(  )

A.完全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原则

C.是马克思主义在相对落后的国家不完整的运用

D.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答案 C

12(2018·河南名校联盟高三段考)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代之以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1967年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口号都(  )

A.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创新性的特征

B.与美苏争霸中苏联居于优势密切相关

C.是加速发展战略在改革中的运用

D.体现了苏联领导人对国情的片面认识

解析 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在此之前已经提出,不具有开创性,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守势,故B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口号说明两人当时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认识不充分,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1325分,第1412分,共37)

13(2018·安徽江南十校一模)(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法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资料显示,法国的城市化率由1946年的53.2%迅速增长到1975年的72.9%。同时,该时期也是法国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乡村设施大为改善,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乡村多元化功能更加显现。乡村的发展对推动法国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和乡村功能拓展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节选自《法国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乡村政策演变与乡村功能拓展》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为中国人口城市化的正常发展时期。1953年,随着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业化的启动带动了人口城市化的发展。1957年底,中国非农业人口达9 949万人,其中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达1 500万人,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15.4%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分析》

1957年,中国农民入城风气达到高潮。当时正值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关键时期,阻止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全国上下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严厉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摘编自《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法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9)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城市化与二战后法国城市化的不同,并说明原因。(16)

答案 (1)原因:二战后,法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建设运动的推动; 科技革命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

(2)不同:中国城市化由行政主导,法国是市场主导;中国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拉大),法国城市与乡村发展同步;中国出现逆城市化趋势,总体水平较低,法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原因:国情不同尤其是经济体制的差别;两国的工业化程度不同;中国城市化起步晚,缺乏建设经验。

14(2018·河南中原名校高三质量考评)(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危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答案 示例一 观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固有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阐述: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工业革命后不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贫富差距日益扩大,19世纪2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呈现周期性爆发的特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固有的矛盾终于导致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总之,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就不会消亡。

示例二 观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必然会导致苏联的经济危机。

阐述: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性、行政性、指令性是其鲜明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僵化的体制必然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长期排斥市场与货币关系,以行政力量驱动经济发展,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无视经济规律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斯大林模式以集体化的形式完成资本积累,长期牺牲农民的利益,必然会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下降,进而酿成粮食危机和社会危机。总之,斯大林模式的内在弊端是苏联经济危机的根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3cf0b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4.html

《2019届二轮(提升版)专题十一 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专题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