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18-12-31 17:46: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30分)

1.《内经》的汇编成书年代是: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2.将运气七篇补入《素问》的医家是:

A 杨上善 B 孙思邈 C 巢元方 D 王冰

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胜则”:

A. B. C. D.濡泻

4.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的药物作用为:

A. B. C.发热 D.发泄

5.《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人以五藏为本,其中肾为:

A.阴精之本 B.先天之本 C.封藏之本 D.水火之本

6. 据《素问·五藏别论》,不属于奇恒之府的是:

A.女子胞 B.骨 C.三焦 D.胆

7. 据《素问·五藏别论》,具有“满而不能实”功能特点的为:

A.五脏 B.六府 C. 奇恒之府 D.传化之府

8.《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其中“浊气”是指:

A.饮食水谷 B.食物残渣 C.水谷之悍气 D.谷食之气中的浓稠部分

9.《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四肢不用的病理是:

A.肝风动摇 B.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C.阳气偏阻 D.气血不足

10.《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营卫运行五十度而复大会的部位在:

A.足少阴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太阴肺经

11. 据《灵枢·决气》篇,气脱的表现是:

A.耳聋 B.汗大泄 C.目不明 D.昏厥

12.据《生气通天论》,“静则多言”乃是因于:

A. B. C. 湿 D.

13.《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

A.风疟 B.痈肿 C.惊骇 D.大偻

14.《素问·调经论》,下列与“阴虚生内热”无关的是:

A.有所劳倦,形气衰少 B. 上焦不行,下脘不通 C. 胃气热,热气熏胸中 D. 阴不制阳

15.“百病生于气”的“气”指:

A.经气 B.精气 C.气机失调 D.浊气

16.《素问热论》认为三阳经皆受病而未入于脏者,治疗用:

A.吐法 B.下法 C.汗法 D.和法

17.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位在:

A.肺下 B.腠理 C.头部 D.

18.据《素问·咳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的症状常见于

A.肺咳之中 B.心咳之中 C.肾咳之中 D.肝咳之中

19.据《素问·举痛论》,“卒然痛死不知人”为寒在

A.肠胃 B.五脏 C.冲脉 D.膜原

20.据《素问·痿论》,肌肉不仁见于:

A.皮痿 B.骨痿 C.肉痿 D. 筋痿

21.据《灵枢水胀》,具有“色苍黄,腹筋起”症状的是:

A、水胀 B、肤胀 C、鼓胀 D、石瘕

22.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屈伸不能,行则偻附”是:

A. 府将坏矣 B. 精神将夺 C. 肾将惫矣 D. 筋将惫矣

23.《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则:

A.营气泄 B.卫气泄 C.宗气泄 D.元气泄

2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精不足者”宜采取的治则是:

A.温之以气 B.补之以味 C.阴阳双补 D.引而竭之

25.据《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脏所苦,心苦:

A. B. C.湿 D.

26.王冰所云“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针对:

A.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B.治寒以热 C.治热以寒 D.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27.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水谷的摄入 B.肾气的充盛 C.五脏气的充盛 D.三焦的气化

28.《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一呼一息脉五动谓之:

A.平人 B.少气 C. D.病风

29.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的发育标志是:

A.齿更发长 B.月事以时下 C.真牙生 D.发长极

30.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的养生之道是养: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分)

1.以下注释《内经》的著作中,属分类注释的是:

A.《黄帝内经太素》 B.《内经知要》 C.《素问识》 D.《类经》 E.《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2.在《灵枢.本神》中,脾气虚则表现为:

A.四肢不用 B.腹胀 C.五脏不安 D.经溲不利 E.咳在

3.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所发生的病症是:

A. B.肠风 C. D. E.

4.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皆属于热”的病症是;

A.诸胀腹大 B.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C.诸转反戾,水液混浊 D.诸逆冲上 E.诸呕吐酸,暴注下迫

5.《灵枢.百病始生》对积证病因病机的分析,给后世治疗积证运用哪些治法提供了依据:

A.散结 B.理气 C.化痰 D.利湿 E.活血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 ;浊气在上,则生

2.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 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出焉。

3.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

4.据《本神》,肝藏 ,血舍 ,肝气虚则 ,实则

三、词句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煎厥

2.偏枯

3.风疟

4.魄汗

5.

