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人口迁移史(解析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题一人口迁移史【名词解释】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
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人口变动
根据人口学,人口变动主要分为三种:人口自然变动、人口迁移变动、人口社会变动。而人口迁移变动又是人口变动中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说人口迁移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口迁移对经济、对城市发展有很大的价值。
国际人口迁移规律人口迁移主要分在两个方面
一是地域性质的省际迁移。如美国在1980-1990年代往西和南部人口迁移,日本在二战后中部人口往南北部迁移。
二是人口迁移趋势。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迁往城市,第二阶段是中小城市迁往大都市圈。
像中国、日本这种依次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国家适用于此规律,而像美国这种第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的国家则第一阶段不明显

【知识梳理】中国古代人口大迁移一、第一次衣冠南渡
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
二、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
发生在公元8世纪的安史之乱时,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三、两宋时期的人口南迁
公元12世纪,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随着女真民族建立的金国占据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败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
影响:三次北人南迁使得江南地区取代中原,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地区。北方民族不断进入华北、华中,甚至江南。而汉民族国家的统治者,则不断调动士兵、居民,迁移到值得开发的土地,或者需要守卫的边疆。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在中国的史籍中,移、发、迁、徙、实、屯,这些字不绝如缕,每出现一次,就意味着一次规模或大或小的、由官方发起的移民。)
四、明初山西大移民
官方历史的记载中,这次移民之前,由于连年战乱屠戮、北人南迁,北方的人口从全国户数的四成,降低到不足一成半,千里沃土化为废墟。中国北方经济衰败,而江南则人满为患。比如扬州,这座位于长江以北、曾经最繁华的城市,在朱元璋的军队占领之时,只剩下18户人家。作为统治者,朱元璋不得不发动

一次声势浩大的移民,命令他的百姓和士兵去人口稀少之地开垦、守卫。这次移民规模之大,空前绝后。
据《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移民700万,华北地区移490万,西北、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1340万,几乎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两成。
在北方民间,这次大移民的标志性记忆,是一棵大槐树。山东、河南、河北地区,至今有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窝。”这棵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据说是汉代的古槐。山西虽在北方,但地形阻隔,战乱较少,人口远比惨遭蹂躏的华北平原地区稠密,而山西土地少,不足以供养太多人口。明代初年,山西人被大量迁移到河北、河南、山东以及陕甘一带,最南抵达淮河流域。从山西南部出发的移民,往往要经过山西洪洞县,在那里稍作停留。
经过明代初年的大移民,华北、华中地区的经济得到恢复。在后来的记载中,往往可以看到“国朝初,人稀少”的记载,而到永乐年间,土地渐次开垦。北京、开封、河间等城市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
后来靖难之役,北方又经历了一次补充北京、河北人口的移民。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这座全国大都会,人口绝大部分是移民,老居民不过十分之一。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僧人众多。寺旁有一棵汉代古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成群的乌鸦在树上筑巢,星罗棋布。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五、湖广填四川,“填出康乾盛世”

康熙二年(1663),顺天府尹张德地被擢升为四川巡抚,此时的四川,重庆城中不过数百家,州县居民也往往只有数十家乃至十几家,有的甚至只有一二户。人口稀少,结果之一是四川境内老虎横行,顺治年间,南充县招来500多人开垦定居,被老虎吃掉228人。面对如此残局,张德地上书请求移民四川:“四川自张献忠乱后,地旷人稀,请招民承垦。”康熙七年(1668),又再提移民之事。向四川的移民在政府鼓励下开始了,奖励也颇为诱人:移民入川,五年内不用纳土地税。三藩之乱平息之后,清朝政府宣布,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应科举。一对夫妇,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可作为丁壮劳力的儿子,再加拨四亩。每户给银十二两,作为定居的置产费用。于是移民蜂拥而至,那一次浩大的移民,被称为“湖广填四川”。湖北、湖南居民沿江而上进入川东;广东人则大批进入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给四川带来客家话。此外还有来自福建和江西、广西的移民。他们以乡邻、亲戚为纽带,结成数百人队伍,向未知之地跋涉。
与此同时,湖广人还继续向北,进入与四川毗邻的陕西南部。等到乾隆后期,那些曾经被荒草覆盖的地区,一县人口已经增加到上千户甚至万户,山岩和深谷中,都有了居民。所谓“康乾盛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移民造就的盛世。
转入近代,中国还有三波移民潮,人们习惯称之为“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跟“湖广填四川”不同,这三次移民,都是民间自发的。

