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发布时间:2011-11-13 21:42: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贸易经济2 苗淑恺

国际经济学是在人类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人们对跨国经济活动不断总结的成果,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存在,就产生了国际贸易。对于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研究,包括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市场的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在排除政府和其他人为干预以及货币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贸易格局的确定,以及贸易模式安排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是纯理论探讨,理论的机轴应该说是静态比较利益和动态比较利益,以及它的发展。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的存在,尤其是以市场不完全竞争为条件,考察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而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则以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以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出发点,考虑到科技进步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作用,从新要素对于国际贸易的作用﹑从需求的特点以及规模收益等方面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进行了讨论,同时也研究了国际贸易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时期的,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产阶级的最早的经济思想,代表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它产生于15世纪,盛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变日渐衰落。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其对外贸易学说也相应地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学说和晚期重商主义学说。早期的重商主义从16世纪到17世纪,晚期则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英国是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德,在他们的主要著作《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述说了保持和增加英国货币,积累货币财富的积累和主张,提出了尽量将货币保藏在英国而不使流向国外。在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都极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国家也力图通过行政手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储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的。所以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早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以直接管制汇率和贵金属交易的方法实现国内贵金属的存量增加:禁止金银出口、禁止出口商接收外国非金银货币、汇率由官方直接控制、实行固定汇率制。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其代表人物在英国是托马斯孟,他认为贸易顺差就是把国家看成一个整体,只要获得贸易顺差,财富就会增加;而且国内贸易不能创造财富,要增加财富就要保持贸易顺差。晚期重商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以贸易管制政策为主要手段,实现国内贵金属的存量增加:利用关税和法令适当限制制成品和奢侈品进口、限制原料出口,以保证国内加工业的发展。重商主义贸易学说是西方最早的国际贸易学说,它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由于商业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国际贸易实践的限制,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学说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首先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的理论观点是不成熟的、肤浅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次。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研究是不全面的,缺乏深度。第三,对外贸易学说包含着明显的错误。十八世纪中期,大卫·休穆,在《论贸易平衡》重商主义一书中提出了国际收支自动调节原理。即古典经济学中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他指出在金本位制度下,贵金属的流入会增加国内的货币供给量,抬高国内的物价水平。使得该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相反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低廉,进口增加,贵金属流向国外。另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指出一国的实际财富不是贵金属的存量,而是该国国民所能消费的本国和外国的商品劳务的种类和数量。

1766年,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理的研究》)中提出了经济自由主义和国际分工观点,创立了绝对利益理论,它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假定:1世界上只存在两个国家,并且只生产两种商品。2在每一个国家劳动力是惟一的投入,在每一给定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且具有同质性;每一单位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投入维持不变。故而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或价格都完全取决于它的劳动成本。3劳动力在国内不同产业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4两国的技术水平都保持不变,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生产技术,但是各国内部所有企业都使用相同的生产方法生产同种产品。5劳动的边际报酬不变。6完全竞争存在所有市场,没有任何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有足够的力量对市场施加影响,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7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控制。8运输费用和其它交易费用为零。9企业的生产决策以利润极大化为目标,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以效用极大化为目标。10不存在货币幻觉,即生产者在进行生产决策,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时,能够考虑到所有价格。11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因此不用考虑货币在国家间的流动。绝对优势的主要论点认为:(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在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使各国的福利增加了。斯密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从而使他的绝对优势理论具有很多科学的成分:第一,他揭示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能使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从而能够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规律;第二,各国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则各国都能从贸易中获利,从而揭示了国际贸易和贸易所得的原因。但斯密的思想中非科学的成分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第一,他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固有的倾向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先于交换。第二,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全部,而只能解释其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即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够获益。

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税负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它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用一句话来概括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其基本内容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但两者有利的程度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绝对优势更大一些;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但两者不利的程度也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绝对劣势要更小一些,即具有比较优势。两国在国际贸易上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一国生产绝对优势大的产品,另一国生产绝对劣势小的产品,之后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的科学成分和历史进步意义表现在:比较优势论比绝对优势论更全面、更科学地剖析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比较优势论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比较优势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1)李嘉图和斯密一样,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是一个永恒的世界,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的,没有考虑到产量的增加或减少对产品价格和国际贸易的影响,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而所揭示的贸易各国获得的利益是静态的短期利益,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则不得而知。(2)比较优势论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大大削弱了比较优势学说的适用性。(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在泛泛的论证了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展专业化声场和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之后,对于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引起各国劳动成本差异的原因、互利贸易利益的范围以及贸易所得的分配等问题,却没有触及。(4)比较优势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个体系而言,马克思认为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因为李嘉图不能回答或正确解释国际间不等量劳动为什么可以交换。(5)比较优势理论将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国际差异归结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但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怎么发生和发展的呢?李嘉图并没有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互需求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穆勒1848年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来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尽管分析了贸易的发生与互利性,却没有说明贸易条件(单位出口所能换回的进口,及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这一比率在实际中往往是用出口价格指数去比进口价格指数得到的)。相互需求理论无非是要表明:现实的国际贸易条件是使得双方出口的总收入恰好应该能够支付双方的总进口时形成的价格。双方的相互需求程度,基本取决于双方对于商品的偏好,以及双方各自的收入的实际情况。

