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之知

发布时间:2018-07-01 13:50: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无知之知

懵懂无知的人不仅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而焦躁不安,以至永不得享受心灵的宁静;他还对神和万事都懵懂无知,若不痛苦,便无法生活,真正不痛苦时,也就不存在了。有智慧的人,在他被认为有智慧的范围内,内心泰然,还犹豫意识到神、万物和自我,因具有某种永远的必然性而时刻存在,由此得以安享心灵的宁静。庄子可以说是是后一种人,他所追求的是个人与社会皆享受一份“宁静”,在不背离“道”的前提下,用理性的智慧去理解与改造整个世界。

“无知之知”和“无知”并不是一致的。“无知”是一种人的原始状态,而“无知之知”是“有知”之后达到“无知”,是一种顺应“道”的状态,是一种与事物、与人的和谐统一。

庄子的思想是“无知之知”的体现,无论是追求“至乐”,其理性的态度,还是其政治思想。

庄子的“至乐”是要追求人性之美、心灵自由,充分地显现自己本来的面目,没有任何掩饰。为此需要充分发挥人的本性,并且不能超越人的本性,违背世间固有的规律,人与人之间能力、天赋各有不同,也不能强加别人的天赋于个人。所以庄子强调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性。《庄子逍遥游》篇中讲:“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而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他们各尽其飞,由于自身先天条件的差异,所以能飞行的高度各有不同,但是各自也能享受到飞行的乐趣,没有必然突破自身的生理极限。人也是如此的,顺应六气变换,游于无穷之中,不需要什么了,“无为”之上。所以庄子说“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至乐》中讲到: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市,而我嗷嗷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这是庄子理性的智慧的体现,在懵懂之初,庄子是饱受丧妻之痛的,但是在他醒悟之后,他就不再悲痛了。为什么呢?人死不能复生,哭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那是一种感性的寄托方式,但是必定不是一个理性之人该做的事情。他悲痛只是不希望妻子死去,而这却违背了自然的规律,是“有为”但也应该是“勿为”的。这不是“无知”是,在经历了人生的洗礼之后得出的深刻认识,是“无知”之后的“有知”。因此,在面对生死的问题上,庄子也提出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观点,死与生是相对的。庄子的理性在此,真正达到了一种“无知之知”的状态。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讲“制天命而用之”,,庄子的政治思想在这方面与荀子可以说是一致的,虽然他们是属于不同的政治流派。一切体制、规定的、道德的东西制定、实施都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所以庄子继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修养生息,减负免税也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庄子.至乐》中还讲到一个寓言。“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鸟也,非以鸟养鸟也。”他的动机是好的,但是却适得其反,政府如果在法律与道德上要求一致就容易产生,鲁侯待鸟这种情况,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无为而治,于是庄子提出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庄子提倡顺天道,发挥人性之美,讲究真实存在,脱离无知的状态。“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刻意背离天道地人为,运用理性,去实现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才是最理想的“为”,“无知之知”也就能实现其最大的社会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bfe9ede3186bceb19e8bb46.html

《无知之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