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戈尔曼《情商》经典

发布时间:2019-01-15 22:56: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丹尼尔戈尔曼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

第一章情绪的功能

第二章情绪的失控

第三章 智人的愚行

第四章 认识自己

第五章 激情的奴隶

第六章 整体性向

第七章 同理心的根源

第八章 社交技巧

第一章情绪的功能

  先让我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故事。前些日子,有一列火车行经路易斯安纳湾区,不幸因一一艘大游艇撞毁桥梁铁轨,导致火车翻覆水中。火车中的鲁西夫妇一心只想到女儿的安危,眼见河水漫入车厢,费尽全力将女儿送出车窗,夫妇两人不及逃生,惨遭灭顶。获救的女儿安德芮因脑性麻庳须以轮椅代步。请读者试想想看,鲁西夫妇临终前一刻脑中想的什么?

   鲁西夫妇为拯救女儿奋不顾身的作为,确实展现出非凡的勇气。这种为子女牺牲奉献的故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在人类未来的进化历程中也必然会一再重演。生物学家或许会解释说,这是人类为了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的本能反应,但对于危机时刻的父母而言,这无非是爱的表现。

  这一舍己救女的伟大行为证实了无私的爱,对人类有多重要,危急时刻的唯一指引就是我们最深沉强烈的情感, 这也是人类得以代代延续的重要原因。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正因抱持着为子女可以徼珀切的坚定意念,才能超越个人求生的本能行动。从理智的角度来看,这种牺牲似乎是非理性的,从情感的观点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

  

  情绪何以能以过进化的历程占据代码类心灵的核心位置?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在危机时刻的反应可提供解释。人类在面临危险、痛失亲人、遭遇挫折、维系夫妻关系、建立家庭等重要情境,都不容理智独力逃避。必须仰赖屋的指引。每一种情绪都是可立即付诸行为的明确指示,而且一再证明可充裕应付人生的挑战。经过进化过程的无数演练,这些情绪武器深印在神经系统中成为心灵的自发倾向。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决策过程中情感孝量的比重绝不亚于理性。甚至时不过之。然而社会却过度强度智商的重要,忽略了情绪当道这际,再高的智力也是罔然。

  

  当激情淹没理智

  

  下面再告诉你一个不慎引发的悲剧。十五岁折麦迪想和父亲开个玩笑,躲在衣橱里,待父母访友归来时突然跳出来吓他们,当时是清晨一点。

  

  然而爸妈却以为麦迪当晚会去朋友家住,因此进门时听到屋里有声音便非常紧张,父亲立刻拿起手枪到女儿的房间查看,只见一个人影自衣橱里跳出来,父亲慌乱中开了一枪,打中女孩子儿颈部。十二小时后麦迪伤重身亡。

  

  恐惧正是人类进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原始情绪。恐惧促使我们保证家人远离危险;恐惧促使父亲抓起手枪搜寻隐身在家中某个角落的入侵者;恐惧使他在尚未认清对方是谁,甚至来不及听出女儿的声音,便扣下致命的板机。进化生物学家认为,这类自发的反应已深烙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上,因为在史前史一段漫长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反应不仅攸关人类存亡,更关系着重要的进化任务……将这个自我防卫基因传给下一代。

  

  从长远的历程来看,情绪的确是人类的绝佳武器,但对照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发展,我们的进化脚步显然已追不上。因此,社会必须制定规章来压制人们由内而外胸涌澎湃的情绪。

  

  行为行动

  

  早春的某一天,我开车经过科罗拉多一处山隘,突然一埸大雪遮天盖地而来,前方什么也看不见,只是刺目的雪白一片。我紧紧踩住刹车,清晰地感觉到沉重的焦虑,听到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焦虑渐渐演变成恐惧,我将车停到路旁,等待这朝气雪过去,大约半小时后雪终于停了。眼前又明朗起来,我才又开车上路。但走没多久又被阻住,这回不是雪是车祸。因能见度低,一辆车撞上前行速度较缓慢的车,只见救护人员忙进忙出,刚刚我如果继续前进,很可能3也会追撞成一团。

  

  恐惧衍生的谨慎心理救了我一命。一如兔子瞄到奔驰而过的狐狸影子会立刻恐惧地静立凝神,或是史前的哺乳动物会躲避觅食的恐龙一般,内在的声音警示我要停下来留神步步逼近的危机。

  

  基本上,任何一种情绪都是促使我们采取某种行动的动力,亦即拜进化之赐使我们在面临各种情境时能立时拟定因应计划。情绪一字根源自拉丁动词“行动”,意指采取趋吉避凶的行动。观察动物或孩童的举止,最易看出情绪与行动的关系,事实上,也唯有在文明化的成人身上,才看得到情绪与行动分离的特例。也就是说,任何情绪都可能促使我们采取行动。

  

  每一种情绪各有独特的生物特征,也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随着探讨人体与人脑的新方法不断出现,现在专家能够以更精细的生理角度,观察到情绪如何促使我们做出不同的反应:

  

  1、愤怒时血液流向手部,更便天抓住武器或批败敌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之类的东西激增,激发强大的力量。

  

  2、恐惧时血液流向大骨肌肉,并因而使脸部因缺血而惨白。身体僵立动弹不得,可能是争取时间孝时是否躲避为上策。脑部情绪中枢激发荷尔蒙使身体处于警戒状态,专注逼近的威胁,随时准备作最佳反应。

  

  3、快乐时脑部抑制负面情绪的部位较活跃,能量增加。生理方面唯一的特征是较为沉静,使身体能较快自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如此不但身体得以休养生息,也才能鼓起精神因应眼前的挑战与目标。

  

  4、爱、温柔与性满足会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警觉状态,这与愤怒与恐惧引发的打或逃反应恰恰相反,全身笼罩在平静与幸福感之中,极有利于与人合作。

  

  5、惊讶时眉毛会上扬以便扩大视觉范围,也可让更多光刺激到视网膜,借以很快了解周遭的情况,研究最佳的因应对策。

  

  6、全世界任何种族厌恶时的表情都一样:上唇向一边扭曲,鼻子微皱。达尔文认为刚开始这个动作是为了闭紧鼻子以免吸入可厌的气味,或表示想吐出难吃的食物。

  

  7、悲伤的主要功能是调适严重的失落感,如新人死亡或重大挫折等。人悲伤时会精力衰退,生趣全无,尤其对娱乐不再感兴趣,悲伤到近乎抑郁时甚至会减缓新陈代谢。人们利用这种退以自省的机会悼亡伤逝,省思人生的意义,当精力慢慢恢复时再规划新的开始。或许精力的衰退最初是为了让悲伤者留在家里,因为这时刻他们比较脆弱,在外面容易受到伤害。

  

  这些情绪反应多是经过慢长的史前时期慢慢进化,当时的生存环境自是极度恶劣,新生儿夭折率甚高,很少人能活到三十岁,食肉动物横行,水旱无常,了不聊生。但随着农业时代的到来及原始社会的建立,人类的生存条件大为改善。在古时代,一触即发的怒气或许是生存的要件,但今天十余岁的孩子轻易就可取得枪枝,火爆脾气往往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一般的人情绪不能与行动分离。文明化程度高的人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会烦恼,但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理性与感性

  

  一个朋友对我谈起她痛苦的离婚经验。她的丈夫爱上年轻的上班妇郎,突然决定要离她而去,接着便展开长达数月的争战:争房子、现金和孩子的监护权。但现在她发现一个人也不错,独立的滋味很好:“我已经不想他,一点都不在乎他了。”而此刻她的眼睛却涌起泪水。

  

  粗心一点的人也许不会注意到她的眼泪,但同理心告诉我们,模糊的眼泪证明她是口是心非,就像白纸黑字去推论一样清楚。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判断力。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交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心理功能。理性的认知是我们比较熟知的,属于意识表层的思考能力。同时并存的另一套感性认知体系,虽说主要诉诸行动且有时不符逻辑,却同样不容忽视。

  

  感性与理性的二分法由来已久,情感的信念似乎又总是比理智更确切。两者对心理的影响比重恰成反比;对一件事感觉愈强烈,理性思维愈是无法发挥作用。这可能与无数世代的进化历程有关,远古时代当人的生命面临危险时,诉诸情绪与直觉反应可能较为有利,深思熟虑甚至可能有性命之虞。

  

