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文研读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文研读
一、整体把握
本文节选自萧红在鲁迅先生去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记述。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将鲁迅置身在日常生活中去描写,使他的形象生活化、真实化,不仅可敬更加可亲。
文章由诸多片段连缀而成,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从鲁迅明朗的笑、轻捷的走路姿态写起,之后回忆了先生夜谈沉思、饮食习惯、开玩笑、读青年来信、不在意校样、看电影、翻书休息、夜里工作、尝鱼丸、包书和病中工作等诸多生活场景。这些片段的组合并没有严密的逻辑关联,其实就是鲁迅日常生活点滴的纪实,作者信手拈来,真实可信,感人至深。在平淡的生活状态下呈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思想,从细微之处显示了鲁迅伟大的品格。嘱咐许广平给萧红付车费的细心,和萧红开玩笑的诙谐,深夜读青年来信的负责,对有人用他的手稿包油条的不在意,工作到凌晨的刻苦辛劳,尝鱼丸的严谨求证,包书的认真细致,等电车时候吸烟的悠然⋯⋯红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让读者“不仅认识了思想家的鲁迅,也认识了作为一家之长的鲁迅和作为一个情义深重的宽厚长者的鲁迅”肖凤《〈萧红散文选集〉修订版序言》
文章内容看似寻常甚至琐碎,心有所忆就落笔成文,但这恰恰是萧红写作的特点:貌似漫不经心的背后是对鲁迅深刻的了解,貌似轻描淡写的内里是对鲁迅炽烈的情感。写日常琐事,却不落痕迹地展现了伟人情怀。文章以其别具特色的叙事风格,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怀念鲁迅的作品中的经典之作。是萧红用心血谱写的一曲鲁迅先生的赞歌,也是一曲深沉凄丽的挽歌,萧红对鲁迅的景仰、敬爱、怀念之情缓缓地流

淌其中。
二、素养提升
阅读能力培养。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文字量较大,结构松散,在指导自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通读课文,梳理文意的能力。自读时要借助文旁的批注切入文章本身,阅读引路,变无目的阅读为有目标阅读。在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指导作用。教学中可结合本文的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指导学生重点阅读课文字里行间塑造了鲁迅怎样的形象特点,抓住描写中的关键语句去体会,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以批注的形式简洁地记录下来。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简短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引导学生尊重个体阅读体验,写出个性化的批注是教师阅读教学行为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养成的重要内容。
读写结合能力培养。本文是怀人散文的典范之作,也可看成是散文化的传记文学。这种文体主要特点是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手法,再现人物生平经历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刻画其鲜明形象和生动个性。本文作者萧红由于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身经历,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萧红的语言细腻明丽,平实自然,如话家常却感人至深。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汲取写作经验:在写一个人的时候,要努力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精神。此外,写人的文章要实事求是地刻画,在细节中融入真情实感,发扬“不溢美,不隐恶”的文学创作传统,把写人与写事紧密结合起来。
三、问题探究

1.
迅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作者通过生活琐事刻画了鲁
?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
笔:“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严厉的鲁迅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文中还有其他地方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开玩笑的话;梅雨季,天晴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这些都是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场面。
萧红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鲁迅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地流露出对妻子尊重与爱意。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他严格地要求着别人,更能宽容地对待别人,谁说鲁迅不可亲近?鲁迅对于青年人的爱,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鲁迅的可亲,他是那个寒冷年代无可替代的强大热源。
作者用生活中的琐事和人物自身的行为,表现人物形象,而不进行直接的评价,使人物形象特点既隐藏于字里行间又鲜明可见呼之欲出,可谓高妙之至。

2.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鲁迅说:“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
朽的腐草。《〈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为了培育萧红,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本文写于1939年,距鲁迅逝世已经三年了,作者的心境已经平静下来,但她对鲁迅的景仰、敬爱之情依旧。
文中写到萧红搬到北四川路后,“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可见她对鲁迅充满了敬仰和亲近;写到萧红在鲁迅家里和许广平一起包饺子,做韭菜盒子、荷叶饼,可见她和鲁迅一家人相处得十分亲密融洽;写到梅雨季遇到晴天,萧红高兴极了便跑到鲁迅家里,可见她对鲁迅有一种依赖和热爱,愿意与之分享好心情;写鲁迅看完电影后坐在桥边的石围上,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可见萧红眼里鲁迅如邻家老伯般随和亲切;还写到了鲁迅尝鱼丸、包书、读信、深夜工作等事,体现出萧红对鲁迅严谨、认真、细致、刻苦、坚忍等美好品格的赞颂。在萧红眼中鲁迅既是文学和思想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长者,也是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
3.文中对鲁迅深夜工作背影的描写有什么深意?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这三段文字犹如特写镜头,刻画了鲁迅先生深夜坐着工作的情景。作者的描写体现出鲁迅先生夜里工作至天明时间之长,工作之刻苦,突出了鲁迅背影的“黑大”。虽然