四、简答题(每题5分,计20分)

1.简述“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论意义

2.据《灵枢·本神》原文,简述神的产生、分类

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简述阴精与阳气的生理关系

4.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简述“脾病四肢不用”的机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据《素问·咳论》,简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机理。

2. 据《素问·痹论》,试述痹的分类与病因

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30分)

1.C 2.D 3.A 4.C 5.C 6.C 7.A 8.D 9.B 10.D 11.C 12.B 13.B 14.D 15.C 16.C 17.C 18.C 19.B 20.C 21.C 22.D 23.C 24.B 25.A 26.D 27.B 28.A 29.A 30.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分)

1. A B D 2. A C 3. A E 4. A B C E 5. A B C D E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飧泄;

2.神明;治节

3.满而不能实;实而不能满也

4.血;魂;恐;怒

三、词句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煎厥:指因过劳加以暑热,致阳气亢极,煎熬津液而气脱昏厥之病。

2.偏枯:半身不遂

3.风疟:疟疾之一,因感受风邪,寒热往来,恶风汗出而名之。

4.魄汗:魄,通白,魄汗即白汗。白汗,指汗出不因暑热所致,即自汗也。

5.:肠,即下利脓血的痢疾等病。

四、简答题(每题5分,计20分)

1.简述“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论意义

“治病必求于本”的“本”,在文中指阴阳而言。(1分)因为阴阳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因此疾病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阴阳的失调。(1分)如何“治病求本”?必须做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的“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诊断上要诊察阴阳的失调状况,而治疗则要重视纠正阴阳的盛衰偏颇,恢复和促进其平衡协调。(2分)

2.据《灵枢·本神》原文,简述神的产生、分类

神的产生: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继生命之精而产生。(2分)

神的分类:神又可分为神、魂(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魄(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以及思维(意、志、思、智、虑)等。(3分)

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简述阴精与阳气的生理关系

生理关系: 阴精与阳气之间存在着互生互用的关系。(1分)阴精内藏不断地供给阳气;阳气卫护于外,固守阴精。阴阳之间协调的要点,主要在于阳气的固密。阴阳之间互相制约。(3分)阴阳之间平衡协调,机体的阴精与神气方能正常。(1分)

4.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简述“脾病四肢不用”的机理

胃受纳水谷后,在脾的协同下,化生水谷精气。但胃中水谷精气不能“径至”四肢及脏腑,(1分)“脾气散精”,水谷精气必须在脾气的作用下, “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 “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2分)五脏六腑通凭借足太阴脾禀受阳明的水谷精气。若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1分)则会影响胃中水谷精气向四肢的输送,则“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而致“四肢不用” 1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据《素问·咳论》,简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机理。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1分),说明咳病并非只见肺脏疾患,它脏感受当令之邪,该脏病后可进一步累及于肺,导致肺失宣降并发咳嗽之症。(3分)另外,临证见到的肝火犯肺之咳,肺肾阴虚之咳,肺脾气虚之咳等,其理亦属之。(4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旦得病,它脏病可影响本脏,本脏病可传至它脏。(2分)

2. 据《素问·痹论》,试述痹的分类与病因

痹的分类,按病因分为三痹,按按病位分为五体痹、脏腑痹。(3分)痹的病因: 三痹病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2分)脏痹的外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重感而由五体进入相合的五藏,内因是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2分)腑痹的外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循俞而入六腑,内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居处环境影响。(3分)

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30分)

1.“灵枢”之书名,最早见于哪部文献:

A.《史记》 B.《伤寒杂病论》 C.《汉书》 D.《黄帝内经素问》

2.最早对《素问》进行注释的医家是:

A.张志聪 B.杨上善 C.张介宾 D.全元起

3.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具有“肿”致病特征的邪气为:

