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高中记忆

发布时间:2020-04-17 10:10: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渐行渐远的高中记忆

——谨以此献给我的母校南京金陵中学

2015年初夏,为探望重病的弟弟,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南京,那个装满儿时回忆、常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所住的中山大厦紧邻着我的母校——南京金陵中学(原南京十中)。

一天有空闲,我想去看看母校,于是信步走到学校门口。门卫听说我是老校友,非常热情地让我进校参观。这是我1960年高中毕业迈出学校大门后,时隔55年再次踏进母校啊!

因是休息日,校园很清静,举目四望,依稀记忆中的老屋和校园环境都变化很大。从前我最爱去的图书馆、体育馆经过改扩建焕然一新,那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钟楼依旧还是那样令人肃然起敬,新建的科学馆、汇贤楼、汇智楼等建筑,更彰显出母校崇尚知识、严谨务实的校风。我边走边看,脑海里回忆起沉寂多年的高中往事。

我是1957年至1960年在这里度过高中时光的,那时叫南京十中。我们1960年这一届毕业生,与之前和之后的毕业生相比,有着非常特殊的命运和经历。

1957年我们刚进学校不久,就遇上多事之秋。学校同全国各地一样开展反右运动,揭发和批判老师反党言行的大字报贴满了教学楼外墙和人行道两侧。就连我认为上课讲得最好、对我们最和善的老师,也受到了无情批判。还有一些学校培养的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学生也被揭发,批判他们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反右使学校政治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老师们显得沉闷和压抑。但在课堂上,他们仍是孜孜不倦地给学生们讲授知识。看着刚还在看批判自己的大字报、转身却在课堂上淡定从容讲课的这些老师,初次经受这种政治风暴的我感到迷惘和不解。此后,学校加强贯彻阶级路线,学生的家庭成分也显得更加重要起来。像我这样家庭成分不是很好的学生,也开始感到压抑,对未来和理想也不敢妄想和高攀了。

1958年全国开始了大跃进运动。为了响应大炼钢铁的号召,学校在操场上垒起了土高炉,师生们从家里收罗出废铜烂铁,甚至在使用的锅盆,丢进土高炉里炼钢铁,但一块合格的钢铁也没有炼出来。农村的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浮夸越来越离谱,一亩稻谷产量高达十多万斤!当时,这还确实让像我这样尚不能分清常识与荒唐的城里青年惊喜万分。那时候要求学生又红又专是第一位的,劳动成为的最重要标志。学校不时地停课,组织学生去农村、去工厂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和工人阶级再教育。我当时被安排从学校推粪车送到郊区农村,还到汽车制造厂挖土抬石。

1959年全国又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困难,粮食短缺甚至出现大范围饥荒。我们这些临近毕业的高中生,又要学习又要劳动,体能消耗很大,并正值长身体的时候,得不到足够营养,常饿肚子,但仍坚持学习。在这样困难的日子,学校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仍抓得很紧,学习风气仍很浓厚,体育和课外活动也很活跃。当时,我还成为校排球队和乒乓球队的成员呢,要知道,南京十中当时可是全国体育红旗学校哦!

1960年,我们进入了高中学习冲刺阶段。毕业班的任教老师都是经验丰富、学识渊博、责任心很强的老教师,同学之间也非常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记得当时我因故休学近两个月,复课后,自己对毕业和高考几乎不抱任何希望了,但老师和同学们没有放弃我。老师不断鼓励我、用休息时间辅导我,同学们也轮流挤出宝贵时间帮我补习落下的功课。最终我顺利通过了毕业会考,还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至今想起还让我心存感激!我为自己能进入南京十中就读而感到非常自豪!

刚毕业的我,为了尽快挣够上大学的路费,匆忙告别母校就去干临工,甚至没来得及向老师和同学说声再见。记得干一天临工能挣到八角钱。当我终于挣齐路费,挤上塞得满满当当的北上列车,驶往我念大学的遥远城市时,那段磨难不断、快乐与惆怅并存的三年高中生活,似乎就这样随着滚滚的车轮渐渐远去,没有留恋、没有不舍,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有留下,只带着一丝对未来的期许与彷徨。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暮然回首,我才深感那段青葱般的高中三年,竟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宝贵、最美好的时光。

钱志雄(1960届校友)

2016年中秋于重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e144900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6.html

《渐行渐远的高中记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