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写人记事类专题测练

发布时间:2018-08-27 20:36: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散文阅读()——写人记事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

冯骥才

在民间的快乐总是不期而至。谁料到在和林格尔草原上收集到的数千幅剪纸里,会撞上一位剪花娘子极其神奇、叫我眼睛一亮的作品。她的剪纸粗犷、简朴,具有草原气息;特别是那种强烈的生命感及其快乐的天性一下子便把我征服。她的剪纸很少有故事性的历史内容,只在一些风俗剪纸中赋予某种寄寓;其余全是牛马羊鸡狗兔鸟鱼花树蔬果以及农家生产生活等等身边最寻常的事物。

这位剪花娘子在轮廓上并不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是使用夸张、写意、变形、想象,使物象生动浪漫,其妙无穷。再加上极度的简约与形式感,她的剪纸反倒有一种现代意味呢。

这些想法,迫使我非要去拜访这位不可思议的剪花娘子不可。

车子走着走着,便发现这位剪花娘子竟然住在草原深处的很荒凉的一片丘陵地带。她的家在一个叫羊群沟的地方。

剪花娘子一眼看去就是位健朗的乡间老太太。瘦高的身子,大手大脚,七十多岁,名叫康枝儿,山西忻州人。她和这里许多乡村妇女一样是随夫迁往或嫁到草原上来的。她一手剪纸是自小在山西时从她姥爷那里学来的。那是一种地道的晋地的乡土风格,然而经过半个世纪漫长的草原生涯,和林格尔独有的气质便不知不觉地潜入她手里的剪刀中。

和林格尔地处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处。当迁徙到塞外的内地民族把纸质的剪纸带进草原,这里的浩瀚无涯的天地,马背上奔放剽悍的生活,伴随豪饮的炽烈的情感,不拘小节的爽直的集体性格,就渐渐地把来自中原剪纸的灵魂置换出去。这数百年成就了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的历史过程,竟神奇地浓缩到这位剪花娘子康枝儿的身上。

她盘腿坐在炕上。手中的剪刀是平时用来裁衣剪布的,粗大沉重,足有一尺长,看上去像铆在一起的两把杀牛刀。然而这样一件重型武器在她手中却变得格外灵巧。一沓裁成方块状普普通通的大红纸放在身边。她不用笔在纸上打稿,也不重样。当一位同来的伙伴说自己属羊,请她剪一只羊,她笑嘻嘻打趣说:母羊呀骚胡?眼看着一头垂着奶子、眯着小眼的母羊就从她的大剪刀中活脱脱地出来。她不用剪纸中最常见的锯齿纹,不刻意也不雕琢,最多用几个月牙儿,表现眼睛呀、嘴巴呀、层次呀,好给大块的纸透透气儿。她的简练达到极致,似乎像马蒂斯那样只留住生命的躯干,不要任何枝节。于是她剪刀下的生命都是原始的,本质的,结实的,充溢着张力。

她边聊边剪边说笑话,不多时候,剪出的各种形象已经放满她的周围。这时,一个很怪异的形象在她的剪刀中出现了。拿过一看,竟是一只大鸟,瞪着双眼向前飞,中间很大一个头,却没有身子和翅膀,只有几根粗大又柔软的羽毛有力地扇着空气。诡谲又生动,好似一个强大的生命或神灵从远古飞到今天。我问她为什么剪出这样一只鸟。她却反问我:还能咋样?

她没有像我们都市中的大艺术家们搜索枯肠去变形变态,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她的艺术生命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生命的神奇来自她的天性。她们不想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更不懂得利用媒体。千古以来,一直都是把这些随手又随心剪出的活脱脱的形象贴在炕边的墙壁或窑洞的墙上,自娱或娱人。没有市场霸权制约的艺术才是真正自由的艺术。这不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吗?她们不就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吗?

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

(有删改)

【注】 冯骥才,当代著名作家。近十年,冯骥才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

1.剪花娘子的剪纸,主要有哪些特点?请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她的剪纸:粗犷、简朴,具有草原气息;具有强烈的生命感;具有快乐的天性;很少有故事性的内容,只在一些风俗剪纸中赋予某种寄寓;取材大多是牛马羊鸡狗兔鸟鱼花树蔬果以及农家生产生活等等身边最寻常的事物;在轮廓上使用夸张、写意等;具有极度的简约与形式感。(答出4点即可)

2”(剪花娘子)为什么剪出这样一只鸟。她却反问我:还能咋样?文中的这段对话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和艺术追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质朴,真。(2)她的艺术生命(追求)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生命的神奇来自她的天性。

3.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最后一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达了对剪花娘子等民间天才艺术家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的才华的赞美,为这些民间天才艺术家被埋没、没人关注而同情叹息,希望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家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桃花源记

汪曾祺

汽车开进桃花源,我在车中一眼就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十一月的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桃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有一位原来也想和我们一同来看桃花源的同志,听说这个桃花源是假的,就没有多大兴趣,不来了。这位同志真是太天真了。桃花源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桃花源记》是一篇寓言。中国有几处桃花源,都是后人根据《桃花源记》附会出来的。是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才有桃花源的。

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我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我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米,加上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桃源人都爱喝擂茶。有的农民家,夏天中午不吃饭,就是喝一顿擂茶。据说擂茶的来历与诸葛亮有关,是诸葛亮带兵到这里,士兵们得了瘟疫,一位民间老婆婆用擂茶治好了士兵们的病。但这一说法也是无可稽考的。

喝完擂茶后,我们上午去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桃花观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取自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观内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中所写的那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们一番,这才满意。

看了秦人洞,我们便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有人说是明时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士兵所砍尽。竹子这个东西,每隔三年,须修砍一次,不然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丛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我摸了摸,竹子似乎有点棱。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和我在成都薛涛井旁所见的方竹不同——那是真正四四方方的。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红卫兵打碎了,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空空地伏在那里。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旧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刻制新的石碑。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我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夫?”——“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晚饭后,管理处的同志摆出了纸墨笔砚,请求我写几个字。我把上午吃擂茶时想出的四句诗写给了他们:

红桃曾照秦时月,

黄菊重开陶令花。

大乱十年成一梦,

与君安坐吃擂茶。

晚宿观旁的小招待所,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桃花源虽无真正的方竹,但种的竹子都可看。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桃花源中的树都不粗壮,而都甚高。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

修竹姗姗节子长,

山中高树已经霜。

经霜竹树皆无语,

小鸟啾啾为底忙?

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

山下鸡鸣相应答,

林间鸟语自高低。

芭蕉叶响知来雨,

已觉清流涨小溪。

做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而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有删改)

4无怀氏之民的风度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淳朴自由,随意自然,率性而为,不受外物的束缚。

5.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小雨渲染一种澄澈清新、宁静幽雅的氛围,笼罩全文,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6.第8段引用了作者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联系全文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表达了作者游览桃花源后高兴的心情。因为动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可以到处游览,能安坐吃擂茶,也可以随意写文章,不必再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8934e9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8.html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写人记事类专题测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