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故事六则

发布时间:2014-12-10 09:07: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趣味地理故事六则

1.牛郎织女与星空图

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两岸。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 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 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

5.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6.海湾战争与自然带

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美军用电子监听等高科技手段来确定轰炸目标,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极少,面对多国部队"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战斗力严重损伤,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由此可见,自然带与地形,对于空袭战,起了不可小觑的客观影响。

7.巧用日食签和约

公元前6世纪,在今天土耳其境内居住两大部落。两部落本来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两部落相互敌视,要用刀和剑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仇恨。战争已残酷地进行了5年,战争拖得愈久,双方积怨愈深,老百姓遭受的苦难也愈重。

古希腊天文学家泰勒斯痛恨这场无谓的战争,决定利用一次难得的日全食来消除战祸。泰勒斯熟悉天文知识,预先推算出公元前585528日,当地将发生日全食。于是,他公开宣布:“上天对这场战争十分厌恶,将吞食太阳向大家示警。如若双方再不肯休战,到时将大难临头。”

交战双方都认为上天是他们的庇护者,不可能对他们发难的,因而也都把泰勒斯看成是一个疯子,根本听不进泰勒斯的劝告,两军对战更加激烈。

528日,正当交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忽然间,日全食发生了,一个黑影闯进入圆圆的日面,把太阳一点一点地“往肚里吞”,眩目的太阳光盘一点一点减少,大地上太阳光慢慢减弱,好象黄昏降临。动物不安地躁动起来,鸟儿归巢,鸡犬返窝,气温下降。等到黑影把太阳全“吞没”时,顿时天昏地暗,大地呈现一片夜色,天上的星星也出来了,在昏暗的天空中闪烁着。就在这时,交战的双方都被推入茫茫的“黑夜”。尽管过了几分钟,黑影又开始慢慢将太阳“吐了出来”,灿烂的阳光又撒满大地,但是,这种奇异的天象给交战双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方的僧侣经过一番商讨以后,都相信泰勒斯事前警告的话,是上天不满他们的战争而发出的警告,于是双方一致同意握手言和,心悦诚服地签订了永久恪守的和平契约。泰勒斯以他的聪明才智,巧用日食签和约,从而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到了日本才知道死不认帐还会很有礼貌

到了澳大利亚才知道有袋子的鼠肉也很有味道;

到了德国才知道死板还有一套一套;

到了西班牙才知道被牛拱上天还能哈哈大笑;

到了奥地利才知道连乞丐都可以弹个小调;

到了瑞士才知道开个银行帐户没有10万瑞士法郎会被嘲笑;

到了丹麦才知道写个童话可以不打草稿;

到了意大利才知道天天吃烤Pizza脸上都不会长疱;

到了俄罗斯才知道有这么大块地会有人吃不饱;

到了梵蒂冈才知道从其境内任何一个地方开一枪都会打到罗马的鸟;

到了古巴才知道雪茄有N种味道;

到了巴西才知道衣服穿得很少也不会害臊;

到了智利才知道火车在境内拐个弯都很难办到;

到了阿根廷才知道不懂足球会让人晕倒;

到了撒哈拉才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

联合国

  爸爸:"你学过《世界地理》课了,你知道世界上哪几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吗?"

  女儿:"知道,是联合国。"

地理课

  老师问:"巴西在哪里?"

  阿呆:"在地理课本五十一页。"

变成月牙时

  一次,地理老师讲述月球上的情况。他说:"月亮大得很,上面十分宽敞,可以住几百万人。"

  马克突然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老师问。

  "我是想,当月球变成月牙时,住在上面的人有多拥挤啊!

日历不准

  儿子告诉父亲:"您买的日历不准。"

  爸爸说:"不会吧?"

  儿子说:"日历上写十一月二十三日小雪,十二月七日大雪,可是这两天都没有下雪!" 

某次月考试题 .....

  中国的煤都是 中国的铁都是

  结果某张试卷上 ......

