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检查正常值

发布时间:2015-04-19 16:02: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各种检验 检查的正常值和注意事项

一、红细胞计数(简写RBC)

1.正常值

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儿: 6.0—7.5×1012/L

2.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最常用的是做为检查贫血的主要指标。

(1)红细胞增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a.相对增多:在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时、多尿、长期不能进食者,由于血液浓缩,红细胞可以出现相对地增多。

b.绝对增多:在某些正常情况下因缺氧也可以出现红细胞增多,如:由平原移居高原生活或剧烈地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后及新生儿均可出现红细胞增多。此外,红细胞增多还见于一些疾病,如:严重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如:妊娠中、后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二、血红蛋白测定(简写Hb)

1.正常值:

男性:120—160g/L;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2.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测定常与红细胞计数同步进行,其增高与减少的临床意议与红细胞计数同。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

三、白细胞总数(简写WBC)

1.正常值

成人:4—10×109/L 6个月至2岁婴儿: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2.临床意义:

(1)增多:白细胞总数增多,是检查体内感染的主要指标之一,主 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在急性大出血、严重的损 伤和急性中毒等也可见到。还有白血病和某些恶性肿瘤, 白细胞均 有增多。此外,在某些正常情况下也可以见到白细胞增多,如:新 生儿、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以及剧烈运动或劳动后,寒冷、 饱餐或淋浴之后等等。

(2)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临床上最常见于某些特殊感染,如病毒 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等)、伤寒,疟疾等。在某些中毒、长期接触放 射线、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抗癌药物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也会出现白细胞总数的减少。

四、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简写ESR

1.正常值:

魏氏法:

男性:015毫米/小时;女性:020毫米/小时

2.临床意义:

(1). 增快:血沉加快时,一般多表现为风湿性疾病和结核病的活动期, 也可以见于恶性肿瘤、心肌梗塞、急性感染、慢性肾炎、结缔组织疾病以 及严重贫血等多种疾病。另外,妇女月经期、妊娠期或50岁以上的正常人 的血沉均可稍有增快。

(2). 减慢: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及过敏性疾病等。此 外,室温过低或血液抽取后放置时间过久,也会出现减慢。

五、血小板计数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简写PLT

血小板计数是观察机体止血和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值: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200—400×109/L)

1. 增加: 可以出现在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正常人在运动和进餐后, 可以出现血小板增多; 有很多疾病表现血小板的增多, : 急性失血、溶 血性贫血、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早期、恶性肿瘤、以及急性 化脓性感染等。

2. 减少: 妇女月经期(13)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脾脏功能亢进、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造血功能障碍者常出现血小板减少, :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血病等, 此外, 肝炎、中毒、重度感染、败血症等均可出现血小板的减少。

出血时间(简写)

正常值:

Duke: 14分钟

临床意义:

1. 出血时间延长: 下列情况可出现出血时间延长, (1)血小板减少(血小

板计数少于5/mm3 的时候), 如特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等。

(2) 血小板功能异常。

(3) 血管有功能或结构异常, : 坏血病、毛细血管扩张症, 血管性假性 血友病等。

(4) 服用抗凝药物过量等:

2. 出血时间缩短: 当血液出现高凝状态: : 流行性出血热 液浓缩时。

凝血时间(CT)

正常值:

玻片法:25分钟

试管法:412分钟

临床意义:

凝血时间延长, 可见于血友病, 严重的肝损害、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 以及应用抗凝药物(: 肝素、双香豆素等)时。

六、凝血四项:

PT(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1-14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7±3.3,37.5±2.8.

TT(凝血酶时间测定) 16-18

纤维蛋白原测定 2-4g/L(200-400mg%)

七、血糖

血液葡萄糖测定(即血糖测定,GLUBS

血糖测定一般是作为检查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1. 正常值:(早晨空腹)80120mg% 3.66.2mmol/L

2. 临床意义:

(1) 增高(即高血糖):正常人饭后12小时,或情绪紧张以及注射葡萄糖以后等,可见血糖增高。病理情况主要见于糖尿病,另外,甲状腺机能亢进、脑 出血和肝硬化等疾病也可以出现血糖增高。

(2) 降低(即低血糖):正常人在饥饿或大运动量后,可使血糖降低。在长期 营养不良、甲状腺机能低下,肝脏功能严重损害以及胰腺肿瘤等,均可出现血 糖降低。

八、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血清胆固醇(Chol)

血清胆固醇, 总脂、甘油三脂和B 脂蛋白测定是检查动脉粥样硬化、肾病 综合症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 130220mg%3.9—6.5mmol/L)

