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辑的起源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2-04-30 14:25: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编辑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编辑起源评述

对编辑起源于何时,学界存在诸多不同的认识和分歧,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1.编辑产生于唐宋以后;

2.编辑产生于殷商时期;

3.编辑产生于人类符号创造时期。

1.编辑产生的社会条件,至少需以社会文化的普及程度和生产传播工具技术进步状况为前提,唐宋以前还不存在这样的条件。

2.编辑总是处于作者和读者之间,而在之前,我们看不见由于利用传播工具因而处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那种编辑所特有的社会关系。

3. 编撰不等于编辑。

第一种观点:编辑产生于唐宋以后

随着编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编辑的起源又引发了进一步考证。有不少学者认为孔子以前也有人做过类似的工作,只是史书上没有专门记载,但是从殷商时期就有甲骨典籍来看,编辑活动远不止于春秋时期,至少在殷商时期就有了编辑活动的萌芽,这可从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中得到证实。

第二种观点:编辑产生于殷商至先秦时期

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编”字,“编”字由“册”与“系”合体而成。许慎《说文解字·系部》曰:“编,次简也,从系扁声”。清朝段玉裁注曰:“以丝次第竹简而排列之曰编。”

出土的殷墟甲骨不是杂乱堆放的,而且一摞一摞,分坑储藏,有的还有序号,有的有钻通的孔眼,可以串联。这些甲骨除了正文,还有文字记录,如“妇好示”、“十屯有一”、“三册·册凡三”、“册六”等,这显然是用来表示编排者署名、甲骨的数量、编成的册数和册的次序。这些甲骨文应该就是《尚书·多士》所载“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中的“典”、“册”,可以说是古代书籍的萌芽。

殷墟甲骨上的文字符号约4500多个(目前将近一半已被辨识)。可见当时的文字已经能够做到基本的记事表意了。

甲骨是殷商时期文字的书写材料。甲是指龟的腹甲与背甲;骨是指兽骨,主要为牛的肩胛骨。

殷墟甲骨文的内容来看,主要是卜辞。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所以要敬天。

除卜辞之外,甲骨文中还有一些记事的刻辞,如记载战争中俘虏的数字、田猎收获的多少,以及封赏和祭祀的情况。

在已发现的甲骨文中,一篇甲骨文的字数多寡不一,少则几个字;多则上百字,需用多块龟甲连缀;一般为二三十字。殷墟甲骨文包括了社会军事、政治、商业、农业生产、天文气象、医学、祭祀等诸多内容,为我们描绘了商代社会的历史全貌,充分体现了人类文化创造与传播的价值,也为我们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殷墟甲骨文虽然与我们今天的“图书”的形态不同,但是它是人类社会早期的文化创造传播活动的成果,体现了早期人类编辑活动的本质特征,因而说编辑活动产生于殷商时期还是成立的。

该观点认为,作为一种文化创造传播活动,编辑远不止于竹简编辑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人类符号文化的创造时期。

第三种观点:编辑产生于人类符号

创造时期

人类早期有一个符号创造时期,即我们通常说的造符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约当考古学分期的中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的历史。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感到彼此之间需要交际,需要交换某些思维,表达某种意图,交流某些经验。 “一句话,这些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到了彼此之间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由猿到人的转变中一次质的飞跃。

缺点:言过即失,稍久即忘,稍远莫闻,难以远距离地传播,更无法长时间的记忆和保存

人们逐渐想到利用一些自然符号如山林树木、日月星辰等来解决这一大难题。

“起初,原始人类开始懂得,他们周围的各种现实、现象,都是‘假定符号’。比方,树林里发现的足迹或者被踏坏了的树枝就是有人或野兽来过的符号,篝火的灰堆是有人停留过的符号。” “学会认识这些符号,显然,在旧石器最后一次冰河时代已经特别发达了。”

[]V·A·依斯纯著《文字的发展》

当仅仅利用自然符号越来越难以表达人的思想后,人们开始自己创造符号。原始人类创造符号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天地现象、鸟兽之迹,以至于石块、木棒和树枝等,都成了他们用来创造符号的依据。

