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类消费以猪肉和禽肉为主,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发布时间:2017-01-02 10:36: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肉类消费以猪肉和禽肉为主,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七、肉类消费量与发达国家仍一定的差距

坊间有一种说法:中国人是以素食为主的民族。但是数据认为那是由于我国经济长期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的。现实情况证明,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正在逐步改变,我们正在吃越来越的肉类。

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了61.5公斤平均每人每天都要消费3两多肉类。伴随着现今社会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等富贵病,有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吃肉吃得太多了,那么是否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真的接近极限了呢?根据历史资料显示,2005年,与大陆居民饮食习惯相同同为华人占大多数的香港,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124公斤,台湾的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82公斤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量仍然存在不小的增长空间。

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各国的肉类消费种类和比例差异性比较大。目前欧美国家人均肉类消费量平均为100公斤左右以牛羊肉、禽肉为主,呈现出牛羊肉、禽肉、猪肉几乎三头并进的模式。而我国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据主体地位,是中国消费者日常饮食中最重要的肉类,而我国牛肉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消费量的20%左右,禽肉人均年消费量同样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通过研究2009年全球各国人均GDP和人均肉类消费量的关系,我们发现肉类消费量与收入水平存在确定性的关系,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收入增加极大地促进了畜产品消费量的增长,而在人均GDP较高的国家,收入上涨对畜产品消费量增长影响较小。

人均GDP在5000美元左右可作为肉类消费的临界点,当低于5000美元时,肉类消费增速最快。我国2011年人均GDP为7400美元,已经越过了快速增长的时期。不过从消费量的增长潜力来看,我国人均肉类消费尚有空间。

   

图8:全球各国人均GDP与人均肉类消费量的关系

从历史趋势来看,我国肉类消费量的走势也印证了其消费量复合增速的先升后降。我国肉类消费经历了三个特征鲜明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0年以前,肉类消费处于紧缺性消费阶段。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既受到收入水平的限制,也受到猪肉供应量的限制,居民的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增速较低。

第二阶段是从1980年到1995年,肉类消费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肉类消费能力随之提高,加上养殖业走向市场化,我国实现了肉类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猪肉在此期间消费增速到7%-10%,牛、羊、禽肉消费增速不断提升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肉类消费不断进入稳步增长阶段。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肉类消费增速不断下移,当前猪肉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速已经下降到2.5%左右,牛肉、羊肉和禽肉则分别下降到3%、4%和4%左右。从当前的消费增速来看,基本判断肉类消费整体步入稳健增长期。

另外,前面提到,肉类各品种消费增速都已经下滑到较低的状态,但是从这两点来看,未来我国猪肉占肉类消费的比例下滑的空间不大,在我国整个肉类消费消费量尚有一定上升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判断猪肉消费量的增长尚有空间。

、我国肉类消费形势展望

我国肉类消费迅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重大制约因素。除动物疫病外,农村居民收入偏低,质量安全事件,流通冷链等基础设施不足也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水平。但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对比国外肉类的消费水晶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1.我国农村未来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潜力。

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肉类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其人均肉类消费水平与城镇差距较大,其直接原因就是“城乡收入两重天”的状况十分严重。1980到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25同期我国城镇军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0多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收入差距从1980年的2.5倍扩大到2013年的3.5倍,国际上最高才在2倍左右。可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而较低收入直接制约了其肉类消费水平,这一点也说明为什么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量差距最大的是价格较贵的牛肉。

1985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肉类购买量年均增加1.6%,农村居民年均增加2.1%.事实充分说明,中国人的肉类消费量仍处在低水平,由收人增加而引起的肉类消费的增加倾向仍在继续,农村的收入弹性仍然很高,要扩大肉类的消费量,需要保障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显然,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2.城镇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在向质量和多样性方向转变。

农村居民仍处在收入越高其肉类消费越多的阶段,而城镇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向质量和多样性方向转变。肉类在我国居民传统的饮食结构中属于较高档的食品。在我国农村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收人越高的农民对于肉、蛋、奶、鱼等畜产品消费量就越多。这就说明中低收入农户,尚有部分消费需求因经济支付能力不够而得不到满足。即使在城市,随着收人增加,猪牛羊禽肉、蛋、奶等大类畜产品的家庭购买量也就越多。

从全国城镇来看,收入增加,会引起肉类消费量的增加,但是如果收入继续增加,肉类消费量是否会出现不增反减的情况呢?从2013年城镇居民不同收入阶层肉类消费量可以看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最高收入阶层中,肉类购买量出现了与收入的负相关关系,即收入增加,肉类购买量减少(如猪肉、牛肉和羊肉),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高收入者对较高质量的肉类产品的需求增加,他们愿意多花钱购买较高质量的肉类产品(如绿色和有机肉类食品);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收入者的食品消费结构已由原来以肉蛋为主转向包括鱼、虾、肉、蛋、蔬菜等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食品结构;还可能是因为肉类的需求遵循收入弹性递减的规律,当收入增长到一定阶段以后,其需求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

3.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猪禽肉消费仍将占肉类消费的绝大比重。

猪禽业是我国传统的养殖业,在我国的畜牧生产中占主导地位,2008年我国肉类生产中,猪肉产量达到4620.5t,牛羊肉加起来993.5t,禽肉1533.7t。再看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结构,2008年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占63%,禽肉占到26.1%,农民肉类消费中禽肉占23.8%,猪肉高达69%,城镇和农村居民猪肉和禽肉在肉类消费中所占的总比重达到90%左右,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结构中仍以猪肉和禽肉为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f4a29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5.html

《中国肉类消费以猪肉和禽肉为主,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