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安塞腰鼓》同步基础练习(含解析)鄂教版

发布时间:2019-03-23 14:03: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安塞腰鼓》同步基础练习(含解析)鄂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 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晦暗(huì)闭塞(sāi)亢奋(kàng)飞溅(jiàn)

B.恬静(tián)羁绊(jī)烧灼(zhuó)冗杂(róng)

C.颤栗(chàn)骤雨(zhòu)震撼(hàn)磅礴(bàng)

D.瞳仁(tóng)戛然(jiá)辐射(fú)蓦然(mò)

答案:D

解析:A项“塞”有三种读音:1.塞[sāi]2.塞[sài]3.塞[sè],“闭塞”一词应读sè。B项“冗”应读rǒng,同时还要注意“l”“r”的区别,尤其持客家口音的学生。C项“颤”应读zhàn,在“颤抖”一词中念“chàn”“磅”应读páng,注意“p”“b”的区别。

点评:考查多音多义字辨析,此题从字音和字义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多音字的字音和字义准确性,就找出答案了。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骄奢(shē)隐匿(nì)风骚(shāo)通宵达旦(xiāo)

B.沉吟(yín)商酌(zhuó)腻烦(fán)根深蒂固(dì)

C.栈桥(jiàn)修身(xiū)辐射(fú)媚上欺下(mèi)

D.怡悦(yuè)窒息(zhì)玄虚(xuán)顶礼膜拜(mé)

答案:B

解析:A项考查平翘舌音,“骚”应读sāo,声母为“s”,不是“sh”;C项考查形近字的读音,“栈”应读zhàn,声母是“zh”,不是“j”;D项要注意韵母是“e”不是“o”,“膜”应读mó。

点评:考查识记字音,此题从品翘舌音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品翘舌读音准确性。

3.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word/media/image2_1.png

答案:急躁/干燥描摹/蓦然恬静/聒噪渺小/缥缈羁绊/湖畔晦暗/后悔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形声字、形似字的字音和字形。汉语文字主要以形声字为主,学生可以根据汉字的形旁和声旁去作判断。本题要重点区别“躁”和“燥”,“躁”字是“性情急,不冷静”之意,“燥”字是“火”旁,有“干;干热”之意。

点评:考查辨析字形,形似字的分辨主要就是抓住其偏旁部首,这类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形旁表意,所以一定要围绕这一点来组词。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真情实意左右逢圆含蓄委婉俯拾即是

B.如泣如诉五体头地时过境迁水银泻地

C.高谈阔论徇私舞弊抑扬顿挫百变不穷

D.屏气凝神全神灌注童趣盎然铿锵激越

答案:C

解析:A.“圆”应写作“源”,“左右逢源”是“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所以应该用“源头”的“源”。;B.“头”应写作“投”。“五体投地”是“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的意思,因此不要将“投”写作“头”;D.“灌”应写作“贯”。

点评:考查词形辨析,此题从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找出答案就不难了。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翻来覆去抑扬顿挫五脏六腑疙瘩

B.装模做样屏气凝神谈笑自如玩耍

C.叹为观止鸦雀无声余音绕梁喝采

D.嘎然而止大彻大悟左右逢源皓齿

答案:A

解析:B项“做”应为“作”,“装模做样”应该写作“装模作样”。C项“采”应为“彩”,“喝采”应该写作“喝彩”。D项“嘎”应为“戛”,“嘎然而止”应该写作“戛然而止”。

点评:考查词形辨析,此题从分析中可以得出答案,应注意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找出答案就不难了。

6.在下文的横线上依次填入与前面的加点词含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________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________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________了。

答案:燥热飞溅亢奋

解析:与“冷”相对应的是“热”,与“静”相对应的“动”,与“困”相对应的“奋”,因此,根据语境,顺序应该为“燥热飞溅亢奋”。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7.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________了、________了、________了的那么一股劲!

