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

发布时间:2014-10-29 16:37: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在广义上,印象主义一词有时也用于19世纪后期的其他艺术(通常指音乐,但有时也指文学),它们所采用的技巧和达到的效果同印象主义绘画相似。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瓦画人物出名,这之中又以画甜美,悠闲的气氛还有丰满,明亮的脸和手最为经典。印象派中雷诺阿的特色在于描绘迷人的感觉,从他的画作中你很少感觉到苦痛或是宗教情怀,但常常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如母亲或是长姐般的笑容。雷诺阿认为绘画并非科学性的分析光线,也并非巧心的安排布局,绘画是要带给观者愉悦,让绘画挂置的环境充满了画家想要的感觉、西斯莱(Alfred Sisley西斯莱自幼就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幼年时的西斯莱是在巴黎渡过的,十八岁时西斯莱遵循父亲的期望前往伦敦习商四年,回来后在一家商行工作。可是他却喜欢钻研文学和绘画,他研究莎士比亚、透纳和康斯泰布尔。谨慎,耐心塞纳河边的小村庄鲁弗申的雪 印象派画家也常常热衷于雪景效果的表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白色和灰色中取得强烈的色彩和谐,这是尤其引人入胜的描绘任务,莫奈、毕沙罗和雷诺阿都能得心应手地胜任这种任务。然而,西斯莱的雪景效果,恐怕谁的作品也比拟不了。他的目光无比锐利,能够觉察色调转折的微妙变化。鲁弗申的雪是以淡粉色的调子画成的,这种色调激起人们一种乐观的情感,对覆盖在房屋和大地上的皑皑白雪产生喜爱之情;集中而紧凑的构图显示了艺术家对自然的亲近。

、窦加(Edgar Degas受到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很大影响。德加富于创新的构图、细致的描绘和对动作的透彻表达使他成为19世纪晚期现代艺术的大师之一。他最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他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 巴齐耶(Frederic Bazille古典主义格莱尔画室学习,在那里结识了同学莫奈雷诺阿西斯莱,他们组成了四好友集团,经常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巴齐耶成了比他大一岁的莫奈的最亲密朋友和崇拜者。直至他在187011月的普法战争的战斗中过早地逝世。效仿当时受到大多数民众和批评界诋毁的库尔贝马奈;他还常常资助他的一文不名的朋友们。,他们一起工作,相互影响,并一起独立展出作品,只有继续谋求官方赞许的马奈例外。这些画家在其早期的创作生涯中,就对统治欧洲艺术达200年之久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

1860年代后期,马奈的艺术反映了一种新的美学观点,有史以来第一次把画家从传统上占统治地位的以题材为中心的创作方法中解放出来;他主张把重点严格地放在绘画艺术的组成部分--颜色和形体上。莫奈以他出类拔萃的敏锐目光一马当先。当时这方面的科学研究表明颜色不是物体所固有的特性,而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在这种观点影响下,这些画家努力探索一种有效的方法,以突破物体的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他们从画水开始,把水波反射出来的许多颜色完全按照他们亲眼目睹的那样表现出来。他们把这一做法扩大到从建筑物到天空的所有其他物体,笔触简短明了,远看是一堆混合的颜色,其实是用未经调合的颜色,以此描绘阳光反射所产生的形形色色的颜色。在马奈的纯绘画实验启发下,他们努力寻找色彩最鲜明的题材,通常不再注意感情色彩和文学特性。

1874年,这批画家首次举行独立画展,以与法国美术学院的官方沙龙相抗衡,后者一再拒绝展出他们的大部分作品。莫奈的《印象日出》一画(1872,现藏巴黎马摩坦博物馆〔Musee Marmottan〕),最初曾使人们用印象派这一名称讥笑这批画家。他们后来陆续举办了7次画展,最后一次在1886年举行。在此期间,他们继续发展自己的个人和个性风格。1886年以后,印象派团体宣布解散。其存在时间虽然很短,但在艺术史上却完成了一次革命,使西方后来产生的各种绘画得以从画家和题材之间的既定束缚关系中解放出来。