鲁迅身材比较瘦削矮小,但是他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鲁迅先生就像一个斗士在漫漫黑夜里孤独而坚忍地战斗,用自己坚强的意志迎接黎明。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建议
一、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2课时。
2.要提高学生自读的效率,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和调控。指导学生借助批注理解文
意,指导学生关注文章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指导学生写阅读批注。
3.课堂上要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文章,熟悉文章内容,自学文中字词。可以采取小组教学方式,学生分组围桌而坐,便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及主要环节:
1.自读理解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首先请学生通读全文,结合文旁批注理解文章内容。对问题的思考简要记录在书上
2.组内交流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若有分歧可以请教老师。
3.指导批注

教师简单介绍本文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阅读蓄势,同时指导学生再读文章,写批注。
(1人文章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本文在写法上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借助日常琐事展
现鲁迅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一面。描摹片段之间似乎没有紧密的逻辑关联,但却串珠成线勾勒出了鲁迅先生的个性、气质。
(2红语言明丽细腻,朴素真实又感人至深,极具表现力,体现出了女性作者对生
活独特敏锐的感知力和细腻温婉的情怀。
(3章每一个片段所描写的场景都如在眼前,寄寓着萧红对鲁迅先生炽烈的情感。
要求学生在书上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老师可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写人文章刻画人物形象是重点,可以围绕鲁迅的形象特点进行分析;第二,关注文中比较有表达效果的语句,体会萧红的语言特点及语言背后的深意;第三,理解萧红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的情感;第四,捕捉阅读中灵性的感悟,若有所感则马上提笔记之。此处可为学生举出例子:“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4.交流分享
小组内互换交流批注,并推选代表做班内交流分享
结束语:萧红以细腻的文笔,片段式的叙述刻画了鲁迅多个侧面。鲁迅既具思想家的特质和文学家的风采,又是一个对青年爱护备至的导师和诤友,一个对妻子无比倚重的丈夫,一个体察孩子的好父亲,一个亲切随和不失热情幽默的长者。这篇文章既具有史料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堪称经典之作,是敬献在鲁迅墓前永不凋零的花环。
5.作业
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人物。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资料链接
一、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女小说家。原名张?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卒于香港。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于1933年自费出版。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20世纪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长篇小说《生死场》
(1935是她的代表作,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鲁迅亲自校阅并作序。小说真实
反映了东北人民在封建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困苦和抗争,描绘出一幅“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力透纸背”的图画(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
19367月她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的作品有散文集《商市街》(1936、《桥》(1936,短篇小说集《牛车上》(1937等。1937年初回国。全面抗战时期,她曾在山
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唤》(1939、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1940和《萧红散文》(1940。萧红的散文笔亲切、细腻,颇具特色。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先后出版了中篇小说《马伯乐》(1941、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前者用讽刺的手法表现知识分子的生活,后者追忆故乡小镇单调的美丽,写家乡人民的善良与愚昧,感情热烈真挚,文笔清新优美。病逝后,骨灰由香港浅水湾迁至广州安葬。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二、平凡的鲁迅———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赏析(唐兵鲁迅逝世已有半个世纪,回忆纪念他的文字有许多,其中多数谈及他的思想、作品和对同时代及后人的影响,

