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发布时间:2019-08-07 12:45: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单项选择

1.战国初年,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  )

A.魏国 B.宋国 C.赵国 D.韩国

2.下面是《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A.齐、楚、燕、秦

B.齐、楚、秦、燕

C.燕、楚、齐、秦

D.燕、齐、楚、秦

3.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是(  )

A.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

B.交战区域广

C.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

D.持续时间长

4.成语故事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中,出自长平之战的是(  )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退避三舍 D.围魏救赵

5.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确立县制

B.鼓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严明法度

7.《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表明(  )

A.商鞅变法最终失败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8.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下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

A.防洪排水

B.水运

C.防洪、灌溉、水运

D.蓄水防旱

二、组合列举

9.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

(1)铁制农具和________在春秋时期出现,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

(2)公元前356年,___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3)都江堰是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三、材料解析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桓公九合诸侯(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送去礼物表示慰问,齐桓公成为霸主),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材料二

材料三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何不同。(4)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改革户籍制度,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便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商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这次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四项变法内容。(20个字以内,2)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

(4)通过学习这次变法,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

1B [解析] 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2D [解析] 根据图中战国时期各国的都城名称便可判断,咸阳是秦国都城,郢是楚国都城,临淄是齐国都城,蓟是燕国都城。

3C [解析] 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是春秋时期战争的特点。

4A [解析] 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其他与长平之战无关。

5A

6C [解析]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表明秦国人参战积极性高,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奖励军功的政策,提高了人民参战的热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7D 8.C

9(1)牛耕 (2)商鞅 (3)李冰

10.目的不同:春秋时期,诸侯发动战争是为了争霸,且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能决定胜负,胜者通过会盟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图明显;战国时期,诸侯发动的是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有时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人,战争更为残酷。影响不同: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特别是秦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1(1)商鞅变法。目的;富国强兵。

(2)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确立县制;改革户籍制度。

(3)商鞅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得到统治者(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商鞅取信于民,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商鞅勇于改革创新,不顾个人安危,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4)要顺应历史潮流,适时改革;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为改革而献身的人物是伟大的;善于用人、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30389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3.html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