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枯葵更觉怯霜残

发布时间:2018-09-10 14:00: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曾志:枯葵更觉怯霜残

作者:文云乡

来源:《领导文萃》2016年第05

        曾志原名曾昭学,1911年出生于湖南宜章县城关镇,1924年秋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考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报名时改名曾志。有人问她为什么要改名?她说:我就是要为我们女性争志气!同年10月,她加入党组织后,在彭镜秋的帮助下,坚决解除了父母包办的婚约。1927年春,她与中共衡阳地委组织部部长夏明震结婚。19281月参加湘南起义,不久,夏明震牺牲,曾志与蔡协民结婚。19345月,蔡协民被叛徒出卖牺牲。在厦门,她和陶铸以夫妻名义一起开展革命工作,随着感情加深,于1938年结为夫妻。

        193912月,曾志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秋,任中央妇委秘书长。看过央视热播剧《延安颂》的人,也许会记得这样一个桥段:一位年轻漂亮、性格泼辣的红军女干部,刚刚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延安,就急着拜见毛泽东。她来到毛住处时,毛正在院子里摆弄炉子烧水,她望着毛的背影没吱声,笑眯眯地踮着脚,轻轻绕到毛的背后,猛然拍了一下毛的肩膀,朗声叫道:老毛!毛一回头,立即惊喜异常,马上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这位敢于直呼老毛、让毛泽东视为亲人的女干部,就是曾志。

        1945年,根据党的需要,陶铸和曾志将被派往东北。恰在此时,曾志患了阑尾炎,做手术时,她考虑到敌后斗争会很残酷,就提出要同时做绝育手术。当组织征求陶铸意见时,陶铸回答:尊重曾志同志意见,同意。术后不久,他们夫妇就奉命奔赴东北战场。临行时,曾志恋恋不舍地把女儿陶斯亮留在延安保育院,交给了一位经过长征考验的战士杨顺卿照看。母女俩分别时,曾志无法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和女儿团聚,就十分郑重地对杨顺卿说:我们把这个孩子托付给你了,如果我们回不来,这个孩子就是你的。

        曾志一生坎坷,曾6次蒙受委屈,6次受到严厉的党纪处分。新中国成立前夕,曾志离开东北,任中南局重工业部副部长,后相继担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等职。文革开始不久,陶铸上调北京,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文革办公室主任,不久,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成为名列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的中央第四号人物。但时间不长,19671月,陶铸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最大的保皇派,全国打倒陶铸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口号声此起彼伏,挂牌批斗更成了家常便饭,曾志也经常被拉去和刘、邓、陶一起挨斗。每次见到相依为命的丈夫被一拨一拨的人踢来打去,她的心都在颤抖、滴血。为了强忍心中的刺痛,她经常把嘴唇咬出血来。19679月的一天,刚刚早晨7点,曾志就被有关负责人叫去。中苏关系紧张,可能要爆发战争,组织决定陶铸疏散到安徽合肥去,明天就走。这位负责人传达了上级的指示。曾志回到家里,看着重病在床的丈夫,她唏嘘不已: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3天了……我过去忽略了做妻子的义务……我对不起你!我一直想着补偿……”陶铸对曾志说:我非常留恋过去的生活,那样的生活我们不会再有了。我真想再有一次。一生雅好文墨的陶铸从身边拿出一张纸片递给曾志:这是我最后送给你的一点纪念。纸片上写着一首诗《赠曾志》: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含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曾志把丈夫的诗作小心翼翼地卷起,一针一线地缝到了衣服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66416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c.html

《曾志:枯葵更觉怯霜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