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军沉浮录

发布时间:2018-10-05 17:06: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于幼军沉浮录(1)

于幼军曾是位“奋发青年”,当过人民教师。也曾是“成长的中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从最基层崛起,曾是中国当时较年轻的副省级干部,先后担任广东省委常委兼深圳市市长,湖南省副省长、山西省省长等职,2008年10月12日,于在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任上被撤职,留党察看两年。曾经的“明星领导”,终成“落马官员”……

“明星领导”于幼军落马祸起深圳

2008年10月12日,原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被撤销中央委员会委员”的消息成了当天的大新闻!

  当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公报称:“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此时,距于幼军出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一职,正好过去一年。

  在文化部没落根

  2007年9月5日,文化部网站新开设了一个栏目——《文化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风采》。在这里,于幼军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其职务注明为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于幼军调任文化部的消息,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

  《财经》杂志记者撰文称:“不少人士认为,于幼军多年在改革开放前沿主持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对文化管理有着长久而成熟的思考,对于亟待破题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

  和媒体寄予厚望一样,9月24日文化部召开处长以上干部大会,会上提到“中央领导同志对搞好文化部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寄予厚望”。

  10月21日,于幼军在中共十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而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已经63岁,并在一年前当选为中国文联主席。

  舆论推测,按惯例,出任党组书记,当选中央委员,于幼军已经为接任部长做好了准备。

  据文化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时上上下下都认为于幼军稳坐部长办公室,‘万事俱备、只等人大’了。大家对他主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抱以期待。”

  十七大闭幕后,于幼军高调履行他在文化部干部大会上的承诺,“在部和全国文化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从11月5日至15日,他带领文化部调研组,跑了湖北、浙江、江苏和上海4个地方,进行文化工作调研。从武汉的琴台大剧院,到浙江的横店集团;从知名文化项目,到乡镇普通网吧,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文化部的知情人士说:“这一轮调研的力度、强度很大,引人注目。”

  出人意料的是,此后不久,于幼军的位置变得“飘忽不定”了。

  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于幼军出现在部长列席区,听取政府工作报告。3月7日,于幼军以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身份,出席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文艺界别的小组讨论。但这两次公开露面,于幼军都没有接受媒体采访,和十七大上他与记者谈笑风生的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3月12日,有关“于幼军因涉及早年在深圳任职期间的案件而遭免职”的传言,首次出现在香港报纸上。

  第二天,在文化部举行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于幼军不见踪影,新加坡《联合早报》随即报道“于幼军被免职,正在接受调查”。

  面对这类传言,3月13日下午6时47分,新华网首次做出回应,用黑体字标题在首页发表了博客文章:“今天,《联合早报》刊载消息说,于幼军被免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职务,正在接受调查。据向权威部门证实,于幼军未被免职。”

  3月17日下午,全国人大表决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人选,于幼军没有出现在名单上。

  孙家正升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接任文化部部长。两天后,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前往文化部参加部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于幼军同志继续担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从此以后,有关于幼军被中央纪委调查的消息不时出现。《财经》杂志网站在报道文化部人事变动时,用了“意外”这个词。香港媒体则说,于幼军的去向“扑朔迷离”。今年8月6日,文化部党组召开中心组理想信念专题学习讨论会,于幼军主持会议(这是他最后一次以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身份出席公开活动)。从8月到10月,于幼军完全淡出了公众视线。

  今年国庆节期间,《联合早报》报道称:“中纪委指于幼军担任深圳市长期间利用职权影响力,在市政府招标工程中令其亲友所属香港公司中标而获取巨额利润,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对其作出‘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

  据悉,于幼军的文化部党组书记及中央委员等职务,将在下周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后陆续撤销。”

  报道随后得到证实,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即10月6日,文化部网站首页“现任部领导”一栏作了更新,显示部长、党组书记为蔡武。副部长、党组成员为陈晓光、周和平、赵维绥、郑欣淼、赵少华。原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的名字从“现任部领导”栏目中消失了。

  文化部这一人事变动的信息,立即被媒体捕捉到。在中国新闻网予以报道后,广东的《南方都市报》向文化部新闻信息处求证,得到的答复是:部领导名单的变化并非技术错误。新闻信息处同时对该报表示:“是的,中新网的报道属实,于幼军确实已经不再担任部领导的职务,有关领导的职务变化,可以从我们网站查看。”