A. B. C. D.湿

4.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作强之官”为

A. B. C. D.

5.据《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不包括

A. B. C.三焦 D.胱膀

6.据《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二气“大会”于

A.平旦 B.日中 C.日西 D.夜半

7.据《灵枢·营卫生会》,卫气的循行始于

A.足太阳经 B.手太阳经 C.足太阴经 D.手太阴经

8.据《灵枢·决气》,“脑髓消,胫酸,耳数鸣”,乃由于

A.精脱 B.气脱 C.津脱 D.液脱

9.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拘”、“痿”的病因为

A. B. C. D.湿

10.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痤”发病是由于

A.烦劳 B.高梁之变 C.阳气阻隔 D.汗出见湿

11.据《灵枢·百病始生》,病“生于阴者”,忧思伤

A. B. C. D.

12.据《灵枢·百病始生》,症见“肢节痛,腰脊强”,为邪至

A .络脉 B. 经脉 C. 输脉 D. 伏冲之脉

13.据《灵枢·百病始生》,积证的病因主要为

A . B. C. 湿 D.

14. 据《素问·咳论》,兼有“喉中介介如梗状”的咳病为:

A.肝咳 B.心咳 C.脾咳 D.肾咳

15.据《素问·咳论》,咳病的传变规律是:

A.由脏及腑 B.由腑及脏 C.由五体传五脏 D.由五脏传五体

16.据《素问·咳论》,治疗五脏咳,针刺取其“五输穴”之:

A.荥穴 B.俞穴 C.合穴 D.经穴

17. 据《素问·举痛论》,症见“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A.经脉 B.络脉 C.冲脉 D.五脏

18. 据《素问·痿论》,“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可致

A.筋痿 B.脉痿 C.肉痿 D.骨痿

19. 据《素问·痿论》,下列哪项不是原文中对痿病病机的论述

A.五脏气热 B.肺热叶焦 C.阳明虚衰 D.痰瘀互结

20.石瘕的病位在:

A.胸中 B.肠外 C.胞宫 D.膜原

21.据《灵枢·水胀》,鼓胀病与肤胀的鉴别要点在于

A .腹部胀满 B. 手按其腹,而不起 C. 颈脉动 D. 腹色苍黄

22.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代脉的主病为:

A.气衰 B.心痛 C.烦心 D.病进

23.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脏“失守”的标志为:

A  言而微B.门户不约C.衣被不敛D.声如从室中言

24.虚里诊法候以下何种气之盛衰:

A.真气 B.营气 C.卫气 D.宗气

2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应“泻之于内”的为

A. 中满者 B. 其下者 C. 其高者 D. 血实

26.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肾苦燥”,应急食何味药以“润之”

A. B. C. D.

27.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应

A.行之 B.散之 C.温之 D.寒之

28.据《素问·热论》,“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为邪在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阴经 D.太阴经

29.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

A. B. C. 阴阳 D.

30.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有关“诊法常以平旦”错误的说法是

A. 阴气未动 B. 络脉调匀 C. 饮食已进 D. 经脉未盛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分)

1.《灵枢.本神》中,肺气虚则表现为:

A.闭塞不通 B.喘咳 C.胸盈仰息 D.少气 E.经溲不利

2.据《灵枢.营卫生会》,少壮之人能昼精而夜瞑的原因是由于:

A.壮者之气血盛 B.其肌肉滑 C.气道通 D.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E.卫在脉外

3.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劳力过度或强力入房,将会导致:

A.精气乃绝 B.肾气乃伤 C.高骨乃坏 D.大骨气劳 E.精神乃央

4.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皆属于火”的病症是:

A.诸热瞀瘛 B.诸禁鼓栗,如丧神守 C.诸逆冲上 D.诸躁狂越 E.诸病肿,疼酸惊骇

5.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六八的发育特征是

A阳气盛于上 B肾气衰 C面焦 D发鬓斑白 E肝气衰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据《营卫生会》,其清者为 ,浊者为 营在 ,卫在 ,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2.据《本神》,肾藏 ,精舍 ,肾气虚则 ,实则 ,五脏不安

3.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痿喘呕,皆属于 ;诸 ,皆属于下。”

