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厚爱。歌曲为二段体,第一乐段(第116小节)节奏和旋律明快,尤其是第34小节附点四分音符及第11小节的切分节奏运用,更使音乐富有动感,生动描绘出小溪流水欢快奔腾的形象。紧接着第二乐段以弱起进入,旋律与前段形成明显的对比,情绪转化为热情而舒展,歌曲结尾处的“啦”节奏欢快、跳跃,富有特点,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快情绪的真实表现,使人仿佛看到了潺潺流水奔流不息,带着祖国的骄傲,汇入大海的生动情境。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在歌唱中体会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并尝试用自信、整齐、富有感染力地歌声演唱。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和理解速度、力度、旋律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3.在音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对祖国的深情爱意。要体会小溪那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信、整齐、富有感染力地歌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弱起、一字多音、长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趣导入
1.欢迎同学们走进音乐王国,让我们用音乐的方式来打招呼吧!(练声曲)2.师:伴着同学们优美的歌声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要带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听谁来欢迎我们了?(小溪水)
3.哇,溪流的声音真是动听呀,叮咚叮咚唱不停。他们想给同学们来个自我介绍呢!
2/45430|1032|1060||



4.提问:这句旋律有哪些特点?(板书出示)(突出休止符的作用)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活泼、调皮)然后指导“啦”的发声方法,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啦”5.出示旋律:2/45125|3.1|217|1-|10‖并练唱旋律。这条小溪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自信、勇敢)6.把12条连起来唱一唱。
【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可以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美的氛围之中,设置疑问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欲望。在进行情境创设时,通过练唱《小溪流水响叮咚》片段,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感受速度、力度、旋律对音乐表现的重大最用,并为歌曲的学唱作好铺垫。诱发他们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同时,为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打下情感基础。(二)、新授歌曲
1.初听《小溪流水响叮咚》,感受歌曲的情绪。(优美抒情)引出课题,板书。(指导朗读课题带上情绪)
2.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听师范唱,生打节拍伴奏。
3.刚刚小溪在一路都遇到了哪些风景?(小组讨论)(太阳、月亮、星星)(日夜兼程不停地在流动)(农民、洗衣姑娘)
4.再次聆听,画旋律线,本首歌曲可分成几个乐段?边听边根据旋律的起伏,画旋律线。5.找到弱起小节,练习巩固。(注意附点节奏、连音线、长音)
5.有节奏的读歌词,感受切分音、一字多音等。
【设计意图】在歌曲的学唱、演唱过程中,可让学生们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并可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唱歌曲,这样既增添了学生们的信心,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读谱、唱谱过程。在情境创设与熟悉歌曲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既从感性上多听、多感受,又有了在理性上对音乐的思考,从而达到熟悉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6.随音乐张口默唱,熟悉歌曲。
7.师:小溪每天生活得非常快乐,但是他还有更大的心愿与理想,请大家小组练唱第二段歌词。



8.师纠正错误,巩固练唱。
【设计意图】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进行自我表现,让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从潜意识中巩固歌唱音准的同事,进一步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分享多种学习方式带给他们以快乐,使他们尽情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三)锦上添花:编创打击乐伴奏和舞蹈动作1.为歌曲配上合适的打击乐,小组讨论。2.随音乐分组展示。(四)总结拓展
1.这么美的歌词,这样美的旋律,给我们展现这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现在大家的心情如何?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从你们的歌声中,我能感觉到小溪的清澈透明、活泼调皮,亲吻着大山和森林,汇入宽阔的江河然后勇敢的奔向那无边无际的大海。其实你我就好像一条条小溪流,平凡而渺小,可我们也要向小溪那样自信、勇敢的向前奔跑。说到这里,我想为同学们推荐一首诗《苔》,苔虽然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但它们也要像牡丹那样勇敢的绽放,活出自己的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上的冲击,美好生活与和谐乐章的统一关系让学生直观、深刻体会也要像小溪一样勇往直前、自信绽放。并在自主的思考、讨论中,得知“我”该怎么做。
《小溪流水响叮咚》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
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学习常规的训练,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有所增强。尤其是中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使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新的特点。中年级学生大脑中的具体形象成分和抽象逻辑成分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在直观形象成分增加的同时,抽象逻辑成分开始增加。在学习上,要注意直观