A.撞开冲破挣脱B.冲破挣脱撞开

C.挣脱冲破撞开D.冲破撞开挣脱

答案:C

解析:要完成此题,首先得明白三个动词所代表的程度,“挣脱”“冲破”“撞开”三个动词的程度不同,依次加深,用“挣脱——冲破——撞开”顺序才符合当时的情境。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8.下列课文中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亢奋:极度兴奋。

②忘情:忘记了自己的感情。

③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④蓦然:突然,猛然。

⑤晦暗:这里指天气昏暗。

⑥冗杂:繁杂。

A.①④B.②⑤C.③⑥D.③⑤

答案:B

解析:“忘情”指陶醉于人或事物中,感情不能自拔;“晦暗”指人的面色昏暗,精神恍惚,故选B

点评:考查词语的释义,汉语词汇中,有很多词容易望文生义,在平时的阅读中一定要注意积累。

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解析:“严阵以待”指摆好架势迎接来犯的敌人,用在同学们这里是不对的。

点评:考查成语题,完成成语题时一定要弄清成语适用的对象。

10.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京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

B.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南京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答案:D

解析:D项重复累赘,“防止”与“不再”表达同一个意思,应删去掉后者。

点评: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题一定要注意划分句子结构成分,然后检查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

11.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B.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C.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D.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缺主语,应该在举办前面加上“学校”;B逻辑顺序不当,按程度深浅应该是“问题、责任、意义”;D否定适当,根据语义,应该是“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流入我国”。

点评: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题一定要注意划分句子结构成分,然后检查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检查是否否定失当,检查是否符合逻辑顺序。

12.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这两句话里运用了排比和夸张,写出了安塞腰鼓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之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这句话运用拟人,赋予国旗以“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的情态,生动写出了挪威国旗在风中飘扬飞舞的样子,表现了斯科特他们当时失败的沮丧、痛苦。)

D.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良方。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赞美。)

答案:B

解析:B中“夸张”说法有误,这里是排比,没有用夸张修辞。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点评:考查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把握好排比、拟人、比喻夸张的特点,此题找到准确性答案很简单了。

二、联系上下文,品味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答案:“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解析:在对具体句子进行分析的时候,一是要抓住句子的内容,二是是结合课文的整体内容和感情倾向。本题应抓住“挣脱”“冲破”“撞开”三个动词,结合前后文可知“那么一股劲”就是要“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点评:考查段意的分析和理解,应注意理解准确性,找出答案很简单。

1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答案: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解析:在对具体句子进行分析的时候,一是要抓住句子的内容,二是是结合课文的整体内容和感情倾向。“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自然、健康的生命”来自“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

点评:考查段意的分析和理解,应注意理解准确性,找出答案很简单。

15.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答案: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解析:学生可以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比如说句子中的修辞手法,词语的运用等,然后写出句子的本来内容,最后就事物的特点分析其内在含义。从修辞上看,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多水的江南”比作“易碎的玻璃”,道出腰鼓不适合江南。

点评:考查段意的分析和理解,应注意理解准确性,含有修辞手法的一定要重点品味修辞的作用。

16.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答案: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解析:此题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和洞察力,学生可以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比如说句子中的手法,词语的运用等,然后写出句子的本来内容,“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以动衬静,反衬鼓声停止后寂静的环境。

点评:考查段意的分析和理解,应注意理解准确性,把握语句运用的手法。

三、同步阅读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①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便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17.“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似乎”可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不可以。“似乎”表猜测语气。去掉后,就成了肯定没响过的意思,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不能去掉。

解析:“似乎”表示揣测,有仿佛、好像的意思,要分清或然和必然两种关系,如果去掉“似乎”,就成了肯定没响过的意思,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不能去掉。

点评:考查用语的准确性,一定要留心“似乎”“可能”“大约”“差不多”“左右”等词。

18.“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案:单独成段是要引人注意,强调人和鼓由静而动的转变。

解析:独立成段的作用:1.显示文脉;2.调整节奏;3.突出强调;4.呼应开头;5.写出寓意,“但是:”“看!——”单独成段,可以重点从“突出强调”这一点展开解释。

点评:考查独立成段的作用,首先要了解独立成段的作用,然后再根据作用选取典型的一两个方面作重点阐释。

四、课外拓展:

故乡红叶

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遥远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红叶的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但忙碌的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它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赶那么远的路,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蓦地就生出一丝羞耻。我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耍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都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19.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作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更有气魄,为下文写故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作铺垫。

解析:非主体性内容设置的题目,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内容上,描写了香山红叶和故乡的红叶,并形成了对比;结构上,这两段处于文章开头的位置,是为下文作铺垫的。

