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素文 人力资源二级2013年5月简答题压题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以下仅作简答题压题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一)组织结构诊断
1、组织结构调查:反映组织结构的主要资料有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
2、组织结构分析:主要有三方面:1)内外环境变化引进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2)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3)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3、组织决策分析:考虑因素:1)决策影响的时间;2)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3)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4)决策的性质4、组织关系分析(二)实施结构变革
1、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1)企业经营业绩下降;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3员工士气低落;
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1)改良式变革;2)爆破式变革;3)计划式变革3、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为保证变革顺利进行,应事先研究并采取如下相应措施:1)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使他们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和变革的责任感;2)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位;3大胆起用年富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从组织方面减少变革的阻力
(三)企业组织结构评价:对变革后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考察组织变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变革实施者,修正变革方案,并为以后的调整和变革做好准备。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定量方法的注意事项:
1、转换比率法和数学模型法都是以现存的或者过去的组织业务量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都适合于预测具有共同特征的员工的需求。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都是以函数关系不变作为前提,但是,这经常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需要用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进行修正。
1)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决策或进入新市场的决策会影响到对新进人员和企业现有人员的能力等特征的需要,这时,只有数量分析是不够的;
2)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会减少对人员的需求,这是数量分析中难以反映的;
3)企业在未来能够支配的财务资源不仅会制约新进员工的数量,也会制约新进员工的质量,因为财务资源制约着员工的薪资水平。
三、人员供给预测的步骤
1、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盘点,了解企业员工队伍的状况;
2、分析企业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历年员工调整数据,统计出员工调整的比例;3、向各部门的主管人员了解将来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状况;
4、将上述的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得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预测;
5、分析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各种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6、将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进行汇总,得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一、某公司招聘营销经理招聘测评过程:
1、组建招聘团队:由公司营销总监、公司资深营销经理、公司优秀营销员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组成,并给予针对性培训
2、员工初步筛选:根据岗位工作说明书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对简历和应聘申请进行筛
3、设计测评标准
4、选择测评工具:根据各个测评指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评方法和工具。5、分析测评结果:在完成各类测评指标测评的基础上,对测评结果进行整理汇总。6、作出最终决策7、发放录用通知
二、面试的基础程序(一)面试的准备阶段1、制定面试指南2、准备面试问题3、确定评估方式4、培训面试考官
(二)面试的实施阶段1、关系建立阶段2、导入阶段3、核心阶段4、确认阶段5、结束阶段
(三)面试的总结阶段1、综合面试结果2、面试结果反馈3、面试结果存档
(四)面试的评价阶段:面试结束后,对整个面试过程回顾,总结经验,为下一次面试设计做准备。
三、员工招聘时应注意的问题1、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2、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
3、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特征4、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组织5、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
6、注意不忠诚和欠缺诚意的应聘者7、关注特殊员工8、慎重做决定
9、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
四、基于选拔性素质模型的结构化面试步骤(一)构建选拔性素质模型