西方绘画在发展历程中,画家总是将当时的科学成就引进艺术创造之中。由于光学和色彩学研究成果问世,后来又经光和色彩直接与美学相结合,运用到艺术法则上,这使追求创新的画家们深受影响和启发,他们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以及新的色彩关系分析,并把这种自然科学的法则和他们的艺术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光的照射作用,才显现出它的物象;而一切物象又是不同色彩的结合,太阳光是由七种原色组合而成。他们还认为:画家要认识这个世界,主要是从色彩的观点上去认识,色彩既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心,也是画家认识世界的中心,所以画家的任务也就在于如何去表现光和色彩的效果。这种艺术观念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从而支配他们的创作活动。

他们把这些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就不可避免地将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停留在感觉阶段,停止在瞬间的印象上,这就导致创作中竭力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表现感觉的现象,从而否定事物的本质和内容。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在阳光下一律是平等的。雷诺阿曾说过: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只重艺术的形式,忽视乃至否定艺术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印象派的画中所看到的是充满阳光的色块组合,充满空气感。总的说来印象派创作只重感觉,以瞬间现象取代之;以习作代替创作;以素材代替题材;以偶然代替必然;以次要代替主要的。印象派所描绘的是主观化了的客观事物。这标志着与传统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的决裂。他们倡导走出画室,面对自然进行写生,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使画面出现不寻常的新鲜生动的感觉,揭示了大自然的丰富灿烂景象,这是对艺术创造的一大贡献。他们的艺术是属于现实主义范畴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艺术中的反映。他们的艺术创造是具有革新和进步意义的。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 ,而是在巴比松画派(信奉回归自然。其成员有 T.卢梭、N.-V.迪亚兹·德拉佩纳、C.特罗容、C.- F.多比尼、C.-E.雅克等,其中卢 梭为其领袖。C.柯罗与 J.-F.米莱与此画派关系密切。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反对学院派画家在室内画风景画,主张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对景写生,然后以写生稿为基础,进行风景画创作。他们的创作经验,特别是对景写生,以求获得真实新鲜的感受和使画面色调响亮起来的艺术主张和实践,给欧美风景画家,包括印象主义画家以重要启示。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3]

创作特点

印象派强调人对外界物体的的感觉和印象,在创作技法上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

绘画技巧方面,印象派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印象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为永恒,并将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印象派观察、直接感受表现色彩变化的微妙的画风,影响后来的现代艺术非常深远。

早期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写,把画架从室内搬到户外,在野外作画,因此又称为外光派。

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公式。艺术家将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和表现主义表现内心情感、忽视描绘对象的外在形象不同。

以作者的角度来看,莫奈把自然的真实性降低于色彩表现形式之下,把理想化的主题排斥在绘画目的之外,他为着运用色彩去作画。从此艺术不再是描绘对象的附庸,而有着独立的品格和自主的权利。有莫奈选择他观察日出的地生活了多年港口。他熟悉这里的海岸景色,他脊恋这里的水上生活,敏感这里的气候变化,所以这幅风景画充满了生活气息,人文的踪影。水光相应,烟波渺渺。船上的人若隐若现。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捕捉动态大自然的一瞬间,把它定格,将它画出。不再把自己关在画室里闭门造车,不再重现虚构的传说故事,把亲眼看到的搬到画布上,把实际发生的记录在作品中,把室内绘画变成户外艺术。 

以这幅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的角度来看,在当时,《日出·印象》展出后,受到社会的公开攻击。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当187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那位以“印象”来讽刺这幅画的《喧噪》周刊的记者路易·勒鲁瓦,本来是以此指责莫奈“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可是这个名称从此竟彪炳画史,变成了极富号召力的光辉符号。尽管当时展厅上的70幅画连一半也没有卖出去。该画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产生。

