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前三个月第一章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训练

发布时间:2019-08-22 03:05: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前三个月第一章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事业的高速发展,网络语言蔚为大观,成为互联网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现今这个网络时代,网络语言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新兴语言形式,网络热词如任性”“点赞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这些词也成为近期全国两会上的高频词。在适应和满足网络交际需要的同时,具有戏谑、嘲讽、娱乐性质的网络语言充分展现了语言游戏功能的魅力,也给语言研究者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

网络语言包括网络语境下的各种语言文字和图像、符号等,包括网络热词、网络言论、网络技术专业用语和网络文化词语等。当下,网络语言对社会的呈现与干预越来越显著,对社会的关切度日趋凸显。网络语言作为认识和理解社会文化的另一面镜子,体现了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

网络语言相关研究成果涵盖了从网络词语到网络语言运用的方方面面,较好地揭示了建立在汉语言基础上的网络语言的传播过程;研究观念从常用常新的语言描写,到顺应论、模因论,不断与时俱进。

网络语言的研究方法涉及语言学本体研究方法,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语义学、语用学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学、传播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目前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语言系统内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中词语的构词理据及特点、语义色彩及风格、修辞效果、语体风格等;语言系统外则涉及社会文化、社会伦理、舆论传播、传媒影响、思维认知等方面。

网络媒体的公共话语空间的特性和功能为任性的网络语言提供了创造和传播的平台,在其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常常引起社会学、文化学、语言学等专家的共同关注,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成因和特点,甚至预测其走向,这无疑对跨学科研究的深入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理论上说,网络语言将研究视角指向网络社会的人,弥补了现有社会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在网络时代的不足。网络语言研究成果几乎可以应用于网络社会实践的一切领域。此外,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如果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得到大家的共同认可,它就有生命力;反之,它的生命力就不会长久。网络语言的发展也符合这样的规律。新词新语诞生后要有一个自然选择过程,其中一部分可能会自生自灭,一部分将从网上走下来,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这也是语言自我丰富、自我发展的一个途径。因而,面对蓬勃发展、内容上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的网络语言,决不能一味地追捧或棒打,而是要规范和引导,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丰富的人文情怀以及多元化的视角,坚持规范即是服务的理念,科学、动态地分层次进行规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网络语言为社会语言生活服务。

网络语言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话题,包括网络话语评论体系的表层和深层结构与意义,网络文体、语体、修辞表达与思维认知的关系,网络上不同领域中的语言使用规范,网络语言和语言生活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网络语言的心理学分析,网络语言和其他媒体语言的多元比较等。(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网络语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体现了人们认知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全面反映社会文化。

B.网络语言在内容上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它包括网络语境下的各种语言文字和图像、符号等。

C.网络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形式,而且能够呈现与干预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D.网络语言在适应和满足网络交际需要的同时,为语言研究者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语言研究者的研究观念不断与时俱进。

答案 A

解析 能够全面反映社会文化说法绝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热词如任性”“点赞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可见网络语言的强劲生命力。

B.网络语言可以弥补现有社会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不足,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网络社会实践的一切领域。

C.网络语言具有戏谑、嘲讽和娱乐性等特征,这些鲜明的特征充分展现了语言游戏功能的魅力。

D.网络新词新语诞生后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有的会自生自灭,有的会存活保留。

答案 B

解析 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网络社会实践的一切领域错,原文是几乎可以应用于网络社会实践的一切领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网络热词成为近期全国两会上的高频词,这类词语引起了社会学、文化学、语言学等专家的共同关注。

B.目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涵盖语言系统内外,很多专家学者甚至预测其走向,这对网络语言的跨学科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C.网络语言蔚为大观的根本原因是网络媒体公共话语空间的特性和功能为网络语言提供了创造和传播的平台。

D.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语言,理智的做法是既不一味地追捧,也不盲目地封杀棒打,而是要科学地规范和引导。

答案 C

解析 根本原因是……平台错,平台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网络语言符合语言发展规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既然气候问题是人的问题,那么它就必然是一个价值和道德问题。《礼记》的天地观是一元论的,认为气候变化只不过是天地本身变化的表征。天地是人之存在的根本,人必须遵循天地四时变化而活动。如果人逆天地而动,则会给自然和人类世界带来灾难。通过对《礼记》中天地概念的解读,我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价值根源有了新的认识,对气候变化的解决与道德责任也奠定了新的价值基础。