迅研究也已成为一门专门课题。在人们的心目中,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文艺家、思想家、战士,是人们景仰的诗人。而鲁迅作为平凡的普通人的生活却被人们忽略,其个人生活亦很少有人涉及。萧红的中篇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以下简称《回》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从日常生活细节出发细腻而动人地展现了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生活。
萧红对鲁迅的感情非常深厚。1934年,萧红与萧军从青岛来到上海投奔鲁迅,鲁迅热心地接待了这两位贫困、寂寞的文学青年。萧红后来在给萧军的信中说:“我们刚来到上海的时候,另外又认识更多的一个人了,在冷清清的亭子间里读着他的信,只有他才安慰着两个漂泊灵魂⋯⋯”鲁迅在他自费出版的“奴隶丛书”中出版了萧军的一部小说和萧红的《生死场》,并亲自为之作序。自此以后,鲁迅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思想上、创作上、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特别对于萧红,鲁迅及夫人许广平所流露出的亲情和友情,抚慰着萧红孤寂的受过挫折的心灵。鲁迅逝世时,萧红正在日本,她立刻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萧军,让他替自己劝慰
许广平,代她送一个花圈。此后,在组诗《沙粒》,散文《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记》,以及《拜墓》诗中抒发了对鲁迅的哀悼之情。三年后,萧红写出了她最成功的纪念鲁迅的作品———《回忆鲁迅先生》。
《回》全文采用散记的手法,包括许许多多的小节,好像散落的一粒粒珠子,都是鲁迅生活细节的零散描写,这些片段彼此独立,并无逻辑推理关系,即使倒错位置亦无妨。胡风曾诚恳地对萧红小说提出意见,说萧红小说“对于题材的组织力不够,全篇表现的是一些散漫的素描,感觉不到向着中心的发展,不能使读者得到应该能够得到的紧张的迫力”。这种创作对小说也许不合适,对散文创作倒并无妨碍,反而能够随意挥

洒、酣畅淋漓地写去。对生活细节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萧红便在这散漫的素描中把鲁迅写活了。
时代的伟人,其高风亮节和卓越成就为后人瞩目,有时被近乎虔诚地崇拜,渐渐地,从普通人中走出来的伟人们被树立成偶像,其与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远,鲁迅的情况亦如此。《回》一文则拉近了鲁迅与我们的距离,展示了鲁迅的另一侧面,这就是富有浓郁人情味的鲁迅,鲁迅是伟人,也是平凡人。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好恶喜憎。如,鲁迅等电车的时候,随意坐在桥边的石围子上,悠然地吸着烟,还喊儿子海婴并排坐下,这时的鲁迅先生“坐在那儿,和一个乡下的安静老人一样”。鲁迅并不总是严肃的,也开玩笑,也兴致勃勃地讲遇鬼的故事,他的观点也不总是正确进步的,譬如他对电影和公园的看法就有点偏执;他甚至有时候有些固执;他有一些自己的习惯和癖好,再冷的天也不戴围巾和手套,喜欢吃北方饺子和油炸的东西;同时,他是热情的朋友,和蔼的父亲,勤奋的作家。萧红笔下的鲁迅是有血有肉的活的鲁迅,它不像一些回忆纪念文章,鲁迅变成某些精神、某些主义、某些概念的化身,变成干巴巴的几个条目,而是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把鲁迅生活具体化、形象化,生动的细节使鲁迅活跃在我们眼前,我们听到他的笑声,看到他走路、吃饭、饮茶,看到他工作、谈话、生病,他仿佛和我们一道作息起居,生活在这芸芸众生的世界里。萧红不但有敏锐的观察力,且有精确简练的描写力,寥寥几笔,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她写鲁迅的笑声:“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在《回》文中,萧红也没有忽略对许广平和海婴的描写。海婴天真、幼稚、不懂事,许广平则端庄大方、对鲁迅体贴入微。有一个关于许广平的感人的细节:许广平因为鲁迅的病总不见好转,一日忍不住在客厅里哭了,客人问起先生的病,许广平忍不住“眼泪又流了满脸”,这时鲁迅喊她上楼找东西,她“连忙擦着眼睛”,上楼后,也

自己低了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直到客人走,“许先生都是把背向着鲁迅先生而站着的”,一边手里缠着毛线以做掩饰。这里把许广平的隐忍、柔弱、羞涩,对丈夫的体贴以及在客人面前不好意思的情感,婉转细致地表现出来了。《回》全文正是充满了许多感人的生活细节描写,使鲁迅和许广平又回到我们身边。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语言风格的作家,她的语言简短凝练,不论写人写物都具有白描的功力,也许作者有意追求某种意境,其语言给人以奇特而生动的感受。譬如:“鲁迅先生坐在躺椅上,沉静地、不动地阖着眼睛,略微灰了的脸色被炉里的火光染红了一点。纸烟听子蹲在书桌上,盖着盖子,茶杯也蹲在桌子上。”这里“染”“蹲”二字动感强,“蹲”字拟人化,“蹲在桌子上”的重复给人以舒缓的感觉,作者生动地传达了鲁迅休息时静谧的环境,只有火光在微微晃动。拟人和词语的重复是作者经常运用的技法。萧红语言常省略句子成分,用词特别而形象,能够抓住事物特色,富有跳跃感和奇特、新鲜的意境。胡风曾说萧红“语法句法太特别”,我认为正是这种“特别”构成萧红独特的语言风格。萧红擅长景物描写,两三笔的渲染,就把富有特色的景物勾画出来。《回》文中有一段春夏之交的描写:“天气热起来了,客厅的门窗都打开着,阳光跳跃在门外的花园里。麻雀来了停在夹竹桃上叫了三两声就又飞去,院子里的小孩子们叽叽喳喳地玩耍着,风吹进来好像带着热气,扑到人的身上。天气从刚刚发芽的春天,变为夏天了。”这一段景物描写绝不逊色于朱自清的《春》。阳光、麻雀、孩子、风儿在流动的空气中协奏出夏天的歌谣。萧红语言也许不注重修辞和语言规范,却给我们创造了新奇活泼的语言感受,这也就无憾了。
萧红以女性细腻成熟的笔调,连缀起一系列看似信手拈来的生活细节,画出鲁迅富有人情的一面。这篇散文是由散漫的素描“堆砌”而成,读来却不觉烦冗,一是由于描