  6天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纪委对他的处分决定,他在深圳的违纪案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何以“留党察看”

  于幼军“留党察看两年”的消息经官方确认后,记者就此采访了研究中共党史的专家。专家指出:中共中央一中全会的主题通常是人事;二中全会则主要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至于三中全会,由于距离党代会的召开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尚难发现现任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是否存在“问题”。因此,按照惯例,党的一中、二中、三中全会,一般不会涉及对相关问题人员的处理,而在三中全会上被撤销中央委员职务的,于幼军还是30年来的第一人。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用了不足百字的篇幅陈述于幼军所受的处分,但他为何会被留党察看,其原因并未提及。

  记者查阅了相关纪检、监察部门的网站,也未发现对其原因的解释。

  不过,记者在2008年10月13日出版的香港《文汇报》上,发现了一篇题为《于幼军撤职,个中案情曾几经反复》的报道。报道披露他这次出问题主要是受其胞弟于小军(该报原文,下沿用)的“拖累”。报道说:“于幼军弟弟的公司在深圳重大工程中中标,虽然于幼军坚称事件循正常手续办理,但因公司为其弟所有,于幼军有瓜田李下之嫌。”

  于小军的公司究竟是什么来路?在那次重大工程的招标过程中,究竟得了多少好处?为了弄清真相,记者专程来到深圳。

  在深圳市有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当年,于幼军的案子是由中纪委工作小组直接查办的,他们并不了解详情;在深圳工商局,记者也查不到任何以于小军名字登记或注册的信息及相关资料(不知名字是否有误)。

  几位当年曾和于幼军共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未见过于小军,也不知道他的公司究竟是干什么的。

  在众人的印象中,于幼军向来为人谨慎,平时也很少参与商业应酬活动。“他从不在办公桌上放置家人的照片,他的妻子、女儿和弟弟,也从未到于幼军的办公室找过他。”

  这些线索无法深入,记者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该案的另一个关键性人物:吴汉良。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吴汉良曾身兼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首席会长、广东省政协委员、港区广东政协委员联谊会召集人等职。他“数年前通过于幼军的胞弟于小军,与时任深圳市长的于幼军认识,后来两人关系十分密切”。“于幼军到哪里做官,吴汉良就跟到哪”。他还“与于幼军的胞弟于小军联手,获得深圳多条公路的开发权”。

  去年9月底,吴汉良因以上种种问题在深圳被扣查,随即押送到河北廊坊接受审查。而香港《文汇报》也明确指出,于幼军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港商吴汉良招供有关”。

  吴汉良,1954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1990年初,举家迁居澳门,并率先在澳门成立东南亚地产置业发展有限公司;1992年,他又斥资在香港成立东南亚地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亲自出任董事长,全力发展内地、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大型房产开发业务。了解这些情况后,记者又向深圳市工商局询问此人及相关情况,对方表示“很难查”,并拒绝进一步作答……

  大胆的语文老师

  于幼军1953年1月出生于广州,福籍江苏丰县。他的父亲是老红军,曾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49年随解放军南下,此后定居广州。于幼军从小生长在这个红色家庭里,“文革”期间曾作为知青插过队。

  1971年,18岁的于幼军从广州市重点中学109中学高中毕业后,留校担任高一年级辅导员,同时给学生上语文课。于幼军教过的一位女学生说,当时大家很喜欢这位口才出众的语文老师,“他讲课声情并茂,而且多才多艺,兼任学校宣传队队长。参加汇演时,他的拿手好戏就是扮演杨子荣,唱得有板有眼。”

  于幼军的大胆、不拘一格,也给这位女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宣传队选拔舞蹈队员,我虽然擅长跳舞,但出身不好,父母都被打入了‘牛棚’,没有人敢招我,只有于老师毫不忌讳,把我招进宣传队。那时候,我家里偷偷藏了一箱书,里面有四大名著、《我的前半生》等‘毒草’。于老师知道后,非但没‘告发’我,反而找我借书看。他还鼓励我走上新闻创作之路。”

