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13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作业

发布时间:2020-08-07 10:24: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时作业13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2唐代城市居民虽有坊郭户之称但没有单独设立户籍宋代则实行城乡分治在户籍制度上单独设立城镇户口的坊郭户户籍坊郭主户还单独划分为十等承担赋税与科配(临时性赋税)坊郭客户则为城镇贫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唐代城市居民独立意识较弱

B宋代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C宋代理学更为关注民众疾苦

D宋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3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中国古代政府实施该类举措的共同作用是(  )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B加强了基层自我管理

C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D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

4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等级制度的解体

5唐代政府不但将孝纳入文教体制当中还渗透到政治生活的各个环节如选官制度礼仪制度法律制度中均充分体现尊老养老褒奖孝行的孝道观唐代政府这些做法旨在(  )

A复兴儒学思想 B强化统治秩序

C强调以礼治国 D扩大统治基础

6明清时期有一类土地被称之为族田按其地租用途不同有诸多名目如义田是为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学田作为鼓励教育族内子弟的费用明清两朝的政府也在法律上作出规定以保障宗族对这类土地的所有禁止侵没盗卖族田对上述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族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政府禁止盗卖族田

B族田的存在加剧了明清时期的土地兼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C义田的存在说明宗族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底层贫困民众的救助义务

D族田收取地租体现了租佃经营的方式由于租佃经营在江南地区比较普遍因此族田只在江南地区存在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上计制度。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唐时期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秦汉到隋唐,乡官属于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天子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此期间的乡官制,是与当时的田制、户籍和赋役制度相依存的,这三者是乡官掌管的基本职司,也是乡官长期存在的合理依据。中唐干戈兴,赋税繁,均田制、户籍和租庸调发生了很大变化。两税法行于天下,国家舍丁税产,私人资产多少,遂成为国家征税派役的主要依据。数量不多的里正等乡官,已经不能适应舍丁税产后更为复杂多变的情况。赵宋基于不抑兼并的国策,相应采取了实用主义的征税派役,即以富户充当乡役来取代乡官,去自行完成征税派役以及捕盗等任务,即所谓以民供事于官为役。两宋乡役取代乡官,意味着专制国家对基层社会支配方式的重要转换,即不再以乡官为主渠道。……总之,两宋乡役送走了国家凭借乡官支配县以下基层社会的旧方式,拉开了县令之职,犹不下侵的序幕。此幕一经拉开,以士绅和宗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立即以应对乡役为契机,不约而同地参与到重新构建基层社会新秩序的进程中来。

——据李治安《宋元明清基层社会秩序的新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宋代乡役取代乡官这一变化

课时作业13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以村社为单位的是集体经营,据材料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结合所学得出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故选B项。

答案:B

2解析:从题干中唐朝对坊郭户未单独设立户籍,到宋代设立城市居民的单独户籍,分主户和客户,坊郭主户按等承担赋税,说明宋代时城市居民较之唐代大量增加,出于管理与征税需要进行户籍管理的调整,因而是宋代城市工商业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

答案:D

3解析:秦朝的什伍组织和唐朝的邻保制度,让百姓邻里互相监督,加强了基层自我管理,故选B项;材料信息与地方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举措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没有关系,排除CD两项。

答案:B

4解析: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体现了政府对流动人口控制的放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B项;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没有涉及科举制,排除A项;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是政府控制放松的表现,排除C项;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没有涉及等级制度,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依据材料还渗透到政治生活的各个环节,如选官制度、礼仪制度、法律制度中均充分体现尊老养老、褒奖孝行的孝道观可知,政府通过各种形式来强化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复兴儒学思想不符合唐朝政府的做法,A项错误;唐朝为君主专制的社会,不是以礼治国,C项错误;扩大统治基础是科举制的作用,D项错误。

答案:B

6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族田属于宗族所有,故A项错误;从其地租用途和土地归属看,族田的存在有利于抑制明清时期的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义田是为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可见义田的存在说明宗族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底层贫困民众的救助义务,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推断族田的存在范围,故D项错误。

答案:C

7解析:(1)功能,据材料一中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使民无得擅徙”“什伍连坐”“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等信息归纳;历史因素,据材料一秦国……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封建土地制度、等级观念等几个角度回答。(2)根据材料二均田制、户籍和租庸调发生了很大变化。两税法行于天下,国家舍丁税产,私人资产多少”“乡官,已经不能适应舍丁税产后更为复杂多变的情况”“赵宋基于不抑兼并的国策……即以富户充当乡役来取代乡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述。

答案:(1)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

历史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与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

(2)评述:两税法实行,舍丁税产(即以人丁为主改为以财产为主要依据征税),使乡官制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形势;宋朝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倚重乡役(乡绅、地主、富农)管理乡村和征税。这一变化改变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支配、管理、征税)方式,有利于发挥地方乡绅富户对乡村民众的影响力,减少政府任官数及俸禄开支。但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膨胀,影响朝廷政令的执行力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698e16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7.html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13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