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江西省赣州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2题;共25
1.15分)(2012·黄石今年,黄石将隆重举行“两节”(“第三届国际乒乓节”“第二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活动,为此,各单位将开展一系列活动。
1【活动一:这方热土】山清水秀是黄石的一大特色,为宣传这一特色,“两节”筹备委员会准备搜集整理有关山水美景的诗句,请你从你熟悉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活动二:走进社区】你被选作“两节”活动的社区宣传员,社区要张贴宣传语,请你从以下两条宣传语中选择你认为较好的一条,并具体说说好在哪里。
A。山与水的情怀B。打造“两节”文化
你与我的黄石提升城市品位
3【活动三:热爱家乡】微博是当前网络上流行的一种文体。它能够迅速传播信息,表达感受,交流思想。“东楚网”准备举行“迎两节”微博征文大赛,请你就这一活动的意义或你对这一活动的打算(建议)写一篇140字以内的短文作为微博参赛。
2.10分)(2019·山西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2019年的时光列车已飞驰而来,下面的图文资讯一经推出,便在微信朋友圈中广为流传。它形式活泼,独具匠心,道出了国人追梦的心声。
@追梦人,2019时光列车已出票,马上出发!@追梦人从幸福长街40前往复兴大街702019时光列车马上起程请出示您的车票我们一起出发19492019|70年风雨兼程你我的“小梦想”
点滴累积成中国的“大梦想”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19年,我们的追梦旅程或许将这样开启:

119


@退伍军人一遍遍地我以目光抚摸着你静默着的绿军装寂静无语的训练场请安顿好一颗告别的心灵不要迷茫人生的新战场等待我亮剑
流淌着军人因子的血液永葆军人荣耀的不褪色受尊崇,有荣光

@农民工拼搏异地他乡

219

点亮了城市的霓虹暗淡的村庄等待太久的点灯人归乡,归乡秀丽的乡村风光淳朴的大爷大妈有机的水果蔬菜让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奔向小康

@留守儿童在村口望眼欲穿望眼欲穿等待爸妈回家我们要的不是新衣服不是布娃娃只要一个温暖的怀抱我的内心就灿烂如花这一年,我们的梦想不再和爸妈隔屏天涯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从早到晚春秋冬夏
319


@追梦人2019时光号
下一站:复兴大街70出发!
(选自《人民日报》微信客户端3.14,有删改)1请认真阅读第一小节文字,补全图一票面信息。
(提示:①参照其他图文信息的特征;②注意图文匹配;③第四空填将要达到的目标)
2下图是小宇同学在新年的第一天为自己绘制的2019年专属追梦车票。请根据票面信息以“@小宇”为题目配写一首小诗。

写作提示:①尽量押韵;②富有文采;③不少于10行。
二、句子默写(1题;共8
3.8分)(2014·泰州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①________,犹未为晚。②苔痕上阶绿,________③________,诗成泣鬼神。
④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也便成了路。

419

⑤诗人常常移情于物,将客观事物人格化,以抒发自己的强烈而隽永的感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化月为人,以寄托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用落花喻人,来表达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三、诗歌鉴赏(1题;共10
4.10分)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木芙蓉南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1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木芙蓉”怎样的特点?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四、文言文阅读(1题;共15
5.15分)课外文言文阅读管鲍之交
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②游,鲍叔知其贤。已而鲍叔事③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④管仲。管仲既用,任政⑤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⑥,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⑦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⑧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管仲:字仲,名夷吾,齐国颍上人,春秋前期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②鲍叔牙: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③事:侍奉。④进:推荐。⑤任政:执政。⑥贾:ɡǔ,做买卖。⑦见逐:被罢免。⑧多:赞扬。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线字的含义。①常与鲍叔牙游________②鲍叔知其贤________③吾尝三战三走________
2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任政于齐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519