<冬日維特尼村入口 >

同样是 青蛙塘 以下是雷诺尔和莫奈的对比,雷诺尔更注重人的绘画,莫奈更注重于水

由于孩童时期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一生偏爱“水”的题材。莫奈被称为“水中的拉斐尔”,他对于水和色彩的表现有着杰出的成就。描绘水的移动性,莫奈的笔触直而奔放。他的大笔触可以增进绘画的进度,捕捉到瞬间的印象,使绘画更接近于真实。

不同季节的《麦草堆》

少不了对“光”的热爱,他不断探索光影下的自然景物,对同一主题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作画,以捕捉光影的变化对自然景物的气氛影响。所以他完成的速度很快。他绘画的方式是把细节简化和单纯化,使我们更关注意象而非繁复的细节。莫奈非常注重对光源下的自然的描绘,他的画能很清楚地显示光的来源,莫奈笔下的人和自然在光影下是互相辉映融为一体的。

为了使光的表现更真实,他加重了阴影对比的强度。

早中晚的陆恩大教堂

莫奈在创作过程中,不只满足于他所能看到的,他想要创造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使人眼花缭乱,于是他所描绘的事物如水、天空、睡莲等都洋溢着生命气息。“他所追求的绘画思想是,要用颜料和画布所产生的肌理,去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美感,而不是脱离了现实的色彩,并且画面中要散发出一种强烈的自然色彩和生动气息。” 

莫奈后期有了点小钱自己打造了私家花园种了睡莲,莫奈在睡莲这幅画中,用干擦的手法,在重色上干擦轻色,或在灰色上干擦补色,使之呈现出一种安静和谐的颜色,沉稳有力般的感觉。单是这几种用笔就足以让人领悟到油画语言的丰富性,自由,没有拘束。 

睡莲的艺术价值 在于表达了莫奈内心的情愫。它作为一种植物,已不仅是一般的描绘对象,而是莫奈内心感受最直接的表达。在他的睡莲作品当中,与其说是用色彩表现大自然中的睡莲,不如说是用睡莲表现大自然的色彩。莫奈一生对绘画和田园很着迷,尤其是对花朵很感兴趣,不论是田园中的花,还是被采摘下的花,都是他的绘画题材。

但是晚年得了白内障,看到的基本是蓝色,这也导致他的画朦胧的原因之一,后来妻子和孩子都去世了。

莫奈习惯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果,笔法和敷色也十分自由,且富有写意性。作品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线和色彩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独立的美。他的作品除了有印象主义特有的率直外,还有某些与自然相关联的神秘色彩。画面的朦胧性和宏大的装饰效果,也是他创作得显著特色。他的探索,无疑也给予以后的抽象主义画家以启发

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 ,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

爱德华·马奈(1823-1883)出身于巴黎中产阶级家庭。1850年,马奈成为一位美术学院院士的学生,接受了6年扎实的绘画基础训练。同时,卢浮宫的藏画对他艺术风格的形成影响很大。1860年,马奈的油画首次入选沙龙,开始在巴黎画坛崭露头角。但是,他不满足于大自然的光线被学院主义的调子吞没在画室的幽暗之中,开始注意室外绘画,用笔轻快、画面明亮,有自然光线的新鲜感,受到当时一批青年画家的大力推崇和赞赏。

马奈的作品风格在当年是前卫的,因此多次被官方沙龙评委会拒绝。他后来的作品《奥林匹亚》在绘画色彩技巧上的独具匠心,更多地注重表现手法的革新,受光面采用近乎平涂的手法,与背景形成强烈对比,简化了学院派对复杂层次和立体感的表现。他由此提出了新的观察和表现方法,为后来整个现代艺术的发展打开了道路。

但是马奈在色彩的使用上并不赞成印象派的理论,与印象派排斥黑色不同,马奈却十分善于使用黑色,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色彩鲜明,大量运用对比色,取材和表现风格自由。