气候变化应该是自然的自我更新过程。但当代的气候急剧变化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为过度活动造成的。工业、商业活动产生了太多的地球自身无法化解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增加打破了几亿年形成的大气构成,使得地面温度升高。而要控制这样的过度活动,仅仅靠节能减排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控制,我们就要颠覆自现代以来在价值观上搞人类中心主义而以天地为末的价值导向。如果我们能重新置换这样的价值观,转而以天地为上,把人看作天地的一部分,才会自然形成尊天而亲地的情感,从而遏制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始动因。

人类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无可厚非,满足自身需要也顺理成章。但如果这样的追求超出了人类生存和必要发展的界限,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那就变成了贪婪,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后果。因此,如果我们以天地为本源,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就可以帮助我们限制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活动,尤其是减少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生产,从而减少对生态的损害。

人类工业化、商业化活动不应该以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的目的。人的活动并不仅仅影响到他人和社会,而且会影响到自然和环境。因此指导人活动的规范(法律的、职业的、道德的)应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天地的存在是人存在的根本,天地规则应该是人制定规则的依据。任何忽视天地存在和天地规则的方案、行动计划,不但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可取的,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气候问题。

任何损害天地的行为都是对人类整体利益的损害,必须加以制止。为了加快社会发展、满足人的更多需要而消耗超出地球承载能力的资源,本身不仅是一种浪费,也是对人类后代的不负责任。气候变化影响到人类的整体,更损害了天地的根本属性,给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有紧迫感,尽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缓和并最终加以解决。

《礼记》在以天地为本源的价值观基础上所提出的天地与人一家的观念,特别强调人对天地万物和保护物种的道德责任。儒家以家庭道德为基础,因而儒家对天地的道德责任也以家庭道德的方式展开。儒家表述传递这样一个深度生态观,即人与天地是一体的,对待自然就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要保护自然万物,保护生态多样性。这样的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进一步发展,成为儒家世界观、生态观的价值基础。这是儒家的优秀思想资源。我们今天思考气候变化与全球责任问题时,应该认真汲取。(摘编自姚新中《气候问题是一个价值和道德问题》)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认为天地具有自身的价值,是人存在的根本,人要遵循天地四时变化而活动,否则就会给自然和人类世界带来灾难。

B.气候变化应该是自然的自我更新过程,当代气候的急剧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太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大气的构成。

C.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气候问题,就必须认识到天地存在是人存在的根本,天地规则应该是人制定规则的依据。

D.气候变化虽然一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因为损害了天地的根本属性,给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答案 D

解析 文中并无一时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之意,事实上,气候变化已经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工业、商业活动产生的过多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化,要控制人类的过度活动,不是靠节能减排,而是要有新的价值导向。

B.人类在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同时,还要以天地为本源,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限制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减少对生态的损害。

C.人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所面临的气候问题,需要在工业化、商业化活动中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天地存在和天地规则。

D.儒家是在家庭道德的基础上,以家庭道德的方式展开对天地的道德责任的,形成了以天地为本源、天地万物与人一体的观念。

答案 A

解析 不是靠节能减排说法错误,原文为而要控制这样的过度活动,仅仅靠节能减排是不够的,并没有否定节能减排的作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只有遏制以天地为末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导向,才能以天地为上,把人看作天地的一部分,自然形成尊天而亲地的情感。

B.人类在满足自身需要时,既不能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也不能超出人类生存和必要发展的界限,要减少不必要的甚至有害的生产活动。

C.人类工业化、商业化活动既要考虑利益最大化,也要考虑受其影响的他人和社会、自然和环境,这是制定指导人活动的规范时要注意的。

D.我们要汲取儒家优秀的思想资源,在思考气候变化与全球责任问题时,认识到人对生态万物的伦理责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多样性。

答案 A

解析 错误理解原文的句间关系,依据原文,遏制以天地为末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导向是果,以天地为上,把人看作天地的一部分,自然形成尊天而亲地的情感是因。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前三个月第七章写作训练微点训练三议论文写作中的用例艺术

