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技术科学养殖

发布时间:2018-08-23 22:32: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人们常说的林蛙指的是哪一种蛙?

林蛙的种类很多,我国就有8种,全国各地均有不同分布。目前,养殖价值较高的主要有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两种,中国林蛙又分为四个亚种,其中长白山亚种产油率最高,品质最好。

中国林蛙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林蛙属动物,俗称哈士蟆、黄蛤蟆、油哈、雪蛤蟆等,医学上称为红肚田鸡。

为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将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林蛙简称林蛙。

2、林蛙油指的是什么?

1985年开始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林蛙油(也称哈士蟆油, 哈蟆油)是指雌性林蛙的输卵管干品,其形状呈不规则的弯曲,相互重叠,表面淡黄白色或黄白色,呈脂肪样光泽,遇水可膨胀1015倍。

3、中国林蛙有哪些外部特征?

中国林蛙最显著的特征是鼓膜处有三角形黑色斑,背部有“∧”形黑斑,四肢有环形黑斑,中国林蛙雄性有1对咽侧下内声囊,黑龙江林蛙无声囊。

4、林蛙有怎样的生活周期?

林蛙是水陆两栖动物,野生的林蛙从春季冰雪融化时起自越冬场所出来,在水中产卵,产卵后的成蛙离开水源地进入陆地生活,当秋季气温低于810℃后开始下山,当夜晚气温低于0℃时又重新回到水中越冬。春季的蛙卵经过孵化变成蝌蚪,再经过变态变成幼蛙之后,也开始陆地生活,习性与成蛙相同。

5、什么样的陆地活动场所对林蛙最有利?

林蛙在整个陆地生活周期内,必须生活在森林之中,成蛙和幼蛙在森林中摄取食物,完成营养积累过程,所以森林植被条件是决定林蛙生存的最主要前提条件。

最好的植被应该有四层,每一层都不同程度地起到遮光、保湿、提供食物来源等作用。

第一层,高大乔木层。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都可以,但最好树木高大,冠幅大,密度大,林下暗淡,保持郁闭度在0.8以上。

第二层,中间灌木层。森林灌木层是对乔木层缺失的一个补充,当乔木层密度大时,灌木层就会受到影响而不繁茂,反之,灌木层就比较茂盛。选择养殖场首先要看乔木层,其次考虑灌木层,密度大一些对养蛙有好处。如灌木层好,可以进一步改善林蛙的生态条件,减少光照强度,增加林下湿度,并有利于昆虫等小动物活动,给林蛙提供有利的生存条件。

第三层,低矮草本植物层。草本植物层对养蛙有重要作用,它除可以进一步补充上两层的遮阴不足外,更主要的是为低层小动物如蜘蛛、蜗牛、蝗科昆虫、甲虫等提供栖息活动场所,而这些小动物正是林蛙的食物来源。所以草本植物层越茂盛,小动物种类就越丰富,对林蛙的生长发育就越有利。

第四层,地上枯枝落叶层。枯枝落叶层对养蛙有重要作用。这一层主要是为林蛙提供栖息场所。林蛙夏季在森林里,除了捕捉食物之外,几乎是不活动的,它大部分时间是潜伏在枯枝落叶层里面。盛夏季节,枯枝落叶层里潮湿、阴凉,林蛙在其中栖息,可避免高温酷热及干燥空气的影响。春季和秋季气温较低时,林蛙潜伏在枯枝落叶层中,又可起到避寒保温作用。林蛙潜藏在枯枝落叶层里,还能有效地躲避一些天敌的危害。另外,枯枝落叶中有蜘蛛、蚯蚓、蜗牛、蚂蚁等小动物也为林蛙提供丰富的食物,尤其对只能捕捉小动物的刚变态的幼蛙来说,这层更为重要。

6、野生林蛙对水源地有什么要求?

林蛙的越冬、产卵、孵化、变态都是在水中完成的,所以没有水源就没有林蛙。野生林蛙活动场内必须有水源或常年流水的河流,可大可小,水量适宜,一般宽l3米,水深2050厘米,流量在0.05立方米/秒, pH值中性,水源充足、清洁、无污染即可。在河流较深并且冬季冻不绝底的地方,林蛙即可自然越冬。河流流速缓的浅滩,或自然水泡、水坑等浅水处是林蛙产卵、孵化、变态的地方。变态后的林蛙以河流为中心,在其周围林下活动。

7、野生林蛙对温湿度有什么要求?