  比于幼军早一年分配到学校的赵南成,和于幼军住在同一间教师宿舍,如今是广州《老人报》总编辑。他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于幼军:“他睡下铺,躺在他的床上,可以看到贴在上层床板上的《前出师表》;坐起来,可以看到贴在床尾墙上的《后出师表》。这两篇文章他背得滚瓜烂熟,以此激励自己。”

  赵南成告诉记者,那时于幼军最爱读鲁迅的作品。

  于幼军在109中学领的第一个月工资,全部用来买了《鲁迅全集》。经历一番苦读,他很快成为研究鲁迅的专门人才,他以鲁迅为题的公开课,在学校里很受欢迎。赵南成说:“于幼军还很崇拜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并模仿毛泽东游泳。当时的109中学位于广州郊外的江高镇三元岗,山青水秀,学校旁边流淌着一条100多米宽的河,于幼军每天早上都要到那里游一个来回,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到了1975年,在广州市教育系统内,许多人都知道一个“很会讲鲁迅的于老师”。越秀区教育局看中了他,调他到局里做宣传干事,很快发展为党员。于幼军从此走上文化宣传之路。1978年,他被调往广州市委宣传部。1981年,又被调入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

  人生的转折点

  在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于幼军的主要工作就是“做课题、搞研究”。也许正是因为在研究工作中感到了知识的欠缺,于幼军选择“边工作边读书”。从1980年到1985年,他花了5年时间,拿到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的本科函授文凭。

  从1985年开始,于幼军花一年多时间集中精力做了一件事:和黎元江合著《社会主义四百年》。这本书模仿当时最流行的金庸武侠小说的章回体格式,讲述了社会主义运动史。原本枯燥的政治理论,变成了生动的通俗读物,深受青年人的欢迎,一时轰动全国,不仅获得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也吸引了省市领导的注意。

  很快,于幼军升任社科所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并主持撰写广州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指出“文化建设也要对外开放、也要引进”的观点,在广东引起激烈的争论。最终,广州市委常委会通过了于幼军的报告,并把它作为广州市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1986年成为于幼军人生中的转折点。他先出任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3个月后转任广州市东山区委书记,时年33岁。1993年他被提拔为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此后主持文化宣传工作长达7年。1994年他成为省委常委,是当时广东省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

  博导为他“痛心”

  记者这次到广州采访,问起对于幼军的看法,大多数人避而不谈。不过,于幼军的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系教授叶汝贤,却第一次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说:“我要谈谈于幼军在中大读书的经历,这是为了回应一些不负责任的推测与谣言,也是为了客观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于幼军。坦率地说,此刻我对他非常痛心。”

  早在于幼军攻读中大哲学系在职硕士学位时,叶汝贤就和于幼军相识。他当时对于幼军的第一印象是“稳重”。随着接触的增多,于幼军深厚的理论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令叶汝贤印象深刻。1995年,于幼军硕士毕业后,叶汝贤提议他继续读博。因为于幼军原来的导师刘嵘卧病在床,对于幼军博士论文的实际指导工作便由叶汝贤承担。

  在叶汝贤心目中,作为学生,于幼军无疑是合格的。他很有天分,且读书刻苦,从不缺课。面对很多人对于幼军博士学位的质疑,叶汝贤进行了反驳:“他来家里看望我,从不带任何东西。只有一次,他看到我穿着一件破旧的衬衣,对我说:‘老师,我给您买件衬衣如何?’我没有答应,他就没有再提此事。他的学位是按时完成的。1999年夏,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在中大哲学系讲学厅举行,论文题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当时答辩委员会主席、原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给予这篇论文很高的评价,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叶汝贤告诉记者,他和于幼军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08年5月。当时他到北京开会,于幼军得知后,特意邀导师小酌。此时,纪委已经在调查于幼军的相关案件。叶汝贤察觉到,于幼军的情绪“平静中有点消沉”。饭桌上,师生俩很默契地避开了敏感话题,书成为唯一谈资。于幼军强打精神对导师说:“以前很多书都没功夫看,现在可以好好读读了。”这次分别后,叶汝贤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我不想评价他的仕途,但我了解他的性格。他无论到哪上上任,都希望给当地带来新东西。可他书生气太浓,可能做错事,自己却没有察觉。他始终是我的学生,我为他感到痛心。”