训练引语 无论是平时写作还是考场作文,考生写议论文的最多,而写议论文,用例最多,几乎离开事例就无法写作。可是,一样用例,为什么有的作文被阅卷老师判以例子堆砌,而有的却被赞之用例精当呢?看来,使用事例,大有讲究,不可习焉不察。那么,使用事例究竟有怎样的艺术性呢?请看本节内容。

佳作:(xx·全国乙卷优秀作文)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陟罚臧否可异同

漫画中左边的小朋友考了九十八分而遭到的批评,与右边小朋友考六十一分而受到的表扬,形成了鲜明对比,看似不公,实则体现了标准因人而异。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标准。子非鱼,又何必曳尾?子非鸟,又何必高飞?生而为人,你不必曳尾,无需高飞,尽管脚踏实地行走。万物不同,标准有异。

廉颇出谋划策略逊一筹,难道就不是良将?蔺相如领兵杀敌稍差一点,难道就不是贤臣?不,不是的。标准因人而异,廉颇率军能破敌军,拔石城,蔺相如出谋可完璧归赵,将相和。两人都是赵王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将廉颇与蔺相如并列举出,恰好证明标准因人而异。而且,两人均来自课本,倍感亲切。

将李煜与李世民两位李姓君王对比举出,特别好。]

李煜,倘若与开辟贞观之治的李世民等明君对比,他不是一个明主,而是一个声色犬马歌舞升平的亡国之主。可难道他对中国历史一点积极影响都没有吗?非也,非也!他仍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词人,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依旧是中国文坛闪烁的名句。由此观之,公平并非绝对的始终如一,而是让标准因人而异。

标准因人而异绝非有失公平,若国家遇大事需要捐款,一个年收入过百万的人拿出几十万。倘若你以此为标准要求每一位工薪族、农民工,怕是强人所难。标准不同,正是为追求公平,而不是有失公平。

[标准因人而异正是公平。]

一代书圣王羲之,其书法如行云流水般飘逸洒脱,他的《兰亭集序》让人赞不绝口,但你若以公正规范的楷书来要求他,他怕是不及颜真卿等人啊!

[举书法家王羲之例。]

一代诗仙李白,吟得弄扁舟的豪放之语,但你若让他创作清丽委婉描写男女爱情的诗篇,他怕是要让人大失所望了。

[再举大诗人李白例。]

如今摇滚唱将汪峰,唱得了《飞得更高》《勇敢的心》等摇滚名作,但你若让他唱许嵩的《山水之间》,怕是要遭人吐槽。

[又举当今艺人汪峰例。]

正如你无法让莫言去提取青蒿素,屠呦呦也难写《红高粱》,但诺奖对他们的肯定是不能否定的,标准因人而不同。

[将莫言、屠呦呦两位诺奖获得者对举。]

花有五颜六色,树有高低疏密。每朵花、每棵树都有它自己的价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没有谁能在各个领域都做得到很好,那么标准也要视情况而改,因人而异。,

[总结,又概列大自然之事物为类比。]

亮点点评 此文用例,堪称艺术,主要特色是:

(1)选例典型。有古有今,有艺术家有政治家有帝王。

(2)排列清晰。由古及今,顺序清晰。

(3)两两对举,搭配合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尤其是两位李姓君王,两位诺奖获得者,搭配堪称绝对

(4)假设反问,极有力量。

当然,语言清新,富有灵韵也是其一大亮点。文章题目陟罚臧否可异同观点鲜明,冲击力强。整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花有五颜六色,树有高低疏密”“子非鱼,又何必曳尾?子非鸟,又何必高飞?等,灵韵毕具。

一、合理分类,巧妙布局

议论文要做到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自然免不了在文中大量援引事例。那么,这些丰富的例子在全文中应该如何选用、布局呢?