六、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
关,是山海关;关东,也就是今天的东北三省。
康熙年间,东北实行封禁,不许汉民进入“龙兴之地”垦殖、采矿,但是私

闯关卡,到禁区开垦土地的农民,依然难以禁绝。
到咸丰末年,长达200多年的封禁政策解除,鼓励移民垦荒,关内移民开始大批进入东北。
到民国之后,闯关东的移民潮越来越高涨,每年移到关外的民众多达数十万,最高时,一年有上百万河北、山东的居民举家迁往东北。
在整个闯关东的大潮中,华北地区居民向东北移居的多达3700万,东北三省成为中国移民人口最多的地区。走西口
在华北地区人口浩荡渡过渤海,穿过山海关的时候,山西北部的居民则困于频繁的旱灾和贫瘠的土地,被迫翻过长城,向今天的内蒙古进发,寻找活路。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西口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晋北人,陕北人,河北人。
后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包括陕西北部的神木口,河北北部的张家口以及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下南洋
福建、广东一带的居民,则一批批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谋生。这些地区大致在今天的菲律宾群岛的北部。
《瀛寰志略》中记载,“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如鹜。竟有买田娶妇,

留而不归者,如吕宋、噶罗巴(爪哇)诸岛,不下数十万人。”这一批向海洋开拓的移民,也成为最早拥有近代化思维的一批华人。
自清代晚期以来,南洋华人中的杰出人士就不断反哺大陆,开办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慷慨捐助海防,拓展海外贸易,许多南洋子弟回到中国,投身革命与抗战。
抗战期间,仅在滇缅公路服务的华侨就多达3000人,其中三分之一牺牲在那里。
建国以来人口迁移

一、1953-1960政策迁移时期省际迁移:沿海迁往东北、西北、西南
(人口最大的流入地是黑龙江省,迁入率最高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迁出人口最多的是上海市和山东省)
1956-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


迁移趋势:农村人口有组织的迁往城镇
("大跃进”时期劳动力不足使得大量农民流入城市)迁移原因:政府计划性流动
(国家将科研机构、工业密集工厂内迁至西北、西南边疆省区,东北有大量苏联的援助项目
迁移特点:流量大、组织性强
(主要由政府组织,各年人口迁移率达50%二、1960-1977低潮减缓时期省际迁移:无规律性
(“文化大革命”、自然灾害导致人口迁移混乱迁移趋势:城市流向农村(粮食供应不足,城镇人口精简迁移原因:政治原因与自然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撕毁合同、十年“文革”迁移特点:流量减小、无规律

(人口普查数据有误、逃荒与越境居民无法统计三、1977-1985初步回升时期省际迁移:初显内陆往沿海地区迁移
(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由净迁出区向净迁入区逆转1979-198574城镇乡-城人口迁移人数

迁移趋势:农村重新流向城市
(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释放大量劳动力,1980年拨乱反正后知识分子调回城市
迁移原因:政策放开、经济发达区吸引力显现
(改革开放使迁移政策放开,沿海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移特点:流量回升、政府控制人口流动
(1980-1981年政府颁布四个文件来控制农村劳动力的人口流动四、1985-1995初步回升时期
省际迁移:迁入珠三角、沪苏、北京、新疆
(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新疆、山东迁入较多,四川、安徽、河南、湖

南、黑龙江迁出较多
1982-1985年沿海与内陆省际人口迁移(单位:万人

迁移趋势:农村和小城市流向大城市
(广东省整体流入较多以外,其他人口迁移较多的大多是单个城市迁移原因:政策吸引、经济发达区吸引力显现
(宏观经济治理整顿抑制了城乡就业增长,城市清退的农民工辗转其它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寻求就业机会
迁移特点:流量不大、政府控制盲目流动
(1984年出现“民工流”后,国务院、民政部、公安部等出台一些法规文件规范流动人口管理
五、1995-2010快速增长时期
1995-2005年省际迁移:迁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


