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祠游记

发布时间:2023-03-02 11:12: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赵公祠游记
作者:赵平 郑秀明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5
由北京丽泽桥乘汽车向西南,经涿州、高碑店、涞水,即达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这个距北120公里的县城城西15公里处,便是闻名遐迩的清西陵——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帝王及其后妃的地方。此处胜地已於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赵公祠就在陵区东首,崇陵(光绪帝陵)东南三公里处。确切地说,它应该是陵区的一处景点,因为陵区游览图上,醒目地标注着赵公祠的位置。它便是我们这次要寻访的地方。 1 清西陵及赵公祠地理位置示意图
西陵景区四周层峦叠嶂,西有紫荆关,南有易水河,永宁山自西北蜿蜒而来,整个陵区林木葱郁,一望无际,花香鸟语,流水潺潺。赵公祠就座落在梁格庄行宫南面兴隆山上。据当地人讲,此山古时曾有一座兴隆寺,故名曰兴隆山。也有人叫它龟山东山。当年中华民国第三任国务总理赵秉钧负责崇陵工程,他往来于北京和西陵之间,为崇陵的营建做出了很多努力。在承办修建崇陵期间,察看龟山南坡明堂广聚,生气勃勃,认为是一块风水宝地,且葬身陵麓,近先帝,因此就把此处定为自己的墓址。1914年赵秉钧死于天津家中,袁世凯派次子袁克文赴津治丧,并准葬於此。
这是一处近百年的墓地,它背依龟山,南临易水,112国道从山脚下驶过,北百泉村自西向北绕山座落其间。整个赵公祠在龟山南坡,座北朝南,分成东西两院,呈西祠东墓格局(见2)。
据记载,祠堂前面原有石牌坊,三门四柱三楼,全用石料雕刻。牌坊比较低矮,现仅存有石坊门柱墩(见图3)。 3 石坊门柱
牌坊北是一处高台,拾级而上,台上立有石碑两座,至今一座不知去向,另一座碑身倒在地上,碑文埋在土中,故内容不得而知。周围空地已被当地村民种上庄稼(见图4)。
4 倒塌的石碑
我们碰上北百泉村的一位老者,他说当年墓道两旁还立有八马十人,全由石料雕刻而成,至今已荡然无存。石碑之北又是一高台,即祠堂墓区所在。祠堂正殿面阔五间,如今仅存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东西配房各为三间,为单檐硬山卷棚顶结构,青砖灰瓦有前廊,虽已成残垣断壁,摇摇欲坠,但由此仍可想象到当年的布局概貌。从残破的墙体看,墙内由碎石破砖充填,建筑并不奢华。院中现存松树五棵,历经摧残,依然苍翠挺拔。祠堂占地面积约几百平米,很象老北京的一处四合院。(见图5
东院即是赵秉钧的坟院。这是一处由较为完整的灰瓦石墙包围起来的陵区,前方后圆。陵院正中为一长方形的五供祭台,上部是青石台案,下部为砖砌台基。(见图7 7 龟山、东墓院墙、石供桌
台北面为一处低矮的坟丘,下建月台,即是赵秉钧的安寝之地。只见月台条石狼藉,坟头破砖碎石堆聚,坟头和供桌之间有两处明显的盗洞痕迹。(8)陵区空荡荡的,原有的两排仪树也仅剩下六棵白皮松,伫立两旁,静静地守候着它们的主人,无声地诉说着它们的经历。
8 坟头 、散落的月台石
据当地老农说,赵公词曾被盗多次,解放后第一次的盗墓贼已受到法律的制裁,国家也明令规定赵公词属应保护之列,然而毕竟保护不善,祠堂的砖瓦木料大都被人拆走,砸坏的石刻丢弃在荒烟乱草间,如今留给世人的是一片凄凉残景,怎不令人唏嘘慨叹!
赵公祠本是民国初期的一座名人墓,它的遭遇是不幸的。然历代帝王陵寝、文物古迹都难以逃脱毁坏、洗劫的命运,与之相比,它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算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了。不正常的却是盖棺论定一词,并不适用赵秉钧本人。赵秉钧(1864——1914),字智庵,河南临汝人。他幼年曾到临汝一仕宦之家做书童,因他生性慧黠,书记力极强,几年之后四书五经等典籍熟记於心,并练就一手好字。后投靠左宗棠所部楚军,随军进驻新疆,累军功升为官佐。在戈壁滩猩猩峡曾被风雪掩埋三天三夜,依靠马体余温,幸得不死。20世纪初,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赵曾随习军政,专攻侦探、警察两门。机智殊众,才干过人,遂膺要职。后赵在天津筹建了中国最早现代警务系统,开创了中国警察制度之先河。1905年,袁世凯奏保赵秉钧担任巡警部右侍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赵秉钧任袁世凯组阁后的民政部大臣,在说服清帝退位中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二年(1913年),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身亡,遂成为中华民国史上最具影响的重大事件。关于宋被刺死因,史学界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论调:一是袁世凯是幕后总策划者,赵秉钧是直接指挥者,这种观点为多数学者所据,并认为袁世凯为了杀人灭口,最后派人毒死了赵秉钧。另一种观点是宋教仁死于国民党的内讧,凶手嫌疑为陈其美。近年出版的思公(彭红)所著晚清尽头是民国一书,援引北美学者芦笛、唐德刚先生的观点,就明确否认宋教仁之死是袁、赵所为。该书还写道赵秉钧为官多年,常年负责警务、民政,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劣迹和恶名,他几乎没有杀宋的动机南北议和、民国初建他都出了不少力,他对革命党并没有特殊的恶感,自己也被劝说参加国民党赵秉钧在宋案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可能算是最大冤鬼,成了各方的替罪羊。宋教仁案截止到今天仍然是个谜,许多秘密并没有被破解,就象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先生被刺案一样,凶手究竟是何人,至今仍无定论。没有结论也罢,自古以来的迷案不胜枚举,但如果想当然地妄下结论,甚至人云亦云,就会贻误后人,成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了。
纵观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局,南北对歭,最终以清帝退位,始建共和为终。此种和平演变,较之血风腥雨、玉石俱焚的暴力革命,其结果不知要好多少倍!赵秉钧在此政权更迭之际,一度力主疏通清室,使逊位诏书如期发布,平心而论,他应该是於国於民的一位有功之人。
辞别赵公祠,沿北百泉村北上。途中巧遇几位当地老者,与之闲聊,论及赵公时一位说,赵秉钧负责修建崇陵期间,偷工减料用于自己的墓地,甚至连崇陵神道两旁的石人石马也偷来了。后来参观崇陵、泰陵才得知,此二陵皆仿效康熙帝景陵,不设石像生,所以根本不存在偷窃一说。而且赵公祠之修建,源于梁鼎芬崇陵麻衣种树。梁公竭忠尽力,枯守三年,使崇陵绿树成荫,其间费用,全系赵公供给。赵死后,梁公建议,由崇陵工程处,以余料、余工为赵规划墓地。经其全力以赴,赵公祠于民国七、八年落成。(章士钊:书赵智庵)据此史料,当知赵公祠之修建,赵本人并未经手,又何来偷工减料之说?如此看来,这历史上的许多人和事,有很多是被歪曲的!难怪有人说,历史是最容易被误解的一门学科了。
回首赵公祠,已被山体遮掩,无甚景物了。然而它那一砖一石都承载着晚清以至民国间剧变的历史,昭示着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不可逆转,激发着我们发思古之幽情,启创新之壮志。这些看似残破实则原汁原味的真实物件,较之现在比比皆是的造假古景点,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2011628日游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fb674a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21.html

《赵公祠游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