用各种自然物体创造的符号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有形符号。

结绳记事

“结绳”的主要部分是粗绳子,绳上打着和编着各种结子,绳子和结子的数目、大小、安排顺序乃至颜色都表示一定的意思。比如,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绳子上没有颜色,就只表示数目或帮助记忆重大日期,涂色就用来表示更复杂的信息。比如,黑色的绳子就表示死亡、灾难,红色表示战争,白色表示和平,黄色表示黄金,绿色表示玉米等。

“编珠”符号

古代秘鲁人用珠状的贝壳连结成珠串,贝壳的数目、颜色、安排顺序都表示一定的意思。

刻齿符号

即在竹片或木片的边上刻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锯齿状,每齿表示一个特定的含义,用以帮助记忆各种经济帐目。

《列子·说符篇》曾有记载:

“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上述结绳符号、刻齿符号、编珠符号,它们虽然还不是文字,但却具有了文字的某些功能;它们虽然还不是书籍,但却已有了书籍的某种性质。

显而易见,这些符号各自所代表的意义已经有了统一的限定性,已经为大多数人所共同熟知、共同掌握,起码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群人,一个部落中是这样。

总之,远古人类为了交流而创造符号以达到人所共知的活动就是一种初始形态的编辑传播活动,在这一历史演化过程中,创造符号,并对符号进行收集、整理、鉴别、选择、规范、定型,使之成为社会共用之符号的人,无疑是最早从事编辑活动的人。

第二节 中国古代编辑出版活动

一、古代编辑出版的萌芽时期(上古至西周)

从上古至西周(公元前771年),这是中国编辑活动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编辑活动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文字和收集、整理、编制简册书籍。

(一)文字的产生与编辑

文字符号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第二次飞跃

人类社会“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恩格斯

所有人类行为都起源于象征符号的使用……正是由于使用了象征符号,所有的文明才被创造出来,并得以保存。正是象征符号,它把人类从一个婴儿变为成人。

——莱斯利·怀特

文字的产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

随着远古人类不断制造和使用语言符号,人们在交流中开始发现,结绳、刻齿符号在表意、象征、传播等方面有诸多限制,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了。

图画符号:

指什么物,就画什么形,既便于认识,又便于记忆。这种图画符号比结绳、刻齿符号又进了一大步。这种符号也有人称为“图画文字”。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一些陶器上发现了110多件形状简单、但很有规则、类似文字的刻画符号。

“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郭沫若:《古代文字的辨证发展》

仓颉造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许慎《说文解字》序

古代人关于“符咒”、“谶语”、“天书”的神话,都是颂扬语言和文字的神奇魔力。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淮南子·本经训》

文字的形成是经过许多人、许多年代创造并长期演化的结果,不可能是某一个时代某个人的独创。《荀子·解蔽篇》曰:“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统一,整齐划一

对文字符号的创造、编排、整理、规范的活动,正是属于编辑活动的范畴,从事这类活动的人也可称为当时的编辑者。

(二)图书的起源与编辑

历史上曾有“河图洛书”的传说。《周易·系辞上》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据说伏羲统治天下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在洛水出现,驮出“洛书”。伏羲根据龙马负出的“图”和神龟驮出的“书”,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从而奠定了儒家经典《易经》中符号部分的基础。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代表风,艮代表山,兑代表沼泽。

“一”代表阳,“--”代表阴

但以此说“河图洛书”就是中国最早的图书还缺乏依据,因为“河图洛书”的传说具有很大的虚托性。图书的产生恐怕还应在文字产生之后,但是并非有了文字就形成图书,也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图书的基本要素:一是要有记载信息的文字、图像等符号;二是要有记载文字、图像符号的物质载体;此外还应有一定的制作技术。

中国古代早期形态的图书,主要有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

甲骨卜辞——20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殷商甲骨。商朝统治者极端迷信,一举一动都要事先举行占卜问神仪式,预测吉凶,并将结果包括应验情况书刻在甲骨之上。

