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2012-12-09 16:43: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沁园春 长沙20120826

【学情分析】

学生刚进入高中,对高中学习陌生又好奇,在学习中要注重引领学生学思结合,注意激励和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材分析】

高中第一个诗歌单元,需要帮助学生理出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目标:1、简要了解诗歌发展历程。

2、明确本单元重点:解读诗歌情感及意象

3、了解诗歌语言表现力

4、默写

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

2、能够依据鉴赏思路,提问并探究。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课时

【前置作业】在阅读《沁园春 长沙》时,你有什么困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问。

内容及步骤

、默写(因为课前已有晨读,学生为实验班学优生,程度较好,所以第一课时就安排默写,意在激励其先进性

二、学生展示提问,梳理鉴赏思路:

放朗诵录音,激发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略)

同学们无论是关注字词、句子还是段落,都指向了诗歌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内容————情感

背景————情感

三、明确情感、意象、意境等概念的内涵

【课时反思】

默写占用了太多时间,阅读鉴赏时间少,课堂容量显小。

第二课时

【前置作业】把:“看····”“恰·····”写成两段话

【内容及步骤】见课本,待整理

伤春悲秋之说

  这主要与中国文人的特殊情感所决定的。中国诗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诗人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己又无法作为的时候就会伤春;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

  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这种情节,基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

不过也有喜秋的,比如说这一首刘禹锡的【秋词】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关于“意象”和“意境”的知识。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意中之象”。这里的“意”,指诗人所表达的情思、情趣;“象”,指诗人赋予情感的“物”,它常常是具体的、客观的、存在着的“物”,它不依赖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天地虫鱼鸟兽一旦入诗,融合了人的情感,渗进了人的诗人的人格与情趣,就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一个形象了。这种“意”和“物”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诗中的“意象”,即“形象”。一般说来,诗都是借助“意象”来抒情的,“情”是“象”的灵魂。

“意境”,也称为境界。几个意象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就会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画面,这就是意境。

例如马列致远的词《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九种不同的景物(意象)组织在一个意境里,渲染出一派凄凉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课后作业】1、看补充ppt2、写一课一得,作文本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72fe44f7ec4afe04a1dfba.html

《《沁园春 长沙》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