  理性与感性通常都能维持紧密和谐的关系,交互作用引导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次挑战。一般而言两者也多能维持均衡,感性认知提供理性判断的基础,经过理性判断可修正甚至否决情感的行动。但两者毕竟是半独立的个体,各自反映出脑部互相关联但互不相属的组织功能。

  

  脑部的成长

  

  要了解感性何以能经常战胜理性,或许应该先控讨脑部的进化历程。人脑总午约三磅,约为人类的近亲灵长类的三倍。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脑部逐渐由下属部位发展也较高级的上层组织,人类胚胎的脑部发展大抵仍遵循此一方向。

  

  人与其他高级动物一样,最原始的部分是环绕脊髓上端的脑干,负责呼吸及器官新陈代谢之类的基本生命功能,并控制一些固定的反应一运动。这个原始部位不具思考或学习能力,而是类似预先设定的调节器,确保身体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动作与反应。这个部位扮演最吃衙角色的时期是爬虫时代,蛇类在攻击之前嘶嘶作声便是最佳写照。

  

  继而自原始的脑干发展出情绪中枢,又历经数百万年,再发展出思考中枢——大脑新皮质,亦即大脑最外层的组织。也就是说,人脑先有情绪中枢,许久之后才发展出思考中枢,由此也可约略推知思想与情感的关系。

  

  最古老的情绪重镇是负责接收现分析气味的嗅觉,任何有机物,不管是营养的、有毒的、是性伴侣、是独人或独物,都有特定的气味。在远古时代,气味的辨识是存亡的关键。

  

  以嗅觉为根基开始发展出最原始的情绪中枢,终而扩大到足以环绕脑干的顶部。原始的嗅觉不过是几层薄薄的神经细胞,第一层接收气味加以分类,看是属于可食的、有毒的、具性吸引力、敌人或是食物。

  

  随着哺乳动物的出现,主要的情绪中枢渐渐成形,状似甜甜圈而底部被咬了一口,那正是脑干嵌入之处。这个环绕脑干的部位当为边缘系统,为脑部增添了情绪的实质功能。在我们陷入狂烈的欲望愤怒、爱慕、警惕时,其实正是被边缘系统攫住了。

  

  在进化过程中边缘系统进而修正两大重要功能:学习与记忆。这一革命性的进展有助于提升动物的生存能力。根据不同的挑战调整因应方式,而非采取一成不变的自动反应。比如说吃了某种食物会致病,下次便懂得避免。而这类食物的选择主要仍是依赖嗅觉,也就是说,嗅觉与边缘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只要分辨不同的气味,还要与过去的经验相比较,藉以做出优劣的取舍。负责这项任务的部位当为嗅脑。

  

  大约一亿年以前,哺乳动物的脑部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原来薄薄两层皮质负责计划、理解与运动的协调,现在上面又增添了几层新的细胞,形成新皮质,这是脑部增进智能的重要功臣。

  

  人脑新皮质比其他动物大许多,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新皮质为主司思考的重镇,负责收集及理解感官接收的讯息,使我们对于感觉能加以思考,同时对观念、艺术、符号、想像能产生感觉。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新皮质使动物能够针对不同情境调整因应方式,大大提升了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进而将这优质的基因代代遗传下去。这是因为新皮质具备制定策略与长期规划等心智能力,不仅如此,艺术、文化、文明的结晶无一不是拜新皮质之赐。

  

  新皮质也是人类情绪精致化的功臣,以爱为例,边缘系统可产生内体的快乐感受,引发性欲,增添新皮质之后,遂有了构筑家庭的基本要素:母爱的天性;母亲长期无怨无悔地抚育下一代,人类才得以不断绵延。在父母的保护下,幼儿的脑部可在冗长的童年阶段慢慢成熟。爬虫类等动物就因缺乏新皮质而没有母爱的天性,新生动物必须躲藏以免被父母吞噬。

  

  从爬虫类到恒河猴到人类,新皮质的数量明显增加,脑部神经路径的互动也相对趋于频繁。这意味着面对挑战时可以有更多样的反应,情绪的表现更精致更复杂,比如说我们能寻自身的感觉有所感觉,灵长类动物脑部新皮质与边缘系统的互助,较其他动物频繁,尤以人类为最,这也是为会么我们能有更丰富的情绪表现。兔子与恒河猴恐惧时只能有固定的几种反应,人类便复杂灵活得多。生存的环境愈是复杂,愈需要灵活的反应能力,而任何动物的环境都不比人类的复杂。

  

  但人的情绪并非都受制于这些高级中枢,遇到重大事件,高级中枢往往要屈服于边缘系统之下。由于很多高级中枢都是自边缘系统衍生出来,可以说情绪中枢在神经路径的构筑上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形同脑部新旧区域的交接带,透过无数的路每项与新皮质纵横交错。也因此情绪中枢对脑部其余部位的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可左右吾人的思考力。

  

  

  

  

  

  

  

  

  

  

  

  

  

  

  

  第二章情绪的失控

  

  善思考的人更能寻求合理的方法,所以生活会快乐;只凭自己的感觉钻牛角尖的人不会寻求更好的方法,所以他会痛苦。

  

  一九六三年一个炎热的午后,也就是马丁发表《我有一个梦》演说的那天,惯窃理杳罗柏斯决定干最后一标。罗柏斯因沉溺海洛因而闯空门行窃不下百次,当时正假释出狱。他事后自称当时已决定改过自新,但女友和三岁幼子急需生活费。

  

  当天他行窃的公寓住有两名女子,二十一岁在《新闻周刊》工作的珍妮丝及二十三岁的小学老师艾米莉。罗柏斯挑上这间座落纽约的高级住宅区的公寓,是因为他认为当时不会有在家,没想到珍妮丝恰巧在家,罗柏斯大林拿着刀子威胁她,并将她绑起来。就在罗柏斯搜刮完毕要离开时,艾米莉也回来了。罗柏斯也把她绑起来。

  

  多年后据罗柏斯回忆,珍妮丝警告他,他绝对逃不了了,她会记住他的长相,协助警方逮捕他。罗柏斯原准备干完这一票就改过自新,一听立刻惊慌起来,完全失去控制。他一时慌乱抓起汽水瓶将两人打昏,惊怒交集之下又将两人刺杀数刀毙命。二十五年以后罗柏斯回忆那一刻:“当时我急疯了,整个脑袋将要炸开来。”

  

  几分钟的失控使罗柏斯懊悔一辈子,将近三十年后的今天他严寒在监狱,那件蠢动一时的命案后来被称为“上班女郎命案”

  

  这种情绪的冲动其实就是神经组织失控。研究发现,这种时候脑部边缘系统发出紧急信息,号召其他组织一起反应,而且这是在一瞬间发生的,职司思考的新皮质根本来不及了解情势,更别说权衡轻重了。这种情绪行动的特色是:事后当事者根本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说,管理思考的新皮质,往往来不及思考,原始的冲动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情绪行动不见得都会导致上述残暴的罪行,日常生活上倒是常引发较轻微但同样不容忽视的问题。想想看你最近是否曾有过情绪失控的情形,也许对家人或狭路相逢的另一部车子的主人大发雷霆,而事后想起来实在没有必要。那很可能也是一种情绪失控,亦即一时被边缘系统的杏仁核越权掌控。

  

  情绪行动也不尽然都是不愉快的,比如说有人听到好笑的笑话大笑不止,这也是情绪行动的反应。人在狂喜的瞬间也是一样的,快速溜冰选手丹詹森几度与奥运金牌失之交臂,终于在职1994年挪威冬季奥运会夺得一千公尺金牌,他的妻子因狂喜过度而被送到一旁急救。

  

  激情的源头

  

  人类的杏仁核顾名思义状似杏仁,位居脑干之上,近边缘系统之下。杏仁核共有两个,分居脑部两侧。人脑的杏仁核比任何灵长类都大。

  

  海马回与杏仁核是原始嗅脑的两个主要部分,之后才慢慢演化出皮质与新皮质。到今天这些边缘系统仍职司脑部主要的学习记忆功能,杏仁核则是情绪方面的总管。如果将动物的杏仁核切除,动物将无法衡量事物的意涵,这种情况称为“情感盲目”。

  

  任何事件如剔除其情绪意涵,几乎便不具有任何意义。某医学文献记载,一年轻人因病切除杏仁核,从此对人完全失去兴趣,宁可离群独居。此病人对话一如常人,但新朋好友一概不识,甚至连母亲都不认得,面对新人的悲痛也无动于衷。看来这个病人对各种感觉已不具认知或感觉的能力,这是因为杏仁核是情绪记忆与意义的储备库,少了它生命便不再有意义。