写生动,二是由于文章虽似散漫,却贯穿着作者对鲁迅的深刻质朴的感情,这种感情并不喷涌而发,却随着一个个细节的展开沉郁而舒缓地散发出来。萧红对于鲁迅的感情近乎文兄、师长的感情。萧红的心灵在爱情上备受波折,运的是她获得了鲁迅和许广平真挚的友情和爱护。在1934年底至1936年中,她和鲁迅夫妇来往频繁,关系密切。迅的逝世对她无疑是一场重大打击。她在鲁迅逝世三年后陆续写成的《回》文中,渗透了她对鲁迅及其一家的思念之情,在北四川路大陆新村九号的三层楼房里寄寓着萧红与鲁迅一家人的融洽的友情。鲁迅之死遗留给萧红的悲悼和痛苦,经过三年的积淀,沉静地流淌在她的文字里。文末,她写道:
又过了三个月。
19361017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17日,一夜未眠18日,终日喘着。
19日,夜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
作完了,他休息了。
一位巨人在萧红的泪光里只是像平日一样,完成工作后睡去了。写完本文后不久,萧红自己也长眠于香港浅水湾。而她的作品《回》留了下来,使我们重温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生活,也使我们记住了“萧红”这个名字。
选自《名作欣赏》1993年第4
三、谈谈萧红散文的艺术风格王建中、杜晓丽作家萧红由于个人气质原因,以及家庭、婚姻、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散文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那就是:坦荡真诚,诗画交融,沉郁抒情。

坦荡真诚
散文是面对自身的文体,比其他文体更重视真诚而摒弃虚假。萧红其人纯净、实、倔强、善良,对人交出真心,对己严格审评,在读者面前通体透明,毫不掩饰。这就决定了她的散文坦荡真诚的特色。萧红的散文集《商市街》真实地记述了她在哈尔滨与萧军共同生活的艰难历程。那时,衣食无着,困苦已极,全靠萧军教书、卖艺维持生活,一顿饱一顿几乎成为常事。散文中不时反映出他们饥饿难耐的心绪。《饿》《搬家》《最末的一块木籮》《黑“列巴”和白盐》《度日》《他的上唇挂霜了》《当铺》《借》等文真实地表现了饥寒交迫、度日如年的困境,甚至饿到想偷的程度。作者不仅写出了想“偷”未“偷”的复杂心理状《饿》,而且写出了他们想“借”又难以开口的“脸红”窘态《最末的一块木籮》。这一切都表现了作者的真诚坦荡,从而感人至深。
萧红以后的散文也大都保持这种风格。散文《孤独的生活》,就是她在东京期间孤独生活的实录。这些感情的如实表露,正是萧红的散文坦荡真诚艺术风格的显现。
诗画交融
有人说萧红“不以诗名,别具诗心”熏风《不以诗名,别具诗心》,萧红正是以诗一样的语言在写散文。所以,她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和散文家。
在中学时代,萧红最喜欢的科目是美术,她就读于高仰山画师门下,表现出奇异的绘画天才。在学校举办的“绘画展”上,她曾展出绘画作品《劳动人民的恩物》,受到了师生及家长们的好评。走向社会之后,她与萧军、金剑啸、罗烽、白朗一起,组织过“维纳斯画会”,进行反满抗日的宣传活动。在上海,她又在白鹅画会学过画。1935年,她为《生死场》出版所设计的封面,堪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的杰作。她以强烈的寓