  中国的煤都是 中国的铁都是(

吹毛求疵看《三国》

  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茶余饭后,街头巷尾,人人都在畅谈其情节,议论其长短。笔者无奉迎之嗜好,却有求疵之毛病。今又求疵一回,请诸公莫笑。

该巨片之第九集中,有孙策等太史慈"日中"归降的情节。但见主人公插剑于地,以观日影,至"日中"那宝剑日影竞缩为一点--真真笑死人也。安徽泾县地处北纬30°40,"日中"时那宝剑日影不知如何会缩为一点?

笔者原以为原著即如此,此疵乃罗贯中之过。但细细想来,又觉凭罗贯中盖世之才绝不至有此之疵,无奈找来原著一看,方知确实错怪罗贯中了。罗才人书中只有 "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既无插剑之说,亦无日影缩为一点之过,电视剧中的问题全是改编者及导演弄巧成拙而已。

笔者善于联想。想那改编者及导演定是"大家",必深通天文地理,不然如何敢问津这部"军事地理教科书"?但"大家"都免不了露此破绽,今日之不学天文地 理,考大学不考天文地理的未来的改编者及导演们将会怎样便可想而知了。由此及彼,想那高考科目改革是否也还需要再行论证然后再推而广之?

地理考试

地理考试时, 老师要学生简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罗马、名古屋、澳门。

其中小明这样写:从前有个老公公, 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 当他爬

到新加坡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头上长著好望角的罗马直冲过来,吓的他拔腿跑进名古

, 赶紧关上澳门。

  妈妈:你的地理是怎么考的,你说说看。   

儿子:一试题里问美洲在哪里,你想想,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哥伦布呀。

  

地理常识

: "婚前你不是说我是你的全世界吗?为甚么你现在又去找别的女人?"

: ",那是因为我的地理常识变丰富了.

 "海拉尔"名字之过  

北京某大学一位毕业生张某被分配到海拉尔工作。

他从末学过地理,不知海拉尔在什么地方,又因虚荣心太强,不愿请教别人。

于是便以名会意,心想:上海在海边,海口在海边,那海拉尔也一定在海边,一定

是海边某一大城市。想到在那里工作,一定十分舒服,甚至还想到了去海里游泳,

海边消夏。

想到此,他乐滋滋地打点行装,登上了去海拉尔的列车去报到了。

经过一天一夜折腾,终于到达了海拉尔,车末停稳,便抓起行李准备下车。  

张某兴奋地走出车站,往四周一看,他"洋鬼子看戏---傻眼"了,

海拉尔哪里是什么海边大城市呀,往东看是茫茫的林海雪原,往西看是苍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张某腿一软,眼前发黑,就瘫倒在地。   

后来,张某在给他的同学写信时说到,学校千不该万不该轻视地理课.

我也千不该万不该连海拉尔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可恨的是人们为什么要把与海

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叫海拉尔!

 

 校长与地球仪 

地理老师带着地球仪走进教室,校长来听课。

 

为了让同学们进入课题,地理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样什么东西?

 

"校长!"同学们异口同声。

 

地理老师只能再引导纠正:"同学们想一想,校长是不是东西啊?"

 

"不是东西!"同学们答到。

教委主任的感慨   

某教委主任下乡考察。

走进教室看到教桌上的地球仪,心里直犯嘀咕:这地球仪怎么斜着放?他转身问

学生这是怎么回事,那学生如实回答:不是我弄的。

主任又去找地理老师,地理老师答:的确不是学生弄坏的,我从仪器站买来时就这样。

主任还不相信又去问校长,校长难为情地说:没办法,学校资金短缺,只好买

台残次品凑合着用。

教委主任听了大发感慨:全社会重教育,可学校连台正品的地球仪都买不起,

这该贻误多少人啊;教具厂也不象话,象这种残品怎么能出厂呢?这不是坑人吗?

朱校长,你给我看看是哪家教具的产品,回去我非撤他们厂长的职不可!

   

吹毛求疵看《三国》  

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

响。茶余饭后,街头巷尾,人人都在畅谈其情节,议论其长短。

笔者无奉迎之嗜好,却有求疵之毛病。

今又求疵一回,请诸公莫笑。

该巨片之第九集中,有孙策等太史慈"日中"归降的情节。但见主人公插剑于地,

以观日影,至"日中"那宝剑日影竞缩为一点--真真笑死人也。安徽泾县地处北纬30°40,"日中"时那宝剑日影不知如何会缩为一点?   