  

  事实上杏仁核与所有强烈的情感有关。杏仁核被切除的动物不再感到恐惧或恼怒,丧失竞争与合作的动力,对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茫然无感。

简而言之,其情绪不是丧失便是钝化。人类独有的情绪表现——流泪,也是由杏仁核与临近的扣带回引发。拥抱、抚摸等安慰动作可缓和这个部位,使哭泣停止。一旦少了杏仁核,也就无泪可流了。

  

  神经总动员

  

  我们都有过因一时行动而事后无限懊悔的经验,足证情绪的力量往往非吾人所能控制,问题是我们何以会如此轻易地丧失理性?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到波士顿与男友约会。

共进午餐时男友送给她一份她渴想多月的礼物,一个极难觅得的西班牙艺术品。她看了自是满心喜悦,便兴高采烈地提议餐后去看一部好电影,没想到男友竟回答要去练球而无暇陪她。

她在气愤伤心之下,含泪转身离去,一时冲动将那珍贵的艺术品丢进垃圾桶。几个月后回想起这件事,她并不后悔负气而去,痛心的是那件艺术品。

  

  这股冲动正是杏仁核作祟的结果,杏仁核接受外来的感觉讯息后,便会从过往的经验中寻找任何不利的证据。可以说杏仁核就像一个心理哨兵,

不管来者是谁一律加以质问,只为了印证内心最原始的疑问:“这不正是我最讨厌恐惧的吗?”而只要让它找到近似肯定的答案,杏仁核便立刻加以反制,点燃神经引信,通告脑部各区危机来临。

  

  在脑部构造中,杏仁核的设计有点像保全公司,总机人员二十小时待命,只要保全系统被启动,立刻发出警讯给消防队、警察局及左右四邻。

  

  假设触动的是恐惧的警铃,杏仁核会将警讯传给脑部各主要的部位:促使分泌打或逃的荷尔蒙,动员运动中枢,激活循环系统、肌肉与消化系统。自杏仁核分出的其他路径发出分泌正肾上腺上腺素的讯息,刺激脑部进入警戒状态。另外也发出讯息给脑干,使及部露出恐怖的表情,肌肉僵凝、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减缓。同时将注意力专注在引发恐惧的来源,动员肌肉随时准备因应。同时从大脑皮质的记忆系统抽出与眼前危机相关的知识,做为采取行动的优先参考。

  

  情绪前哨

  当一个人受到否定时,马上落入一种痛苦情绪,立即会搜索与否定人有关的人或物,往往会把愤怒发在有关的人或物上。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到英国度假的奇妙经验。有一天他在运河旁的咖啡馆吃饭,餐后沿着运河旁的石板散步,到河边时他突然看到一个小女孩瞪着水面,脸上露出极惊恐慌的表情。我的朋友来不及思索便有骨碌跳进水里——身上还穿着西装打领带。一碰到水,他才恍然原来有个刚学步的小孩落水,这也是那个小女孩一脸震惊的原因 ,他因此救了这个小孩儿。

  

  他如何能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跳入水中呢?这可能要归功于杏仁核。

  

  神经科学的传统观念认为,眼耳鼻等感官将讯息传达到丘脑,再传送到新皮质的感觉处理区,整理成为我们对事物的观感。经过此一处理过程,脑部得以认知外物的内容与意义。最后新皮质将讯息传送给边缘系统,决定适当的反应后通告脑部其他区及全身。通常的运作情况也确是如此,透过这些窄小的巷弄,杏仁核可直接接收感觉讯息,在新皮质尚未全然察觉之前便抚斩后奏。

  

  传统观念以为,杏仁核只能倚赖新皮质的指令以决定情绪反应,这观念已不攻自破。现在我们知道,即使在杏仁核与新皮质之间同时发出平等的讯号,杏仁核仍可抢先决定回应方式。

  

  情绪记忆的专家

  

  这种无意识的意见便是情绪记忆,其储藏库则是杏仁核。长期以来被边缘系统主要构造的海马回,似乎与知觉能力的关系比情绪反应更密切,海马回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明确的情境记忆,举例来说,对人而言,动物圈里的熊与自家后院出现一支熊所以会有不同的意义,便要归功于海马回。

  

  涨马回记忆的是客观的事实,杏仁核则为事实增添情绪的意涵。假设我们在公路上差点撞上车道的来车,海马回会记住这个事件的所有细节,包括当时路况、同车的人、对向车的车型等,但使我们以后每次碰到类似的状况都会产生焦虑感的则是杏仁核。有人举了一个例子:“海马回帮助我们以后房亲戚的脸,杏仁核则提醒你这是个讨厌的家伙。”

  

  人脑利用一个简单而聪明的方法使情绪记忆深印脑海:面临危机时我们的神经化学警示系统会促使身体做出打或逃的反应,并将这一刻鲜明地留下印记。在面临压力、焦虑甚至狂喜时,自脑部通往肾上腺的神经,会激发肾上腺素与正肾上腺素的分泌,促使身体做出危机应变措施。这些荷尔蒙会激活迷走神经的接收器,迷走神经接收脑的讯息以调节心跳速率。同时因应肾上腺素的刺激将讯息传回脑部——主要是传到杏仁核,激活杏仁核的神经元以通告其他部位强化当时的记忆。

  

  杏仁核的参与似乎使得具情绪意涵的记忆格外深刻,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总是特别记得第一次约会的地点,听到太空挑战者号爆炸的新闻时正在做什么等等。杏仁核受到的刺激愈强烈,烙印的刻痕愈深,生命中最恐惧最刺激的经验部是最难抹去。可见人脑有两套记忆系统,一套记忆一般事物,一套记忆具情绪意涵的事物。这种设计在进货上是很有道理的,如此动物对最感威胁或喜爱的事物才会留下鲜明的记忆。不过在今天,情绪记忆却可能产生误导作用。

  

  过时的神经警示系统

  

  这种神经警示系统有一个缺点:杏仁核传达的危机讯号有时已经过时,在瞬息万变的人类社会尤其如此。杏仁核彷如情绪记忆的贮藏室,杏仁核会审视过往经验,与现在相比较,其比较方式可称为联想式,亦即目前的状况只要有一项要素与过去相彷佛便算符合,在尚未完全确认以前便率尔行动,也因此常常患了草率的毛病。也许今昔之类似性极其微弱,但只要足以刺激杏仁核,后者便会疯狂地指挥脑部祭出很久以前试过的想法、感觉与反应。

  

  于是乎原先在军中任职的义士看到矿多血肉模糊的伤口而惊吓过度。多年后有一天在家中橱窗看到小孩丢在那里的一片湿透的尿布,竟然涌起旧时战埸上的反应:恐惧、厌恶、慌乱到不知所措。足见杏仁核只需些微的相似性便可发出紧急通告,最堪忧的是我们往往也不加细察便做出不合时宜的反应。

  

  很多深刻的情绪记忆都是人刚出生的几年里,透过婴儿与父母的相处经验建立的,这使得情绪中枢的运作更不精华,尤以幼年有过被虐待或忽略等痛苦的经验为然,而这时主掌叙述记忆的海马回与职司理性思考的新皮质尚未发展成熟。在记忆的存取上,杏仁核与海马回双手并进但又独立不相属,海马回取出一项讯息,该讯息是否具有情绪意涵则由杏仁核决定。但因杏仁核发展速度极快,在出生时是比较接近成熟的。

  

  心理分析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婴儿藉由幼时与父母的互动经验,来奠定情绪学习的基调,莱克斯更以孩童杏仁核的功能支持此一假定。他指出,这些情绪学习经验虽深印脑海,对成人而言却非常难以理解,因为这些未来情绪生活的蓝图,是以粗糙而非语言的形式储存在杏仁核。婴儿既无法以语言表达,长在后当类似的情绪刺激再度引发,脑中已无法找到对应的思想。正因为很多情绪的爆发源自世事混沌难明的懵懂年龄,长大后我们面对激昂的情绪往往不知所措。混乱但鲜明的感受是有的,但最初形成这些记忆的语言已不再复寻。

  

  快捷但草率的情绪

  

  那天大约是清晨三点钟,我在睡梦中似乎听到有一样庞大的东西穿透卧室天花板的一角,阁楼的东西全掉到房间里。我一跃而起,急逃出房间,一心担忧整个天花板会塌陷下来。没有任何东西从阁楼掉下来。确定平安无事后,我才谨慎地探头查看究竟发生什么事,原来是我太太堆在角落的一叠纸箱掉了下来。没有任何东西从阁楼掉下来。

