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课程作业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庄子大宗师》“死生存亡为一体”的生死观
--------以王夫之《庄子解》为解说
庄子如何推论生死为一体的?世界上大部分常人悦生恶死,认为与生比起死亡,自己的身体和自己所谓的意识,就不存在了,很可怕。也会有很多人在经受生活失意的打击之下而悦死恶生,觉得生无可恋,死反而得到解脱安慰,这两点在庄子看来都是不知天之所为,不知人之所为。
庄子为什么认为生死是一体?为一体死该如何死,生又该如何生?这是本文想要探究的问题。
一,庄子如何推论死后的状态世界?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遯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恒物之大情也王夫之对此解释:大化推移,天运于上,地游于下。山之在泽,舟之在壑,俄顷已离其故处而人不知;则有生之日,吾之死也多矣。今日之生,昨日之死也。执其过去,臆其未来,皆自谓藏身之固,而瞬未及转,前者已消亡而无余。唯浑然于未始有极之中,生亦吾藏,死亦吾藏,随万化以无极,为一化之所待,无不存也,而奚遁也!
人从出生,成长,死亡,在不断的变化,这个变化永远是单程式的,过去的日子逝去永不再回复,无论名声地位达到如何高,身体保养的如何好,无时不刻都是逃不了变化的。庄子反思人的成形出生,人的生命成长,人的年老生病,最终死亡,这些变化都是我们人眼可见可感的,人无能为力的。人在生的终身面临着不断地变化。那么人死后难道就可以逃脱掉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了吗?在庄子看来,既然生是不断在变化中的,由此庄子推论出:所以(故)那么死也一定同样是变化的一个片段,一个过程。而且死之后也和生一样也处于大化流行之中,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而不是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生与死截然不同。庄子要告诉人们的是:死的本质和生的本质是一样的,它们的本质就是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都是大化流行的一个片段,一个阶段。

夫之对“藏天下于天下”的注释说:生死皆在大化之中,藏于此则无所遁。二,“大化”这个概念是怎么得来的?
“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庄子认为变成人是变化的一个片段,只是一化,并且人死后也许变成别的生物,也许又变成人,又或者变成石块泥土,都在万化之中永不停止。人如此,万物也如此。人反而应当是乐的,变化成一次人就“喜”,那么万化成为人“为乐可胜计邪”
三,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而未尝生,死而未尝死,不生不死
“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王夫之注释“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当其生也,已知其化为物矣。人自于其生而自名曰此吾也。“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吾之者谁也?吾者非吾也,与人相耦而谓之吾,则亦梦而已矣。
既然生与死都是大化中的一个过程,生的每一个变化,与死之后的每一个变化,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或者说生的每一变化都和死这个变化,和死后的每一个变化,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顺从天的大化流行的变化过程罢了。都是一样的,人为的划分为生,划分为死,又有什么必要呢?人为的悦生恶死,更加是没有必要了。它们其实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当其生也,已知其化为物矣”。人们认为虽然都是变化,但是生,毕竟我还知道是我啊,我有我的意识啊,死之后我的意识去哪里了呢?庄子对此回答:“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王夫之解释“吾者非吾也,与人相耦而谓之吾,则亦梦而已矣。“吾”其实只是人们对人这个变化的形成状态的命名称呼而已。和其他变化状态相对而自

以为不同的划分。我的理解是,“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自己认为是自己,今天的自己是昨天的自己吗?明天的自己是今天的自己吗?出生时的那个自己还是死去时的那个自己吗?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甚至自己以为没有变化时其实已经发生变化,究竟哪个才是自己呢?是没谈恋爱之前的那个自己,还是结婚后的那个自己是自己?自己过去认为对的,来又自己否认,自己所过去认为的我就好像一场梦境,醒了才知道那不过是一场梦,真的生活也不断是一场场梦,什么时候才是自己对自己的真正定义?“吾”其实是不存在的。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而未尝生,死而未尝死,不生不死。生和死一样都是变化的一个个过程。“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如此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人不必悦生恶死,死和生一样,又何必害怕?而且死还是新的变化的开始。悦死恶生也不必,因为活着已经和死了一样,再追求死不是多此一举。人世间的哀乐在庄子看来更加不必为此伤其身。
四,没有自己的好恶而顺应物(犯人之形,人之一天)之好恶变化1“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王夫之解释:不逆寡,不雄成,则忘取舍。不谟士则忘成亏,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则忘毁誉。
忘死生,忘吾则一切可忘。真人没有自己的好恶。
,2“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
王夫之解释:忘死生则浑然一天,寓于形而有喜怒,寓于庸而有生杀,因物而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2e7ecae48d7c1c709a1454e.html

《大宗师课程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