  深圳起风云

  有媒体统计过,于幼军的仕途和“7”这个数字有缘。他经过7年的历练,成为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常委,进入副省级干部的行列;又经过7年,于幼军于2000年4月出任深圳市市长,年仅47岁。

  此时,深圳特区自成立19年来,第一次面临新的重大挑战——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和苏州迅速崛起,它们以金融、外资、高科技取胜的城市定位,和深圳的定位高度相似。一批著名企业离开深圳北迁,台商在长江三角洲的投资额超过了珠江三角洲,深圳引以为傲的“股市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正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圳以经济特区的身份享受了19年之久的各种优惠政策,将逐渐被取消。不少深圳人对前景感到担忧。

  此时于幼军走马上任,既有信心也有压力。在2000年4月到2003年5月的3年时间里,深圳人对他主政期间的几件大事仍印象深刻:初步明确深圳新定位、建立深港经济合作区、正面参与“深圳,你被谁抛弃”大讨论、启动行政体制改革试点。但深圳人也不讳言:于幼军在离任时,一些改革措施和施政承诺并未完成。

  与批评者对话

  2002年11月16日,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2万字长文,发表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文中以大量的实例,对深圳市政府工作效率、官员忧患意识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提出许多尖锐的批评,引发了1400万人的广泛讨论。2003年1月3日,在中共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闭幕式上,于幼军高调回应了此文:“只要深圳人不自己抛弃深圳,谁也抛弃不了深圳。”6天后,于幼军出席一次颁奖活动,提出“要见一见”这篇文章的作者。

  2003年1月19日上午9点,在广州市东风路的广东大厦,于幼军和文章作者进行了一场对话。

  “市长您好,我叫呙(音同“郭”)中校。”

  “你真是一文惊人啊!”坐在圆桌另一头的于幼军笑着说。

  第二天,市长与网友对话的照片登上了《南方都市报》的头版。这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讨论,被海外媒体称为“开创了中共省市长级高官与网上批评者当面交流的先河”。

   (待续)原刊《环球人物》

于幼军曾是位“奋发青年”,当过人民教师。也曾是“成长的中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从最基层崛起,曾是中国当时较年轻的副省级干部,先后担任广东省委常委兼深圳市市长,湖南省副省长、山西省省长等职,2008年10月12日,于在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任上被撤职,留党察看两年。曾经的“明星领导”,终成“落马官员”……

“明星领导”于幼军落马祸起深圳

2008年10月12日,原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被撤销中央委员会委员”的消息成了当天的大新闻!

  当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公报称:“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此时,距于幼军出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一职,正好过去一年。

  在文化部没落根

  2007年9月5日,文化部网站新开设了一个栏目——《文化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风采》。在这里,于幼军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其职务注明为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于幼军调任文化部的消息,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

  《财经》杂志记者撰文称:“不少人士认为,于幼军多年在改革开放前沿主持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对文化管理有着长久而成熟的思考,对于亟待破题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

  和媒体寄予厚望一样,9月24日文化部召开处长以上干部大会,会上提到“中央领导同志对搞好文化部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寄予厚望”。

  10月21日,于幼军在中共十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而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已经63岁,并在一年前当选为中国文联主席。

  舆论推测,按惯例,出任党组书记,当选中央委员,于幼军已经为接任部长做好了准备。

  据文化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时上上下下都认为于幼军稳坐部长办公室,‘万事俱备、只等人大’了。大家对他主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抱以期待。”

  十七大闭幕后,于幼军高调履行他在文化部干部大会上的承诺,“在部和全国文化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从11月5日至15日,他带领文化部调研组,跑了湖北、浙江、江苏和上海4个地方,进行文化工作调研。从武汉的琴台大剧院,到浙江的横店集团;从知名文化项目,到乡镇普通网吧,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文化部的知情人士说:“这一轮调研的力度、强度很大,引人注目。”

  出人意料的是,此后不久,于幼军的位置变得“飘忽不定”了。

  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于幼军出现在部长列席区,听取政府工作报告。3月7日,于幼军以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身份,出席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文艺界别的小组讨论。但这两次公开露面,于幼军都没有接受媒体采访,和十七大上他与记者谈笑风生的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3月12日,有关“于幼军因涉及早年在深圳任职期间的案件而遭免职”的传言,首次出现在香港报纸上。