青铜铭文——刻铸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金文、钟鼎文。周孝王时的曶鼎铭文就有410字,记载曶与限为买卖五个奴隶而讨价还价,其中就有“我既买汝五夫,用匹马束丝”的内容。

对载有文字的龟甲兽骨的选择、整理、归类、装订成册,使之流传后世,具有一定的编辑活动的特点,体现了编辑对人类文化创造所起的作用。从事这些工作的编辑,大致是当时的史官、卜筮官。如果说,我们对符号文字创造时期编辑活动的探讨还带有一定的推测性,那么,选择整理装订成简册书籍则更接近于今天的编辑工作。

“籀书”的出现

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前后的周宣王时期,宣王的太史籀对甲骨文和金文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整理,演化为一种古籀体的文字,并将其编纂成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部字书——《史籀篇》。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史籀,十五篇。”

《正字通》曰:“籀:史籀,周宣王太史,作大篆,故称籀文》。”

这是中国人类造符活动以来终于形成的第一部具有字典性质的字书,它不仅在当时起到了统一、规范文字的作用,而且还起到了推广文字、传播文化的作用。

二、古代编辑出版的草创时期(春秋至秦末)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止,这一时期竹木简牍的兴盛与广泛运用为中国编辑传播活动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编辑活动也开始从王室史官的垄断状态转变为官私并存的状态;诞生了中国编辑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编辑家——孔子。

(一)简册书籍的产生与编辑

记载文献的物质材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甲骨卜辞与青铜铭文,大都属于以甲骨或青铜作为载体的官家或家族的文书档案,其原意不在于广泛传播,而在于永久保存。并且,甲骨青铜等材料较少,取之受限,也不便于记载更多的内容,更不便于人们阅读或携带。于是,从周代末期起,人们开始尝试着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

竹木简册产生于何时,我国学界存有不同看法。

有学者认为起源于商代,许多书史著作和研究文章都举我国现存最古的书籍之一《尚书·多士》篇中“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为例,认为殷商时期既然就有册有典,说明竹木简册在当时已作为官方文书使用了。

也有不少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在甲骨文中,“册”字并非鲜见,但从未有和“简”连在一起说的。从使用技术上说,用刀在龟甲上刻字要比用笔在竹木上写字麻烦得多,如果商代可以用竹简,为何还要在甲骨上刻字?

简策版牍

简策:竹片写的书。一根竹片叫“简”,把许多简编连在一起叫“策”。编简成策的绳子或皮条叫做“编”。

版牍:一块木板叫做“版”,写了字的叫“牍”,一尺见方的牍叫“方”。《仪礼·聘礼》曰:“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

说明当时将短文写在版牍上,长文写在简策上。

后人把印成书稿的信件叫着“尺牍”。

竹简的加工一般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

一是杀青

刘向《别录》中就说: “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以火炙简,令汗去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曰汗简。”

二是截断与片解

三是用编绳联简

竹简的长度不一。秦以前的简册通常长度为8寸、一尺2寸、24寸几种(古代一尺约为23厘米)。通常一根简只写一行,少则几字,多则十几字,甚至几十字。

竹简大多以一篇文章编连为一册,成为“策”。在制作编连简策时,通常要在策的前面加两根不写字的简,称为“赘简”。一册书写完毕,将最后一根简为中轴,向前舒卷,像卷竹帘一样,卷成一卷存放起来。

与简策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轻柔的书写材料,这就是缣帛。帛是丝织品的统称。用缣帛来作书写的工具,比用简策书写具有很多优点,如:可根据文章长短任意剪裁,随意舒卷;缣帛质地轻薄,便于书写和收藏。但是,缣帛做书,成本太高,价钱昂贵,因而很难广泛大面积推广使用。故在此一时期,竹木简策还是编辑活动的主要书写和传播的工具。