点评:考查重要句子、语段在文章中的含义,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组织答案比较科学合理。

20.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

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赶那么远的路,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感受到比香山红叶更壮美的故乡红叶,却长久地被人漠视和遗忘。②父亲虽在美景和福地之中,但因艰辛劳作而无暇赏景,且要天天衰老。

解析:第①句的上文说的是此时正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大家都忙于正经的营生,因此无暇赏红叶,结合此句城里人的表现,可以揣摩出作者的“惆怅”是因为故乡的红叶被遗忘;第

②句的上文提到了作者是赏景还是帮父亲做农活的矛盾心理,还提到了自己“不忍”以及下文的“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等句,结合本句中父亲“弯曲的身影”,可知作者为父亲的辛苦劳作和衰老而感伤。

点评:考查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会比较容易。

21.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象征意义:“故乡红叶”象征那些极为普通、没有怨言、默默坚守的山里人。

结构作用:“故乡红叶”是行文的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

解析:需要将故乡的红叶和故乡的像父亲一样的山里人联系起来(文章最后一句提示明显)理解象征意义;结构上的作用,应联系标题的作用回答。

点评:抓住“故乡”“红叶”两个词来阐释答案会更简单。

22.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父亲”形象:父亲在地堰边埋头干活,并以此心安和欢悦,表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父亲让我去观赏红叶,做自己喜欢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理解和宽厚;父亲特意给我留着一坛雄自酿,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

“我”的情感:因父亲辛勤劳作、不断衰老而忧伤、内疚和思念;因父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而感激。

解析:父亲”的形象依据父亲的言行来分析,结合选文中的具体事例来概括父亲的品质、性格。“我”对“父亲”的感情也由此衍生,感情是复杂的,需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本题可以从“父亲在地堰边埋头干活”“父亲让我去观赏红叶,做自己喜欢的事”“父亲特意给我留着一坛雄自酿”三个方面来阐释。

点评: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从“语言”“动作”“心里”“外貌”“侧面烘托”等方面去概括,问题就会变得简单。

五、综合性学习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分点概括“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三项措施,每项不超过9个字。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连日来,城北街道迅速行动,落实三项措施推进此项活动。

3月12日,街道领导在全场开展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大会上作动员蒋华,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街道成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设立办公室,明确职责,并有专人负责。为有效推进工作进程,设立意见箱5个,电子邮箱1个,热线电话2部,采用这些创新载体,便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征求群众对全场干部作风的反应。

答案:①广泛动员,周密部署②加强领导,明确责任③创新载体,有效推进

解析:第二段第一句话可概括为“广泛动员,周密部署”,第二句话可概括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第三句话可概括为“创新载体,有效推进”。

点评:三个句子三个点,将原句进行压缩,提炼出句子主干就可以。

24.概括下面语段内容。(不超过15个字)

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18岁的诺贝尔参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泰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界先驱;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灵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世博会改变了创业者的人生轨迹。

解析:对于概括语段内容的试题,往往要注意文段的首句或末句,其主旨最容易体现在这两处位置,这段文字中,开头便点明主题:园博会改变了创业者的人生轨迹,后门都是具体举例,因而首句便能概括文段大意。

点评:此题关键是提炼句子主干,找到主谓宾就解决了问答。

25.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简明、得体地补充人物要说的话。

暑期中一天下午二点,小刚到同学李明家去借数学《名师指导》。

小刚:(敲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父:是小刚呀,天热我躺了会儿,让你久等啦,快进屋坐!

小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父:小明到他外婆家去了,我能帮你做什么?

小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父:你拿去用吧。

小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请问,李明在家吗?

对不起,打扰您了。

我想借他的数学《名师指导》行吗?

谢谢您,再见!

解析:要求学生在课下做好以下工作: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充实语言仓库,培养语感,提高语言的表达水平;留意社会上不简明、不得体的语言,培养发现和纠正的能力;了解古今文化常识,明确常用谦词、敬词等副词的使用对象和场合;

加强写作训练,在写作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语言的简明、得体打好坚实的基础。本题属于典型的根据回答推导问题的题目,解答是应紧紧温饶李父的话来作答。

点评: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首先分清人物的身份、地位,面对长辈,用语一定要持尊重态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83cb94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a.html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安塞腰鼓》同步基础练习(含解析)鄂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