1.合理分类。可以从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体育等不同的角度分类,这样可避免堆砌例子。

2.巧妙布局。用好例,贵在选好例,选用哪些事例入文章,须有全局考量,最好是一中一外,一古一今,一人一物,一正一反,一详一略,一历史一哲学,一名人一凡人,一个人一集体,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证明论点,举例典型有力,材料丰富多彩。

二、叙述精当,突出细节

议论文中如何叙述事例极为重要。因为一旦叙述过于详细,则极可能叙多而议少,那就会有文体不明之危险。因此,叙述事例应简练,概括精当,不宜冗长拖沓。如有可能,可以间以细节描写,这样既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能突出论点。

三、点面结合,详略相衬。点者详,详者透;面者略,略者排

写议论文一般选两到三个事例作为展开,浓墨重彩,突出论点;再用对偶、排比的手法将众多的事例从上铺开,惜墨如金,表现主题,点到为止。点面结合,详略有别,节奏分明。请看一篇以梦想为帆、工作为桨为主题的优秀作文其中三个用例片段:

无独有偶,著名的印象派大师雷诺阿以美会留下为励志格言,决心通过一切努力去创造奇迹。他坚守自己的诺言,甚至在疾病缠身之际,依然百折不挠地在画架前作画,最终倒在画架旁。因为有梦想的指引,一切付出和辛劳都是值得的,他的工作也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褒奖。

不仅雷诺阿这样,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也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巴尔扎克决心用犀利的笔触来无情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给受伤的人们开出一剂精神良药,他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它。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一贫如洗的小木屋里,数十年如一日地笔耕不辍,终于完成巨著《人间喜剧》的创作。他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并最终实现了梦想。

是因为希望再续经典,卡梅隆才能全心创作,历时十三年,震撼推出《阿凡达》;是因为希望圆梦奥运,冰坛伉俪申雪和赵宏博才能不离不弃地共同奋斗了十八载;是因为希望能在NBA创造更好的成绩,乔丹才能在经历了几个失败的赛季后,仍旧毫不气馁地执着于自己的梦想。

③④段各用一个事例,叫一例说透;第段连用三个事例,叫事例铺排,论证极有力量。

四、舍旧求新,化熟为生

选例一定要摒弃人人皆知的事例,如动辄二王”(王羲之、王国维)二钱”(钱钟书、钱学森),一定要选新颖新鲜的事例,尤其是其他人很少用的事例。

即便有些熟悉事例非举不可,也要避熟就生,化熟为生,如可以变换观察其人的角度,或者写熟人中别人不曾写过的东西。如举林黛玉,大家都知道她爱哭,如果写她的爱笑,岂不是熟中求生了?

五、双向举例,双向说理

列举事例不要光从正向列举,还要从反向列举,这样正反对比,论述有力。举一事例展开分析时,可正向亦可反向;这样正反结合,论述全面。如举陶潜之例,可以分析他辞官归隐,守住了心灵的纯洁,这是正向分析;假如他继续做彭泽县令,就会内心不宁静,这是反向分析。如果只用几个同向例子,这样的观点就没有正反,没有对立,思维是线性、平行的,构不成立体说理。

六、叙议相扣,情理交融

使用例证法最常见的问题是有例无证,以叙代议,造成贴标签现象。因此,例证,重在,而不在。一定要紧扣中心论点进行阐发、论述。最好是把事例融进自己的语言中,同自己的论证方向、论述中心、角度和谐结合,读来没有把事例与论述隔开的感觉,而是水乳交融。另外,在叙议相扣中,最好多点感情因素,这样又达到了情理交融的较高境界。试看下面一段文字:

是什么让孙水林、孙东林两兄弟冒着漫天雪花展开生死接力?是什么让沈浩六载离家,鞠躬尽瘁,死于任上?没错,是诚信!因为对于百姓的承诺不可磨灭,他们坚守诚信,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因为对乡亲们有最忠诚的爱,最亲的情,所以他们坚守诚信。孙水林倒下了,沈浩也倒下了,然而一座座丰碑树起,树起永远的忠诚。(xx年大纲全国卷优秀作文《坚守诚信》节选)

这段文字,不必说将事例化作自己的语言喷薄而出,也不必说议论风生水起,单说这笔端含情,理中有情,就读之而令人信服,令人动容。

七、以例为主,多法并用

无论你把例证法用得多么好,多么艺术,如果全文只是单一地用例,那么论证就很单调、苍白,也很无力。因此,只有把例子用好,再辅以比喻论证、引证法,手法灵活多变,才能使行文跌宕多姿。换言之,一定要把例证法与引证法、喻证法结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行文不单调,论证十分有力。

一、阅读下面这篇xx年全国乙卷高考优秀作文,看看它在选例用例上有何可借鉴之处。

掌印唇印说开去

丰子恺曾言:孩子的心,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林徽因也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孩子: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可见,孩子是个多么让人感觉欣喜的名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孩子们的处境也大不相同了。

