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 主课件配套教案

发布时间:2019-01-15 15:33: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四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 主课件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修改文章兼顾“言”与“意”。

2.把握修改“言”的基本要求和修改内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例引导,能够掌握修改文章的要求和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精益求精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学老师讲解,了解修改润色的基本要求、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修改示例文稿中的错误,提高作文出彩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而且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就自言:“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先生创作《藤野先生》,先后改动90次之多才最终定稿,,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可见修改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给一篇文章修改、润色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希望这一课的学习能给你一些启发。

二、文章修改注意事项

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修改。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作出调整。只有“意”准确、恰当了,“言”的修改才能有依据,有效果。

的修改包含两个层次

1修改“言”的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不留硬伤。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不妨出声读一读文章,可以自读自听,也可以请别人读或读给别人听。一般说来,顺口入耳者多半是不错的文章,反之则需要修改。这种方法对于检查漏字、衍字、语句不通顺之类,尤其有效。

下面是一个习作片段、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他接过我的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拔下轮胎,按到一盆水里。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再看他,手还浸泡在冰冷的水里。他粗糙的手上有几道裂口,但我却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反映。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然后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做好这一切后,他把车推到我面前,然后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

修改

他接过我的车,很娴熟地把车倒立起来,剥出轮胎,按到一盆水里。寒风呼啸着拂面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再看他,手还浸泡在冰冷的水里。他粗糙的手上有几道裂口,但我 从他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对寒冷的反应。很快地,他补好了车胎,并将打足了气的车胎浸到水中,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车胎,然后就撤了气,把内胎安好,又拿起打气筒为车胎重新打气。做好这一切后,他像开始那样对我憨憨地笑着,把车推到我面前。

改“对”,也包括对文章段落的进一步调整和加工。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是否衔接,详略安排是否恰当等等,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

2、进一步的要求,是改“好”。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文章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比如写一篇记叙文,如果只是平铺直叙,粗线条勾勒,就很难打动人;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描写性语句,如描写人物、描绘场面等。又如写景,除了视觉描写,还可以补充听觉、味觉触觉等的描写,有了静态描写,不妨增加一些动态描写;还可以从远近,上下,左右等不同角度进行描写

适当炼字、炼句,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比如郭沫若写剧本《屈原》,有一句台词初稿为“你是无耻的文人”,在排演时接受演员的意见,改为“你这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差,力度迥然有别。这就是炼字的功效。

三、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你的理解和感受,试着润色这篇习作。

寻人启事

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

“然后就是年龄。”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还有的同学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准确的数来。

“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我妈妈有一颗痣!”一位同学说道。

“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位置哦。”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儿?胳膊上应该有条疤,可是到底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

“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呢?”“我妈好像有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都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

最后,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我回家后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却写得又迅速又具体。

改编自孙道荣《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提示:

1 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长处与不足,不足之处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

2: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修改文章,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流畅,有表现力。

3 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动笔前都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

写作指导

1.读题审题。仔细阅读上面文章,首先分清这篇文章哪里是优点、长处,哪里存在着不足。不足之处如下:

1)叙述方面太多平铺直叙,缺少情感的流露,缺少对人物内心的刻画;(2)有人物的语言描写,但是缺少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的刻画;(3)文章结尾没有新意。这篇文章立意应该很好,但是最后没能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愧疚。

这些不足之处就是下一步作文润色的地方。

2.修改润色。从内容和语言两个角度润色文章,让内容不要过于平铺直叙,学会使文章变得曲折起伏,增加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等,使内容变得充实、具体,增加可读性。学习组织语言,使语言更加流畅、有表现力,动笔前要反复斟酌,以防“点金成铁”。无论是改动还是增删文章内容,都要保持文章的完整性,主题的明确性。

修改润色后的作文

寻人启事

一节作文课上,老师一边讲寻人启事的要点,一边叫我们写一则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老师告诉我们说:“最前面的是姓名和性别。”老师讲完,同学们快速地写下几个字。

“然后就是年龄。”老师接着说。我和大部分同学很快就写好了两个数字;有的同学想了几秒也很快写上了;还有的同学脸都急红了,涂涂抹抹写了好几次也没写出准确的数来,在那里冥思苦想,怎么不知道提前问问妈妈多大年龄了呢?