  

  我能在半睡中跳下床来,显示杏仁核能够在新皮质未完全掌握状况之前的关键时刻就激发我们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果真天花板塌下来,这一跳可救了我一命。这种从眼(或耳)经由丘脑连接杏仁核的捷径关系重大:在危急存亡之秋可节省决策时间。不过多数感觉讯息都是行经通往新皮质的康庄大道,只有极少数讯息经由丘脑到杏仁核的捷径,而且多半是仅供警示的约略讯息。诚如菜克斯大林所说的:“你即使不确知危险的内容,也可感觉危险逼近。”

  

  要知道脑部的运作是以千分之一秒计的,走捷径当然有助于分秒必争。老鼠的杏仁核可在接收讯息后的千分之十二秒之内作出反应,从丘脑绕道新皮质再到杏仁核则要增加一倍的时间。人脑的确切运作时间尚未测得,两者的比例大约不出于此。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这条捷径当然极具生存价值。如此所争取到的千分之一秒很可能挽救了无数人类始祖的性命,以致今天所有哺乳类(包括你、我)的脑部都保留此一设计。对人类而言。这条捷径也许作用不大,对于鸟类、鱼类、爬虫类来说,可是发挥了关键性的功能;不断帮助他们在瞬间判断逼近的是独人或独物。莱克斯指出:“哺乳类这种原始细微的脑部设计,却是非哺乳类的重要装置,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控情绪。问题是这个过程虽然快速,却不太精确。”

  

  这种不精确有时候无伤大雅,比如说一支松鼠误以为敌人逼近赶快跳开,充其量不过是白忙一场。但这种误判却可能对我们的人际关系造成严重伤害。假想某服务生瞥见一个满头红色卷发的女人,心中一乱手上的一叠盘子跌个粉碎,原因竟然是她先生的情妇也有一模地样的头发,如果因此被炒鱿鱼却太不值得。

  

  这种失误源自感觉的步调抢在思考之前,莱克斯称之为“认知前的情绪“,亦即感觉讯息尚未被消化认知以前,仅凭片断讯息做出的反应。这种断章取义的模式有点类似歌曲枪答的游戏,仅播放开头几个音符便要猜出歌曲曲名。杏仁核一意识到重要的感觉讯息浮现,立刻断定因应之道,不及等待完整的确认过程。无怪乎我们对骤然爆发的情绪总觉得难以捉摸,尤其是身在其中时更是云深不知处。

  

  情绪管理员

  

  一位朋友的七岁女儿露西卡第一次到朋友家过夜,母女两对这件似乎都很紧张。母亲惟恐女儿忧虑,努力表现出若无其事。当天半夜她正准备就寝,电话铃响了,压抑了半日的紧张情绪涨到最高点。她丢下牙刷,心脏狂跳,跑过去抓起电话,脑中浮现露西卡可怜的样子,对着话筒脱口直呼:“露西卡!”对方传来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我大概是打错电话了……”。

  

  这时母亲立刻恢复镇定,礼貌地问对方:“请问你打几号?”

  

  焦虑的行动反应源自杏仁核的作用,脑部另一个部位却能提供更正确愉当的回应。这个缓动装置位于额部后成的前额叶,恐惧或恼怒的情绪似乎与这个部位的作用有关,但为了因应眼前的状况或发现先前的评估错误时,前额叶也会抑制或控制屋,就像洁西卡的母亲接听电话的反应,也就是说,这个新皮质区可产生理性的反应,调节杏仁核等边缘系统的行动。

  

  一般而言,情绪反应一开始就是由前额叶所主宰。前面说过,绝大多数来自丘脑的感觉讯息并不是传送到杏仁核,而是送到新皮质做意义分析,前客叶则是负责直协调适当的反应。在新皮质有一连串复杂的路径负责讯息的接收、分析与理解,最后透过前额叶导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如须做出屋性反应,由前额叶指挥,同时与杏仁核及其他情绪中枢联手合作。

  

  

  当脑部接收情绪刺激时,前额叶会在瞬间就无数可能的反应进行风险与效益评估,并选出最佳决策。对动物而言这个决策可能涉及攻击或逃跑的时机,对人而言当然要复杂得多,还包括何时应采取安抚、说服、争取同情、拖延、激发对方的罪恶感、抱怨、先声夺人、表示轻视等不可胜数的情绪策略。

  

  新皮质的反应因涉及较复杂的路径,时间上不及先斩后奏和情绪机动。但前者也因为以思考为前导较能有周详而理性的考量。在我们感受到失落而心生悲意,或获得胜利后志得意满,或是细思某人的言语作为而深感受伤害等情绪时,都是新皮质作用的结果。

  

  正如杏仁核一样不可或缺,如果去除前额叶的功能,我们的情绪起伏恐怕幅度会小热爱多,一个人既然不了解何种情形需要情绪反应,自然毫无反应可言。早在1940年代神经病学家已怀疑前额叶对情绪的主宰力量,当时精神疾病尚无有效的药物可治疗,有人以前额叶皮质切除术治疗精神疾病,亦即切除前额一部分或前额皮质与低级中枢的连接。可悲是患者的情绪起伏似乎也从此归于平淡,这是因为主要的神经路径已遭破坏。

  

  情绪失控必须同时有两个条件成立:杏仁核被刺激而负责平衡情绪反应的新皮质机能又未能启动,或是新皮质区反过来为情绪中枢效劳,将这种时刻形容为理性被情绪淹没一点也不夸张。而要有效管理情绪则有赖前额叶皮质的权衡轻重,为来自杏仁核及其他边缘系统的讯息担任守门员,就好像为人父母的会制止孩子的争先恐后,教导他要礼貌请求或耐心等候。

  

  脑部负面情绪的主要开关按钮似乎位于左前额叶。神经心理学家研究前额叶受伤病患者情绪变化,发现左前额叶有调节不快情绪的功能。右前额叶是恐惧、侵略等负面情绪的重镇,左叶则有抑制此负面情绪的作用。以中风病人的研究为例,左前额叶皮质受伤的病人有严重忧虑与恐惧的倾向,右边受伤的病人则有过度愉快的现象,在做神经病学检查时病人随意开玩笑,对检查结果也漫不经心。一个特殊的案例是病人接受右前额叶部分切除手术,事后他的妻子告诉医生,病人性格大变,不但不易发怒,更让她欣慰的是变得较温柔体贴。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理性与感性的战争与和平,关键就在于杏仁核等边缘系统与新皮质的联络。也正因为如此,情绪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思考能力,不仅关乎决策是否明智,甚至思路是否清晰也受到左右。

  

  神经科学家以操作记意的正是前额叶皮质区。但由于边缘系统与前额叶有路径相通,焦虑、愤怒之类的强烈情绪讯息,可能会干扰前额叶维持实用记意的能力。正因如此,我们在情绪不佳时总会觉得无法思考,持续的情绪低潮更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有人指出,这种决策能力低落,是因为病人无法借助过去的情绪学习经验。我们在生活中累积的好恶经验会贮存在脑中,而连接前额叶与杏仁核路径正是通往此贮藏库的要道。一个人如果无法到用杏仁核的情绪记忆,新皮质如何反复思考都无法激发经验中相似的情绪反应,自然一切都落入喜恶难明的模样地带,即使碰到过去最喜爱的宠物或最厌恶的人,都不再能引发任何感觉。

  

  这样的证据使得有人做出一个连反直觉的推断:理性决策亦不可缺少感觉的成份,感觉先将我们导引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后纯粹的逻辑才能做出最佳的发挥。人生本是一连串抉择的过程。诸如退休金如何投资,如何选择结婚对象等,而情绪学习的经验教训可帮助我们在一开始便节减许多不的选择,比如说我们会记得某次投资失利的惨痛经验,或一次痛苦的婚姻创伤。

  

  因此,我们人类可以说都有两个脑、两个心、两种智力——理性现感性。生命的成就同时取决于两者,绝非IQ可单独主宰.事实上,如果缺乏EQ的配合,智力绝不可能做最大的发挥,边缘系统与新皮质,杏仁核与前额叶都是相辅相成的,彼此合作无间时,情绪与智商自是相得益彰。

  

  

  

  

  

  

  

  

  

  

  

  

  

  

  

  

  

