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 二 小说情节类3

发布时间:2019-06-03 20:34: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案二 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

一、专项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配 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

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沓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外出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叫作“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1[梳理情节题]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这篇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通读小说可以概括出由刚开始的希望父亲能大红大紫到之后的因父亲一直做配角而产生悔意再到年龄大了之后的对父亲默默关怀。考生只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即可。

答案: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父亲配角职业颇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儿女长大后,对父亲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情节作用题]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结尾的作用。小说结尾往往是作者别具匠心之处通过一个别出心裁的结尾可以让人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情感的抒发更强烈结构更完整。本篇小说以父亲拍完戏之后收拾道具、疲倦地打盹为结尾还特别注意写到了父亲手指间夹着的半截香烟。首先这样的结尾很明显是在塑造父亲的形象,虽然是配角,虽然很卑微,但父亲仍在努力地生活,辛勤地工作。这是一个平凡但伟大的父亲。其次,从作者选取的细节描写上,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的敬佩之情,虽然没有直接表露,但“我”的情绪还是能传递出来的。最后,就小说主题而言,从当配角的父亲到千万个普通的父亲,他们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默默付出,为了家庭和子女,他们任劳任怨,小说对“他们”进行了歌颂。

答案:人物形象上:这个画面是父亲拍戏结束后辛苦、疲倦状态的直接呈现,通过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配角形象特征。②情感表达上:结尾处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着“我”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但情感表达含蓄委婉,隐而不露,意味丰富,引发读者想象。③思想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主题,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配角”),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他们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也值得赞美。(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高考综合练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天 嚣

赵长天

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

(有删改)

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解析: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反映出被困队员在强烈救人意念的驱动下迸发了顽强的意志力;而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则反映出蒙古族同胞对基地试验队员的支持、救助,彰显的是热忱与善良。可见,两者说明的应是“生命力的强大与人性的美好”,而不是“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答案:B

4[情节手法作用题]小说以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解析:为中心谋篇布局考查的是情节结构的手法联系小说的体裁特点要回答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应当从情节安排、主题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5[情节手法作用题]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解析:题干指向很明确,“结尾”“艺术效果都表明了本题是对小说情节中结尾艺术的分析。解答本题应多角度挖掘联系小说的叙述角度、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及读者的阅读感受进行分析。

答案:小说人物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2ceba5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a.html

《配套K12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 二 小说情节类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