在东北,林蛙的整个冬眠时间有5个多月,在漫长的冬眠期内,林蛙机体将秋天贮存的营养逐步转化并贮存到卵泡内,为蛙卵的发育和蝌蚪生长初期提供营养,自然情况下在冰层下越冬的温度约13℃。从产卵到变态,温度从冰雪融化到28℃之间都能发生生命过程,但28℃是最高极限温度。而在陆地生长阶段,年降雨量平均在6001300毫米,平均气温在3.54℃,夏季林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地表温度不能超过32℃,土壤表面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最佳。

8、林蛙吃什么?

林蛙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食物要求不同。蝌蚪时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人工管理时,也可补喂蛋黄、动物血、鱼粉、豆渣和植物性饵料。变态前后到幼蛙,以大型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包括圆形跳虫科、菱蝗科、粉虱科、蚁科、小甲虫类、小菱蝗、短星翅蝗虫、黑背蝗若虫以及微型甲虫如孤甲、跳甲、小步甲等。在陆地上的蛙,主要捕食森林内的昆虫、软体动物、环形动物等,如叶蝉、蜡蝉、蝗虫、蟋蟀、蝼蛄、金龟子、鳞翅类、蝇蚊、蚯蚓等。

9、林蛙的天敌有哪些?

林蛙处在生态食物链的底层,天敌很多,解决不好天敌问题,不仅会影响蛙产量,甚至可能导致养蛙失败。

繁殖期的天敌主要有以食成蛙的鸟类,其中鸦科以乌鸦和喜鹊的危害最大,鼠类之中的大家鼠、黑线姬鼠都能捕食成蛙。食蛙卵的天敌有剑水蚤等。

蝌蚪期的天敌主要有野鸭、鸳鸯、家鸭等鸟(禽)类,各种鱼类,水栖昆虫类等。

森林生活期天敌主要有鸟类、蛙类、蛇类、鼠类、兽类等。

冬眠期天敌主要有鼠类,在水中活动的水獭等。

10、目前养殖中国林蛙有几种方式?

养蛙方式大体上分为“封沟式养蛙”和“集约式养蛙”两大类。二者的主要不同处表现在林蛙的陆地生活阶段上。封沟式养蛙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林蛙的自然生长,加强人工管护的一种养殖模式。吉林省从1986年起大力推广封沟式养蛙模式,技术成熟,已被广泛采用。而集约式养蛙则是把林蛙圈定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不同程度的高密度仿生态饲养,食物来源全部或部分靠人工饲喂动物蛋白饵料。分半封闭、全封闭等多种方式。有很多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一直在研究和探索这种养殖模式,偶有成功的典型,但在技术上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暂不到全面推广阶段,但笔者会对集约式养殖方法作些简单介绍。

11、封沟养蛙需要哪些投入?

封沟养蛙与其他养殖业相比,具有投资小、风险低、效益高等特点。也是百利无一害的产业。必需投入的是:

第一,租用养蛙场。目前吉林省能用于养蛙的天然林地基本都用于封沟养蛙了,资源相对紧张。租用费用有的按林地面积计算,有的是采取竞标的方式出租林地,费用不等。

第二,建人工住所。也就是看护房,房子的大小和档次完全可以根据财力情况自行确定。

第三,需要修建林蛙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变态池和越冬池。也可以把林蛙的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和变态池设计成一个多功能的综合饲养池,这就省去了不少人工和费用。如果地理条件不允许,或者经济实力不足,也可以将天然水塘、水泡子、沼泽等加以改造利用。

第四,投入人工。一般规模的养殖场,只需要一个人精心管护就可以了,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

第五,投入种蛙或卵团。一般要连续投入三年种卵团,三年后视产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投入。

第六,蝌蚪期饵料及病虫害防治等费用投入。

12、封沟养蛙有怎样的投入产出比?

人工封沟养蛙的效益因养殖场环境、管理水平、林地的承包费用等因素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按50公顷蛙场规模,前3年投入费用是:租用养蛙场15000元,房屋建设10000元,修越冬池、综合饲养池15000元,卵团投入6000元,饵料300元,水资源、工商税等4000元,其它3000元,合计费用53300元。

新建蛙场的前两年几乎没有收入,第三年有第一次收入,50公顷蛙场,当年可产出三龄林蛙2.4万只,按现在市场价格,实际产值可达6万元,第四年产量还会增加。实事上,当蛙场进入正常运行时,固定资产基本不再投入,卵团也不用再外购,靠本场种蛙即可满足,成本大幅度降低,可林蛙产量却不再减少。总体看来,在投入的第三年,就可收回全部成本,以后每年都能纯收入6万元以上。

13、如何选定封沟式养蛙场?