三、词句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飧泄

2.壮火

3.法阴阳

4.藏象

5.薄厥

四、简答题(每题5分,计20分)

1.据《素问·经脉别论》,简述水液的运化及代谢过程。

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试述风、热、湿、燥、寒五气的致病特征。

3.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简述养生的原则与方法。

4.简述痿病的病因病机。

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 据《素问·六节藏象论》论述确定脏腑阴阳的标准。

2.怎样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30分)

1.D2.D3.B4.D5.B6.D.7.A.8.D9.D10D11A12C13B14B15A16B17D18D19D20C21D22A23A24D25A26C27A28B29C3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分)

1.AD 2.ABCD 3.BC 4.ABCDE 5.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营;卫;脉中;脉外

2.精;志;厥;胀

3.火;痉项强

三、词句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飧泄:指腹泻而大便中挟有未消化食物。

2.壮火:壮火指饮食药物之气味辛热纯阳者。

3.法阴阳:取法、效法阴阳变化规律。

4.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现象、外象。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所通应的自然之象。

5.薄厥:病名。指大怒而气血上逆所致的昏厥病证。

四、简答题(每题5分,计20分)

1.据《素问·经脉别论》简述水液的运化及代谢过程。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1分)。脾气散精,上归于肺(1分),通调水道(1分),下输膀胱(1分)。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分),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2.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风、热、湿、燥、寒五气的致病特征。

风胜则动,风性善动不居,其致病特点多为动摇震颤之类。(1分)

热胜则肿,热邪炽盛,腐蚀血脉,逆阻肌肉,出现腐肿溃烂。(1分)

燥胜则干,燥性干涩,易伤津液。(1分)

寒胜则浮,寒伤阳气,水湿不布,出现肢体浮肿。(1分)

湿胜则濡泻,湿邪困脾,运化不利,水湿下注而为濡泻。(1分)

3.三痹”的形成及其临床表现如何?

三痹是指行痹、痛痹、著痹(1分)。是由于风寒湿邪侵犯人体有所偏重而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1分)。因为风邪善行而数变,当其偏胜所致之痹,就有游走性疼痛的特点,故谓之“行痹”(1分);寒邪凝滞主疼痛,是外邪中最易致痛之邪,当其偏胜所致之痹,以疼痛剧烈为主要症状,故谓之“痛痹(1分)”;湿邪具有“重浊”、“粘滞”之性,伤人后与所在病位的组织器官胶著难去,当其偏胜所致之痹,以肢体、关节沉重、困、固定不移为特点,故曰“著痹”(1分)。

4.简述痿病的病因病机。

致痿情志原因:“有所亡失,所求不得”(痿),“悲哀太甚”(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筋痿)(3分)。致痿外邪原因: 湿邪浸淫“有渐于湿”(肉痿),火热燔灼“逢大热”(骨痿)(2分)。致痿劳伤原因:形劳过度-------“远行劳倦”(骨痿)房劳过度-------“入房太甚”(筋痿)(2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 据《六节藏象论》论述确定脏腑阴阳的标准。

凡部位在上(胸中)者为阳,而在下(腹中)者便为阴。(2分)如心肺二脏在胸中,故为阳,而肝、肾、脾三脏在腹中,则为阴。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传化五腑,也在腹中,故也属于阴之类。(2分)二是根据脏腑的功能特性划分,凡具有升发之性者属阳,而具有潜降之性的属阴;其性质强大的便为“太”,相对较弱的便为“少”。(2分)如心主火,其性上炎,其势盛,故称太阳;肝也主生发,有上升之性,但其势温和柔弱,故当为少阳。肾主封藏,作用强大,故称太阴;而肺主敛降,虽也有潜降之性,但其潜降作用较肾脏为弱,故当称少阴。脾脏以及传化五腑,能受纳水谷,运化精微,排出糟粕,又是五脏气机升降的枢纽,含升降于其中,故属至阴。至,始至、到达,而非至极之意。(2分)如此,则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肾为阴中之太阴,脾为阴中之至阴。(2分)

2.怎样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本篇提出的“四气调神”养生原则,指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2分)