  

  

  

  

  

  

  

  

  

  

  

  

  

  

  

  第三章 智人的愚行

  

  最近有个学生刺伤老师的消息,一般报道的情形是这样的:

  

  杰生是佛罗里达珊瑚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一心想要读医学院,而且是以哈佛为目标。有一次考试,物理老师大卫给他八十分,杰生深信这项成绩将影响他的未来,便带了把刀子到学校,接着在实验室与大卫老师冲突,他举刀刺中大卫的锁骨部位,后来才被制服。在接下来诉讼中,四位心理学家与心理医生称杰生行凶时丧失理智,最后被判无罪。杰生自称他因成绩不佳准备自杀,去找物理老师是要告诉他自杀的意图。但大卫坚信杰生因成绩太低愤愤不平,决意要致他于死地。

  

  杰生后来转到私立学校,两年后以极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卫对杰生从未向他致歉或为那次事件负责深感不安。

  

  值得我们控讨的是:那么聪明的学生怎么做出那么不理性的事,这岂不是很笨?其实答案很简单:学业上的聪颖与情绪的控制关系不大。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因情绪失控或一时冲动铸下大错,高IQ的人在个人生活上可能显得出奇低能。

  

  IQ或性向测验虽然广为大众接受,事实上很难正确无误地预测个人未来的成就,这是心理学上人尽皆知的秘密,就大多数人做一整体观,IQ的确有一定的意义,很多IQ低的人都从事劳力工作,高IQ的人的薪水通常较高。但并不是毫无例外。

  

  一般人总以为高IQ等于成就,其实不但多所例外,甚至可能是例外多于一般情形。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诸IQ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

  

  EQ与命运

  

  我读爱默斯特学院时有一位同学成绩很好,入学性向测验有八百分,自然是聪明过人,只可惜他总是四处游逛,迟睡晚起,因而经常旷课。他费了近十年才拿到学位。

  

  有些人在潜力、学历、机会各方面都相当,后来的际遇却大相庭,这便很难以IQ来解释。曾有人追踪1940年代哈佛95位学生中年的成就,发现以薪水、生产力、本行位皆来说,在校考试成绩最高的不见得成就较高,对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爱情的满意度也不是最高的。

  

  另有人针对背景较差的450位男孩做同样的追踪,他们多来自移民家庭,其中三分之二的家庭仰赖社会救济,住的是有名的贫民窟,有三分之一IQ低于90。研究同样发出IQ不成比例,比如说IQ低于80的人里,7%失业七年以上,IQ超过100的人同样有7%。就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来说,IQ与其当时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一定的关联,但影响更大的是儿童时期处理挫折、控制情绪、与人相处的能力。

  

  另外一项研究的对象是1981年伊利诺州某中学、八十一位毕业演说代表致词代表学生,这些人的平均IQ全校之冠,他们上大学后成绩都不错,但到近三十岁时表现却平平。中学毕业十年后,只有四分之一在本行中达到同年龄的最高阶层,很多的人表现甚至远远不如同学。

  

  波士顿大学教育系教授凯仑曾参与上述研究,她指出:“我想这些学生可归类为尽职的一群,他们知道如何在正规体制中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和其他人一样经历一番努力。所以当你碰到一个毕业致词代表,唯一能预测的是他的考试成绩很不错,但我们无从知道他因应生命顺逆的能力如何?”

  

  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学业成绩优异,并不保证你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会有适当的反应。既然高IQ不一定能与幸福快乐或成功画上等号,我们的教育与文化却仍以学业能力为重,忽略了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EQ。处理情感同样有技巧高下之分,同样有一套基本的能力标准,这和算术、阅读等能力并无二致,EQ正可解释同样IQ的人何以有不同的成就,因为它可决定其他能力的发挥极限。

  

  生命的成就决不只一条途径,正如所谓行行出状元。在这个知识日益重要的社会,技术能力当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们常听到小孩子说一个笑话:“一个笨蛋十五年后变成什么?”答案是:老开。不过即使是笨蛋,如果EQ比别 人高明,职场上的表现也必然略胜一筹。此外,情感能力较佳的人通常对生活较满意,较能维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反之,情感生活失控的人必须花加倍的心力与内心交战,从而削弱实际能力与清晰的思考力。

  

  另一种智力

  

  乍看之下,四岁的朱蒂似乎显得落落寡合,不及其他小朋友不得奖合群。玩游战时她总是站在边缘位置,而不是全心投入。事实上朱蒂对幼儿园的人际生态有很敏锐的观察力,右以说她对其他人的了解远超过其他孩子。

  

  但朱蒂的能力一直未被发现,直到有一天老师集合所有小朋友玩一种游戏,游戏方式是用棍子做一些假人,头部带着同学和老师的照片,请同学指出其他同学最喜欢玩耍的角落,或是哪一位同学与哪一位同学最要好,这种流说是小朋友社交观察能力的最佳试验。结果证明朱蒂的观察力是最敏锐的。

  

  朱蒂对班上同学的人寻生态掌握得一清二楚,对一个四岁的孩子而言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朱蒂长大后,这些能力无疑将使她在谋求人际能力的领域中一展所长,这些领域可能包括销售、管理、外交等等。

  

  朱蒂的人际能力这么早被发掘出来是很幸运的,这是因为她的学校正在进行一套多元发展计划,目标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该校深信人的能力绝不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着重的说读写而已,像朱蒂的人际能力也是一项值得培养的才华。他们鼓励学生全方位地发展各项才能,进而将学校教育扩大为生活的教育。主导这个计划的灵魂人物是哈佛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家嘉纳,嘉纳告诉我:“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性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今天我们完全忽略了这个目标,我们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大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依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评比,多花心力找出每个人的天赋加以培养。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

  

  传统对于智力的观念有很多限制,嘉纳是少数率先指出这一点的人。他指出智力测验的全盛时期始于二次大战期间,当时两百万美国人首度参加大规模的纸上智力测验,测验方式是史丹佛大学心理学家刘易士·特曼刚发明出来的。此后数十年即嘉纳所谓的“IQ”思考模式期 :“大家普遍认为一个人是否聪明是与生俱来的,后天能改变的很有限,智力测验可测出一个人是聪明或愚笨。美国人学性向测验也是基于同样的观念设计的,认为二种性向决定所有人的未来。这种观念普遍存在社会各阶层。”

  

  嘉纳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是多元化,打破以IQ为单一不可动摇标准的传统观念,他指出求学过程中的重要考关(能力分班、联考等等)都是建立在狭隘的智力定义上,完全无法反映实际生活中多种能力对个人成就的影响。

  

  嘉纳指出,将智能分成七大类只是一种方便的作法,人类才能的多样性是无法简单分类的。嘉纳及其同僚曾尝试将这七类再细分为二十类,例如将人际技巧再分成四类:领导能力、交朋友的能力、解决纷争的能力、分析社交生态的能力。

  

  这种多面向的智能观可更完整呈现出孩子的能力与潜力。嘉纳等人曾经让多元智能班的学生做两种测验,一种是传统标准的史丹福华奈儿童在十类智力的多元测验,结果发现两种测验成绩并无明显的关系。IQ最高的儿童(125133分)在十类智能的多元测试中表现各异。举例来说,IQ最高的五个小孩中,一个在三个领域表现优异,三个在两个领域表现不错,另一个只有一项领域较突出。且各人突出的领域相当分散:四个音乐较佳,两个特长在视觉艺术,一个是社交领会能力绝佳,一个特长是逻辑,一个是语言。五个高IQ的孩子在运动、数字、机械方面都不太好,运动与数字甚至其中两个孩子的弱点。

  

  嘉纳的结论是:史丹福华奈智力测验无法预测孩童在多元智能领域的表现。反之,教师与家长可根据多元智能测验,了解孩子将来可能有杰出表现的性向。

  

  嘉纳后来仍不断发展其多元智能观,他的理论首度问世后约十年,他就个人智能提出一个精辟的说明:

  

  人际智能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别人的行事动机与方法,以及如何与别人合作。成功的销售员、政治家、教师、治疗师、宗教领袖很可能都有高度的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与人际智能相似,但对象是自己,亦即对自己能有准确的认知,并依据此一认知来解决人生的问题。

  

  嘉纳在另一篇文章中说,人际人智能的精义是“能够认知他人 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做适度的反应。”内省智能则是自我认知的锁链,指的是“能够认识自己的感觉,辨别其同,做为个人行为的依据。”

  