形象法和抽象逻辑法的自然过渡。特别是在音乐学习方面,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可逐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在唱歌课上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和对音乐的感知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歌曲的抒情性,并从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愉悦。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于孩子们心灵的碰撞,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在进行伴奏乐器和舞蹈编创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张扬个性,自我表现力更强了。
《小溪流水响叮咚》效果分析

学生学习习惯态度分析:
199%的同学都比较喜欢音乐课,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2、能够通过反复聆听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性,从而提高音乐课的学习效率;3、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4、在课堂上能有秩序地用音乐的方式进行问好和再见。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测试情况来看,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已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感受出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感受和理解速度、力度、旋律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能有感情地演唱所学歌曲,并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进行表演唱;
3、能把乐理知识融入到唱歌与欣赏中,并把音乐与相关文化进行有机的整合。教学经验总结: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为音乐课增添很多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使音乐课的娱乐性更容易得以体现;
2、充分利用打击乐器的伴奏编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教学改进反思:
整节课,因为录播的环境因素,学生的学习由紧张到放松,渐入佳境,每个阶段学生都很投入,他们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表意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了教学活动的所有环节,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策略,学生能主动探究、乐于创新、积极实践,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善于创新等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课堂中还存在有个别同学走神、分散注意力的现象,需要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使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不随意注意,从而引导学生快乐、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强审美教育,培养乐观、开朗、向上的情操。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材分析



《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中的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厚爱。从小溪的身上能够感受到它那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歌曲为二段体,第一乐段(第116小节)节奏和旋律明快,尤其是第34小节附点四分音符及第11小节的切分节奏运用,更使音乐富有动感,生动描绘出小溪流水欢快奔腾的形象。紧接着第二乐段以弱起进入,旋律与前段形成明显的对比,情绪转化为热情而舒展,歌曲结尾处的“啦”节奏欢快、跳跃,富有特点,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快情绪的真实表现,使人仿佛看到了潺潺流水奔流不息,带着祖国的骄傲,汇入大海的生动情境。

《小溪流水响叮咚》评测练习
1、用自信、富有感染力地歌声完整演唱歌曲。
2、为歌曲编创打击乐器的伴奏(三角铁、沙锤、串铃、碰铃等)3、明白连音线、弱起节奏、休止符、附点节奏的作用。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后反思
《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是教材第五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所以在课上我以与小溪交朋友为主线,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音乐实践复习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切分音等节奏,



以及一字多音的唱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把知识技能与音乐情感、音乐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二乐段以弱起进入,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这里我先让学生感受旋律的变化,找出弱起小节,然后通过指导练唱,攻克难点。学完整首歌曲后,小组讨论合作编创打击乐器伴奏和舞蹈动作融入歌曲,让学生感受各种表达音乐的方式。最后拓展延伸环节我为大家推荐了一首古诗改编的《苔》,鼓励同学们也要像小溪、像苔一样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绽放自己。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在课上我的评价语不够生动,在练唱的环节不够紧凑,课堂语言不够精炼等等。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学习、多摸索,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小溪流水响叮咚》课标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始终把音乐新课标理念作为教学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并由此获得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也要力求体现年段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素养,一是应以“听”为主线贯穿始终。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的聆听手段,让学生在“听”中思考,“听”中感悟,“听”审美,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培养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二是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



于大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学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在歌唱中体会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并尝试用自信、整齐、富有感染力地歌声演唱。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和理解速度、力度、旋律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在音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对祖国的深情爱意。要体会小溪那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fc4c5c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84.html

《小学音乐_《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