  第二天,在文化部举行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于幼军不见踪影,新加坡《联合早报》随即报道“于幼军被免职,正在接受调查”。

  面对这类传言,3月13日下午6时47分,新华网首次做出回应,用黑体字标题在首页发表了博客文章:“今天,《联合早报》刊载消息说,于幼军被免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职务,正在接受调查。据向权威部门证实,于幼军未被免职。”

  3月17日下午,全国人大表决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人选,于幼军没有出现在名单上。

  孙家正升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接任文化部部长。两天后,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前往文化部参加部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于幼军同志继续担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从此以后,有关于幼军被中央纪委调查的消息不时出现。《财经》杂志网站在报道文化部人事变动时,用了“意外”这个词。香港媒体则说,于幼军的去向“扑朔迷离”。今年8月6日,文化部党组召开中心组理想信念专题学习讨论会,于幼军主持会议(这是他最后一次以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身份出席公开活动)。从8月到10月,于幼军完全淡出了公众视线。

  今年国庆节期间,《联合早报》报道称:“中纪委指于幼军担任深圳市长期间利用职权影响力,在市政府招标工程中令其亲友所属香港公司中标而获取巨额利润,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对其作出‘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

  据悉,于幼军的文化部党组书记及中央委员等职务,将在下周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后陆续撤销。”

  报道随后得到证实,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即10月6日,文化部网站首页“现任部领导”一栏作了更新,显示部长、党组书记为蔡武。副部长、党组成员为陈晓光、周和平、赵维绥、郑欣淼、赵少华。原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的名字从“现任部领导”栏目中消失了。

  文化部这一人事变动的信息,立即被媒体捕捉到。在中国新闻网予以报道后,广东的《南方都市报》向文化部新闻信息处求证,得到的答复是:部领导名单的变化并非技术错误。新闻信息处同时对该报表示:“是的,中新网的报道属实,于幼军确实已经不再担任部领导的职务,有关领导的职务变化,可以从我们网站查看。”

  6天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纪委对他的处分决定,他在深圳的违纪案件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何以“留党察看”

  于幼军“留党察看两年”的消息经官方确认后,记者就此采访了研究中共党史的专家。专家指出:中共中央一中全会的主题通常是人事;二中全会则主要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至于三中全会,由于距离党代会的召开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尚难发现现任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是否存在“问题”。因此,按照惯例,党的一中、二中、三中全会,一般不会涉及对相关问题人员的处理,而在三中全会上被撤销中央委员职务的,于幼军还是30年来的第一人。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用了不足百字的篇幅陈述于幼军所受的处分,但他为何会被留党察看,其原因并未提及。

  记者查阅了相关纪检、监察部门的网站,也未发现对其原因的解释。

  不过,记者在2008年10月13日出版的香港《文汇报》上,发现了一篇题为《于幼军撤职,个中案情曾几经反复》的报道。报道披露他这次出问题主要是受其胞弟于小军(该报原文,下沿用)的“拖累”。报道说:“于幼军弟弟的公司在深圳重大工程中中标,虽然于幼军坚称事件循正常手续办理,但因公司为其弟所有,于幼军有瓜田李下之嫌。”

  于小军的公司究竟是什么来路?在那次重大工程的招标过程中,究竟得了多少好处?为了弄清真相,记者专程来到深圳。

  在深圳市有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表示,当年,于幼军的案子是由中纪委工作小组直接查办的,他们并不了解详情;在深圳工商局,记者也查不到任何以于小军名字登记或注册的信息及相关资料(不知名字是否有误)。

  几位当年曾和于幼军共事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从未见过于小军,也不知道他的公司究竟是干什么的。

  在众人的印象中,于幼军向来为人谨慎,平时也很少参与商业应酬活动。“他从不在办公桌上放置家人的照片,他的妻子、女儿和弟弟,也从未到于幼军的办公室找过他。”

