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广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3-12 22:58: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农广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作者: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3年第06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为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场所,也是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场所。目前我国处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但农业技能型劳动者和先进科技推广人才供不应求甚至严重短缺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广校作为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阵地,加强农广校实训基地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是当前农广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

        1980年农广校根据农民需要,建立了特有的农民教育的模式,开创了穷国办大教育的先河。但建校以来,基础建设十分薄弱,办学条件较差,实训基地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学历教育一方面靠(面授辅导),一方面靠(听广播),学和用基本是脱节的,一些种养大户、示范户的试验、示范带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随着农广校初等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各种项目培训的开展,为满足培训需要,各地建立了零零散散的实训基地。据调查,目前辽宁省农广校体系的基地可划分为自建基地(由农广校自己经营,结合当地产业和学员所学专业开展种植和养殖活动,为培训农广校教师、学员实践提供服务,为农广校开展育种、试验、示范提供场所)、共享基地(是指农广校隶属农业局或推广中心,共享农业局或推广中心培训基地)、项目培训基地(在开展阳光工程、设施农业培训项目时使用的有关部门的实训基地)、联合基地(与合作社、学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部队、农户等联合开发的基地)。自建基地只占总量的3%,项目培训基地占到78%,联合基地和共享基地分别占10%9%。但由于没有从上至下的政策、机构、体制做支撑,全省农广校的基地不成规模,没有标准,形式各异。有些基地,因没有后续资金支持,难以维持。有些基地掺杂各种复杂因素,不能与有关部门长期保持合作关系,随时解散,随时形成。还有些基地,与农广校需求相距甚远,不能满足自身所开专业和培训项目的需要。这说明当前农广校实训基地建设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探索阶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2cfa25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4.html

《农广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