  马奈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画方面,他第一个把光和色彩带进了人物画,开创了印象主义画风。他的画既有传统绘画坚实的造型,又有现代主义明亮、鲜艳、充满光感的色彩。马奈在绘画题材上摆脱了教堂、宫廷和上流社会喜爱的题材和品位,把视线深入到当代生活,强烈吸引了后来成为印象派的青年画家,马奈因此成为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画家。虽然马奈从未真正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印象派画家,进而将欧洲绘画引向现代主义的道路。

草地上的午餐

因为这幅画的绘画主题和色彩,完全与学院派的原则相抵触,更是对封闭社会的一种挑衅。但是这幅画的题材和构图可以说是向文艺复兴时期提香(田园音乐会)、拉斐尔等人的致敬。

1863之前,一般性画中大多数不穿衣服人物都是神,但是马奈也是打破了这个规则,因为这个裸女是凡人。

自文艺复兴以来,裸体画都是从神话或宗教中取材的,维纳斯、夏娃、精灵等,每一种都予以理想化再描绘下来。可是马奈却把裸体画当成现实风景来画。以绘画技巧来说,马奈舍弃了在平面上以透视、阴影造成虚构的立体感,只以明确的轮廓线条和强烈的色彩来表现立体感,这也是划时代的创举。这幅画中提出了后来为整个当代艺术奉为基础和旗帜的自由观察方法的原则,而成为印象派的先驱。

《奥林匹亚》完成于1863年,18655月在沙龙(官方展览会)首次展出,但立刻遭到媒体挑衅的批评,乃至于被封杀。

维多琳·默兰,作为印象派画家马奈及其同时代画家的模特,也许是19世纪最著名的面孔和身体。在马奈的画作《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中,默兰或裸身躺在床上,以反维纳斯的姿态注视着观看者的色情故事的女主角。18621874年间,马奈至少有九幅画以默兰为模特。

 默兰在不当模特后也尝试绘画,甚至跟马奈在同一沙龙展上展览过画作。1903年,她还成了法国艺术家协会的一员。不过这个生活淫乱的下层妇女,后来沦为酒鬼,她在绘画上似乎没能取得大的成就。

《草地上的午餐》

马奈创作于1863年的油画《草地上的午餐》使他名震巴黎,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画面借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局部,传统的三点式构图拓展了视觉空间,色调清新自然。马奈用正面光削弱了女性形象细腻的明暗变化,把它简化成近乎于面性的图形,现代意义的形象语言取代了古典的田园式主题。尽管这并非马奈的最佳作品,但它却如同一面旗帜,为新一代的画家指出了新的方向。

 

新印象主义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布朗所著<<绘画艺术的法则>>, 谢佛勒所著<<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中有关色彩混合的理论,自然科学试验的成果表明, 在光的照耀下, 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 必须把不同的, 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混地并列在一起. 用这种方法, 颜色的彩度的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 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调绘中形成的 蒙德里安因为新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 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Divisionism)

修拉 受过完整的美术学院教育,曾师从安格尔的学生亨利·莱曼(Henri Lehmann)学习古典主义绘画,后来又研究过卢浮宫中的大师作品,对光学和色彩理论特别关注并为之做了大量的实验,也许正因为他太过致力于方法和理论研究,他一生所创作的作品不多。有人认为18915月修拉的逝世标志了新印象主义的结束。但他的理论和技法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毕沙罗自幼便对艺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但直至二十五岁才有机会到巴黎接触艺术界。他在巴黎结识了画家柯罗,后来又在私人画室认识了莫奈、塞尚、巴齐耶、雷诺阿和西斯莱。1870 年,他去了伦敦逃避战火;回国后,他的作品便开始不再被官方沙龙接纳,自此,他的命运就和印象派画家紧紧扣在一起。与其他印象派画家一样,他的作品同样受日本艺术所影响。他以明亮的色彩和颤动的笔触来表现当代的风景。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毕沙罗还不断探索新的技法。1892 年,画商杜朗—卢埃尔为他举办了大型回顾展。此后,毕沙罗潜心描绘城市景致,尤其喜欢以俯瞰的角度捕捉巴黎的街景,把焦点集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上,而这类作品终为他赢得国际声誉。