  这些线索无法深入,记者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该案的另一个关键性人物:吴汉良。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吴汉良曾身兼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首席会长、广东省政协委员、港区广东政协委员联谊会召集人等职。他“数年前通过于幼军的胞弟于小军,与时任深圳市长的于幼军认识,后来两人关系十分密切”。“于幼军到哪里做官,吴汉良就跟到哪”。他还“与于幼军的胞弟于小军联手,获得深圳多条公路的开发权”。

  去年9月底,吴汉良因以上种种问题在深圳被扣查,随即押送到河北廊坊接受审查。而香港《文汇报》也明确指出,于幼军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港商吴汉良招供有关”。

  吴汉良,1954年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1990年初,举家迁居澳门,并率先在澳门成立东南亚地产置业发展有限公司;1992年,他又斥资在香港成立东南亚地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亲自出任董事长,全力发展内地、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大型房产开发业务。了解这些情况后,记者又向深圳市工商局询问此人及相关情况,对方表示“很难查”,并拒绝进一步作答……

  大胆的语文老师

  于幼军1953年1月出生于广州,福籍江苏丰县。他的父亲是老红军,曾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49年随解放军南下,此后定居广州。于幼军从小生长在这个红色家庭里,“文革”期间曾作为知青插过队。

  1971年,18岁的于幼军从广州市重点中学109中学高中毕业后,留校担任高一年级辅导员,同时给学生上语文课。于幼军教过的一位女学生说,当时大家很喜欢这位口才出众的语文老师,“他讲课声情并茂,而且多才多艺,兼任学校宣传队队长。参加汇演时,他的拿手好戏就是扮演杨子荣,唱得有板有眼。”

  于幼军的大胆、不拘一格,也给这位女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宣传队选拔舞蹈队员,我虽然擅长跳舞,但出身不好,父母都被打入了‘牛棚’,没有人敢招我,只有于老师毫不忌讳,把我招进宣传队。那时候,我家里偷偷藏了一箱书,里面有四大名著、《我的前半生》等‘毒草’。于老师知道后,非但没‘告发’我,反而找我借书看。他还鼓励我走上新闻创作之路。”

  比于幼军早一年分配到学校的赵南成,和于幼军住在同一间教师宿舍,如今是广州《老人报》总编辑。他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的于幼军:“他睡下铺,躺在他的床上,可以看到贴在上层床板上的《前出师表》;坐起来,可以看到贴在床尾墙上的《后出师表》。这两篇文章他背得滚瓜烂熟,以此激励自己。”

  赵南成告诉记者,那时于幼军最爱读鲁迅的作品。

  于幼军在109中学领的第一个月工资,全部用来买了《鲁迅全集》。经历一番苦读,他很快成为研究鲁迅的专门人才,他以鲁迅为题的公开课,在学校里很受欢迎。赵南成说:“于幼军还很崇拜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并模仿毛泽东游泳。当时的109中学位于广州郊外的江高镇三元岗,山青水秀,学校旁边流淌着一条100多米宽的河,于幼军每天早上都要到那里游一个来回,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到了1975年,在广州市教育系统内,许多人都知道一个“很会讲鲁迅的于老师”。越秀区教育局看中了他,调他到局里做宣传干事,很快发展为党员。于幼军从此走上文化宣传之路。1978年,他被调往广州市委宣传部。1981年,又被调入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

  人生的转折点

  在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于幼军的主要工作就是“做课题、搞研究”。也许正是因为在研究工作中感到了知识的欠缺,于幼军选择“边工作边读书”。从1980年到1985年,他花了5年时间,拿到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的本科函授文凭。

  从1985年开始,于幼军花一年多时间集中精力做了一件事:和黎元江合著《社会主义四百年》。这本书模仿当时最流行的金庸武侠小说的章回体格式,讲述了社会主义运动史。原本枯燥的政治理论,变成了生动的通俗读物,深受青年人的欢迎,一时轰动全国,不仅获得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也吸引了省市领导的注意。

  很快,于幼军升任社科所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并主持撰写广州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指出“文化建设也要对外开放、也要引进”的观点,在广东引起激烈的争论。最终,广州市委常委会通过了于幼军的报告,并把它作为广州市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1986年成为于幼军人生中的转折点。他先出任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3个月后转任广州市东山区委书记,时年33岁。1993年他被提拔为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此后主持文化宣传工作长达7年。1994年他成为省委常委,是当时广东省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