理论上讲能满足林蛙生存条件的地方都可以做为养蛙场。直观上说,自然情况下有林蛙生存的地方,一定是良好的养殖场所。确定具体位置时,应远离村庄及大道,防止人类和畜禽等活动对林蛙产生不利影响,最好选用比较安静、偏僻的大型山沟。并不是所有植被条件良好的森林都可作为林蛙养殖场,只有在河流周围一定距离内的森林才能作为林蛙养殖场。那些远离河流的森林不能放养林蛙,称为无效放养林。划分有效和无效放养森林的一种方法是以河流作为中心点,河流周围约2000米以内的森林,就是养殖林蛙的有效森林。

14、如何划定养殖场规模?

一个养蛙场的面积以50公顷为好,面积太小,浪费人力物力资源。面积太大,则难于管理。长度在1千米左右的山沟,可以建一个养蛙场,如果超过2千米就应该分段建场。沟长河流也长的山谷,可以按照地理形势,分段建场。

15、如何修建综合饲养池?

为降低成本,常把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变态池合建在一起,建成综合饲养池,完成以上几个池的功能。当然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分别建设,这样更能符合林蛙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的要求,便于管理,四种池的修建方法大同小异。

综合饲养池要选择背风向阳,远离喧嚣,安全僻静处。可建一处或几处,单个水面可大可小,以便于管理为原则。但总面积以50公顷山林放养面积计算,综合饲养池的水面不得少于1000平方米,水深以1540厘米之间为好。太浅,容易干涸,温度也不好控制,太深,水温过低,不利于蝌蚪孵化。

综合饲养池的主体池底修建成“锅底型”,四周高,中间低,也可将池底建成起伏不平状,最低处达到40厘米以上,从中心到池边呈坡状,由于深水区和浅水区水温不同,这样蝌蚪可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活动区域。

综合饲养池要有进、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最好呈对角线分布,这样便于全池快速排除污物、调节水温和更换活水。进水口要高于池水面,形成落差,以防止蝌蚪顺着进水口逆水逃跑。出水口要用纱网制成拦网,防止蝌蚪在排水时顺水流失。

16、林蛙产卵前要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哪些准备?

林蛙从卵到蝌蚪再到变态大约两个多月时间都是在综合饲养池中渡过的,因些必须做好准备。一要对池进行检修,同时把池清理干净。二要使清理好的综合饲养池经过最少7天以上的日晒杀毒。三是在灌水前的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全池消毒,用量标准按池面积计算,生石灰每平方米用量100克左右, 漂白粉每8平方米用量100克左右。用过生石灰710天后,漂白粉35天后才能注水使用。四是向池中及时注水,以利于池水自我净化,再经过日晒,自然增加水温。

为减少病害,在综合饲养池用完以后,一定要将其中的水排放干净,做到池干露底,接受太阳的曝晒,然后再经过冬季的冷冻,就能消灭许多病原微生物。

17、为什么要给林蛙创造临时栖息场所?

所谓临时栖息场所是指林蛙由陆地到水中,或由水中到陆地过渡过程中的临时性场所,这种环境对林蛙的生存很有必要,弄不好会造成幼蛙或成蛙的大批死亡。林蛙入池越冬与温度有关,如果气温高于0℃时,已到水边的林蛙不会入水,这时就需要一个临时性的栖息场所;产卵后的林蛙不能直接上山觅食,需要休息10天左右,以恢复体力,这时也需要有临时栖息场所;变态后的幼蛙体质差,适应能力低,这时更需要有临时栖息场所。

18、怎样建林蛙临时栖息场所?

临时栖息场所要求建在岸边,用厚厚杂草、落叶、树枝、石块等做为隐蔽物,注意遮阴,加大环境湿度,外围最好有防护墙或防护网。

19、如何确定引进种蛙数量?

引进种蛙或卵团的数量应根据养殖场面积的大小而定,计算养殖场面积时,必须除去无效面积,以有效面积为准。一般的养殖技术条件,每100对种蛙大约需要1公顷的养殖场。

20、什么样的种蛙好?