B.鲍叔不以我为贪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C.管仲之谋也要离之刺庆忌也(《唐雎不辱使命》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②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4天下人为什么“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请结合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并联系本文有关内容回答。
五、现代文阅读(3题;共47
6.15分)(2020八上·苏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
天平山是一座名山。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独步的人文景观,二者水乳交融,造就了名闻遐迩的天平胜景。天平胜景,一胜在奇石。著名的奇石景观有一线天、飞来石、卓笔峰、照湖镜、鹦鹉石印石等。天平胜景,二胜在清泉。其中尤以白云泉著称。此外,由山泉汇聚而成的十景塘、桃花涧水面,亦成为天平的名山胜水,耐人玩味。天平胜景,三胜在红枫。这儿数百年来,已成为我国著名的赏枫胜地。天平胜景,四胜在圣迹。这里,留下了白居易、范仲淹、高启、沈周、唐寅、文徵明、康熙、清高宗(乾隆)等历史名人的遗迹。
【材料二】
天平山是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湖南长沙岳麓山齐名的全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由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1558-1641400年前自福建引种的三百八十余株枫香树,至今大多老而弥健,成为天平山的一大景观。天平红枫由于历史悠久、植株高大、色彩绚烂,有“天平红枫甲天下的盛誉。每当秋天,红灿灿的一片,尤胜二月之花。每年十一月中下旬是观枫的最佳季节,四方游人都慕名前来争睹“万丈红霞”的旖旎景观,
【材料三】
历代慕名前来欣赏天平红枫、瞻仰范公遗迹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
生于崇祯二年的文学家朱彝尊16291709晚年来到天平山时,留下了“今睹天书银膀在,年年秋色照丹枫”的名句。生活在乾隆至道光年间的苏州状元石韫玉(1756--1837)对天平红枫的热爱丝毫不逊前贤,赏枫归来每每吟诗作赋,将“凉秋九月霜华零,丹黄杂糅若绣屏”的景色描摹得淋漓尽致。他还将红枫与范仲淹的先贤懿徳联系起来,呼吁世人像尊敬范文正公一样爱护这些古枫树。
受官宦、名士们的影响,天平赏枫活动迅速风靡起来,并逐渐成为一项吴地民俗。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曾到访此山,在他登临天平后的百年间,接踵而至的赏枫人中有徐悲鸿、李可染、林风眠、林散之、梅兰芳等赫赫有名的艺术大师。
【材料四】
随着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兴起,天平红枫名声的传播已不完全仰赖名流才子们的诗文书画。以提倡旅游为宗旨

619

《旅行杂志》1935年第十号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天平古枫林照片,并有关于天平红枫的介绍:(天平)山多枫树,秋深时枫叶冒霜尽成红霞,又为苏地著名佳景。”民国时期,类似有关天平红枫的介绍屡屡见诸报章、杂志,让天平红枫迅速蹿红。
当时负责管理天平山的范氏家族也主动顺应潮流,推动天平山旅游开发。1933910日,灵天路的前身景范路正式通车,极大方便了前往天平赏枫的游人。为这条路的建设奔走出力的人中就有范氏后裔,该道路最后被定名为“景范路”,正是取景仰范仲淹之意。
1954年初,苏州园林管理处正式接管天平山,并陆续修缮“先忧后乐”牌坊、“范参议公祠”(范仲淹纪念馆)“乐天楼”“高义园”“咒钵庵”等建筑。
如今每到深秋,游人来到天平山,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枫红、松青、水碧的绝妙景观,比之古人所见可谓远胜矣。【材料五】天平山观枫路线图

(以上材料来源:天平山官网、《姑苏晚报》、名城新闻网,有删改)
1天平山的枫叶红了,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报社收集了上述材料,准备做一期微信推送。编辑部经过讨论,决定以《天平山的枫叶,是怎么红起来的?》作为标题。你是否赞同他们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2观赏红枫季节,由于游客众多,地方交通部门采取了交通管制措施,并发布了交通示意图(材料五)家住吴江区的小范带着爷爷自驾来天平山游玩,请你给他推荐一条进入天平山景区的最佳自驾线路,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3小范的爷爷祖籍陕西,小范告诉爷爷范仲淹的祖籍就是陕西邠州(今彬县),爷爷十分兴奋,心想要去瞻仰范公遗迹。但天平山景区范围很大,游览时间又有限,假如你是景区志愿者,你会向他们提供怎样的参观建议?
7.22分)(2019八下·江北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旨在记录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其主题为“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聚焦于从政策到实践的转化过