材料中两个孩子脸上鲜明的唇印和掌印刺激着我的心,他们因为分数不同而得到的不同回应令我唏嘘,98分受掌掴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我的态度是:不要过分苛求孩子们!

xx年,一部名为《虎妈猫爸》的电视剧好评如潮,剧中赵薇饰演的虎妈形象深入人心,在观众对她的演技大加赞赏的同时,剧中孩子的处境也让我们陷入了沉思:无休无止的假期补习班、考试成绩不如意便被母亲呵斥……这一系列现象让许多父母也大受震动,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确实太高了些?

无独有偶,近日一则关于北大虎妈的新闻报道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北大毕业的一位高材生母亲给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制定了一份满当当的学习计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加起来长达18小时!面对众网友的不解和指责,这位母亲的回应是:我只想让我的孩子变得更好。

其实说到底,还是归根于父母对孩子们的爱。因为爱,父母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特长班;因为爱,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因为爱,孩子们的脸上出现了鲜明的唇印和掌印……这些,都是父母对孩子们的爱。

可是,当爱掺杂了太多世俗的标准,也会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刃。我想问,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身体正一天天被沉重的书包压垮?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日记里日渐充斥着对生活的抱怨?有没有看到孩子坐在补习室里,抬头看着窗外的笑容越来越少?

我很欣赏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教育女儿的理念:无论你做什么,家里都会无条件支持你,前提是所有的后果你得自己承担。这看似是一种放纵的爱,实则不然,它让蔡志忠的女儿学会了理性地分析和判断,学会了勇敢地直面生活。蔡志忠是成功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我这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成就了我的女儿。

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像漫画中第二个孩子那样:承担着父母对自己的爱,取得一点儿进步也会被父母视作珍宝。我相信,这样的父母是明智的,因为他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而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正被自己的父母肯定着。

让我们少一点苛求,多一点宽容,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走进那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论据选取精当。本文既有新闻例,又有影视例;既有大陆例,又有台湾例;既有正例,又有反例,事实论据绝不重复,体现了考生用例的匠心。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近日,国内一所大学拟实行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的措施。此举尚未实施,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另据报道,国内某高校还在每一间教室的前面设置手机收纳袋,收纳袋上分布着几十个小口袋,每个小口袋都标注着不同的数字序号和学生名字。上课前学生必须关掉手机并放入袋中,才能到座位上听课。

对于一些高校要求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这件事,你是怎样看的?请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指导 参考立意:

(1)从赞成的角度看: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而很多学生每天花在玩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很多了,不能再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收手机有利于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减少学习时间的浪费。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却在下面玩手机,这是对老师、对学问的一种不尊重。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强制不自觉的学生交出手机。③“自律虽重要,他律不可少。交手机正是通过他律来培育学生的自律意识,让学生的目光从屏幕回到黑板的有益之举。不少学生玩手机成瘾,甚至到了手机不能须臾离手的地步,校方采取强制收手机的手段,是不得已的选择,这至少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暂时摆脱手机的诱惑和控制,把注意力放到学业上。

(2)从反对的角度看:①“强制收手机有违大学自由民主的风气。大学教育不是应试教育,没有必要采取整齐划一的手段强制学生学习。而应创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自主发展,多样化发展。②“强制收手机是对学生自律能力的不信任。大学生已经具有明辨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上课玩手机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他们自有判断,因此,不宜采取强制措施收缴他们的手机,而应引导他们自觉专心听讲。③“强制收手机治标不治本,学生的注意力之所以不在课堂,其原因可能是课程没有吸引力,或者学生自身缺乏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不想学、不愿学,收手机也仍然不能让他们专心学习。因此,对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必须深入了解原因,对症下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外因必须借助内因才能真正发生作用,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则强制收手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弊端,比如让一些学生把心思转移到怎么对付这项举措上,如用模型机冒充手机或准备多个手机来应付等。通过收手机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上,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千差万别,是用一刀切的行政管理来代替因人施教。

(3)从综合的角度看:让学生专心于学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让学生课前上交手机的做法值得商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323fad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d7.html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前三个月第一章论述类文本阅读综合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