1、组建测评小组
2、从招聘岗位的优秀任职人员中选出一定的人员组成测验样本3、对测验样本进行人格测验,总结各个被测人员的素质特征4、将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列出招聘岗位选拔性素质表
5、将岗位选拔性素质表中的各个素质进行分级,绘制选拔性素质线,构建选拔性素质模型(二)设计结构化面试提纲
1、将选拔性素质模型分解为一级选拔性素质,每一个选拔性素质就是一个测评指标
2、请专家针对每一个测评指标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问
3、将问卷发放给该岗位的部分员工,进行预先测试,检验其有效性。4、编写结构化面试大纲。
(三)制定评分标准及等级评分表
(四)培训结构化面试考官,提高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和效度
1、要求面试考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组织状况和岗位要求,2、要求面试考官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善于观察,3、要求面试考官掌握相关的员工测评技术4、要求面试考官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修养(五)结构化面试及评分(六)决策
1、淘汰不具备关键选拔性素质的候选人
2、对剩下的每位候选人员的指标等级得分作如下处理:求得负分的每个指标的得分的平方S,并按S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候选人编号。
3、对S相等的候选人员作如下处理:先对比其得正分的指标的数目,得正分的指标越多,说明该候选人越优秀,将其编号排在前面
4、对S相等,得正分的指标的数目也相等的候选人作如下处理:将得正分的指标的得分累加,得分越高,说明该候选人越优秀,将其编号排在前面
5、根据人力资源规划中招聘人数的要求,按照小编号优先的原则,从前到后选取一定数量的应聘者作为候选人。
五、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一般流程
(一)选择题目类型:可分为开放式问题、两难式问题、排序选择型问题、资源争夺型问题及实际操作型问题
(二)编写初稿:团队合作、广泛收集资料(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与直接上级沟通、查询相关信息)
(三)调查可用性
(四)向专家咨询:专家的人选一般是心理学家或测评专家,还可以是企业的部门主管咨询内容:1、题目是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能否考察出被评价者的能力;2、如果是资源争夺型问题或两难式问题,案例是否能均衡;3、题目是否需要继续修改、完善。
(五)试测:主要着重观测以下二点:题目的难度和平衡性。
(六)反馈、修改、完善:主要是三方面的意见:参与者的意见、评分者的意见、统计分析的结果。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制定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1、培训需求分析
目标:明确员工现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方法:测评现有成绩,估计它与理想水平的差距2、工作岗位说明
目标:收集有关新岗位和现在岗位要求的数据方法:观察查阅有关报告文献3、工作任务分析
目标:明确岗位对于培训的要求,预测培训的潜在困难方法:对将要涉及的培训进行分类和分析4、培训内容排序
目标:排定各项学习内容或议题的先后次序
方法:界定各项学习内容或议题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据此进行排序5、描述培训目标目标:编制目标手册
方法:任务说明和有关摘要,对说明文字推敲、润色、加工6、设计培训内容
目标: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具体项目和内容方法:聘请专家或借助中介机构选择培训科目7、设计培训方法
目标:根据培训项目的内容选择培训方式方法
方法:采用经验总结、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提出具体对策8、设计评估标准
目标:选择测评的工具,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标准
方法:采用模拟实验或聘请专家对测评工具、评估指标和标准进行初步评价9、试验验证
目标:对培训规划的评价,发现其优缺点,并进行改进
方法:征求多方意见或进行实验试点,进行诊断,提出问题并修改完善。
二、制定培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制定培训的总体目标:主要依据: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企业人力资源的总体规划、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2、确定具体项目的子目标3、分配培训资源
4、进行综合平衡:主要从五方面进行平衡:培训投资与人力资源规划之间的平衡企业正常生产与培训项目之间的平衡员工培训需求与师资来源之间的平衡员工培训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平衡培训项目与培训完成期限之间的平衡
三、管理技能开发的基本模式1、在职开发2、替补训练

3、短期实习4、轮流任职计划5、决策模拟训练6、决策竞赛
7、角色扮演:是目前常的一种管理人员开发方法具体步骤:(1把一组主管人员集合在一起;2)选取某种情境,如与直接主管存在冲突的雇员要求调动工作的情境;3)从主管人员中选出两个人,即兴模仿上述情境,其他成员在一旁观摩、思考和进行评论;4)组织全体讨论。8、敏感性训练9、跨文化管理训练
四、制定培训评估的计划
(一)选择培训的评估人员:评估者主要分为内部评估者与外部评估者
(二)选定培训评估的对象:新开发的课程应着重于培训需求、课程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新员工的课程应着重于教学方法、质量等综合能力方面新的培训方式应着重于课程组织、教材、课程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三)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四)选择培训评估的形式(五)选择培训评估的方法(六)确定方案及测试工具
五、培训评估报告的撰写要求
1、调查培训结果时必须注意接受调查的受训者的代表性,必须保证他们能代表整个受训者群体回答评估者提出的问题,避免因调查样本缺少性而做出不充分的归纳;2、组织对培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必须力图通过评估来证明培训的价值;3、评估者必须综观培训的整体效果,以免以偏概全;
4、评估者必须以一种圆熟的方式论述培训结果中的消极方面,避免打击有关培训人员的积极性;
5、当评估方案持续一年以上时间时,评估者需要作中期评估报告;6、要注意报告的文字表述与修饰。
第四章绩效管理
一、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一)目标分解法
1、确定战略的总目标和分目标2、进行业务价值树的决策分析3、各项业务关键驱动因素分析(二)关键分析法
1、分析企业获得成功或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提炼出导致成功的关键绩效模块2、把业绩模块层层分解为关键要素
3、对关键要素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细分为各项具体的指标,即提出KPI
(三)标杆基准法:在KPI指标和指标值的设定上,可以选择的参考企业至少存在着三种