意,暗示东北三省的疆土正遭到敌人蹂躏,人民正在抗争、流血。19361124日,萧红在从日本东京给萧军的信中,还念念不忘绘画这件事,她写道:“我对于绘画总是很有趣味,我想将来我一定要在那上面用功夫的。我有一个到法国去研究画的欲望,听人说,一个月只要一百元。在这个地方也是五十元的。况且在法国可以随时找点工作。书简·三十》1937年她从日本回到上海之后,有一次还曾把萧军光着背脊戴着一顶小压发帽的背影用炭条速写下来,这幅作为戏作的速写,一直被萧军珍爱和保存。他说:“画得

确属不坏,线条简单、粗犷而有力,特征抓得也很鲜明,她绘画的才能是很高的,可惜她没把它认真发挥出来。”
《书简·九》注释然而,她却把这种绘画技法,常常运用于她的散文创作中,
使她的散文具有诗情画意,而且达到了诗画交融的境地,从而形成她的散文的又一风格特色。
请看作者笔下北方的春景:“太阳带来了暖意,松花江靠岸的江冰坍下去,融成水了,⋯⋯松花江失去了它冬天的威严,江上的雪已经不是闪眼的白色,变成灰的了。又过几天,江冰顺着水慢慢流动起来,那是很好看的,有意流动,也像无意流动,大块冰和小块冰轻轻地互相击撞发着响,啷啷着。这种响声,像是瓷器相碰的响声似的,也像玻璃相撞的响声似的。立在江边,我起了许多幻想:这些冰块流到哪里去?流到海去吧!也怕是到不了海,阳光在半路上就会全数把它们消灭⋯⋯然而它们是走的,幽游一般,也像有生命似的,看起来比人更快活。他们走上江桥,只见“松花江在脚下东流,铁轨在江空发啸,满江面的冰块,满天空的白云⋯⋯《又是春天》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诗情,有画意,而且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爱恋情感。在萧红散文中,即或是以人物为主体,也具有诗情画意、诗画交融这一特点。如《林小二》这篇散文,在赞美林小二由一个流浪儿变成一个“小名人”的同时,作者也忙里偷闲地穿插一段他“像大人似的在看风景”的描写,这里有山有水、有树有屋,那“绿色的菜田”“如镜的水面”“落雨的黄昏”“起雾的早晨”,以及那“发白的公路”“奔驰的汽车”,构成了一幅动静相间的画面,不禁使人心旷神怡。当然,这如诗的意境、如画的景致,并非游离于作品之外,而是真切地表达
沉郁抒情萧红散文的又一风格特色是浓郁抒情。这要从她的人生经历和
个性素质谈起。女性与女性是相通的,白朗说:“红按:指萧红是一个神经质的聪了人物的心境
而作者与“小名人”的心境已经融为一体了


明人。”《遥祭》许广平说萧红处理问题时“感情胜过理智”《追忆萧红》在萧红看来,“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者的情感熟悉起来,或者跟作者起着一种思想的情绪”钱理群《“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而萧红又是一位屡遭不幸的女人,悲哀和痛苦如影随形般一直缠绕着她,使她生活在孤独、寂寞之中,甚至于她的“善于抽烟,善于喝酒”绿川英子《忆萧红》也似乎与她的悒郁痛苦的心境有关。难怪她对与她有共同遭遇的孤独、贫寒的老人有二伯寄予无限的同情。才华横溢、具有诗人气质的萧红自然善于抒情和幻想,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屡屡碰壁,陷于苦痛之中,“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过程中,所谓真正的幸福之光,人间之爱,并没有照临过她,沐浴过她”《书简·十三》注释
萧红的性格、气质,是造成她的一生悲剧的渊源,却也是她作为文学家成功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葛浩文曾做过这样的详述:“萧红确是一位富有感情的人,她这些感情,在她生活上,固然是她的悲剧根源之一,但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竟是最具撼动力的一面。”
《萧红评传》“也可以这样说:在文学事业上,她是胜利者!在个人生活意
上,她是软弱者、失败者、悲剧者!萧军《〈侧面〉第一章摘录》注释这就不难理解,在她的散文作品中何以具有浓郁抒情的独特艺术风格。
由于生活的局限和作家的气质,“萧红在本质上是个自传体和善于描写她私人经验的作家”葛浩文《萧红评传》。然而,我们正是从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中,看到了她爱祖国、爱家乡的深情和时代的流动、社会的变迁。正如卢那察尔斯基所说:“她始终不离个人,叙说自己和自己的私人感受,同时又使这些感受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东西。”
选自《呼兰师专学报》1994年第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715ad2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17.html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文研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