  人际智能

  

  情感的角色是嘉纳经常提及的个人智能理论中的一个重点,但却未做深入探讨。原因可能如嘉纳自己所说的他太受认知科学的影响。也因此他对智能的定义有强烈的认知成份:强调如何了解自身与他人的动机与工作习性,如何将这份了解运用在生活上以促进人际的和谐。然而,就好比运动时身体的美感是不待言喻的,情感的领域也远超出语言与认知的范畴。

  

  细察嘉纳对个从智能的描述,对情绪的角色与掌握仍可获不少启示,但他对感觉的重要性仍旧着墨不多,反而侧重在感觉的认知问题。浩翰的情绪领域仍等待后人探讨,内心生活与人际关系为何复杂而又难解?情绪是否有智力的成份?是否可以有更智慧的情绪经营法门……等,都有教人期盼的答案。

  

  嘉纳会特别强调认知力是有时代背景的,而这又与心理学的特殊历史发展有关。在本世纪中学院心理学都是由史金纳一派的行为主义者主导,他们认为,可以从外在客观观察的行为才能进行准确的科学研究,因而将一切内心活动都判除在科学之外。

  

  不过嘉纳也了解情绪与人际能力对人生的重要。他说:“很多IQ160的人为IQ100的人工作,原因就是前者的内省智能较低。在日常生活中,人际智能更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人际智能低的人可能会结错婚,找错工作……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起。”

  

  情绪可以是聪明的吗?

  

  要进一卡探讨个人智能的训练,我们不能不看看继嘉纳之后的其他理论派别,其中最值得注目的是耶鲁的心理学家彼得,他对情感与智能的结合方式有很精辟的见解。不过彼得并不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第一人,即使是鼓吹IQ最力的人士,偶尔也尝试将情感纳入智能的领域,而不认为情感 与智能是相冲突的概念。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智能不过是操纵他人的技巧,亦即不愿他人的意愿,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但这种关于社会智能的定义,未能为IQ派的学者接受,到1960年某著名的教科书甚至宣称社会智能的观念“毫无价值”。

  

  要明白为什么会产生那些不愉快的情绪,有了认识后就容易寻找方法。能够了解自己的人就容易找到成就感。要培养自己换位思维的能力。

  

  EQ的基本定义分为五大类:

  

  一、 认知自身的情绪。认识情绪的本质是EQ的基石,这种随时随地认知感觉的能力,对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不了解自身真实感受的人必然沦为感觉的奴隶,反之,掌握感觉才能成为生少的主宰,面对婚姻或工作等人生大事较能知所抉择。

  

  

  二、妥善管理情绪。情绪管理必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如何自我安慰,摆脱焦虑、灰暗或不安。这方面能力较匮乏的人常须与低落的情绪交战,掌控正如的人则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

  

  三、自我激励。无论是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励或发挥创造力,将情绪专注于一项目标是绝对必要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克制冲动与延迟满足。保持高度热忱是一切成就的动力。一般而言,能自我激励的人做任何事效率都比较高。

  

  四、认知他人的情绪。同理心也是基本的人际技巧,同样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他人的感受视若无睹的代价,以及利他精神与同理心的关系。具同理心的人较能从细微的讯息察觉他人的需求,这种人特别适于从事医生、教学、销售与管理工作。

  

  

  五、人际关系的管理。人际关系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领导能力、人际和谐程度都与这项能力有关,充分掌握这项能力的人常是社会上的佼佼者。

  

  当然,每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很善于处理自己的焦虑,对别人的哀伤却不知从何安慰起。基本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无所谓优劣之分,但人脑的可塑性是很高的,某方面的能力不足都可以加以改善。

  

  纯粹IQ型与EQ

  

  IQEQ虽互异但不冲突,每个人都是两者的综合体,IQ高而EQ奇低,或IQ低而EQ奇高的人都很少见。事实上,IQEQ虽判然分明,二者之间确乎有一定的关联。

  

  大家很熟悉的智力测验,将来也可能不会有。今天关于EQ的研究虽然日益丰富,但有些能力必须透过实况反应才能测验出来,例如受测者从一个人的表情判读其情绪。不过仍然有人尝试比较IQEQ的差异。

  

  纯粹高IQ型几乎是一种夸大可笑的知识分子型,知识的巨人,生活的白痴,但男女略有差异。男性的特征是具有广泛的知识上的兴趣与能力,有抱负有效率,呆板而顽固,不易为自身的问题困扰。此外也较骄傲好评断,一丝不苟,自我压抑,面对性与感官享乐无法自在,疏离而淡漠。

  反之,EQ极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极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忧思,对人对事容易投入,正直,富同情心,情感生活通常较丰富但不逾矩,自欺欺人都能怡然自安。

  

  高IQ的妇性对自己的智力充满自信,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具广泛的知识与美学上的兴趣,通常较内向,好沉思,易焦虑,不易公开表达愤怒。

  

  

  

  

  

  

  

  

  

  

  

  

  

  

  

  

  

  

  

  

  

  

  

  

  

  

  

  

  

  第四章 认识自己

  

  日本有一则古老的传说,一个好勇斗狠的武士向一个老禅师询问天堂与地狱的意义,老禅师轻蔑地说:“你不过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有时间跟这种人论理。”

  

  武士老羞成怒,拔剑大吼:“老汉无礼,看我一剑杀死你。”

  禅师缓缓地说:“这就是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纳剑入销,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

  禅师道:“这就是天堂。”

  武士的顿悟说明了人在情绪激昂时往往并不自知,苏格拉底和名言“认识自己”所指的便是在激昂的当刻掌握自己的情感,而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EQ

  

  乍看之下,自己的感受似乎再明白不守了,但读者不妨仔细想想,是否有时对自己真正的感受一片茫然,或是事守境迁才了悟的感受。心理学家以后设认知一词表示对思想过程的认知,后设情绪则表示对情绪的知觉。我则偏好以自觉来表示对内心状态持续的关注,所谓内心状态自是包括情绪。

  

  这种知觉很接近佛洛伊德所谓的“均衡悬浮的注意”,他认为从事心理分析的人便须具备这项特质,亦即对一切事情赋予客观的注意,关注但不作反应。有些心理分析师称之为“旁观的自我”,分析师一边检视自己对病患者谈话的反应。同时留意病患心中对自由联想的反应。

  

  这种自觉似乎必须在新皮质被激活的情形才可能发生,尤其是语言皮质区,因为你必须同时认知并指名是哪一种情绪被激发。所谓自觉是指专注力不因情绪的干扰而迷失,夸大或过度反应,反而在情绪纷扰中仍可保持中立自省的能力。作家威廉·史泰龙有很生动的描述:“我感觉似乎有另一个我相随——一个幽魂般的旁观者,心智清明如常,无动于衷而带着一丝好奇地旁观我的痛苦挣扎。”

  

  有些人在自我观察时确实对激昂或纷扰的情绪沉着,从自身的经验退开一上学,平行并存在另一层超然的意识流,仿如另一个我浮升半空冷静旁观。再举个例子,当你对一人怒不可遏时,可能同时自省“我现在正怒不可遏”。前者是人类的演员。后者是演员身兼旁观的导演。从知觉的神经机能来看,这可能是因为新皮质积极监督情绪的动作,而这也是发挥自制力或其他EQ的首要基础。

  自觉可言简意赅的定义为“同时知觉吾人之情绪及对此情绪之想法”。自觉也可解释为对内心状态不加反应或评判的注意。不过有人也发现自觉不见得都是总代表泰然的,有时候你会告诉自己“我不应该有这种感觉。”“我不过是在故作乐观”,或是表现出比较局限的自觉,碰到极度不愉快的事时告诉自己“不要去想”。

  

  对感觉有知觉是否一定会设法去改变?这两种关系极为密切,能认知自己心情不佳的人多半有意摆脱,但不一定会克制行动。比如说一个孩子愤怒地打了玩伴一下,我们告诉他不可以打人,虽可制止他的行动,却不能浇息他的怒火。他心里很可能仍较有效果,如果你能清楚知道“我现在的感觉是愤怒”,便拥有较大的转圆空间,可以选择发泄,也可以决定退一上学海阔天空。

  

  一般人对待情绪的态度有三种模式:

  一、 自觉型:这种人非常清楚自己的情绪状态,甚至构成其性格的基调,自主性强,进退得宜,心理健康,乐观向上,情绪不佳时不会忧思终日反复思索,能很快走出阴影。简而言之,这种人较善于管理情绪。

  

  二、难以自拔型:这种人常觉得被情绪淹没,无力逃脱,情绪善变而不自觉。又因自知无力掌控情绪,索性听任自己深陷低潮。

  

  三、逆来顺受型:这种人通常很清楚自己的感受,但逆来顺受,不求改变,这又可分为两种内型,一种情绪常保愉快,因而缺乏改变的动机;一种经常情绪恶劣但采取自由放任态度,认命型的抑制病人便属此型。

  

  激情与淡漠

  

  假想你搭乘从纽约飞往旧金山的飞机,一路顺风,但接近洛山机区时麦克风传来机长的声音:“各位先生女士,前有乱流,请回到痤位上系好您的安全带。”不久飞机果真遭遇乱流,强度是你此生所未见,机身像海中浮球似的上下左右摇摆。

  

  这时候你会怎样做?是埋阁下书报继续看电影,根本不翻案什么乱流?或是赶快拿出紧急逃生说明卡研究研究,或看看空服员脸上是否露出惊慌的神色,或是竖起耳朵听听看引擎声音是否正常?