出身商人之家的卡米耶·毕沙罗不愿随父亲经商。但到了法国学画,他生活窘困,画卖不掉,不得不做油漆匠来谋生。

毕沙罗也曾一度追慕点彩派创始人乔治·修拉的风格,并以这种技法画了一些作品,但不久以后便认识到,点彩技术不适合自己的气质,还是要诚实地以自己的风格来创作。

这幅1873年画的《蓬图瓦兹:埃尔米塔日的坡地》,仿佛能让人嗅到乡村清新气息。那专注于农时的老农,让人觉得有点像毕沙罗本人。画面所表现的力量首先来自层次鲜明的构图,作者有意在建筑物的整体和树木之间造成强烈对比,同时也源于色彩之间隐隐约约的和谐。绿色和蓝色、灰色和米黄色,甚至是烟囱管道的红色都被置于次要地位,不添加任何无用的光泽。在右边的厚实房屋上面,树木勾勒出诗一般的图案。毕沙罗擅长的这种曲折的笔法使画面显得勃勃生机,增加对角线的实际效果。人们的目光会自然投向画的上部——马图兰城堡。60岁后的他,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因腿疾而不能行走,就天天在窗边作画,直到病逝。

欧普艺术(Optical Art使用明亮的色彩, 造成刺眼的颤动效果,达到视觉上的亢奋。欧普艺术所指代的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因此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兴起于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后印象

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只是每人所采用的艺术语言不同。塞尚注重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对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有较大促进。凡高追求线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以及画面的装饰性,直接启发了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高更则专注于艺术表现的原始性和象征性,给予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以重要影响 此外在一些美术史中:后印象派其他代表人物还有劳特列克(残疾贵族,下肢残疾,他的画作主要以红灯区的旅馆和酒吧中的妓女等下层人物为题材)等人。

《静物》

散开物体的三度立体形式是最难控制的,也是难融汇进画面的更大整体中。为了达到目标,同时又保持单个物体的特征,他用小而偏平的笔触来调整那些圆形,使之变形或放松或打破轮廓线,从而在物体之间建立起空间的紧密关系,并且把它们当成色块统一起来。塞尚让酒瓶偏出了垂直线,弄扁并歪曲了盘子的透视,错动了桌布下桌子边缘的方向,这样,在保持真正面貌的幻觉的同时,他就把静物从它原来的环境中转移到绘画形式中的新环境里来了。在这个新环境里,不是物体的关系,而是存在于物体之间并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变成为有意义的视觉体验。其实就是他画出来的静物,桌子椅子看上去都不像是从一个平面画出来的,因为他喜欢一边画一边乱动改变绘画角度。所以很微妙

塞尚也是出身较好,父亲一心想让他去学法律,但是他在绘画方面更感兴趣,无心从商,在法律专业也没有天赋,在父亲死后继承财产才改变了条件。塞尚虽然有钱,但是画画画的很慢,所以他静物作品很多,而且都是耐放的橘子,苹果之类,基本他老婆才能作为最佳模特

高更,他的绘画追求东方绘画的线条,装饰性的色彩,他厌倦巴黎的文明社会,憧憬原始自然世界,向往异乡南太平洋的热带风情,最终远渡重洋到了塔希提岛,过着土著人的生活,他认为自己具有孩子和原始人的气质,追求原始艺术的质朴、天真和神秘感。

简介一下梵高就是

因为梵高父亲是一名牧师,所以起初梵高对宗教有一定热爱,试过当牧师和传教士但没录用。但是他弟弟建议他在艺术上可以加深造诣。他弟弟是艺术代理人,类似星探,梵高生前卖不出几幅画所以很穷,一路也是弟弟在绘画资助他颜料等等,