  博导为他“痛心”

  记者这次到广州采访,问起对于幼军的看法,大多数人避而不谈。不过,于幼军的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系教授叶汝贤,却第一次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说:“我要谈谈于幼军在中大读书的经历,这是为了回应一些不负责任的推测与谣言,也是为了客观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于幼军。坦率地说,此刻我对他非常痛心。”

  早在于幼军攻读中大哲学系在职硕士学位时,叶汝贤就和于幼军相识。他当时对于幼军的第一印象是“稳重”。随着接触的增多,于幼军深厚的理论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令叶汝贤印象深刻。1995年,于幼军硕士毕业后,叶汝贤提议他继续读博。因为于幼军原来的导师刘嵘卧病在床,对于幼军博士论文的实际指导工作便由叶汝贤承担。

  在叶汝贤心目中,作为学生,于幼军无疑是合格的。他很有天分,且读书刻苦,从不缺课。面对很多人对于幼军博士学位的质疑,叶汝贤进行了反驳:“他来家里看望我,从不带任何东西。只有一次,他看到我穿着一件破旧的衬衣,对我说:‘老师,我给您买件衬衣如何?’我没有答应,他就没有再提此事。他的学位是按时完成的。1999年夏,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在中大哲学系讲学厅举行,论文题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当时答辩委员会主席、原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给予这篇论文很高的评价,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叶汝贤告诉记者,他和于幼军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08年5月。当时他到北京开会,于幼军得知后,特意邀导师小酌。此时,纪委已经在调查于幼军的相关案件。叶汝贤察觉到,于幼军的情绪“平静中有点消沉”。饭桌上,师生俩很默契地避开了敏感话题,书成为唯一谈资。于幼军强打精神对导师说:“以前很多书都没功夫看,现在可以好好读读了。”这次分别后,叶汝贤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我不想评价他的仕途,但我了解他的性格。他无论到哪上上任,都希望给当地带来新东西。可他书生气太浓,可能做错事,自己却没有察觉。他始终是我的学生,我为他感到痛心。”

  深圳起风云

  有媒体统计过,于幼军的仕途和“7”这个数字有缘。他经过7年的历练,成为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常委,进入副省级干部的行列;又经过7年,于幼军于2000年4月出任深圳市市长,年仅47岁。

  此时,深圳特区自成立19年来,第一次面临新的重大挑战——长江三角洲的上海和苏州迅速崛起,它们以金融、外资、高科技取胜的城市定位,和深圳的定位高度相似。一批著名企业离开深圳北迁,台商在长江三角洲的投资额超过了珠江三角洲,深圳引以为傲的“股市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正准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圳以经济特区的身份享受了19年之久的各种优惠政策,将逐渐被取消。不少深圳人对前景感到担忧。

  此时于幼军走马上任,既有信心也有压力。在2000年4月到2003年5月的3年时间里,深圳人对他主政期间的几件大事仍印象深刻:初步明确深圳新定位、建立深港经济合作区、正面参与“深圳,你被谁抛弃”大讨论、启动行政体制改革试点。但深圳人也不讳言:于幼军在离任时,一些改革措施和施政承诺并未完成。

  与批评者对话

  2002年11月16日,一篇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2万字长文,发表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文中以大量的实例,对深圳市政府工作效率、官员忧患意识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提出许多尖锐的批评,引发了1400万人的广泛讨论。2003年1月3日,在中共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闭幕式上,于幼军高调回应了此文:“只要深圳人不自己抛弃深圳,谁也抛弃不了深圳。”6天后,于幼军出席一次颁奖活动,提出“要见一见”这篇文章的作者。

  2003年1月19日上午9点,在广州市东风路的广东大厦,于幼军和文章作者进行了一场对话。

  “市长您好,我叫呙(音同“郭”)中校。”

  “你真是一文惊人啊!”坐在圆桌另一头的于幼军笑着说。

  第二天,市长与网友对话的照片登上了《南方都市报》的头版。这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讨论,被海外媒体称为“开创了中共省市长级高官与网上批评者当面交流的先河”。

   (待续)原刊《环球人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b05a7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d.html

《于幼军沉浮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