临床意义:

1. 增高: 胆固醇增高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道梗 阻、肾病综合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等。正常妇女在妊娠后期也可出现胆固醇增高。

2. 降低:胆固醇降低, 多见于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某些急性感染、甲状腺 功能亢进以及肝硬化等。

血清总脂(TL)

正常值: 成人: 400750mg% 0.36—1.2mmol/L)

儿童: 300600mg%

临床意义: 血清总脂增高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 能减退等疾病。

总脂降低: 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血清甘油三脂(TG)

正常值: 40120mg%

临床意义: 参见以上两项。

B 脂白测定

正常值: 40岁以下<500mg%

40岁以上<610mg%

B 脂蛋白的临床意义请参见以上两项。

九、抗“O”即(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抗“O, 全称为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是测定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以及有 助于风湿病活动或急性肾炎的诊断等。

正常值: 低于500单位

临床意义: 大于500单位, 示抗“O”增高, 提示近期内曾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 扁桃体炎、丹毒、猩红热等病症)

多次检查结果有逐步递增, > 500单位以上, 同时伴有红细胞沉降率加速时, 对风湿病活动或急性肾炎等的诊断有帮助。

十、类风湿因子试验(RF)

正常值: 阴性

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时将提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活动期, 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肝炎、白血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干燥综合征、结节性 多动脉炎、高丙球蛋白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冷球蛋白血症以及麻风等 疾病将呈阳性表现。

十一、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主要是检查肝脏病变(: 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重要指标。

正常值:

(1) 黄疸指数(I I) 46单位。

(2) 血清总胆红素( BILITTBIL) 4.022.2 u mol/L 0.11mg/100ml血清。

(3) 直接胆红素(BILID): 06 umol/L

(4) 胆红素定性试验(凡登白试验) (VDBT) 直接反应: 阴性 间接反应: 弱阳性

(5) 血清总蛋白(TP): 6080g/ L; 68g% 血清白蛋白(AALB): 3550 g/L 3.55 g% 血清球蛋白(G) 23 gm% 白蛋白/ 球蛋白(A/G)白球蛋白比例: 1.52.5

(6) 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麝浊试验) (TTT) 06单位

(7) 血清麝香草酚絮状试验(麝絮试验)(TFT) 阴性或+(弱阳性)

(8) 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ALT) Reitman 240 位或535IU/L;

(9) 血清谷草转氨酶(SGDTAST)Reitman 450 位或1336IU/L;

(10) r—谷氨酰转肽酶(r—GT) 31 IU/L

临床意义: 以上10项检查中胆红素、蛋白质代谢功能及各种酶的检查结果各有一 项异常时, 肝炎的诊断可以成立。如果只有一项单独出现异常, 只能说明不能排 除肝脏有病, 但需要进一步检查。10项检查全部正常时, 一般属正常, 但如曾经 有过肝炎病史, 而目前又有明显临床症状时, 则不能绝对排除肝脏有病变。

此外, 各单项检查在其他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请参见各有关疾病。

十二、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

正常值: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HBsAb)阴性

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阴性

乙型肝炎e抗体(HBe)(HBeAb)阴性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HBcAb)阴性

临床意义: 关于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查阳性的临床意义, 一定要请医生检查后作出诊断。

以下简作概括性提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 表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表现为发病, 或为病毒携带者, 并有一定传染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Ab)阳性, 表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正处在恢复期 或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力。

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阳性时则表示血中存在大量病毒, 有很强的传染性。

乙型肝炎e 抗体(HBeAb)阳性, 则表明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弱。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阳性则表示病毒正在复制, 处于感染期。应注意与他人 隔离。

肾功能检查指标、正常值和意义

一、血尿素氮(BUN)

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二、血尿素

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 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三、:血肌酐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79.6132.6μmol/L 70.7106.1μmol/L 小儿26.562.0μmol/L 全血88.4159.1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四、血尿酸

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 149417μmol/L 89357μmol/L >60 250476μmol/L 190434μ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五、尿肌酐(Cr)

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 儿童44352μmol·kg-1/d 成人78mmol/d

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六、尿蛋白

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 阴性 定量:<150mg/d

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 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血液电解质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钾(K)

[正常参考值]
3.6-5.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休克、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
减低 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二、钙(Ca)

[正常参考值]
2.1-2.6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维生素D过多症、结节病、急性骨萎缩、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肿瘤、血液中二氧化碳张力增加等。

三、钠(Na)