(二)春秋至秦末的编辑出版活动

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动,使依附于奴隶制的“士”(当时的知识分子)逐渐发生分化,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知识已不再为奴隶主阶级及其史官所垄断。从此时开始,私家讲学风气逐渐兴起,孔子就是最早设立私立学校对后世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个。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史记·孔子世家》),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终年72岁。

孔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杰出的编辑家,为中国编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孔子对鲁、周、宋、杞等故国的文献史料进行了收集整理,编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化大工程——“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目的有二:

一是向当权者宣传其施德政、仁政的思想,提倡重德、重道、重仁、重善、重信、重义。

二是用书作教材来办学授徒,教育学生,企望由他的学生去实现他的政治主张。

孔子编辑《六经》的思想非常鲜明。

1、对典籍要精选。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弘扬教化。

2、主张编辑必须广泛地收集材料。 “夏礼吾所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3、提出了自己的编辑思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不作”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使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各种思想的知识分子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产生了儒、道、墨、法、兵、名、农、杂、阴阳、纵横等诸子学派和许多著名思想家。这时期编辑活动十分活跃,编辑出版了一大批著作。

需要说明一点,在中国古代文化创造与传播活动中,创作者和编辑者常常是同一个人,一个人同时扮演两种角色。一般来说,作者往往先进行著作性质的劳动,同时在书稿完成后,又对其加以审理、校订、排次甚至装帧、装订等编辑制作的工夫,使之成为完整的,能够在社会上进行传播的书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编创合一”现象。

“编创合一”——

中国古代编辑活动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焚书坑儒”

秦以前的文字由于长期诸侯分封割据,造成了文字异形、一字多体的纷繁紊乱状况,给中央政府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传播造成了严重障碍。秦始皇便下令由李斯等人对文字进行整理,参照原来的大篆体即古籀体整理成一种笔画较为简省的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的标准文字向全国推行。文字的统一有利于书籍著作和学术交流,对文化的创造和传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古代编辑出版的发展时期(西汉至隋末)

特征:

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的对文化典籍的大规模整理、编校活动;官办的编辑机构开始产生,编辑活动逐渐规范化,形成了系统的国家图书典藏和编校制度。

二是传播工具有了进一步发展。纸的发明与运用,为文化广泛传播准备了物质条件。

三是社会形成普遍重视书籍的风气,图书市场开始萌芽。

(一)政府图书编校机构

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后,由丞相萧何在未央宫督建了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作为朝廷藏书和编校场所。班固曾在《西都赋》中对西汉图书编校机构进行了描述:“又有天禄石渠,典籍之府,命夫谆诲故老,名儒师傅,讲论乎六艺,稽合乎同异。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元元本本,殚见洽闻,启发篇章,校理秘文。”

(二)编辑出版活动及其成果

1.刘向父子的编辑活动

刘向(公元前77—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成帝时为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是西汉后期大学者,受命在天禄阁主持校理皇家图书。

刘向受命校理图书后,按图书的大致内容分为几个类别,即六艺、诸子、诗歌、兵书、术数、方技等,其中六艺、诸子、诗歌由刘向亲自主持。每校完一书,刘向就作一篇叙录,说明勘校经过、所据文本以及确定下来的篇目,并撮要叙说著者的经历和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报告皇帝。刘向校书20余年,死后由他的儿子刘歆继续整理,编辑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七略》共著录书6大类、38种、596家、13269卷。《七略》书后亡佚,班固撰《汉书》时,据《七略》改编为《艺文志》。

刘向刘歆父子编校的图书,几乎包括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全部古籍。凡收录的书籍都经过选择、校勘、分类、编目、写成定本等程序,并作出学术性的总论和分论。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对《七略》给予了很高评价:

“它不只是目录学、校勘学的开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极可珍贵的古代文化史。”

2.社会科学类著作的编辑成果

这一时期社会科学类著作主要有:

《史记》,著者司马迁,字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出生于陕西韩城。

《汉书》,编撰者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

《说文解字》,编撰者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万岁里人,大约生于明帝朝,死于桓帝时。

