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发布时间:2019-05-05 13:24: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24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A. 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B. 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D. 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25、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以铭文的方式颂扬祖德,感念王恩,字数比商代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有一些青铜器记载了宗庙册命或赏赐中的诰、命、记、誓、训、颂等内容。这反映出西周

A.青铜工艺水平提高 B.书法艺术日益成熟

C.宗法礼仪渐趋崩解 D.文化传承意识增强

26.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19世纪末,省府太原女性流行穿着短裙

C.20世纪50年代,超短裙引领欧美时尚

D.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流行穿着长裙

27.晚清时期,美国政体中的“state”被译为“州”,借用了中国传统的地方行政体制。当时的著名翻译家林纾著文《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对此进行批评,其主要依据是

A. 按惯例应以蛮、夷等蔑称翻译B. 该翻译混淆了中美不同政体

C. 按音译的原则应直接创造新词D. 用中国制度优越性加以否定

28、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 )

A.家国一体政治特征 B.三权之间相互牵制

C.官僚政治的工具性 D.大大提高行政效率

29.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D.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30.十八世纪末英国有人记载:“在某个地方,一百所房屋和家庭已经减少到……八所或十所;往往还有这样的事情,四、五个富有的畜牧业主侵吞了不久前圈围的大片领土,这些土地以前是在二十至三十个租地农民或同样数目的较小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居民的手里。”持续不断的此类事件

A. 消灭了英国的自耕农阶层B. 使大批“自由”劳动力涌入城市

C. 标志着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D. 加速了原始积累的过程

31.18世纪,英国法律规定,郡、区议员必须有每年土地年收入600磅以上;1865年通过的法案则规定,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城市中一切房东和能缴纳济贫税的房客,都有选举权。这种变化

A.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B.消除了英国选举制度的弊端

C.英国确立了近代代议制民主 D.选举权利向普通民众扩展

32.《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材料的意思是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33.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A. 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B. 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

C. 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D.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34.1921年苏俄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为经济长远发展准备计划、为落实当年的经济计划提供可操作的方案。此后,该组织提供的计划数字越来越重要,到1926年,已经成为中央委员会决策的重要依据。据此可知当时苏俄()

A.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经济建设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

C.行政体制与经济政策存在矛盾 D.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

35.有人将法德的关系作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指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D.法德关系的和解

二.综合题

40.(必答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过去认为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的论述,曾经出现在不同时期。比如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后,出现过经济全球化“高峰期”已过的判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一些人认为全球资本主义模式存在根本缺陷,国家干预的发展模式处于上升阶段,因此他们认为全球化时代已失去。有的西方学者最近宣称,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其论据是:美国领导人的更迭;英国退出欧盟……与此同时,民族主义与地缘政治危机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

我国的学者并不认为全球化趋势已停止,而认为经济全球化当前处于深度调整期,出现了“新常态”。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表征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欧洲难民潮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现象。经济全球化遭遇到国内保护主义上升、民族主义抬头、宗教冲突与地缘政治危机扩大等挑战,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整合速度放慢,甚至局部倒退,这些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失衡发展的反映,同时也有发达国家侦测失误造成的弊端,经济全球化管理决策失误较集中体现于中东地区。

——摘编自王勇等《“全球化”并未结束正进入深度调整期》

评材料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摘编自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并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4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春正月,文帝下诏说:“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文帝又多次下诏书申劝务农之旨,批评官吏劝农不力,并诏令各地基层官吏设置“常员”,督促百姓务农力田,甚至可全免土地税。文帝很慎于用法,他不同意那种一人犯法,株连全家的做法,强调法用的正才能使民诚实,罪定的当才能使民服从。文帝二年(公元被178年)五月,下诏废除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之语,又说百姓说错了话就以为“诽谤”,都不可取,今后不必处治。

——摘自白寿彝《中国 通史》

⑴根据材料,指出汉文帝治国的主要措施。

⑵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汉文帝所采取措施的主要意义。

4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列强或许都没有在欧洲大陆开战的想法,但构成两大同盟法律基础的德奥同盟条约和法俄同盟条约,都规定了“自动卷入”的义务。这也引发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不是同盟中的强国可以限制弱国的政策,而是后者变得有特无恐,轻易地将强国拖入一场服务于自己利益的战争。貌似强大的奥匈帝国,鲁莽地向塞尔维亚宣战,就把众多欧洲国家拉进火坑,一战就此爆发。

如果说近代欧洲国家的结盟或多或少带有集体安全意味的话,那么,(二战前)法西斯国家的军事同盟就完全是邪恶的怪胎,它纯粹是称霸世界的工具,是通向战争的加速器。希特勒曾说:“缔结同盟的目的如果不包括战争,这种同盟就毫无意义,亳无价值,我们缔结同盟是为了进行战争。”

——夏一东《军事同盟:是福还是祸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前列强结盟的异同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次世界大战前结盟的看法。

46.(选做题)(【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蔡元培(1868年一一1940年)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21月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奠定了民国教育的基本规模,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他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肓、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说:“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发扬学生自动之精神,而引起其服务社会之习惯”。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沟通文理,废科设系,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40的年3月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毛泽东在唁电中誉其“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据材料,概括蔡元培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措施,说明其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

⑵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24A25.D26.C27.B28.C29.A30.A31.D32.A33.B34.C35.C

40.示例一:不认可西方学者关于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的观点。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特别以高科技为支持的经济全球化依然迅猛发展着。尽管目前出现了一系列反全球化的现象,但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方向未改变;目前各国经济的关联性、全球经济的依赖性仍然很强,世界性全球大市场仍然存在,跨境资本与人的流动继续存在,互联网对全球化的支撑与影响更加明显;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和范围还在扩大,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系列跨国公司和世界经济组织仍然发挥着影响。

结论:西方一些国家采取的政策只是调整,并未改变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示例二:同意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减弱的观点。

全球化并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采取关税壁垒政策,这势必减弱全球化的趋势。国家垄断主义的发展,国家干预功能加强,也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国家领导人采取了阻断全球化的措施,如美国总统特朗普抢修美国边境的隔离墙,英国退出欧盟,西方也采取措施限制人口流动。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务、劳务人员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利于全球化的发展。结论:总之,经济全球化的高峰时期已经过去了。

41.(1)中国繁荣原因:①中央集权强大,政治稳定;②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③政府对商业采取务实政策。

相似:①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②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或发展;③商人群体活跃,海内外贸易兴盛;④社会分工细密,商业市镇涌现;⑤生活质量提高。

2)“大分流”原因:①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争霸,扩大海外市场和资本积累;中国实行闭关锁国。②西欧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中国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达到顶峰。③西欧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发展;中国仍处于小农经济状态,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④西欧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中国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影响:一方面西学东渐,使中国人开始接触西方近代文明;另一方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44.⑴亲自耕种土地以示重农;鼓励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减轻刑罚并废除诽谤妖言之罪。

⑵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并促进了社会稳定;影响了后世国家法律的制定。

45、(1)同:都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战略利益;都形成了大国之间的对峙;都导致了大战的爆发。

异:一战前的结盟主要是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含有维护集体安全的因素;存在强国被弱国绑架的現象。二战前的结盟主要是一战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和战胜国分赃不均导致的;以反对社会主义苏联为借口;结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动争霸战争,

2)看法:两次世界大战前列强的军事同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自身的利益;列强在军事同盟下有恃无恐,肆意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军事同盟是导致战争的加速器。

46.⑴贡献:制定教育政策、法规;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提出五育教育和儿童教育主张。出发点:育人、爱国

⑵影响:有利于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化进步;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1246a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d.html

《广西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