[正常参考值]
135-145mmol/L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垂体前叶肿瘤、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严重脱水、中枢性尿崩症、过多输入含钠盐溶液、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
减低 见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消化液丢失过多(如呕吐、腹泻)、严重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害、应用利尿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毒症的多尿期等。

B超检查注意事项

1.胆囊和胰腺:作胆囊超声检查时,前一天要少吃油腻食物,检查前8小时(即检查前一天晚餐后)不应再进食。如胆囊不显示需要复查,须禁食脂肪食物24-48小时。若患者同期还要接受胃肠或胆囊的X线造影,超声检查应安排在它们之前,或在胃肠钡餐三日之后、胆道造影两日之后进行。胰腺检查的准备同胆囊。

2.脾脏:单纯检查脾无需特殊准备,但饱餐后脾向后上方移位,影响显像,故以空腹为好。

3.胃肠:作胃肠等上消化道检查,前一晚要进易消化食物,检查当日晨禁食禁水。如患者需同期作胃肠X线或纤维内窥镜检查,超声检查也需安排在它们之前,或在其后2-3日,以免钡剂和气体对其干扰。作直肠检查时,尚须患者保持膀胱充盈,故检查前2-3小时不应解小便。作结肠检查前则应注意排空大便。

4.腹膜后器官:准备同胆囊。如需用区别病变是否在盆腔,检查前要保持膀胱充盈。检查前两天不要作钡剂造影。

5.肝脏和肾脏:检查前一般无须特别准备,但最好是空腹进行。

6.妇产科:检查前2-3小时应停止排尿,必要时饮水500-800ML,务必使膀胱有发胀的感觉。如果是在怀孕初期,则不必饮水,以免膀胱过度充盈而压迫子宫。如经阴道超声检查,则无需特别饮水。

7.眼:检查时将被检眼闭合,非受检眼平视 天花 板,下颌微微上翘,使瞳孔位于中心位置。检查中不要揉眼,以免检查用的油性液体流入眼内,损伤眼睛。

  B超检查时,幼小儿童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不合作,须预先给予镇静剂。作腹腔器官检查时,遇腹腔气体过多或有 便秘 的患者,医生可能嘱检查前日晚服缓泻药,或在检查前灌肠。

CT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一天需与PET/CT中心联系,了解注意事项,预约检查时间等。

2.检查前6小时禁食、禁酒及饮料、禁输葡萄糖,避免剧烈或长时间运动。

3.糖尿病患者、正在妊娠或哺乳的女性受检查者,在预约时应向医务人员说明。

4.由于放射药物的特殊性,预约好的检查日期一般不宜更改,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前来需提前24小时打电话,重新预约时间。

5.检查当天将所有资料,包括病历、CTMRI、病理和治疗经过等带至PET/CT中心。

6.受检者来到中心后由前台护士接待,进行资料登记。在测量体重、血糖后,去注射室静脉注射显像剂。注射后需安静卧床1小时等候检查。其间,不要交谈、运动、打电话、看电视等。

7.由护士通知检查,检查前需排空小便,摘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并遵医嘱饮水。检查时不要移动身体。

8.检查后,请等候医生通知,待医生确认图像满意后再离开。部分受检者可能需要延迟显像或CT增强显像,因此要耐心等待。

9.全部结束后尽量多饮水,以加快药物排泄。

最适于CT检查的病是脑部疾病,其中对肿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检查效果最好,其次是腹部实质脏器的占位病变,如肝、脾、胰、肾、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对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块也能显示并做出诊断;再其次则是对胸腔、肺、心腔内的肿块,脊柱、脊髓、盆腔、胆囊、子宫等部位的肿块检查。CT对一些炎症及变异病变的检查效果稍差,如对肝炎,CT检查无多大价值,对胃肠道内病变的检查,CT不如内窥镜。

核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

适应症

核磁共振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的不同疾病,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的检查。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注意事项

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病人要免带铁器等磁性物品,如手表、金属项链、假牙、金属钮扣、金属避孕环等,以免影响磁场的均匀性,造成图像伪影,不利病灶显示。装有心脏起搏器者,严禁作核磁共振检查。 此外,体内有弹片、银夹、金属内固定板、假关节等存留者,要慎重从事,必须检查时,应严密观察,以防检查中金属在高磁场中移动而损伤邻近大血管和重要组织。 对难以配合检查的儿童或神志不清者,须适当使用镇静剂。 作肝、胰、肾、肾上腺等上腹部核磁共振检查时要空腹,检查前可饮足量水,使胃与肝、脾的界限显示更清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81d41358fafab068dc0219.html

《各种检查正常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