719

程。其研究目标为:阐明精准扶贫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实践的丰富过程,揭示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促进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今后要进一步拓展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空间,实现贫困人口增收。一方面,要加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力度,通过产业扶贫和就近就业相结合,来拓宽贫困人口灵活就业和增收的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西部地区还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劳务对接工作,依托当地产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支持贫困人口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西部地区贫困省份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强化与东部帮扶省市的劳务对接关系,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
20171214日《中国劳动保障报》

材料二:中国创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以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的成就,书写了人类反贫困斗争史上“最伟大的故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誉。
德国《时代》周报前任总编辑、国际问题专家提奥·索默说:“上世纪70年代中国那些极度贫困地区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在短短30多年间,中国已转变为一个发展动力十足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7亿多人脱离贫困,是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外界评价中国政府成就时,这一点绝不容忽视”。澳大利亚商务论坛主席埃文斯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说,在减贫脱贫方面,“中国是个英

819

雄”。“贫困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形式,古今中外的众多事实证明,市场无法解决不平等问题,所以政府干预是必须的。”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万广华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减贫脱贫成就举世瞩目,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级政府全方位积极参与。脱真贫、真脱贫,这个提法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彻底摆脱贫困,不会返贫:二是不仅仅指收入上升,而且要保证群众生活质量,包括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都得到根本性改善,从而真正过上美好生活。他说:这一要求是对扶贫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全球减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710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我国201311月提出的精准扶贫,关键词聚焦在“精准”二字。当前如何做到精准,运用好大数据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以用得上的大数据类别包括气候数据、地理数据、人口数据、价格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音频数据、交通数据、互联网搜索数据、生命科学数据等。
合理运用好大数据,能够为精准扶贫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通过科学分析气候和地理数据,我们能精准判断在特定地区、特定地貌、特定环境下的农村适合种植什么作物。采集当地和全国性报章杂志等文本数据和广播电视农技节目的音视频数据,能归纳出近几年公众媒体对于某些经济作物的推广报道偏好,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农作物。通过互联网关键词搜索数据进行舆情分析,能精准判断未来市场对于某些农产品的需求走势、市场分布、价格区间、品类标准、包装喜好等市场因素,从而按照市场需求精准生产。将大数据与传统社会经济统计学分析模型相结合,能给农业生产绘出一幅更具慧眼的智能地图,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脱贫的质量。
201813日《浙江日报》
材料四:科学评估助力精准扶贫。减贫脱贫成效如何,既要用数字说话、善于运用第三方评价,更要看到老百姓的实际脱贫成效。运用大数据对减贫脱贫进行评估是把双刃剑,有的评估指标过分依赖数字,反而有失准确性。比如,评估一户人家是否脱贫,有评估机构全用数据去评估:每人四季衣服应有多少件?鞋子多少双?粮食多少斤?床有几张?引起一些村民的反感。用好第三方评估这一新生事物,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应该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中央相关部门不久前表示,要建立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推进信息共享,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填表报数和检查评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互联网+脱贫”时代,应积极搭建贫困农民办事不出门、卖货在网上的“互联网+脱贫”新模式。贫困地区的政府应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农产品销路。用扶贫数据平台实现扶贫的精准,让扶贫对象与帮扶部门的信息实现精准到人,让扶贫进入、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实现适时动态监测,支持互联网企业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和参与,鼓励地方政府在“互联网+脱贫”领域的尝试和创新。
201812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真贫、真脱贫”,既要搞好精准扶贫脱贫的顶层设计,又要聚焦于从政策到实践的转化过程。
B.中国精准扶贫在短短30多年间,就使7亿多人脱离贫困,创造了人类贫困斗争的奇迹,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919

