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发布时间:2019-03-31 02:30: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

  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

  (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从理论体系上讲,本节阐述剩余价值理论,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其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2)劳资关系的形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在一般意义上,所有制是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并表现为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从社会再生产的三个主要环节入手阐释该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从直接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说,资本的所有部分都能发生增殖。资本的不同部分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不变资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只有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才带来剩余价值。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从再生产来看,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应对竞争的压力,单个资本的规模通过积累和集中两种形式而不断地膨胀,资本有机构成随之提高,其结果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产生,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第二,剩余价值的实现。马克思从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等方面阐释了资本增殖的条件,揭示了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殖。产业资本要连续不断地循环,就不能处在某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也就是空间上的并存性,时间上的继起性。

  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会影响增殖能力的大小。资本周转研究的是资本运动速度。两大因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一是周转时间,二是产业资本的结构,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与各自的周转速度。资本运动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

  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关键是要解决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问题。分析社会资本运行的理论前提是:在物质形态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在价值形态上,社会总产品分为CVM三个部分。无论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还是在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都必须保持规模和结构上的协调,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第三,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则及其结果。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一,劳资之间对新价值的分配决定了剩余价值总量。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数量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况且,工资的增幅远低于新价值的增幅,因而剩余价值总量不断递增。其二,资本家各利益集团间对剩余价值的瓜分。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使得利润率平均化,形成了等量资本得等量利润的分配规则,在此基础上,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分别获得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等相应份额,完成对剩余价值的瓜分。

  (4)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就使得经济危机有可能发生,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再生产的比例并不能被自觉遵守,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所难免,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

[编辑]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的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根本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实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劳动臣服和隶属于资本。雇佣工人与资本家在生产领域是尖锐对立的。

  第二,在分配上,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有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相伴而生。无产阶级的贫困加深了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第三,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大生产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不可避免地要在经常发作的经济危机中循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已经被证明不可能超越其基本矛盾。这些制度及体制性的缺陷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反映生产力与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了。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并没有从根本得到克服

  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他们预见不到的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主要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并在基础上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使得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形式、收入分配政策及经济运行模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并没有从根本的得到克服。

  从私有制的实现形式上看,尽管股份公司形式在很大程度实现了资本社会化,但私有制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一种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并且是一种有利于大资本对中小资本及广大作为股东的劳动者控制的形式。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均可视为股份公司制度的一个自然的发展。作为劳动力的劳动者与大中小资本所有者在生产中的地位仍是极不平等的。

  从分配上看,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改变分配不公正收入再分配政策,并建立、完善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二百年前无产阶级曾经历的贫困生活确实已不多见了,但无产阶级贫困化现象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高比例的贫困人口的存在表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内在缺陷并不会因为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而根本改变。

  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角度观察,虽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并日趋缓和,但体制性的缺陷仍十分明显,从“市场失败”到国家干预,再从“政府失败”回到市场自发调节,表面上看仅仅是国家与市场调节作用问题,本质上是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都是无法克服的。这已为二战前和二战后持续不断的经济危机所证明。如果说二战前的经济危机与政府不干预经济有关的话,70代以后出现的“滞胀”则直接就是国家干预的结果。减少国家干预与实行国有经济的民营化可能会暂时使经济走出“滞胀”的泥潭,但政府不干预却会带来战前体制的复归,孕酿着更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编辑]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意义

  依照马克思主义观点,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具有显著功绩。

  第一,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的。列宁指出:“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注:《民粹经济学家的理论错误》,《列宁全集》第3卷第17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版。)在人类社会开始后的漫长岁月中。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有了剩余产品,商品交换才成为可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了出来。这时,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贸易,而且还有海外贸易。”(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9页,人民出版社19735月第1版。)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商品交换的社会阶层——商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程度。不仅一切劳动产品都成了商品,而且连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当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时,“工人阶级中就业部分的过度劳动,扩大了它的后备军队伍,而后者通过竞争加在就业工人身上的增大的压力,又反过来迫使就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家的摆布。”

  第二、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

  生产社会化是从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开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原来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转变为由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机器大工业。这一变革推翻了几百年来的工匠手艺,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使生产过程愈来愈具有社会性。首先是生产资料在使用上的社会化。即把有限的生产资料从单个人使用转变为社会化的,即只能由大批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其次是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产品也从单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性的产品。再次,生产是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狭小的市场汇合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国际市场随之而迅速扩展,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已经从一国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生产的社会化形成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扩大了各个生产部门的分工,而且把各种产品的生产,甚至把一种产品的各个部分生产和工艺操作,都变成了专业化生产。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不仅实行了产品专业化,而且实行了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专业化的优势就是把小批量生产变为大批量生产,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业设备和自动生产线,采用先进的工艺以及科学的组织形式,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成本显著降低,产品质量更有保证,生产周期大为缩短。

  第三,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规律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即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对工人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以榨取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作为其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以利润多少为转移,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所决定的。为了榨取更多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人生活资料的价值,从而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这样才能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在同一个部门的各个企业中,首先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家,他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却按必要劳动所决定的价值出售,这样就可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使资本家之间发生你死我活的竞争。剩余价值的规律曾使资本主义大生产迅速排挤个体小生产,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主义制度的胜利,带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空前增长。

  第四,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更加广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是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的。这个商品价值量只能由社会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就每个生产者来说,不管你耗费了多少个别劳动时间,得到社会承认的,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超过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生产者,如果不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时间,就会被淘汰。“事实上价值规律所影响的不是个别商品或物品,而总是各个特殊的因分工而互相独立的社会生产领域的总产品。

  因此,不仅在每个商品上只使用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就每个生产部门来说,不管你在生产某一类商品时支出了多少劳动量,社会所承认的,只是社会总劳动量应分配给这类商品的份额。就是说,商品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它的需求,那么尽管每一个商品都是包含生产它所必需的社会劳动,但超过社会需求的那一部分商品的劳动量,却不会被社会所承认。所以,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使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资本家只有通过商品价格的涨跌看到社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而决定自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价值规律促使各个部门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扩大和缩小它的生产规模,促进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来攫取超额利润。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论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社会经济到处都是剧烈的竞争,蕴含着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789a67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7.html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