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9-25 02:50: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理解诗歌主题;探究杜甫诗作风格的变化。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4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诵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许多优秀诗作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称“诗史”。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他博大的思想情怀。

二、活动建构——与诗圣同行

1第一块:忘情吟诵

屏显: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杜甫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但同时要指出:《望岳》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石壕吏》写了安史之乱时石壕村一普通百姓家被征兵逼得家破人亡的遭遇,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教师范读。听清读音,把握停顿、重音。

2)自由朗读。

3)指生朗读。校正读音,明确节奏。

4)齐读全诗。

5)合作译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意;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2第二块:诗意描述

屏显:1)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描述的口吻描写泰山的雄伟景象。

2)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感叹的口吻抒写你站在战乱后的长安城上的感受。

3)假如你是诗人,请试着用讲故事的口吻再现当年石壕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准备: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每组承担一个问题。

由他们先自行准备,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推荐同学向全班描述。活动的全部目的在于通过诗意地描述,检验、强化、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视其情况做点必要的补充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就要指出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诗的末联提到的“绝顶”才是指泰山的主峰玉皇顶。

3第三块:品析妙点

屏显:杜甫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在这三首诗中,你认为哪些词、句,或者标点用得好,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可示例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昼犹昏。“割”字提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这一年刚45岁,但“白头”是写实──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感叹号的使用抒发了诗人爱憎分明的情感,将官吏的凶横和老妇人的凄苦表露无疑。此句是一个过渡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老妇致词。

4自由背诵。

第二课时

由背诵三首诗导入新课学习:继续活动建构的第四模块。

一、活动建构

第四模块:感受情怀

屏显:1这三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诗句感受出来的?

补充背景

1)《望岳》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窃比稷与契”,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喻的年轻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间,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一时期写的。诗人的背后是一个鼎盛的唐王朝,所以在他的诗里便投射了足够的“盛唐气象”。

2)《春望》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约757)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杜甫投奔唐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回长安。此时的长安被焚劫一空,满目凄凉,目睹一片萧条、破败的长安城,诗人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3)《石壕吏》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第二年春天,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成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当时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方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文教工作)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苦难。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讨论明确

1)《望岳》抒写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的思想抱负。

2)《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3)《石壕吏》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带着诗人的感情去读每一首诗,要读得入情入境。

二、整合总结

1辨析比较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它们还有哪些不同点?

提示:内容、诗人关注的焦点(自我抱负——国家、百姓命运)、语言风格(豪迈激昂——沉郁悲怆——沉郁顿挫)等。

2由学生的有关辨析比较内容作结。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郭沫若)诗人在年轻的时候抱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志向。年轻时候的诗作就充满了昂扬的气势。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也使诗人更多地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时时地为国而担忧,他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息息相通,诗人的心与时代、国家的命运息息相通。他的诗歌由前期的豁达开放而变得沉郁顿挫,充满了深深的抑郁,但他的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将彪炳千秋,永放光芒。

3背诵比赛。

三、课下作业(任选一题)

1、情景作文,模仿青年杜甫的口吻,把《望岳》改写成一篇叙事写景的散文

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资料共享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元白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四、板书设计

诗人关注的焦点 语言风格

《望岳》 ——自我抱负 豪迈激昂

《春望》 ——国家 沉郁悲怆

《石壕吏》 ——百姓命运 沉郁顿挫

五、教学反思

1、将三首诗整合为一体教学,可以形成比较,易于学生把握诗人杜甫在不同人生阶段创作诗歌的风格。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我利用早自习指导学生准确并多遍朗读诗歌熟悉内容。这样可以为活动争取更多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诗意描述这项活动完毕后的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解说是否符合原意、顺序是否合理描绘是否生动细致。一句话,关键考查活动参与者对文本理解的准确度。绝大多数学生能参与活动,极少数似乎无法融入。看来,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我真的做不到。

3作业题目的设计是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是学生要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看了学生的作业,我的感受是学生太依赖参考书了。抄范文的现象较多,权当抄一遍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至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个目标几乎没法实现。)

2014102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bf0ee6e06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c.html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