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课时达标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9-08-14 13:36: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时达标检测(三十二)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解析:B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世界是物质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物质是运动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体现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故本题答案选B项。

2(2018·江苏四市模拟)《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观点(  )

A.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属于否认物质的客观唯心主义

D.坚持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解析:B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以A项错误;作者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正确,当选。

3.为带动微山旅游的发展,山东省微山县以微山湖渔村为基础,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人类可以改变和征服自然 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 改造自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本题借助具体事例考查自然界的物质性。中的征服自然说法错误;改造自然要以客观实际为根本出发点,说法错误;②④是微山县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旅游生活圈的哲学依据,符合题意。

4.北极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是夜空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千百年来,曾经的北极星会被新的更靠近北天极的恒星取代。现阶段北极星是指小熊座α星,在3 000年前是天龙座α星,隋唐时期北极五成了北极星,而到公元4 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座将成为北极星。以上材料说明(  )

A.北极星是人们实践的产物

B.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C.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解析:C 北极星会被新的更靠近北天极的恒星取代表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答案为C项;北极星是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的事物,并非人类实践的产物,A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项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项错误。

5.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倾心畅谈,大杯痛饮。我希望长河悠远,岁月无痕,大地不老,阳光普照。从哲学角度看(  )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否认了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错误。题目表明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①②当选。

6(2018·韶关模拟)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稳中求进(  )

A.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B.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与上升性

D.说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B 稳中求进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

7(2018·自贡一诊)中医将亡于药,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很多种植者为多赚快赚,不顾中药材采摘时间和原产地的要求,甚至使用农药。中医没有合格的中药,等于外科医生没有手术刀。这表明(  )

中药材的种植必须遵循其生产规律 违背规律的种植必将对中医药事业造成损害 对中药材种植规律的改造和利用能造福人类 对中药材种植规律的认识决定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很多种植者为多赚快赚,不顾中药材采摘时间和原产地的要求,甚至使用农药说明中药材的种植必须遵循其生产规律,违背规律的种植必将对中医药事业造成损害,故①②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但不是改造规律,排除;决定说法错误,排除。

8.我国有楚人过河的典故: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不久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归。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

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题目中楚人过河的典故告诉我们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①②表述正确入选。③④不符合题意。

9.今天,我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其实,我国古人很早就提过很多生态文明思想。下列说法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天与人不相预

畋不掩群,不取麇夭

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

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D 意思是天与人互不干涉,与题干要求不符,不选;意思是打猎不能把动物的族群全部猎杀,不能杀麋鹿的幼子,含义是不要破坏自然界的规律,入选;意思是雨并不是天上固有的,而是由地气上蒸,遇冷冻凝而成的,表达的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不选;表达出一种保护鸟兽鱼鳖以利永续利用的思想,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入选。

10.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这一特点从哲学角度看(  )

A.否认了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是唯心主义的

B.抹杀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根本性作用

C.忽视了自然环境对生活质量的决定作用

D.认识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解析:D A项错误,题目中的观点看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属于唯物主义观点。B项错误,外因不能对事物发展起根本性作用。C项不是哲学观点。题中特点从哲学角度看认识到了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D项当选。

11.长期过多追求GDP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了由大气、水、土壤等共同构成的威胁人们健康的立体污染。环境问题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这说明了(  )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要以尊重和认识规律为前提

人们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人们的经济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积极支配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题干中长期过多追求GDP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了由大气、水、土壤等共同构成的威胁人们健康的立体污染,说明人们必须尊重和认识自然规律,人们的经济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①③正确;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错误;支配规律是错误的,不选。

12.工匠精神是一种沉稳求进的操守和情怀。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工匠们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要求工匠们在技艺传承中要(  )

把握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使质变的发生 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C 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这要求处理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当选;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就要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当选;技艺传承应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错误;与材料中心无关。

二、非选择题

13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应从两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由于自然对人的意义,自然是客观的,因此,人应当尊重自然。其次,人的行为总是受价值观的支配,人之所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因为和谐相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和谐相处才有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答本题时应坚持两点论:既要从正面论证,又要从反面说明,既要从理论上阐述,又要从实践上证明。

答案: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就是证明。

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4扶贫开发是有规律可循的。W县政府认真研究县情,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该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入股分红和劳务合作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一年来,该县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均大幅增长,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县是怎样成功实施精准扶贫的。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中规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结合材料,本题可从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角度谈该县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的。

答案: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该县在精准扶贫中认真研究县情,从当地实际出发,自觉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W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造性地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3ae2c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b.html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课时达标检测:三十二探究世界的本质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