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

发布时间:2020-04-16 02:38: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

我国早期奴隶社会的专制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与内服外服制度

1.早期“国家”的出现:

(1)时间与地区: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2)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4)政治形式:传说中的黄帝以战争手段平定四方,安抚万民,设置官员,确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2.“公天下”到“家天下”:

夏以前,采用民主方式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被称为禅让制。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后代。这样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商朝建立以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3.夏商王权带有神秘色彩:

夏商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法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4.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史称内服外服制度制度。商朝中央设有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3.内容:

一除外:除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

二核心:将土地人民分封

三类人:授予给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四等级: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等级森严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五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诉职

4.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简称政体

5.作用:

(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2)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3)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6.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7.弊端: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很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8.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五霸的出现,标志着分封制的瓦解。

三.血缘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

(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严格的大宗小宗体制

(3)具体内容:

1)周天子以嫡长子(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

2)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相对于天子而言为小宗,在本诸侯国内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3)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4)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由宗法血缘关系决定的等级。

3.特点: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

4.实质: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5.作用:

(1)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巩固和完善了分封制,把国与家密切结合

(3)成为传统思想的主要内容,影响深远

6.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

7.维系:为了维系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重难点一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分封制

宗法制

主要目的

保证周王室的强大,巩固周朝统治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核心内容

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主要特点

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并进而分封属下,构成金字塔等级秩序;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与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历史作用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但也埋下了诸侯割据混战的隐患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联系

1二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

2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都形成森严的等级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典例一】(2015年浙江卷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典例二】(2015年江苏卷历史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基础

1.秦王统一六国

1)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

2)经过: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拓展疆土

1)北方:公元前215年,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并修长城

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

2)南方:公元前214年,开凿了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灵渠,统一岭南,在岭南置郡(桂林、象郡、南海),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3)西南:开辟了“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3.秦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1)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2)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符合人民的共同愿望。

3)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

二.皇帝制的确立

1.目的: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与地位,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他自称为始皇帝

2.主要特征:皇权至高无上,高度集中(首要特征);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皇帝独尊。

3.内容:统治者尊号为皇帝,只有其一人可以称,皇帝的命令称“制”“诏”;皇帝的玉印称为“玺”

4.评价:

1)积极方面:在封建社会的特定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反抗外来侵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消极方面:皇帝制的发展形成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在中国历史上又起到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5.地位与作用: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官僚体制的形成

1.基础:战国官制

2.实质: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3.内容:“三公九卿”制:

1)“三公”: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在秦朝时,太尉并无实权,权掌握在皇帝手上。

2)“九卿”:丞相之下设置诸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事务,是中国政府的职能部门。秦朝卿并非九个,只是习惯称九卿。

4.朝议制度: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里,对于军政大事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5.意义:官僚政治结束了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健康发展。

四.郡县制的全部推行

1.推行原因:

1)分封制下,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遣,官位概不世袭,有俸禄而无封地。加强皇帝的控制权

2)诸侯国拥有很强大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方行政机构,这种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2.出现:春秋时期郡县就产生了。

3.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4.地方官僚体制:郡守是郡的最高长官,对上承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命。

5.意义: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实现了对地方政治的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也成为后世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

重难点二

比较项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连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

地方官权利

可世袭,有爵位与封地;有封地的行政权和土地管辖权

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有俸禄,无封地,有行政权,无土地管辖权

与中央关系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共性

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3都在一定时期起过积极作用

【典例一】《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典例二】(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一.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汉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背景:刘邦布衣得天下,家族势力不强,并且错误的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

2)影响:形成了汉朝斑马式的行政管理,中央集权受到削弱,景帝时出现七国之乱

3)改革:景帝时,武力解决七国之乱。汉武帝在此基础上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持续了一百多年,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严重的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1)军权的加强: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2)行政权加强: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3)财政权力的加强: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4)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地方权力过于弱化,形成三冗情况,人浮于事。

4.元朝行省制度确立:

1)背景:汲取北宋人浮于事的教训,并且有效控制统治,管理辽阔的疆域。

2)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中书省),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缘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同时受到中央节制。