梵高后来来到巴黎跟很多艺术家一起探讨,遇到了和他一样喜欢浮世绘的高更。离开巴黎后来邀请了高更同住一个画室,再后来因为意见不合起了争执高更就离开了。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是在1888年阿尔完成的。 《罗纳河上的星夜》和《夜间的露天咖啡座》这两幅画的相同之处是模糊感。夜晚的咖啡走廊这幅画对天空上的星星采用了新的透视手法:

围绕星星的光晕刚刚消失。

亮丽的黄色的墙吸引了我们对这幅画的视线。

这幅画右边的暗色都市风景的侧影(与亮丽黄色墙的反差)反而达成了一种平衡。

就画面的直觉而言,露天咖啡座是由桔色、黄色表现的,蓝色的夜空深邃无际,繁星点点,显出夜的静谧与安详。蓝色的冷调子与咖啡座的桔、黄暖色形成对比,使夜晚街道上的露天咖啡厅在冷落中显出一片温馨,并与蓝色星空相映而充满浪漫主义情调。虽然画家仍然用的是粗犷的短笔触,但却显得安静有序,充满诗意。它反映了病态中的画家对宁静、安详的追求与渴望。

《吃土豆的人》国立文森特·梵高艺术馆藏。充分反映了凡高的社会道德感。他选择画那些农民,主要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与这些贫穷劳动者之间,有某种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共鸣。

很钦佩米勒,一直在不断练习《收割者》等等。。。

这幅却一直不受他弟弟和他朋友看好。却能反映出梵高的艺术造诣,因为至此作画只有四年,这也是唯一一张群像。梵高自己很欣赏这幅画因为觉得虽然画面有粗糙的部分但是能让人感受到他感觉敏锐深刻。

《吃土豆的人》成为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面容上,使他们显得突出。低矮的房顶,使屋内的空间更加显得拥挤。灰暗的色调,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画面构图简洁,形象纯仆。画家以粗拙、遒劲的笔触,刻画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躯体。背景设色稀薄浅淡,衬托出前景的人物形象。凡高自己称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的诞生”。他说: “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

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印象主义绘画专注外光画,主题的作用被弱化了,而且把兴趣扩大到从前认为难以处理的题材。印象主义绘画以再现自然对象瞬间的光色关系为目的,它基本上属于一种图绘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印象主义是巴罗克风格的发展,是写实主义视觉实验的延伸,是文艺复兴以来“再现性”传统绘画发展的极至。前期印象派的大师人物主要有莫奈、德加和雷诺阿。

印象主义是一个松散的艺术社团。这个社团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集合在一起,仅仅因为画风比较一致,便于共同举办展览。

后印象主义艺术运动是1885年至1905年间出现于法国的一种绘画风格,它包括所有印象主义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之对立艺术运动,譬如: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纳比派等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皆是以感觉而用科学的方法作画,是一种非常客观的艺术,也是写实主义过分发达的结果。受哲学及文学方面反客观的科学之影响,绘画不得不加入了主观的成份,亦即以个性为基础的强烈自我表现。另受东方简洁明了的山水画风影响,以及更为精密和正确的照相术之纯客观比较观点来看,都是激起后期印象派艺术兴起的原因。

通俗地说,印象主义表现的是瞬息即逝的光色效果,过分的最求感受光色,以偶然代替必然。既然是凭感觉,所以印象派所描绘的是运用主观的颜色来描绘的客观事物

后印象派完全不一样了,能够先自己主观的感情,表现自己的主观情绪,这种色彩就是客观物体的原来色彩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用这种的物象来表达人类自身内心的一种主观情感,这就是人的主观感受对客观世界的不同的反映。