“写好了吗?再然后就是外貌特征。你们知道什么是外貌特征吗?”老师不紧不慢地引导说。

“我妈妈有一颗痣!”一位同学说道。“很好,”老师说,“要写出具体位置哦。”我们都努力地回想着。张洪做着鬼脸,竟然问我:“你妈妈脸上有痣吗?”我的脸腾地红了,小声地说:“脸上好像是有颗痣,可我怎么知道在哪儿?胳膊上有条疤,可是到底有没有啊?”我胡乱编了几条特征写了上去。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则干脆空着不写。我的心情很沉重。

老师接着说:“下面是很重要的一点——穿着。今天早上看到妈妈时她穿着什么衣服?”大家七嘴八舌地嚷:“我妈好像有一件紫色的上衣吧?”“我记得她穿过一条黑裤子,是今天吗?”……

平时哪个同学的衣服很好看,或是穿了双名牌鞋,大家很快就都发现了;虽然没当面见过最喜欢的明星,但他在什么场合穿了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刚送自己来上补习班的妈妈穿的是什么样子的衣服,却没有注意过。

我觉得愧疚极了。

下课了,一则简单的寻人启事,竟没有一个人写完整。可当我回家后,说了语文课上的事,请妈妈写一则寻找我的寻人启事时,她写得又迅速又具体。

四、文题展示

选一篇自己这学期写的作文,从“言”和“意”两个方面进行修改。

提示:

1.重读以前的作文,你可能在布局谋篇上会有一些更好的想法,不作一些修改。

2.可以尝试边朗读边修改。通过朗读,往往会更容易发现哪些地方顺畅,哪些地方拗口。也可以读给同学听,请他们提出修改建议。

3.修改之后与原稿进行对比,说说你修改的理由。

写作指导

1.审读原作。学会用批注法审读原作,找出一篇原来的作文,先从词句角度审读,标注错别字或不通顺的语句,然后审读原作的立意、语言、主题、结构等方面的不足。接着制定出修订润色计划,打算怎样开头、结尾,怎样用好的语言表现主题,怎样使作文形式更加完美,具有可读性等。

2.修改润色。尝试两遍阅读修改法:第一遍顺读作文,标注出认为现在阅读拗口、不通顺的句子和错别字等;第二遍再读作文,修改或增删在内容和语言等方面有欠缺的地方。修改后可以再顺读一遍,确保修改后的作文要比原来的作文出彩。

五、文题展示

回顾自己三年以来的写作情况,如写了哪些文章,哪些写得好,哪些不太好,好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谈谈我的写作》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 字。

提示:

1. 首先梳理自己写作的基本情况,用简洁的语言作介绍。

2. 总结写作中表现好的方面,想想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的办法。

3. 写完后先放一段时间,再进行修改,看看除了字、词、句以外,立意、结构等方面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

写作指导

1.思路点拨。首先要梳理出自己写作的基本情况,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总结过去自己写作中的成绩和不足(可以条分缕析)。

2.方法指导。关于作文润色有两个层面的事情要做:

一是要使作文做到文从字顺,即符合作文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念文章的办法,即凭借自己的语感,你会发现有许多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往往这些地方是不通顺的,不符合语言规范的。这些地方你需要改动。

二是要做到文采奕奕,这就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艺术想象能力,用词就不只是准确的要求了,要生动、形象,要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写完此次作文后,可以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修改,看看除了字、词、句之外,立意、结构等方面还需要做哪些进一步的修改。

范文示例

原文:

我是这样成长的

“哇”的一声,我来到了这个世上。

我降生后,首先“被迫”认识了自己的父母,还“被迫”认了个姐姐。聪明的我,六个月就学会了说话,9个月大时就会走路了。

过了婴儿时期,就进入了童年,童年的生活过得“了无生趣”。4岁“被迫”进了幼儿园,认识了“陌生”的同学们,喊了自己根本不认识的老师,学了最基本的“金、木、水、火、土”和“1+1=2”……一切都在进行着。