情况:1、本行业领先的最佳企业;2、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最优企业;3、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顶尖企业
二、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一)评价项目设计
1、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决定是否采用360度考评方法2、编制基于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评价问卷(二)培训考评者
1、组建360度考评者队伍
2、对选拔出的考评者进行沟通技巧、考评实施技巧、总结评价结果的方法、反馈评价结果的方法的培训
(三)实施360度考评1、实施考评
2、统计评价信息并报告结果
3、对被考评人员进行如何接受他人的评价信息的培训,让他们体会到360度考评最主要的目的是改进员工的工作绩效
4、企业管理部门应针对考评的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改善绩效的行动计划。(四)反馈面谈
1、确定进行面谈的成员和对象
2、有效进行反馈面谈,及时反馈考评的结果,帮助被考评人员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五)效果评价
1、确认执行过程的安全性2、评价应用效果
3、总结考评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整个考评系统。
三、实施360度考评方法时,应关注的问题
1、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360度考评的管理人员2、实施360度考评方法,应选择最佳的时机
3、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进行沟通,要求考评者对其意见承担责任,确保考评者的意见真实可靠
4、使用客观的统计程序
5、防止考评过程中出现作弊、合谋等违规行为
6、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结果的影响7、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实施保密
8、不同的考评目的决定了考评内容的不同,所应注意的事项也有所不同。
第五章薪酬管理
一、确定调查范围1、确定调查的企业
1)同行业中同类型的其他企业
2)其他行业中有相似相近工作岗位的企业
3)与本企业雇用同一类的劳动力,可构成人力资源竞争对象的企业

4)在本地区同一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员工的企业
5)经营策略、信誉、报酬水平和工作环境均合乎一般标准的企业
2、确定调查的岗位:在工作性质、难易复杂程度、岗位职责、工作权限、任职资格、能力要求、劳动强度、环境条件等方面与本企业调查的岗位具有可以性3、确定需要调查的薪酬信息
1)与员工基本工资相关的信息
2)与支付年度和其他资金相关的信息
3)股票期权或影子股票计划等长期激励计划4)与企业各种福利计划相关的信息5)与薪酬政策诸方面有关的信息4、确定调查的时间段
二、宽带式工资结构的设计程序
(一)明确企业的要求:要求企业必须形成相应的绩文化、团队文化、沟通文化、参与文化(二)工资等级的划分(三)工资宽带的定价
(四)员工工资的定位:三种方法:1、绩效曲线法;2、严格按照员工的新技能获取情况,确定他们在工资宽带中的定位;3、根据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绩效进行工资定位(五)员工工资的调整
三、制定薪酬计划的程序
1、通过薪酬市场调查,比较企业各岗位与市场上相对应岗位的薪酬水平
2、了解企业财力状况,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确定企业薪酬水平采用何种市场薪酬水平3、了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4、将前三个步骤结合画出一张薪酬计划计算表
5、根据经营计划预计的业务收入和前几步骤预计的薪酬总额,计算薪酬总额/销售收入的比值6、各部门根据企业整体的薪酬计划和企业薪酬分配制度规定作出部门的薪酬计划7、如果汇总的各部门薪酬计划与整体薪酬计划不一致,需要再进行调整8、将确定的薪酬计划上报企业领导、董事会报批
四、企业年金设计程序
1、确定补充养老金的来源:完全由企业负担、由企业和员工共同负担2、确定每个员工和企业的缴费比例3、确定养老金支付的额度
1)确定养老金的计算基础额2)确定养老金的支付率
4、确定养老金的支付形式:一次性支付、定期支付、一次性支付与定期支付结合5、确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的时间6、确定养老金基金管理办法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一、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种类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5、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6、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7、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8、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9、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的类别1、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建设费用2、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3、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4、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5、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6、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7、工伤保险费
8、工作认定、评残费用
三、集体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别程序的优点
1、劳动争议仲裁庭为特别合议仲裁庭,由3人以上的单数仲裁员组成
2、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应当推举代表参加仲裁活动,代表人数由仲裁委员会确定3、影响范围重大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由省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4、集体劳动争议应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15内结束,需要延期的,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55、仲裁庭应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进行处理,开庭场所可设在发生争议的企业或其他便于及时办案的地方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受理的劳动争议及其处理结果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b51df6fab069dc502201e2.html

《叶素文 人力资源二级2013年5月简答题压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