印象主义是以当时光学理论的启发下得以兴起的,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发展到新印象主义更是将光学原理的运用发挥到了及至。若从艺术是情感的产物的角度来讲,它们就偏颇了艺术,从艺术最本真的出发,后印象主义才真正是算是艺术,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在后印象主义之前,侧重的都是重在内容和客观的再现,尤其古典主义,直接取裁于宗教神话题材,为宗教服务,不曾脱离文学的影子,没有找寻到美术本身,即提上“美”这样的概念上来。而“美”本身,纯粹的美,换言之,即“形式”。并不是剔除内容不要,而是更侧重于情感的外在表现,更注重人生个人的存在价值;而这时的西方美术真正迈入一个个性强烈张扬,表现自由的时代了,艺术不再是宗教宣传的工具,从此,艺术也对人生有着哲学一样的终极思索。后印象主义的出现,是人类在挖掘自身内在的情感规律。

因此,印象,后印象对前是继承,对后是拓展,是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这样打个比方,印象主义相当于开国元勋,而后印象主义则是昌盛时期的治世能臣,真正的艺术从此欣欣向荣。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劳特累克 (1864-1901)图卢兹·劳特累克出生于法国阿尔比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逝于马尔罗美城堡,年仅37岁。190199日,逝世,作为艺术的革新者,他以描绘那些抓住并准确表现巴黎蒙巴特尔地区豪放不羁的艺术家们的生活特点的表演艺人而著称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这个名称的出现含有偶然性。1908,G.布拉克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马蒂斯批评勃拉克的画是在描绘立方体.评论家L.活塞列斯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引用此话评论说:”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了……成为立方体”,这种画风因此得名。

天生喜好体积庞大和气派庄严的事物,这使他对无尽的大海有了

库尔贝一种莫名的喜爱之情。为了表现海,库尔贝感到必须使用更亮一些的颜色;但是,在使光线不失去作为色调统一手段的意义这一前提下,他加强了个别的颜色。他越是不受题材的约束,他也就越是集中注意于海和天的光线,而效果也就越成功。《平静的海》是真正的杰作。前景是灰紫色的海岸,岸上有两只棕色的小船,浪花透射出黄色和玫瑰色的光线,绿色的海,灰色的天一一有些地方亮,有些地方暗,露出一些小块的青天。但只消有这么轻轻几笔天蓝色,就足以使画面增加生气。画面所收入的空间是庞大的。海天无际。但库尔贝自己觉得自己这时是一个巨人。船可以只是一些渺小的斑点。可是,那个会这样观察的人,他自己是一个巨人。在19世纪,没有一个人曾经在大海面前感觉到自己如此力大无穷。平静的海不止一次地激发了库尔贝的灵感,而且总是成功的。

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纳比一词出自希伯来语,是先知的意思,取此名称的基本点旨在表明其信念、创作思想同宗教的密切联系。该派以革新绘画艺术为标榜,广泛吸收P.高更、P.塞尚及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有益因素,主张在理性和感性的领域里,对自然进行“重新安排”,强调创造诗意的现实,追求平面的装饰效果和象征意义的表达,注重审辨色调及单纯与变形的法则。这是一个为期很短的艺术运动,主要参加者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纳比派的主要理论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

2流派特色

纳比派作品,以其坚实的文学和历史基础,以及对于色彩的侧重,与同时代的象征派形成了对照。纳比派画家们为了追求色彩的效果,放弃了僵硬的绘画轮廓,采用卡片纸等吸附力强的画面材料,来代替油画布,以此缓和色泽的效果。有时他们还用蛋白或胶水来调和颜料,这样创作出的作品色泽柔和,富有活力,自成一格。

主要代表有塞律西埃、P.博纳尔、M.德尼、E.维亚尔等。纳比派于1899年解散。

象征派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象征派在艺术上受英国拉斐尔前派和象征派诗人马拉美、波特莱尔,音乐家瓦格纳及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象征派主张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他们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的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波德莱尔莫罗《沙美乐》 夏凡纳的油画《信鸽》、《希望》也是象征主义的典型代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556ee5d4d8d15abe234eb9.html

《印象主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