国际贸易的现代理论主要是对古典比较利益学说进行补充,并针对该理论的某些缺陷进行新的论述。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而H-O模型则从另外的差异角度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H-O模型,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要素禀赋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来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度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判断一国的要素丰裕度一般有两种方法:(1)实物单位定义法(2)要素相对价格定义法。要素密集度是指产品中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种要素投入比例大,就称该要素密集度高。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定: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L与资本K),生产两种商品(XY)。2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技术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3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充分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能流动。4两个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其中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一个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5在两个国家中,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6没有阻碍自由贸易的运输成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限制。7两种产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8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H-O模型的基本定理: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丰裕度决定的,故一国应当尽量分工生产并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产品。简而言之,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尽量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尽量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H-O模型定理中的要素价格均等化论:尽管各国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不同引起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会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而逐渐缩小,即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第一条途径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第二条途径是商品的国际移动。要素禀赋论的进步性表现在:(1)用等量产品、不同的货币价格比较两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来说明构成比较成本差异的基础在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丰缺。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组合与配置、贸易的最优格局和利益的分配等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和好处,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2)与古典经济学家的国际分工理论相比,要素禀赋论更加贴近国际贸易现实。现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大都是在这一理论的大前提下进行具体论证的,可以说,要素禀赋论改变了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向。要素禀赋论也存在不少缺陷: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它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理论建立在三要素论基础上,否定了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不少学者还指出,这一理论的假设条件有悖于现实,比如它假设要素生产率相同、消费偏好相同、无政府干预等。这些假设是违背现实的,只要其中一个假定发生变动。这一理论的根基就会遭到破坏,从而给理论的实际运用带来困难。最后,这一理论本身也存在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

瓦西里里昂惕夫,当代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主要贡献是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法,将这一分析方法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去。根据赫-俄模型,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美国出口品和本国与进口相竞争的产品的要素含量,进而对进出口产品的要素含量进行比较。验证结果里昂惕夫发现,美国实际上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显然有悖于生产要素禀赋论。这一现象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1)自然资源因素被忽略(2)人力资本的差异(3)贸易壁垒(4)劳动效率的差异(5)关税结构(6)资本密集型的需求偏好(7)要素密集度逆转发生。

1961年,波斯纳发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正式提出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技术差距论。该理论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距作为理论假设前提,对各国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技术差距论认为:第一,当一个国家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以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新产品。第二,从领先国家的技术创新或新产品开发到外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此作出反应有一个时间上的滞后,这个滞后期就是领先国保持比较优势的时期。波斯纳把技术的动态变化(包含时间因素)纳入到分析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中。

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于1966年在《生产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分析了技术变化对当代贸易格局的影响,首次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使贸易理论高度动态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就指的是新产品经历的创新、成长、成熟和衰退的全过程,以及伴随着这一过程中各阶段的技术扩散和传播,比较优势在国际间进行转移过程的统称。技术差距论强调模仿过程中它的时间滞后性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需投入要素比例的规律性变化。

6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贸易的展开,发达国家之间又出现了在同一行业内发生的贸易,即同类产品(甚至就是完全相同的产品)的既进口又出口,即贸易重叠的现象。到了90年代,这种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主流,产业内贸易额也占到了世界贸易的相当比重,它们正在取代传统的所谓垂直型贸易成为发达国家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研究这些现象的新理论也因此而诞生。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内容:由于存在产品的差异和规模报酬递增,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只能选择生产部分产品,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具备竞争优势,从而使得产业内贸易发生。