读完了幼儿园,进入了小学,分别了熟悉的同学们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的同学们和老师,成绩平平,没有一点起色,但当我懂事时,就一头扎进了书海中。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让我为海的女儿而哭泣,为玫瑰仙子的幸运而赞叹,为白雪公主的美妙奇遇而陶醉。

可直到六年级,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成绩如梦幻中那样上升到前几名。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六年级时,我们必须进行小升初的考试,面对人生的第一战,我放弃了自己的最爱——课外书,但同时也获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

升入初中后,我告别了自己低幼的童年,逐渐迎来成熟,同时又告别与自己相处六年的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初中阶段比我想象中辛苦一些,并且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自然提高了不少。

  这就是我目前的成长历程,以后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从这些成长历程中,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不信,就自己去瞧瞧吧!

改后:

童年的影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黄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童年那段欢乐的时光还会再来吗?我等啊等,总不见它回家的身影,它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呢?我流连地翻开影集,才知道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知道时光总是要流逝的,只有那影集才能保存它的倩影。看着一张张照片,一行行成长的足迹映入我的眼帘……

5——吟颂诗篇

  5岁的我是一张白纸,那时的我对世界还很懵懂。妈妈是我第一老师,教我背很多古诗,背很多儿歌,认很多字,为我打开通向文学之门。当我看见清清河水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脱口而出;当我看见满地荷叶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便随景而出。母亲把我带上了朦胧的文学之路。

8——挥毫泼墨

  6岁时我已经跟着爷爷学习书法了,8岁时,在爷爷的鼓励下,我首次亮相于电视台,为全国观众展示书法才华,并获得优秀奖,在人生路上留下第一个闪亮的足迹!它给了我很大的动力,从那以后我又获得了世界少儿书法大赛比赛第六名;在爷爷的悉心指导下,我的书法水平又有了很大进步,在省书法大赛中,捧得了一块金奖!书法不仅让我提高了修养,而且让我懂得了“爱拼才会赢”的道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10——成长烦恼篇

  随着年龄的升高,我的学习负担一天天加重,这时我才懂得了学习的艰辛。看到同学们一个比一个认真,我才知道什么叫竞争。于是,我也狠下工夫,苦读诗书,为了取得考试后的辉煌,博得全家人的赞扬。那时的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叫目标,知道了什么叫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懂得了成长的背后隐藏着不尽的烦恼,懂得了成功的背后需要不尽的汗水,懂得了失败又失败的滋味。

12——走向成熟

12岁的我是人生经历的转折点,是我离别童年走向少年的转折点,我感觉在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比如像听歌、唱歌、玩电脑等,我得到过很多荣誉,很多奖状,并多次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英姿”,但我更尝过不及格的苦痛,尝过“五星级”的失落。成功了,我不骄傲,失败时,我不气馁,就这样我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成长,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走向成熟!

  合上影集,我似乎看到路还在不断延伸。看着这或长或短的人生路,我看到了童年的梦想,在流淌,在长大,在飞翔……

老师点评:

这篇习作选择了翻阅影集这条主线,将生活中的剪影一张张地铺在这条主线上,让人眼前一亮。小作者撷取了成长路上的四朵浪花,精彩呈现:

一是巧妙选“点”,所选材料就是几个“点”——截取了5岁、8岁、10岁、12岁的成长片段,并用小标题有条有理地向我们展示了成长的历程,表现了自己成长和奋斗中的喜悦和艰辛。

二是善于描“细”,如5岁的看水吟水、观花颂花的描写和8岁的三个大奖的叙述,都是很生动、很有表现力的细节。这些细节使得文章内容更充实、生动形象。

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能在回忆自己童年生活后,借此抒发了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叹,使得主题得以升华,且富有诗意。

六、布置作文

完成文题三作文。

板书设计

写作 修改润色

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

修改“言”的基本要求改“对”

改“好”

教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bbf4d5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f.html

《2019年春部编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写作 修改润色 主课件配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