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 -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附答案)

发布时间:2019-08-23 22:42: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第一部分(25)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海内美景多得是,唯苏州,能给我一种真正的休 ( )。柔 ( )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 )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 。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志烦乱,那么,苏州无数的古迹会让你熨贴着历史走一定情怀。有古迹必有题 ( ),大多是古代文人超迈的感叹,读一读,那种鸟看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皱折慰抚得平平展展。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休qì( ) ②柔wǎn ( ) yōu ( ) ④题yŏng (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 塞下秋来风景异,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渔家傲 秋思》)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

6 斯是陋室,

7 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名著阅读。(6分)

下面是《水浒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

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逡巡受祸胎。

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

1)请结合相关情节,概括“这场灾”产生的原因。(1分)

2)请写出“七人”是哪几位?(2分)

3)请简述晁盖等人是如何脱险的?(3分)

4.综合探究。(3分)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著追求,学父亲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2分)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1分)

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项,理由:                     

第二部分(3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6题。(5分)

送人游

杜荀

君到姑苏见,人家枕河。

宫闲地少,水港小多。

夜市菱藕,春船载绮罗

知未眠月,思在歌。

5.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姑苏人家,傍河而居的风物特点。

B.颔联以名词性短语构成对比写出水乡悠久的历史和美景。

C.颈联“卖”和“载”两个动词,描绘了吴地的繁荣和富足。

D.本诗的语言典雅华美,在简朴疏淡中透出水乡氤氲的韵味。

6.赏析独具匠心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3分)

阅读《马说》,完成78题。(4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 有仙则

B马也 再啮,石又再转

C.策之不其道 修身

D真无马邪 言,果得数里外

8.“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说说本文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6分)

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liè)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②未及给,遽为将校③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miǎn)④,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⑤,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⑥,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

【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②直:价值、价钱。③将校:古代将军与校尉的合称。汉代军制,将军属下设校尉。将军与校尉合称将校。④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⑥飞龙:指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2)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

10.联系《马说》,结合文本,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3题。(6分)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的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选自20172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第六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2分)

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

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

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14分)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林清玄

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

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

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

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

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

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

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

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

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

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

(文章有删改)

14.选文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   、爱花、   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3分)

15.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3分)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

16.请赏析 段画线句子。(3分)

17.简要分析第 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8.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深刻含义。(3分)

第三部分(40分)

19.作文。(40分)

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像一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有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 就够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班级。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1)①休憩 ②柔婉③幽深④题咏

2)贴——帖看——

2.①衡阳雁去无留意

②羌笛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③枯藤老树昏鸦

④断肠人在天涯

⑤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诫子书》

⑥惟吾德馨

⑦无案牍之劳形

3.1)晁盖等人在黄泥冈劫走生辰纲一事败露,官府要捉拿他们。

2)阮小二 阮小五 阮小七 吴用 刘唐 公孙胜 晁盖

(建议:写出三个得1分,写全得2分)

3)宋江暗中报信,告诉晁盖等人官府要捉拿他们的消息;晁盖等人逃走时遇到官兵,奋勇迎战;朱仝、雷横故意放走他们,晁盖等人顺利脱险。

4.1)示例:学习(记住)祖训;⑵向长辈(父母)学习;⑶遵守一些好规矩(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规矩)。(2分)

2)能结合家庭实际,分别围绕“和睦”、“勤奋”、“孝顺”阐述,言之有理即可。(1分)

5.D

6.前三联想象友人到吴地的所闻所见,尾联“遥知”一转,变换为对友人情感的猜测,写友人在吴地思念家乡,余味悠长。(1)“未眠”、“乡思”的愁怨与前三联极尽笔墨描绘吴地人文历史和秀美风光的轻快笔调构成反差,引人遐想,既突出了游子必然思乡的深情,又暗含我在家乡的守望和祝福,情感的表达曲折丰富(2分)。

7.B

8.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之情。

(意思对即可。)

9.1)客人答应(把马卖给沈宣词),但(沈宣词)还没来得及给钱,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

2)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前后来的马都不合心意。

10.韩愈的《马说》告诫世人,发掘良马潜能,首先要深谙马的习性,懂得如何驾驭,但王公遂买马后一直“未尝乘”,在骑马失败后,还“怒捶之”,最后转手卖了,可见他不懂策马之道,更没有能力发掘良马潜能,使其成为名马。

11.《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12.对比论证,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建议写到这儿即可得2分)。进而证明中心论点:《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13C

14.托物言志(或象征、以物喻人)悟花变花(或学花)(言之有理即可)

15.“雄辩”这里有“有力证明或辩护”之意(1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1分)表现了花朵平静的心态和洁净的心灵,虽然凋落,依然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从而展现一种难言的美丽(1分)。

16.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以花喻人、花像眼睛,“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深情的最后一瞥”无不展示了花对土地的呼唤及对人间深情的依恋(1分),落花有情,即使凋落,也依然美丽,同时也怕美丽的失去,“惆怅”一词正是作者复杂心境的体现(1分)。

17.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作者巧妙地由上段卖花因缘过渡到下段的爱花因缘,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1分)。

18.文章借花寓意了高远的人生志向(1分);作者珍爱人间的每一朵好花,花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和永恒的智慧,所以作者愿把自己变成一朵花(1分)。同时,作者更愿像花那样,即使不被欣赏,依然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深情地注视人间的美好,用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把花的“芬芳”“香给这个世界看”(1分)。(言之有理即可)

19.参照“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作文评分标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fa5363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c.html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7 -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