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 还有萧统编篡的《文选》、徐陵编篡的《玉台新咏》等

3.自然科学类著作的编辑成果

农学类书籍。主要有:西汉汜胜著的《汜胜之书》;后魏时期高阳太守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

医药类书籍。大约成书于西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南朝陶弘景编的《本草经集注》 等。

天文和数学书籍。张衡著有《浑天仪图注》、《灵宪》; 当时还产生了有名的《九章算术》;南朝祖冲之也著有《缀术》和《九章术义注》

(三)纸的发明及应用

过去曾认为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依据是南北朝人范晔所撰写的《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伦纸’。”

纸并非是哪一个人在某一时间一下子创造出来的,如同其它古老的科学发明一样,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在长时间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的。

蔡伦在中国造纸史上的贡献:

首先,他总结了前人的造纸经验,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生产新工艺,为纸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

其次,以破鱼网为原料造纸,扩大了原料来源,改进了生产技术。

第三,他主持开发了以楮树皮造纸的技术,这是重大技术创新,推动了造纸术的发展。蔡伦作为中国发明造纸术的杰出代表人物,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是不朽的。

较之于简的重和缣的贵,纸的产生和运用显然更利于书写记事。公元404年,东晋豪族桓玄废晋安帝,下令停用简牍,而代之以纸,从此简牍文书不再出现而几乎全是用纸了。

纸的发明和应用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造纸术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卓越贡献。从此,传播的物质载体从竹片、缣帛发展为纸张,推动了编辑活动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书籍文献资料的猛增和科学文化的传播。

(四)图书市场的萌芽
自汉武帝置五经博士、设立太学到汉成帝时代,太学学生已达三千;到东汉汉顺帝扩大京师太学时,太学学生已增至三万多人。太学学生的增多,必然会产生对书籍的大量需求。同时,东汉传习经典的私学也十分发达,扩大了对书籍的需求,也促进了图书市场的产生。

槐市——当时著名的图书交易市场

随着汉朝商业的日益繁荣,随着书籍供求渐渐增多,民间出现了以售书为业的“书肆”。

“书肆”由民间书贩组成,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既卖儒家典籍,也卖诸子百家书籍,经营方式灵活,敞开售书,允许自由阅览,很受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欢迎。

《后汉书·王充传》就记载了王充年少时“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书肆”的出现,促进了图书的流通和利用,扩大了文化传播的范围,推动了编辑出版活动开展。

四、古代编辑出版的繁荣时期(唐至清末)

这一时期的编辑出版活动两个显著特征:

其一,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和应用,为编辑活动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先进的传播工具,文化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

其二,编辑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官方编辑机构和私人刻坊、书坊层出不穷,产生了专门的编辑职业,编辑活动形态具有了现代编辑的特点。

(一)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编辑活动的发展

雕版印刷术

中国的雕版印刷起源于隋末唐初

拓印——阴文、正字、用石板

雕版——阳文、反字、用木板

雕版印刷技术的基本程序是:首先,取一块加工平整的梨木板或枣木板,通常为长方形,宽40厘米、高26厘米,厚2厘米,称为“印板”。然后将刻印的内容在印板上雕刻出凸起的阳文反字,将墨均匀地涂在凸起的文字表面,接着铺上纸,用棕刷在纸上刷印,印板上的阳文反字印在纸上就翻转成了正字。

一直到清朝末期,中国出版物的印制还主要采用的是雕版印刷技术。

官刻本——政府机构刻的书

家刻本——士大夫私人刻的书

坊刻本——书坊刻印的书

活字印刷术

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布衣毕升最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篇中作了如下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一印,火烧令坚……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迅速。”