  

  你的选择代表你在压力下最偏好的注意模式。上述问题是天普大学心理学家苏珊设计的,目的是测试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时,属于会审慎评估所有细节警觉型,或相反的会采取逃避的态度,这两种态度严重影响每个的情绪反应,那些在困境中提高警觉的人,无形中夸大反应的强度,尢以缺乏冷静自觉能力者为然,结果是情绪愈来愈强烈难抑。在困境中高法转移注意力的人,对自己的反应较少注意,自然缩减反应的规模与强度。

  

  如果要割分成两大极端,一端是情绪知觉敏感到难以承受的人,另一端的人则几乎没有任何知觉。举例来说,某夜一个大专生发现宿舍着火,立刻去找来灭火器灭火。这听来十分寻常,问题是他在整个过程中不是跑步,而是慢条斯理地慢慢走。为何会如此?原来他觉得这并不是紧急事故。

  

  与此相反的是一个妇人的极端例子。她会因为丢掉心爱的原子笔而张日惶惶,某次她看到一家高级鞋店大拍卖的广告,兴奋不已,立刻放下手边的事,开了个小时的车去芝加哥。

  

  一般而言女人对正负面情绪的感受都比男人强。撇开性别差异不说,感觉敏锐的人的确拥有较丰富的情感生活,碰到些微的刺激,情绪便如洪水犯滥,有时欣喜若狂,有时痛不欲生。另一个极端的人即使身历绝境,也鲜少有任何强烈的感觉。

  

  没有感觉的人

  

  盖瑞的未婚妻爱莲对他非常不满。虽然盖瑞是个聪明、思虑周密而成功的外科医师,却非常平淡乏味,对任何感情表现都毫无反应。谈到科学艺术他可以辩才无疑,到于感情方面,他连在爱莲面前都显得木讷。无论爱莲如何努力激发他的热情,他还是淡漠如故。从来在爱莲的坚持下,盖瑞去看心理医师,自承“无法自然表达感受,事实上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根本没有任何强烈的感受,不管是负面或正面的。”

  

  对盖瑞的淡漠感到苦恼的不只是爱莲一人,盖瑞告诉心理医师,他一生中从未能对任何人担承心理的感受,原因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他感受不到愤怒、悲伤或快乐。

  

  盖顼的心理医师指出,情感的淡漠使得盖瑞这样的人生活平淡无味。“任何人都会觉得他无趣,也因此他们多是被妻子强迫来就医的。”这种人患的是心理医师所谓的情感表达障碍。意指无语可表达感受。这种人似乎根本没有感觉可言,然则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表达的能力。首先注意到这种病的是一些心理分析师,他们发现有一类人根本无法以心理分析法治疗,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幻想和多彩多姿的梦,简而言之根本没有内在的情感生活可资讨论。这类病人的临床特征包括描述自身或他人的感受时有困难,情绪方面的语汇非常有限,而且无法辨别不同的情绪以及情绪与身体感受的差异。比如说他们会自述胃部做呕、心悸、冒汗、晕眩,却不知道这叫何等焦虑。

  

  情感表达障碍一词是哈佛心理治疗医师彼得在1972年发明的。他对这种病的叙述是:“他们给人的印象信如外星人,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个以情感主导的人类社会。”这种病人很少哭泣,但一哭起来眼泪不断,不守你如果问他为何哭泣,他又茫然无以对。有个病人看了一场悲剧电影,叙说一名八个子女的母亲罹患癌症濒临死亡,看完电影当晚,这个病人哭着睡着。心理医师告诉她,也许因为电影让她想起死于癌症的母亲,才会如此悲伤,病人听了却茫然不发一语。接着心理医师问她现在有何感觉,她说只觉得不舒服,却说不出如何不舒服。病人又说有时会哭泣,但从来为确知是为什么而哭。

  

  这也正是问题的关键。情感表达障碍病人并非毫无感觉,而是不确知是哪一种感觉,尤其无法诉诸语言。也就是说他们缺乏基本的EQ,亦即对自身感受的自觉能力。一般人总以为自己的感觉当然自己知道,情感表达障碍病人恰是一个反证,他们完全是忙无头绪。当某人或某事使他们有所感时,他们只觉困惑而难以承受,会不计代价去逃避;所有的情绪归结起来都化成不舒服的感觉,就像前面看过悲剧电影的病人所经验的。

  

  混淆的结果使病人在情绪不佳时会误以为身体不适。心理医师对情感表达障碍病人特别留意,主要是为了将他们与其他病人区别开来,以免耗费时日为没有患病的身体寻求治疗。

  

  目前尚无法确知情感表达障碍的真正原因,这主要是导因于边缘系统与新皮质的不相连接,这与目前对情绪中枢的了解颇相吻合。有些病人因严重抽筋而必须手术切除这一连接,结果变得和情感表达障碍言不由衷人一样淡漠,无法将内心感受诉诸语言,且突然丧失幻想力。病人的情绪中枢仍会有感觉反应,但新皮质已无法加以整理区分,再化为语言的形式。语言的力量是:“只要你能将感觉化为语言,那就是属于你的感觉。”而情感表达障碍病人的困境正是因找不到语言而无法拥有自己的感觉。

  

  直觉万岁

  

  艾利亚特的客头正后方长了一个橘子大小的瘤,医生将它完全切除了。手术相当成功,但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性情大变,再也不是以前的艾利亚特了,他原来是个颇有成就的律师,现在却一天到晚换工作;老婆和他离婚;他因为当投资花掉所有积蓄,现在委身在哥哥家里。

  

  艾利亚特的问题非常特别。智能上他和以前一样聪明,但完全不会运用时间,常为小事踌躇半天,遭人斥责也不知改过,因而被多家法律事务所开除。智力测验显示艾利亚特的必智毫无问题,但他为了得到残障补助又去看神经科医生,表面看起来艾利亚特似乎在装病。

  

  艾利亚特找的神经科医生正是戴马西欧,后者发现艾利亚特缺少一项重要的心理元素:他的逻辑、记忆、专注力及其他认知能力都毫无问题,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对自己的遭遇有何感觉。艾利亚特可以丝毫不带感情地叙述他的失败与失去的一切,像个不相干的旁观者似的,完全没有懊悔、悲伤、挫折感或愤愤不平。也就是说,他的悲惨遭遇并未带来痛苦。戴马西欧听了他的故事以后甚至比他还难过。

  

  戴马西欧发现,艾利亚特的淡漠源于手术时同时切除了前额的一部分,亦即斩断了低级中枢与皮质思考中枢的连接。艾利亚特的思想变得电脑化,可清晰评估每项决策的正反利敝,却无法赋予一定的价值,于是每个选择都是中性的。戴马西欧认为,这种过度冷漠的推理可能就是问题核心:对自己的感觉太缺乏知觉,以致推理结果错误频生。

  

  病人甚至在面临极琐细的决定时也会出问题。比如说戴马西欧要与艾利亚特约定下次看诊的时间,对他的每一项提议艾利亚特都有提出正反意见,但就是无法下一决定。从理性层面来看,当然每个时间都有接受或反对的绝佳理由。问题是艾利亚特完全不知道自己对任何时间有什么感受,也就无法产生任何好恶。

  

