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归纳文中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1.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讲了哪三件事?指名说。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深入课文,一起走进周恩来,共同探究:他为什么要立下这样的志向?齐读课题。 3.出示目标。
4.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少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谁能用文中的几个字概括一下呢?(板书:中华不振) 二、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151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动笔把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做批注。
三、重点品读,感悟“中华不振” 1.交流画出的有关感受到中华不振的语句。
1)出示第15自然段中的句子: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①比较图片,理解“大不相同”。
②师:是的,贫穷的中国大地上有这么一处繁华之地,但这繁华不属于中国!可见----华不振哪! ③指导朗读。 2)出示第16自然段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了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①出示图片:让我们跟着少年周恩来一起走进当时的租界地,看看当时他看到的这一幕,再来读读这段话,说说这里都写了谁?(妇女、洋人、中国巡警、围观的中国人) ②合作学习:
小组内交流:在场的人中,谁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然后说说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注意抓住关键词句并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谈),最后读出自己的感受。 汇报交流: 重点指导:
受害的妇女——可怜
①指名读写妇女的句子,说说她为什么让你心痛?从哪里体会到的?
②引导想象:这位妇女失去的可能是——(白发苍苍的母亲),可能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可能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那都是她至亲至爱的人哪!她能不心痛吗?能不哭诉吗?
③这位女人失去了亲人只想要一个公道,结果却怎样?多么可怜的女人啊!你能读出她的可怜吗?(生读),并给予评价。 ④齐读。
师: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落后的旧中国,哪里只是一件、两件啊…… 补充资料:(出示图片)
上海租界的电车,头等车厢供洋人乘坐,中国人只能坐三等车厢。 在汉口租界,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
租界里的洋巡捕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在上海外滩公园的门口挂出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准入内!”
师:租界成了“洋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读到这些,你又想说些什么?(生说) 3)全班交流,指导体会人物特点。 肇事的洋人——可恨
①指名代表汇报:肇事的外国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耀武扬威、霸道、得意扬扬……) ②从哪里看出来的?(动作)全体起立,做动作。 ③说说他的行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
师:肇事的外国人仗着自己国家的强大,在中国的土地上胡作非为,真是——可恨,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此时,你想干什么? ★中国巡警——可恶

①指名代表汇报:读描写巡警的句子。说说他的行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 ②中国巡警本应该怎么做?可他们却恰恰相反,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不但……反而) ③师:是的,这句话中,作者仅仅用了一个关联词,就道出了一个是非颠倒的事实。可见,这些中国巡警就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实在太可恶了。谁能读出这种感受?小组选派代表读。 ★围观的中国人——可悲
①指名代表汇报:读描写围观的中国人的句子。说说他的行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

②从“紧握着拳头”这个动作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做动作齐读,你们紧握拳头,想干什么?可是敢不敢惩处呢?能不能惩处呢?
③师:在这个没处说理的租界里,围观的中国人也只能看着自己的同胞受欺负却不敢伸张正义,敢怒不敢言,真是可悲啊!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感受。 3)齐读第16自然段。(板书:目睹) 2.引读:中华不振
1是什么原因让那个肇事的外国人在租界里犯了罪还这样得意洋洋?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外国人还把受害人训斥一通?又是什么原因让围观的中国人只能握紧拳头敢怒不敢言?
2)师:是的,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 中华不振!这就是伯父讲到的“中华不振”啊!之前少年周恩来只是——(耳闻),还对此疑惑不解,到现在,他终于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3)出示伯父的话:“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4)指导朗读,并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 四、走进内心,回归崛起。
1.从租界回来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请交流的同学读出自己的心声好吗?) 2.引读课题。
1正是因为少年周恩来想到了这些,所以他决心拯救这个黑暗的旧中国,立志—— (指课题,齐读)
2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女生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这是他今后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男生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这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这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学到这里,同学们明白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了吗?

完成填空:
周恩来不是为( 而读书,不是为( 而读书,也不是为( 而读书。他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 ),为( )而读书!(板书:立志振兴中华)
4.看板书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清哪件事是因,哪件事是果?可以调换一下顺序再概括。注意关注人物和事件。)
5.补充周恩来后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学生阅读,了解周恩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小立下的志向并为之不断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6.阅读链接
1 出示:《大江歌罢掉头东》,并播放朗诵。
2)师:这首诗告诉我们:少年周恩来认识到--只有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拯救旧中国。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正是有了像周恩来一样的一代代伟人,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今日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请欣赏我们中华崛起的历程。(播放录像)
2. 小练笔: 时至今日,我们的国家已经发展壮大,今天的你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呢?请你以《我为________而读书》为题进行练笔,注意写清楚理由。
3. 老师把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几句话送给大家,相信大家读了一定会受到启发。出示句子,齐读。
4.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5.是啊,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与希望!让我们为国家的强盛,为国家的繁荣而热爱读书吧! 六、作业
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名人成长故事,可以讲给小伙伴听,也可以做成电子报、手抄报,同学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 振兴中华(因) 人物 耳闻 目睹 中华不振(果) 事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a443f9f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30.html

《【教学设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