(二)编辑机构的发展与职业编辑的产生

唐以后,编辑机构有了广泛的发展。从唐至清,官方设立的编辑机构增多。

秘书省(辽、金、元、明为秘书监),负责编校工作

弘文院,主要负责校理典籍,刊正错谬等编辑工作

集贤殿书院,主要负责刊辑经籍

翰林院,本为负责一般文化艺术机构,至明代始将修史、秘书、著作、编校等职责并归翰林院,编辑工作为其主要工作之一,其中设有编修、修撰等官职,专司编辑工作。

在宋代,中央政府编辑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还允许民间出版业租版发行,但要缴纳“赁版钱”。地方租版印制的书籍,还规定必须在书前印明工料费和赁版费,以防书商随意抬高书价。对于民间出版的书籍,也采取了保护版权的措施,经出版者向政府申请即可得到保护。若发现有人翻版,就“追版劈毁,断罪施行”。有的宋版书上就刻有“已申上司,不许复版”等字样,这可以称得上是最早的书籍版权页。

官刻书着重刻经史典籍

私家书以名家诗文为多,

坊刻书除经史典籍、名家诗文外,为了满足民间文化生活的需要,还大量刻印了一些小说、戏曲、酬世便览、百科大全之类的民间读物。

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商品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图书贸易也逐渐活跃起来。书肆增多,民间抄书刻书售卖已很普遍,而且在一些书上还印有书价。在敦煌石室发现的经卷中往往附注有当时的书价,如《药师经》1卷,酬资1吊(合1000文),《法华经》7卷,酬资10吊等。

到了宋以后,“书坊”之名取代了“书肆”,成为刻书行业的概称,且书坊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图书商品贸易活动十分兴盛。宋、元期间,许多书坊开始聘请一些文人来从事专门的编辑工作,这些文人主要司职编校而不管刻印发行,称得上是中国编辑史上最早的专职编辑。明代最大的书坊——常熟毛晋的汲古阁,就聘请了一批有学识的编辑(经部13人,史部7人)参加编校工作。

专门的编辑职业的产生,在人类文化创造传播活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了编辑活动逐渐从著述活动中分离出来,使过去分散的、隐性的编辑活动逐步发展为集中的,公开的活动,并逐步发展为独立的、自主的具有人格化和个性化的文化事业,从而显现了编辑活动在人类文化创造传播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

(三)编辑活动的成就

1.刻书编辑成就

《文苑英华》——共一千卷,由大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李昉 、扈蒙、徐弦、宋向等奉敕编纂。该书文体分为赋、诗、文等三十七类,共收录唐人诗文一万九千一百零二首.

这一时期编辑出版的小说除我们所知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外,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各种体裁的小说,如《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在通俗小说的创作与编辑活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编辑者,他们编辑和出版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共收作品120篇,其中宋元旧作40篇,明人作品80篇。《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收编白话小说78篇,其中部分由凌濛初自己独立创作,大部分是根据《太平广记》、《夷坚志》等文言小说的故事情节加工改编而成。

2.丛书编辑成就

将同类图书聚合编成册,以便人们诵习检寻。

《四库全书》——清康熙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设馆编辑,经十年方完成。该丛书由著名大编辑家纪昀和陆锡熊任总编,参与工作的编辑达360人,全书共收书籍3503种、36300册、79337卷。

3.类书编辑成就

唐朝编辑的类书主要有虞世南主编的《北堂书抄》160卷,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100卷,徐坚等人主编的《初学记》和白居易的《白氏六帖事类集》等。

宋代的类书最有代表性的有北宋李昉等人编辑的《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杨纪等人编辑的《册府元龟》1000卷。它们与《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合称为宋代“四大部书”。

明代类书最具代表性的是《永乐大典》,1403年由明成祖朱棣命谢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1404年编成。全书共22977卷,另有凡例和目录60卷,装订11095册。参加编辑的人共有2169人,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清代的类书编辑最推陈梦雷、蒋延锡等人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共10040卷。是中国现存类书中规模最大,用处最大、体例也最完善的一种,分类细致,条理明晰,编排方法在古代类书中独树一帜。

思考题:

1.早期编辑活动的特点

2.何为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

3.何为简策版牍

4.孔子提出了哪些编辑思想

5.雕版印刷与拓印的区别

6.何为雕版印刷术

7.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

8. 丛书、类书的编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d5242be2bd960590c6773a.html

《第一章编辑的起源与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