笔者原以为原著即如此,此疵乃罗贯中之过。但细细想来,又觉凭罗贯中盖世之才

绝不至有此之疵,无奈找来原著一看,方知确实错怪罗贯中了。

罗才人书中只有"次日,立竿于营门以候日影。

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既无插剑之说,亦无日影缩为一点之过,电

视剧中的问题全是改编者及导演弄巧成拙而已。   

笔者善于联想。

想那改编者及导演定是"大家",必深通天文地理,不然如何敢问津这部"军事地理教科书"

"大家"都免不了露此破绽,今日之不学天文地理,考大学不考天文地理的未来

的改编者及导演们将会怎样便可想而知了。

由此及彼,想那高考科目改革是否也还需要再行论证然后再推而广之?

 

 

 

 天安门 

(赵本山牵着高秀敏的手,来到开原莲花乡政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上,看到足有三

丈高的办公大楼)

高秀敏(眼睛发亮,惊呼):哎吆妈呀!这就是天安门啊?!  

赵本山(急扯高秀敏衣角,尴尬地):穷咋呼啥呢,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土老帽啊?

天安门不是在铁岭嘛。

(范伟在一边偷笑:真他×的一对文盲!连天安门在沈阳都不知道!)  

 

一个老教师向年轻教师传授经验:一次,

课上学生向我问了一个问题,一下子把我难住了。

你说我怎么处理的?把学生很很训了一顿,"这样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笨到家

!"然后口气一转,"以后遇到问题要好好想想再问老师。"

然后嘛,我就从容走出教室,回到办公室,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弄明白后,回到

教室,走到那个问问题的学生跟前,

"怎么样,想出来了吗?""没有。""这个题是这样。。。。"

学生对老师肃然起敬。最重要的是,从此这个学生再也不问问题了。

哈哈,多省劲!   

 

地理教过中国产煤最多的地方是辽宁省抚顺,产铁最多是辽宁省鞍山。

所以抚顺被称为中国的『 煤都』,鞍山称为『铁都』。  

某次月考试题 .....   中国的煤都是 中国的铁都是  

结果某张试卷上 ...... 中国的煤都是 ;中国的铁都是(

  

二郎山最高   

地理课考试时。在试卷中有一道填空题写着:"我国最高的山峰是( )

小勇不假思索地填上了"二郎山"。 

讲评试卷那天,地理老师把小勇叫了起来:"上课时,我讲了珠穆朗玛峰高

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你不知道吗?"  

小勇说:"知道。可是前几天我听到一首歌里唱'二呀么二郎山呀,高呀么高万

丈。"

我仔细一算,一万丈要有三万多米,那比殊珠穆郎玛峰高多了。"

 

一年两季  

格桑家里开了个小店,有时格桑放学回家,也帮着照应一下。

一天,地理老师问他:"一年有几季?"""

"没错,淡季和旺季。"

  

太阳一定怕月亮   

弟弟:"哥哥,太阳一定怕月亮吧?"  

哥哥:"为什么呢?"   

弟弟:"因为太阳只敢白天出来,晚上月亮一出来,它总是躲起来。"  

 

 

及早训练   

"爸爸,我长大了要当个北极探险家。"   

"那太好了,小虎。"   

"我想从现在起就进行一项训练。"  

"什么训练?"  

 

 

登陆以后   

地理课老师问哈里--

"当哥伦布把一只脚踏上美洲后,他最先做的是什么呢?"  

哈里回答:"不知道。"  

"你真笨!" 他的同桌汤普森抢着说,"就像人们说'您好'一样简单,他的另一

只脚难道不跟着上吗?"

 

太阳怕热   

教师同学生道:"夏天日长,冬天日短,这是什么道理?"  

聪明的班长站起来答道:"夏天太阳怕热,慢慢的走,冬天太阳怕冷,很快地赶,

所以夏天日子长,冬天日子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40a670a300a6c30c229f90.html

《趣味地理故事六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