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是以人为本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以人为本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以人为本是现实需要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关系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员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终极目标的实现,社会和谐首先是社会关系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判断,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社会和谐又是劳动关系和谐的体现与保证。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劳动关系面临着经济成分多元化、就业方式市场化、分配方式多样化、劳动保障社会化等体制变革带来的一系列冲击,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十分繁杂影响。比如企业员工福利整体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过于拉大,超时加班超强度工作,劳动生活环境不佳,各项管理制度粗放,激励制度的偏颇等等,都会使企业的员工在劳动关系中居于劣势地位;另外,企业沟通和协调机制的缺失或不完善,

员工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充分地表达,部分员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淡薄,在表达诉求过程中出现非理性行为,也会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理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有效协调、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以人为本”就显得非常关键。
劳动关系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产生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受制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背景的影响。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企业劳动关系在总体稳定的状况下,也在进行逐步的转型。企业和劳动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劳动关系中各自独立的主体,企业是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享有自主经营权,包括劳动用工权、劳动管理权、工资分配权等,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而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基本竞争主体,相应地享有劳动权和自主择业权,也在追逐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劳动关系的平等性与隶属性的本质特征凸现出来,劳动领域中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现象也大量出现。如企业内部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不规范问题、员工薪酬分配差距过大问题、历史上形成的大集体员工问题、不足额上缴劳动者社会保险费问题、企业自行制定的规章制度侵蚀劳动者利益问题,提前内退政策遭到员工质疑问题等

等。企业独立法人地位被确立,在员工的进出、工资分配等方面,经营者有了相对独立的自主权。企业、劳动者开始逐步形成各自的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许多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例如企业发展,实现企业利润的提高和员工收益增加成为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共同点;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员工则追求收入的最大化。劳动者的收入和劳动保障几乎都与成本有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部分企业在劳动保障方面,特别是在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和劳动保护方面投入不足,导致了近年来劳动纠纷呈快速上升趋势,影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情况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有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法制观念淡薄,不遵守《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把自主用工变为“自由用工”想用谁就用谁,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执行同工同酬,任意扣减劳务工人的绩效。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设备陈旧,安全措施不到位。有些单位的分配缺少制约、监督制度,在一些关系到员工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不按民主程序办事,不尊重员工代表的意见和员工的民主权利,制度不规范,约束性少,随意性大,员工缺少诉求的管道,劳资关系协调较差,往往会导致矛盾激化。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按照十七

3

大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完善劳动关系调整的长效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然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完全一致的。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践告诉我们,企业要想实现基业长青,就必须拥有忠诚于企业的高素质的人才。因此,要实现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利益作为企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员工首创精神,保障员工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发展成果要惠及劳动者,实现企业与劳动者的共建共享。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伴随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加快而引发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独有的,没有经验可借鉴和参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探索。因此在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方面要特别注重: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再把员工看成是技术因素,而把员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把员工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不再把企业员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把员工置于“严格监督与控制之下”而是为员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在企业内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员工为根本,努力实现企业与劳动者两个主体利益要求上的双赢。如果员工处于被强制性管理的地位,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很难的,甚至还会对企业和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和行为,从而阻碍企业发展,最终导致员工个人也遭受损失。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注重为员工创造宽松、舒心的工作环境,重视关注员工人性能量的充分释放。同时要根据企业

5

生产经营任务要求和目标,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与员工利益的“无缝对接”努力鼓励先进、塑造团队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体现在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上,必须尊重员工个人的人格、劳动和权益。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重点要做到教育人、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就是要利用多种形式教育员工的进取精神和效忠精神;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人格,重视和重用人的才能;关心人就是生活上体贴,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关怀。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能够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就会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就会增强,企业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必须依靠员工办企业。在国有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员工”是根本的工作原则,也是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变、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不论体制怎么改,企业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员工”立“员工利益无小事”的管理理念,在深化改革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企业稳定的关系,深化改革要在企业员工的承受能力内进行,统筹解决好各种矛盾,理清企业劳动关系,

要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操作程序,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三)必须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对国有企业来说,没有民主管理企业是治理不好的。企业要实现民主管理,必须坚持通过员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让员工全员参与,这也是尊重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体现。必须大力推行局务公开,做到企业重大事项向员工通报,重大决策征求员工意见,重要人事安排向员工公示,切实保证员工享有对企业内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四)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激励不仅是挖掘人的内在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企业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同时是企业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企业的激励手段多种多样,其中薪酬激励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必须认真把握和运用。1、实施薪酬激励必须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关心员工生活等原则。彻底打破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建立健全一套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员工薪酬激励机制。如薪金分配上的采掘计件工资,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工资、薪酬等分配制度,奖金分配及各类津贴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职务升迁(公开竞争、调岗(岗位轮换、淘汰(末位淘汰制度等。
2、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紧密结合。如果只讲物质

7

忽视精神,势必导致员工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其结果可能产生不顾整体、损公肥私等弊病。如果只讲精神不考虑员工利益,员工就体会不到个人的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样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五)必须坚持制度化管理,做到依法办事。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以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及劳动标准为依据,以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为基础,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形式,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体系,形成整体管理合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企业管理层人员要学法、懂法,依法办事。企业管理人员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岗位,企业能否依法经营、建立和谐的内部劳资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关键在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因此,必须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改变人管理为制度管理,依法处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各种问题。
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和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凡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员工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等都要通过民主讨论决定,在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把劳动争议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集体合同制度,特别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审查,强化集体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减少、预防企业劳资纠纷,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六)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件具体的工作,企业应全面规划,狠抓落实。一是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与企业经营和做好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二是要认真挖掘和提炼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整体价值观。三是以企业全体员工为轴心、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努力塑造培育优秀、独特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使命感、责任感的有机整体,让每一位员工都在从事最有效的工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都最大化,实现真正的双赢。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九日
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6e4ca2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4c.html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是以人为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