六、2005-2010年省际迁移:迁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
(长三角在2005-2010年人口迁移数量反超珠三角,东北在2000-2010人口年均增幅最低,僵化的经济体制和工业南移使东北城市群没落
迁移趋势:大城市流向大都市圈
(在此时间段,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崛起,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三大城市群迁移原因:政策支持、经济发达区吸引力显现(这些地区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持续吸引人口流动迁移特点:流量大、自发性强
(吸引的人口还受到距离因素的影响较大,大多是周边地区的人口迁移七、2010-至今稳定分化时期省际迁移:初显内陆往沿海地区迁移
2010-2015年省际迁移:迁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净迁入减少2015-至今省际迁移:城市群新格局
(2010-2015年间京津成为主力,中西部城市人口回流。黑龙江仍外流明显,

十三五”规划后19个城市群进入国家视野
迁移趋势:大城市流向大都市圈和卫星城
(除了特大城市群以外,周边的卫星城也是人口迁入的重要地区迁移原因:经济吸引力占最重要因素
(户籍松动导致省会城市开启人口吸引模式,产业转移也给热门二线城市带来机遇,对于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地产行业也是一个去库存的好机会
迁移特点:流量大、多城市出现人口回流
(以城市群核心城市为终极目标的“中间站”城市迎来发展的春天总结:从人口迁移史来看,中国的人口迁移趋势与日本的类似。从迁移特点来看,流量是由小变大。从迁移原因角度上来看,是政府控制组织到政策引导支持的自发性迁移趋势。总的来说是一种越来越合理的人口迁移趋势。
如火如荼的人才争夺战也是政策引导下的人口迁移的一种。人口的迁入可以缓解城市“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使经济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而且人口迁移大多都是年轻的、有住房需求的劳动力,吸引更多的人口能带动当地的房产投资和去库存。
【名师点拨】一、人口迁移答题术语1.人口迁移的背景
(1中国人口迁移的背景与原因人地矛盾
政府政策(税收优惠/税收政策调整)社会环境(战乱等)

经济重心南移(2世界人口迁移的背景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殖民地开发和发展需要工业革命,交通、通讯条件改善世界市场的形成2.人口迁移的趋势与特点(1人口迁移的总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2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政府禁止/政府时开时禁/政府鼓励(开放)自发移民/政府主导非法性/合法性北方到南方
(3中国近现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国内移民)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停止改革开放后形成新移民潮(4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二战前

1从人口密集地区到人口稀疏地区2自由移民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3发达国家主导
4自愿移民与强迫移民结合二战后
1自由移民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2强迫移民基本停止3.人口迁移的影响(1有利影响加速落后地区开发改变地区人种和民族结构推动世界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新的民族和文化融合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不利影响:疫病传播
二、物种迁移(中国高产作物)答题术语1.背景:新航路开辟2.影响
(1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2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3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4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三、人口迁移典例——走西口1.走西口的概述(了解即可)
走西口是指明、清至民国初年,由长城内的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及邻近地区的居民因经商或谋生而向长城外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活动。“口”原指明长城的关口。明朝和蒙古通关互市后,这些军防关口变成汉蒙贸易的通商口岸,其中两处最重要,一是河北省的张家口,称为东口;另一个是山西省右玉县的杀虎口,称为西口。
2.走西口的背景
(1高产农作物推广,人口多,人地矛盾(2边防需要
(3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4调整税收政策(政府支持,税收优惠政策)3.走西口的特点(1历时长,长期性(2数量多,规模大(3从事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4自发性,无序性,盲目性(不利)4.走西口的影响(对口外)(1文化交流与传播(2民族融合(3地区交流与联系(4经济结构调整,农牧并举

(5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6盲目开垦,破坏生态环境(不利)【典例剖析】
1.2016全国1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迁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高程,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

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2.2016全国2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答案】(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9b1542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db.html

《专题01 人口迁移史(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