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政策角度浅谈我国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两点问题

发布时间:2015-06-11 16:45: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教育政策角度浅谈我国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两点问题

近年来,在初高中教学中,课改、新课标等词汇频频出现,课程实施的前提是课程改革制定的新课标,这样的新课标必须是符合学生认知学情的,目的是适合培养与大学接轨的新一代中学生,它的制定还要满足社会、家庭、学校的各方面要求,所以,课标的制定首先影响到课程的实施。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的诸多方面,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课程实施策略伴随着我国教育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及其实施机制已明显地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许多教育改革的成败,不在于课程计划的科学与否,关键在于课程的实施,目前,我国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我国对课程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课程实施是受传统教育论的影响,属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够。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与课标的制定不当有关,也与我国教育政策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我国教育政策的不均衡现象十分严重,教育政策“缺席”和“无能”导致我国的教育政策无法起到引领课程改革和落实课程实施的作用。

以下我从我国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这两点主要问题谈谈教育政策对它们的影响。

一、对课程实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比较重视新课程方案的设计和试验教材的编写,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接纳实施的程度如何,却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每一次重大的课程改革,教育部要大量投资于课程的规划、设计和评价,以求形成完美的课程计划,但对于新课程计划村诸实施的对策和具体的措施则考虑得很少。在这种特定状态下需要教育政策来进行管理的课程改革没有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常常是等课程实施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考虑政策制定。教育政策的“缺席”对课程实施的重要性认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包括新课程的实施、家庭教育的影响、社会的影响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而且,课程实施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只局限于学习,还包括其他结果,有个人的、制度的、革新方案本身的,如教育政策的引领方向、学校教学组织的改变、教师的观念等等。此外,教育政策针对各个地区应应地制宜,不能同一而论,我国不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同,根据往年政策,采取东部地区先起示范作用,然后再推广到中西部地区,这样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滞后性,它的制定科学与否众口不一,很难达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这势必会影响到教育一线工作者对课程实施的重要性认识。因此,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复杂性决定的实施不可能按课程计划原封不动地执行,因为任何课程计划都不可能是适合一切教学情境和一切学生的。因此,我们应该摒弃那种认为“只要设计好课程,课程实施就是相对容易的事情”的观念,认真对待课程的实施问题,采取正确的实施策略。

二、传统的教学论思想占主导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重视集体指导而忽视个别指导,强调教师讲授而忽视交流和对话、体验和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少,这些做法除在我国少数学校或少数教师有所改变外,在我国多数中小学上述问题普遍存在。我国的教育界通常认为传授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课程要以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学生掌握了双基,也就等于发展了智力。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基础教育中,仍把传授知识当作重要的任务。

虽然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但实际课堂中,由于多方面因素,诸如课时不够,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数学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有限等,导致教师上课大多选择以讲授为主,许多知识的讲解没有时间情景引入,或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都是直接给出,让学生先接受,再熟练运用,时间留给学生的只是做练习的时间。这样的课程实施现状显然是与新课标毫不相关,似乎是在讽刺新课标的存在。但我想说的是,新课标的制定首先就与现实教学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就拿我教的高中来说,我们使用的是人教A版数学课本,首先必修的5本书的编排并没有按照顺序,必修一集合部分的学习,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基础,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容在必修五的不等式部分,顺序很乱,这是其一,其二,拿解三角形这部分来说,后续应用部分放在课本上似乎毫无用处,对于应试教育来说,这部分高考不考,学生没必要学,而且数字运算必须用计算器,内容编排不合理。我想这些问题是环环相扣的,课程改革缺乏实际的教育政策引导方向,导致课改就像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即,这让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即使想突破传统,力求创新,也是力不从心,没有大的环境,如何谈实施?高考是最终方向,老师不可能拿学生做实验,去花费时间讲授高考不考的知识点。

归根到底,教育政策的改革引领课改方向,课改是否符合实际教学决定课程能否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当然,也许这种说法有些偏颇,虽然教育政策的及时制定与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施,但问题不能完全归结于教育政策的“缺席”和“无能”,从上到下,各个环节都有原因,不可缺失,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的条件包括:在国家层面上,国家课程要给校本化课程实施留下空间和余地;地方政府需要为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政策、资源和科研等的支持、扶持和协助;学校需要具备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文化氛围。此外,要改变这种现状,也需要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相互调适,发挥创造性,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如课程观方面实现“从内容到经验”的转换;加强沟通与对话,协调各方面影响等关于课程实施;更需要切合实际的新课标的制定以及对实践起到规范和管理的作用的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唐丽芳“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2 1).

[2]陈至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1.1.71).

[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7c1f739c77da26925c5b088.html

《从教育政策角度浅谈我国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两点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