行省(10) 陕西行省 甘肃行省 四川行省 辽阳行省等

中央 (中书省直辖):腹里

(宣政院直辖):西藏 四川 青海部分地区

3)意义: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1.汉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并严厉处置犯有过错的丞相,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朝政,形成“中朝”,又称“内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做出决策,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外朝相对应,进而削弱丞相权力。我们把这种制度称为中朝外朝制度。

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1)“三省”的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期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

2)“六部”的产生: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体制。

3.宋元三省六部制的发展:

1)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2)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重难点一 君权和相权

1.产生原因:宰相、丞相既是帝王的政治助手,也是朝廷中的总理大臣,由于决策与行政的倾向和方式不同,使君权与相权产生了矛盾。

2.相权削弱的过程:

(1)西汉:汉武帝为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采取了削弱相权的措施,一方面频繁更换丞相;另一方面又组成“中朝”(“内朝”)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相抗衡。

(2)唐朝: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3)宋朝: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4)明朝:胡惟庸案后,宰相制度废除,君权相权矛盾就此消失

重难点二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监察体制的演进

(1)秦朝: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分别是御史大夫和监御史。

(2)西汉:

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中央: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

(3)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元朝的御史台、明清的都察院等。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

2.评价:由于专制制度的本质及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更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典例一】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巡视组巡视地方工作已全面展开。下列古代官职与其职能相似的是( )

A.秦御史大夫 B.西汉刺史 C.宋同平章事 D.明布政使

【典例二】《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有御史回应说:“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这表明唐代(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科举制度冲击了世族势力

C.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

D.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根本原因: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的由来已久。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的教训

2.直接原因:胡惟庸案

3.举措:1380年,明太祖在中央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事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4.结果: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代替宰相成为政府首脑,至此皇帝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基础: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3.产生: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职宫内的文渊阁。内阁由此产生

4.发展:内阁在明朝后期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张居正任首府时,大权尽归内阁。

5.性质:明朝内阁终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6.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反而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三.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清初,军国政要由满族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对皇权造成制约。

2.基础:康熙帝时,设置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中枢机构一分为三,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3.设立: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立军机处。大臣只负责跪受笔录,一切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4.性质:形式上始终属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军机大臣都是原官兼职,无品级,也无俸禄。

5.特点:军机大臣只负责跪受笔录,传达决定,因而办事简单,迅速,机密。但是皇帝权力过大,决策上可能有所偏颇。

6.意义:提高了办事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得到加强,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皇权高度膨胀的表现。

重难点一 明清君主专制带来的影响

1.积极作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于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民族融合。

2.消极作用:明清的统治者把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在这种绝对的君主专制条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同时,绝对的君主专制又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了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的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在思想上的控制也使得科学文化的发展严重滞后。

【典例一】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该制度( )

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

C.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予选贤任能

D.排除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

重难点二 我国古代丞相制与内阁制的主要区别

1.基本性质不同:丞相制是中央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法定的行政制度之一;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行政机构,仅仅属于皇帝处理国政的咨询机构。

2.主要职责不同:丞相职责明确,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只能为皇帝决策提供咨询。

3.政治地位不同:丞相属于“百官之长”,位高权重,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内阁的权力不是来自其制度及职位,而是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其地位缺乏稳定性,没有任何决策权,对皇权没有任何制约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丞相的作用是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权,但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皇权;内阁则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对皇权难以构成威胁。

【典例一】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上》云:“中外大小臣工上封事,外有通政司,内则会极门,俱有号簿,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膂近臣非百司得比。……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通过“密揭”,获得决策权

C.对其它中央机构有一定牵制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一.察举制:

汉代选官制度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二.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官用官均由品评官一人决定,形成了九品中正制门第成为能否做官的唯一标准。

三.科举制:

1.确立: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

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发展:唐太宗时增加明经考试,武则天时增设武举和殿试,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从宋至元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明清时科举制度僵化,戊戌变法时期,科举制正式废除。

3.优势: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重难点一 对科举制的评价

在隋唐时期,它把读书、考试、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且利于统治。从追求公平的角度看也有其合理性。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仅限于八股文,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束缚了思想,压制了创新,阻碍了社会进步。

【典例一】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统治者逐渐重视廉政建设

B. 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

C. 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

D. 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典例二】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 )

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cd27420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0.html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