C.合理运用好大数据,能精准判断农村适合种植的作物,帮助避开种植过度热门的作物,精准判断市场需求从而进行精准生产。
D.在“互联网+脱贫”时代,精准扶贫要支持互联网企业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和参与,鼓励地方政府在“互联+脱贫”领域的尝试和创新。
2读(材料一)中(甲)(乙)两个图表,得出两条结论。3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理解(材料一)中划线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含义。
②为什么说“运用大数据对减贫脱贫进行评估是把双刃剑”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分析。
4(材料三)当前如何做到精准,运用好大数据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文中划线词“一些”能否删去?为什么?
5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精准扶贫取得成就的原因。8.10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①梁启超有9个子女,其中三人成为院士,其他几位也都是各自领域里十分杰出的人才。
②梁启超一生虽历经坎坷,但爱国之心始终不变,他常常和子女们讨论国家大事,告诫他们德育是做人的根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们自幼充满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立下了报国之志。抗战期间,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在四川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二人疾病缠身,仍顽强地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当时美国一些大学和博物馆都想高薪聘请他们到美国工作,他们都一一拒绝了,梁思成夫妇说:"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不能离开她……”
③梁启超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说过“上学是为了求学问,而不是求文凭!”他的次子梁思永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曾参加了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并对东亚考古做过特别的研究。留学期间他想了解国内的情况,想回国实习并收集一些中国野外的资料,得到了父亲梁启超的大力支持,安排他在清华学校担任助教。在清华园工作的一年,梁思永整理了清华所收藏的著名考古学家李济之于1926年挖掘的山西夏县西阴村史前遗址出土的部分陶片,并写成了英文的专刊,一个20出头的年轻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以这么务实的作风做出这么多的成果受到同仁的高度赞赏。1930年梁思永哈佛大学毕业后就回国,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但他以病弱之躯,一生都奔波在野外考古工作的一线。
④勤俭是梁启超的家风之一。他曾经在给子女的信中,告诫思顺夫妇人生贵在吃苦。”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生命也就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
⑤梁氏一门,九朵奇葩,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一奇迹的出现是与梁家的家风分不开的。1梁氏一门,九朵奇葩,这绝不是偶然,而是与梁家的家风,特别是梁启超的教育分不开的。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请把它们写下来。
2近几年,许多家训和家风又被挖掘出来,许多同学认为应该好好发扬家训家风,而有些同学认为家训家风已经过时。请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链接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字)

1019

①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②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增广贤文》③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子家训》
④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颜氏家训》
⑤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家书》
六、语言表达(1题;共5
9.5分)(2017八上·太原期中近日,光华中学八年级(1)班的学生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对随意摆放的共享单车进行整理,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请你以太原市文明办的名义,给光华中学写一封表扬信,对八年级1班同学的行为给予表扬。(要求格式正确,不少于80字)
七、命题作文(1题;共5
10.5分)(2015八上·通化期末写作: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①题目:不能忘怀的记忆
②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北部的柿子园,农民们在采摘柿子时,总会在枝头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再好也不摘。因为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据说,有一年冬天,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被冻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树重新吐绿发芽,开花结果了。但就在这时,一种不知名的毛虫突然泛滥成灾。柿子刚刚长到指甲大小,就都被毛虫吃光了。那年冬天,这些果园没有收获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很多的喜鹊到这里过冬,喜鹊仿佛也会感恩,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在收获的季节里,别忘了留一些柿子在树上。因为,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了生机与希望。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
1119

参考答案
一、综合性学习(2题;共25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考点:解析:


答案:2-1

1219


答案:2-2考点:解析:



二、句子默写(1题;共8
答案:3-1考点:解析:



三、诗歌鉴赏(1题;共10
答案:4-1答案:4-2


考点:解析:

1319



四、文言文阅读(1题;共15
答案:5-1答案:5-2

答案:5-3答案:5-4考点: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3题;共47
答案:6-1答案:6-2答案:6-3考点:解析:

1419


答案:7-1答案:7-2答案:7-3


答案:7-4

答案:7-5

考点:解析:

1519



1619

答案:8-1

答案:8-2

考点:解析:


六、语言表达(1题;共5
答案:9-1


1719

考点:解析:


七、命题作文(1题;共5
答案:10-1
1819


考点:解析:




191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09691b0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3.html

《江西省赣州市2021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