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出了不同物种,当然林蛙也不例外,采用封沟养蛙模式选择种蛙时,要充分考虑种蛙的原产地域性,越区养殖不会取得满意效果。

从生产力方面考虑,在林蛙的种级当中,中国林蛙最好。中国林蛙在冬眠初期输卵管占体重的15%~20%,而其他林蛙冬眠期输卵管仅占体重的7%~8%。在中国林蛙品种中,长白山亚种最好。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体型粗壮肥大,雄性体长均在53mm以上,雌性体长均在65mm以上,输卵管粗长,吸水力极强,质量上乘。

引种时一定选择背部带有典型 “∧”形黑斑标志的种蛙。凡是个体小,蛙皮粗糙,体背和体侧有小疙瘩,背部呈深灰色或深绿色,腹部有鲜红或朱红斑点的,不是长白山产的中国林蛙种属。长白山民把它叫做“石蛤蟆”、“甸子蛤蟆”、“山狗子”。因其个体小,产油量低,外形不美观,市场需求量低,所以不宜选做蛙种。

21、如何选择优良种蛙个体?

应选择个体较大,体质健壮,跳跃灵活,年龄在34年生的林蛙为种蛙,2年生的林蛙虽然已达性成熟年龄,但产卵率低,一般一个卵团平均卵量在600800粒,而三年、四年生的种蛙产卵量可分别达到8001200粒和12001500粒。雌雄比例以1:1为好,否则将可能引起相互争斗,影响发情产卵。

22、哪个季节引进种蛙好?

种蛙的引进在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每个季节引种都有利弊。

春天引种可以减少种蛙保管时间,比较省力,但春季采集的时间只有10天左右,时间紧迫,另外春季气温比较高,种蛙容易在运输途中产卵,对将临产的种蛙,如果受到过度惊吓或干扰常常会造成难产,使死亡率升高。

夏季引种由于气温高,不要引进成蛙,但是可以引进当年繁殖的幼蛙,建议最好避开夏季引种。

秋冬两季引种需要长时间保存,但由于这一段时间林蛙处于休眠状态,种蛙在越冬过程中虽会有一定的死亡,但比春季少,存活率高。总之,从林蛙下山准备冬眠到第二年产卵之前为最佳引种时间。

23、如何运输成龄种蛙?

运输成种蛙时,用布袋或编织袋装好,每天用凉水冲洗,如果用桶装种蛙,只能装桶高的1/3,千万不能在桶内装水,以免水中溶氧耗尽,林蛙窒息而死亡。

24、如何引进种蛙卵团?

卵团的最佳引种时间在4月上旬,产下的卵团越早收集越好,因为时间一长,卵团遇水膨胀,而且速度非常快,不利于运输。卵团不宜长距离特别是长时间运输,以2天内运到为佳。运输卵团可以用水桶,先在水桶内放少量水,然后再将卵团放入桶内,直到桶内的水刚好没过卵团为止。运到目的地后,如果很多卵团都粘在一起,一定要及时分开,否则卵团过大,中间部分卵常常会因为缺氧而无法正常孵化。

25、林蛙卵、蟾蜍卵、青蛙卵三者如何区别?

在购买林蛙卵团时,要正确区分开林蛙卵、蟾蜍卵和青蛙卵。三者如何区分呢?首先从产卵时间上看,林蛙产卵期最早,长白山区大约在4月上旬,蟾蜍产卵较中国林蛙晚大约一周,青蛙产卵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其次从卵的形状和颜色上看,林蛙的卵团呈“黑色球状”,卵粒较小,刚排出的卵胶膜透明,有弹性,卵粒之间联结紧密,遇水一天后,卵团会迅速膨胀到原先的15倍左右,卵团的形状变为半圆形。蟾蜍的卵呈“带状”,像一条连续的线状长带,带内的卵排成两行,就像一串珠子似的,透明中带着黑色的颗粒。青蛙的卵为“绿色球状”,卵粒较大,孵出的蝌蚪较林蛙大。而小蟾蜍的卵粒与青蛙相似,虽然也呈球状,但它是由几粒或数十粒卵形成的“小堆”卵团,孵出的蝌蚪呈黄色,尾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c6d7b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4.html

《林蛙养殖技术科学养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