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有用=人才

发布时间:2014-06-13 17:03: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稀缺+有用=人才

作者:蒋晓娟

来源:《中国素质教育研究》2013年第03

         要:夲文从分析以往人才观各自的缺陷出发,提出人才的实质就是四个字,即 稀缺和有用,并归结出人才的公式是:稀缺十有用=人才 不仅对稀缺有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而且提出了按照这一人才观,如何培养人才的一些新的思路,愿与大家-起探索 讨论。

        关键词 :人才观 人才 稀缺 有用

        关于什么叫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哪些人能称为人才?是几十年来学朮界-直争论不休,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此问题,无须在理论上和文字上,以及标准化上进行过多的争论,而应从人才观对年青人的引导作用,帮助人们易于掌握和判断人才标准,对社会的实际意义等实用方面进行探索。因而提出四个字的人才观,以及认定人才的简单公式:即稀缺十有用=人才的人才公式,愿与全社会人士共同探讨。

         以往人才观的局限

        在我国古代,一直推崇的是以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人,视为人才。这种人才观只强调人才的知识性、理论性,实质是单指今天的理论型人才,并没有包括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意志,把广大劳动人民中涌现出的能工巧匠人才排斥在外。这种人才观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理论界有的把人才定义得太过于繁锁,太过于全面,以至于全社会没有几个人能达到此标准。给人以人才是高不可攀的感觉。如有的提出,人才必须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渊博知识、精深的专业技朮、极强的组织策划能力、灵活的说服交流能力、独立的创新和开拓能力,且能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等等。要求之高、之全、之完美,这已不是一般人才了,其实是指的尖端人才,远超出了人们所说的人才范畴。这种人才标准只能让许多年青人望而却步,很不利于年青人成才。

        还有,如美国《财富》 杂志把年龄2545岁、年薪收入1540万美元作为人才标准内容之一,以及我国教育部20年前把中专以上学历作为人才标准等做法,都是把人才太标准化、机械化、单一化的表现。只要学历够了、收入水平够了、年龄符合就可叫人才。这种人才观也不利于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b7158a6f1aff00bed51ef3.html

《稀缺+有用=人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