李时珍说:“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地。” 2分)此外三种不同的认识:

一是以王冰为代表的阴阳互制论。认为春夏阳盛,宜食寒凉抑制亢阳;秋冬阴盛,宜食温热抑制盛阴。(2分)二是以张介宾为代表的阴阳互根论。认为春夏养阳,以为秋冬阴之基;秋冬养阴,以为春夏阳之基。(2分)三以张志聪为代表的内外阴阳虚盛论。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有“夏月伏阴”之病,因而春夏宜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有“冬月伏阳”之病,因而秋冬宜养其内虚之阴。(2分)

 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30分)

1.高世所著的书是:

A.《灵枢注证发微》 B.《灵枢经注节解》 C.《内经知要》 D.《素问直解》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肢体动摇振颤是由于:

A.风邪为盛 B.寒邪为盛 C.热邪为盛 D.燥邪为盛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夏伤于暑,秋必:

A.温病B.飧泄C.D.咳嗽

4.《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气化则能出焉”的“气化”主要由何脏腑实施

A.三焦B.C.D.肾

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忧伤肺,胜忧者为

A.喜B.C.D.思

6.《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句,主要是说明:

A.阴阳偏胜B.阴阳对立C.阴阳互用D.阴阳消长

7.《灵枢·决气》指出精脱的主症是:

A.目不明B.耳数鸣C.腰痛D.耳聋

8.《灵枢·营卫生会》中漏泄的表现是:

A.汗出过多B.遗尿C.遗精D.遗矢

9.忧愁伤意而四肢不举是因为:

A.脾不输精,而四肢不举B.脾病及肝,经脉拘急C.脾虚湿盛,四肢重着D.肺热叶焦

10.《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而通神明”句中“神明”的含义是:

A.微妙的变化B.深奥的变化C.精神意识思维活动D.阴阳的变化

1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土生

A.酸B.C.D.辛

12. 据《灵枢·营卫生会》,卫气在体内夜间运行:

A.二十五度B.三十五度C.四十五度D.五十度

13.《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大风苛毒”是指:

A.疫疠之气 B.六淫之邪 C.致病性强的毒邪 D.一切外来致病因素

14.与《素问·举痛论》精神因素所致气病无关的是:

A.气耗B.气缓C.气上D.气消

15.《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D.肾气的充盛

1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B C 魄门 D

17.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A 风池 B 风府 C 百会 D 大椎

18.“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筋痿 B .骨痿 C .脉痿 D.肉痿

19.《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

A. 肠蕈 B. 石瘕 C. 石水 D .鼓胀

20. 《素问 ·至真要大论》对“惊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

A.行之 B.平之 C.缓之 D.散之

21.《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损者”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行之 B.温之C.通之 D.益之

22.《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夫精明五色者”,为

A .气之华 B.血之华 C.精之华 D.神之华

23.《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

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24.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

A .肾不化气 B. 肝失疏泄 C. 肺失宣降 D. 膀胱不藏

25.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

26.根据《灵枢百病始生》,“喜怒不节”一般是伤及人的:

A.B.C.D.

27.《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在络之时的症状是:

A.痛于皮肤B.痛于血络C.痛于肌肉D.痛于腰脊

28.《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因而大饮”可导致:

A.气逆B.气滞C.气陷D.气烁

29.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太阴主内”中的“太阴”是指:

A.手太阴肺经B.足太阴脾经C.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D.营气

30.据《灵枢本神》,肝气实则伤

A.B.C.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分)

1.在《灵枢·本神》中,肾气实则表现为:

A. B. C.五脏不安 D.经溲不利 E.少气

2.据《灵枢·营卫生会》,老人之不夜瞑者,是由于:

A.气血衰 B.肌肉枯 C.气血涩 D.五脏之气相搏 E.营卫之行失其常

3.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描述痉挛.抽搐.拘急症状的条文是:

A.诸寒收引 B.诸风掉眩 C.诸暴强直 D. 诸热瞀瘛 E.诸躁狂越

4.《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秋伤于湿”至下一季节易发生的疾病是:

A. B. C. D.痿厥 E.洞泄

5.据《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的发育特征是

A. 阳明脉衰 B. 三阳脉衰于上 C.面始焦 D.发始堕 E.面始焦,发始白

.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 ;诸 ,皆属于湿。” “诸 ,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 。”

2. 据《百病始生》,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 。两实相逢,

3.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

.词句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奇恒之府

2.魄门

3.痿厥

4.毛悴色夭

5.七损八益

.简答题(每题5分,计20分)

1.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简述“脾不主时”的含义及理论意义。

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简述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功能。

3.据《素问·举痛论》简述九气致病的病因模式及导致气失常的变化。

4.据《素问·热论》简述热病的概念及其病因。

.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 据《素问·五脏别论》,论述“魄门亦为五脏使”的临证意义。

2.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冲任二脉与女子月经及胎孕的关系如何?

 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30分)

1.D 2.A 3.C 4.D 5.A 6.C 7.D 8.A 9.A 10.D 11.C 12.A 13.C 14.A 15.D 16.C 17.B 18.C 19.B 20.B 21.B 22.A 23.B 24.D 25.A 26.D 27.C 28.A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0分)

1.BC 2.ABCDE 3.ABCDE 4.BD 5.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风掉眩,肾

2.乃客其形;众人肉坚

3.头项痛;腰脊强

三、词句解释(每题2分,计20分)

1.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异也,恒,常也。奇恒之腑,即异于恒常之腑,言其与胃肠诸腑不同。

2.魄门:魄,通粕。魄门,指排泄糟粕之门,即肛门。

3.痿厥:痿厥,指肢体痿弱、无力运动,且见肢体发凉,是痿病的又一称呼。

4.毛悴色夭:皮毛憔悴,色泽枯槁。

5.七损八益:一般认为是古代房中术的术语,“七损”指房事中损伤人体精气的七种情况,“八益”指房事中有益人体精气的八种方法。

四、简答题(每题5分,计20分)

1.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简述“脾不主时”的含义及理论意义。

脾不独主于一时,寄旺于四季各十八日(2分)。这种说法突出了脾治中央,养四脏的重要作用(2分)。后汉张机发挥为“四季脾旺不受邪”,使其更赋予发病学和治疗学上的意义。(1分)

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简述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功能。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1分)。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2分)。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2分)。

3.据《素问·举痛论》论述九气致病的病因模式及导致气失常的变化。

九气致病包括: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1分)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1分)这些是由情志因素所致。(1分)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是由外感邪气所致。(1分)劳则气耗,是由劳倦所致。(1分)

4.据《热论》简述热病的概念及其病因

热病,系一切外感热病。从病因角度命名为伤寒。(1分)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因素所致发热性疾病。(2分)狭义伤寒,指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2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 据《五脏别论》,论述“魄门亦为五脏使”的临证意义。

“魄门亦为五脏使”一句,不仅是对传化之腑的补充,同时说明肛门启闭正常,排出糟粕,不单是“腑”的功能,并且是受五脏支配的,(2分)而其排出糟粕正常与否,还直接影响五脏气机的升降出入。因此,肛门启闭是否正常,关系到五脏乃至全身的生理、病理状况。(2分)

临床上,通过观察大便情况常可判断疾病虚实寒热,甚至推断预后吉凶。(2分)治疗方面,不仅大便秘结或泄泻,要根据辨证的结论而分别治疗不同的脏腑,(2分)而且某些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调节肛门启闭收到疗效。(2分)

2.冲任二脉与女子月经及胎孕的关系如何?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2分)“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2分)提出冲脉、任脉与女子月经、胎孕关系密切(2分)。①冲任充盛、通畅则月经按时来潮,具备孕育胎儿的生殖能力;冲任虚衰则月经闭止,丧失孕育胎儿的生殖能力。(2分)②冲任盛衰、通闭,又受天癸成熟、衰竭的制约,而天癸之源在肾藏的先天精气,如此则形成“肾气——天癸——冲任——月经、胎孕”的性生殖关系。(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204fb0d7cd184254b353513.html

《内经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