196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论,从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解释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当代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需求偏好相似论的基本论点:第一,林德认为产品的出口以国内需求为基础,只有国内的市场规模大到可以使工业获得规模经济和具有竞争性才具备出口的可能性。第二,产品流向和贸易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相似程度。第三,一个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决定一国需求偏好的最主要因素。林德利用需求偏好相似论得出结论: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是相似,其需求结构就越相似,从而两国间的贸易量也会越大;反之,如果两国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将会很小,甚至不存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人均收入水平的不同就成为两国间开展贸易的潜在障碍。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1985是由斯宾瑟、布兰德、格罗斯曼、迪克西特等以不完全竞争和古诺双寡头为条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的分析为工具提出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其目的是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已有贸易的最优性未必存在,而补贴、征收反补贴税、运用关税等手段,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提高该国的经济福利。战略性贸易政策分为战略出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以进口保护来促进出口。战略性贸易理论,是指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通过关税、出口补贴、研发补贴等战略措施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增强本国企业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最终实现本国社会福利的提高。战略性贸易理论实施的条件:1要求国内具有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有高效运行的市场传导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2在产业层面上,产业对象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较高的行业集中度。3在微观层面上,本国企业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自生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汉密尔顿,美国的开国元勋、政治家、金融家和第一任财政部长。1776年,美国宣告独立,英国极力反对,派军队进行镇压,于是一场独立和反独立战争爆发并持续了7年之久。美国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但经济却遭受了严重破坏,加之战后英国的经济封锁,使其经济上仍属殖民地经济形态,国内产业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工业方面仅限于农副产品加工和手工业的制造,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当时摆在美国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工业;另一条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继续向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出售小麦、棉花、烟草、木材等农林产品,用以交换这些国家的工业品,满足国内市场的工业品需求。前者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后者是南部种植园主的愿望。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密尔顿代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极力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并于1791年向国会递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明确提出了征收保护性关税的重要性。提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发展,就很难保持其独立地位。美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根本无法与英国、法国等国的廉价商品竞争。因此,美国应该采取关税政策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为了保护和发展制造业,汉密尔顿指出,政府应加强干预,实行保护关税制度,具体采取了如下的措施:第一,向私营工业发放贷款,扶植私营工业发展;第二,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免遭外国企业的冲击;第三,限制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本国急需原料;第四,给各类工业发放奖励金,并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第五,限制改良机器及其他先进生产设备输出;第六,建立联邦检察制度,保证和提高工业品质量;第七,吸收外国资金,以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第八,鼓励移民迁入,以增加国内劳动了供给。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西李斯特于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在书中,李斯特从当时德国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英国的事实出发,继承了美国独立后第一任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思想,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论。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力论的基础上的,属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他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或生产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经济发展阶段论是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论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过如下5个发展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也不同。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于农产品的自由出口,并自由进口外国的工业品,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并培育工业基础。当一个国家进入农工商业时期以后,由于国内工业品已经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国外产品的竞争威胁已不存在,故同样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享受自由贸易的最大利益,刺激国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尚处于农工业时期才需要保护,因为本国农业以取得较大成就且已有工业发展。但并没有发展跟外国工业相竞争的地步,故应该实施保护贸易政策,避免国内的产业遭到外国产品的冲击。李斯特提出选择保护对象的原则是:(1)农业不需要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期尚远,才适宜于保护。(2)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也不需要保护。(3)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他提出,保护的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在此期限内,被保护的工业还扶植不起来,则不予以保护,任它自行灭亡。李斯特倡导用关税措施,采取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工业保护幼稚工业,同时采取以征收很少关税的方法鼓励先进机器的进口。

1950年,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个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报告,即著名的“拉丁美洲经委会宣言”,它属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普雷维什根据他的工作实践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深入研究,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其主要论点:第一,普雷维什把经济体系分为中心和外围两个部分,中心居于主导地位,它们是技术的创新者,生产出口制成品;外围处于依附地位,是技术的模仿者,生产出口初级产品。第二,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数据研究后,是由于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同。第三,外围国家必须实行工业化,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也叫替代进口,即进口的产品自己生产,“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得出的结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你追我赶,相互促进的关系,而是处在一个对抗与持续冲突的“结构中”。在这种结构中,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恰好是发达国家造成的。因此,只要这部分结构没有变动,发展中国家前景就不可能好,其隐含的政策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这种由发达国家控制的体系,寻求独立的发展模式。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产生。而战后发展中国家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结果并不理想,实践的失败说明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原因是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是反对市场机制的。

总之,不管是哪一种国际贸易理论,出发点不同,所带来的结果也相同,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从而更好地拉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中】陈宪,张鸿,国际贸易——理论·政策·案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8

3. 【中】陈涛,经济思想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

4. 【英】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 【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b82503a0912a216147929ef.html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