  艾利亚特的犹豫给我们一个启示:感觉是引导我们走过人生无数抉择的重要力量。从事理性判断时,强烈的感觉也许会败事,完全没有感觉也同样不堪设想,尤其是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诸台事业方向的选择,应该保留稳定的工作或换一个较不稳定但较有趣的工作,约会或结婚的对象,居住地点,要租或买房子等。理想的决定不能靠纯粹的推理,还要靠直觉和过往经验累积的情绪智慧。朋友、配偶、甚至工作的选择都不能单凭逻辑推演,在这些方面,缺少感觉的理性反而是盲目的。

  

  戴马西欧称这种直觉为身体的指示器,功能类似自动警示器,提醒我们注意某种行为的潜在危险,批引我们依据经验避开凶险,或是把握良机。通常我们不会记得所根据的是过去哪一段经验,事实上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收到到清楚的警讯。一旦这种直觉浮现,我们对碑选择的大方向立刻深具信心,从而缩小进一步抉择的范围。因此个人决策的一个重要诀窍是:聆听自己的感觉。

  

  探测无意识

  

  艾利亚特的淡漠让我们想到,每个人结情绪的感知能力可能有各种程度的差异。根据神经科学的逻辑推论,如果缺少某一神经路径会导致某种能力的丧失,该神经的相对强弱应会影响该种能力的强弱。我们又知道前额叶对协调情绪的重要,由此可进一步推论有些人较容易察觉恐惧或快乐,亦即拥有较敏锐的情绪自觉。

  

  我们甚至可以说,心理的内省能力与这部分的神经很有关联。有些人天生对情感的特殊表现形式如象征、比喻、诗歌、寓言等便比较敏感,这些都是以感性的语言写成的。以自由联想为主要叙述模式扔梦想与神话,遵循的也是情感世界的逻辑。天生善于聆听内在声音的人,自然能更流利地表达情感的语言,小说家、作曲家、心理医师无不是这一类人。这种天赋使他们更适于为无意识的智慧发声,解读所有梦与幻想的意义,以及内心最深层渴望的象征。

  

  自觉是领悟力的基础,也是心理治疗所欲建设的重点。像嘉纳便认为内省智力的最佳典范,便是心灵神秘国度的伟大绘图者——佛洛伊德。比如说人们可能并未察觉见过某事物,却可以有明确的好恶感。

  

  比如人常在尚未知觉有某种感受以前,已出现该种感受的生理反应。举例来说,当怕蛇的人看到蛇的图片时,皮肤的感受器可察觉汗水冒出,这是焦虑的征兆,但这个人并不感觉害怕,甚至在图片只是快速闪过时,此人未明确意识看到什么,当然也未开始感到焦虑,还是会有冒汗的现象。当这种前意识期的情绪刺激持续增强。最后终将突破到意识层面。可以说我们都有意识与无意识两层情绪,情绪跨入意识层的那一刻,表示在前额叶皮质有了纪录。

  

  在意识层之下,低温沸腾的情绪严重影响我们的看法与反应,虽则我们对此茫然无所觉。比如说你早上碰到一个很没有礼貌的人,之后好几个小时都因上此烦躁不安,疑神疑鬼,乱发脾气。但你对这意识底层的情绪鼓噪一无所觉,别人提醒你时还颇为讶异。一旦这个反应浮到意识层面,便可重新进行评估,决定是否抛开早上阴影,换上轻快的心情。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正可从情绪自觉这个基础上建立下一项EQ,亦即走出恶劣情绪的能力。

  

  第五章 激情的奴隶

  自柏拉图以来,自制力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亦即要能抵挡因命运的动荡产生的情感波涛,不可沦为激情的奴隶。古希腊文称称为sophroryne,希腊文专家佩吉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是:“谨慎、均衡而智慧的生活态度。”罗马与早期的基督教会则称之为节制,意指避免任何过度的情绪反应。其中的关键是均衡而不是情感的压抑,要知道任何一种情感反应都有其意义与价值。人生如果没有激情将成为荒原,失去生命本身的丰富价值。然而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重要的是情感要适度,适时适所。同感太平淡,生命将枯燥而无味,太极端又会成为一种病态,抑郁到了无生趣、过度焦虑、怒不可遏、坐立不安等都是病态。

  

  克制不愉快的感受正是情感是否幸福的关键。极端的情绪是情感不稳定的主因。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只应追求一种情绪,永远快乐的人生未免也太平淡。痛苦也是生命一剂重要成份,痛苦能使灵魂升华。

  

  苦乐同样使人生多彩,重要的是苦乐必须均衡。如果说人心是一道复杂的数学,幸福感便取决于正负情感的比例。这个比喻理有理论根据的,曾有人就数百名男女做过研究,请他们随身带着呼叫器,研究人员不定时提醒他们记录当时的情绪。结果发现,一个人要觉得满足不一定要避开所有不愉快的感受,重要的是不可让激烈情绪失控取代所人愉快的感受。一个人即使感到强烈愤怒或沮丧,只要有相当的快乐时光相抵消,还是会有幸福感。研究也发现,学业成绩或IQ与情感幸福的关系微不足道。

  

  正如人的脑子总是不断会想些什么一样,情绪也是持续存在的,不管是清晨六点或晚上七点,前述的研究对象总会有某种情绪可资记录。当然,一个人不同时候的情绪都是不同的,但如果拿几周或几个月的纪录做平均,多少可反映一个人的整体幸福感。对多数人而言,极端的情绪都很少见,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在情绪的起伏上不断有一些小小数点的波纹。

  

  然而我们仍无时无刻不在做情感管理的工作,自我安慰是一种基本的生命技巧,部分心理分析家,如约活动、与谁为伴,都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更愉快。自我安慰是一自欺欺人中基本的生命技巧,部分心理分析家认为这是重要的心理分析技巧。情感较健康的婴儿会学习以成人照顾他们的方式来自我安慰,也因而较不易受情感波动的影响。

  

  由于人脑的特殊构造,我们对自己何时受何种情绪左右殊少控制能力,但我们对情绪持续的久暂确实有些许控制力。寻常的悲伤、忧虑、愤怒并不致造成太大的问题,只要一点耐用性与时间,这些情绪通常会慢慢消失。但如果太过强烈又持续过久,则可能流于极端,会形成长期的焦虑、难以遏止的怒气或抑郁。

  

  如果你能判断自己在没有药物协助下承受情绪长期不安的极限,便足见你具备自我调适情感的能力,事实上,三分之二的躁郁症患难与共者从未接受治疗。患者时而抑郁无生趣,时而兴奋昂扬,所幸有些药物可达到缓和的效果。躁郁症患者最难缠的地方是,患者陷入躁狂状态时,常有自大倾向,认为为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这类严重的情绪障碍确实需仰赖药物的协助。

  

  至于一般性的不快情绪,只有靠我们自己去克服。但是,自我调适的方式多半不是很有效。研究显示,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一定要摆脱不快情绪,研究发现有5%的人是“情绪中立派”,这种人认为任何情绪都是自然的,不管多么不快都应体验。因此从不尝试改变情绪。甚至还有人为了某些理由经常投入不快的情绪,如医师要凝重地向病患宣布坏消息,社会运动者要积蓄对不义的愤怒才能更有斗志,甚至一个少男可能为了帮助弟弟对付不良少年而故意激起怒气。有些人控制情绪的出发点根本是功利的,例如催收帐款的人可能故意鼓起凶悍之气,以免催债时态度不够强硬,不过这些毕竟是少数特例。绝大多数的人都苦于无法自台控制情绪,每个人的调适效果也的确因为而异。

  

  解析愤怒

  

  假想你正在开车,突然一辆车子快速超过,几乎发生擦撞。你的立即反应可能是“这上混蛋!”至于你的怒气接下来如何发展,端视你的想法是否偏向愤怒现报复的方向:如“这家伙差点撞到我,绝不能耐 放过他!”这时你可能因抓紧方向盘而指节发白,仿佛正掐着那个人的脖子。你的身体进入预备战斗的状态,微微颤抖,额头冒汗,心跳加速,满脸怒容。你简直想把那家伙杀了。这时如果后面有部车子因你速度减慢而猛按喇叭,你的怒气很可能转移到这个新对象。马路上的横冲直撞,甚至一言不合当街斗殴,常常就是这样发生的。

  

  如果你的想法是比较慈善的:“也许那个人没有看见我的车,或者发生紧急事故要赶时间。” 这时你的善意克制了怒气,起码你宽大的心胸联想到多种可能性,怒气也就无由勃发。亚里斯多德说人只应有适度的怒气,的确,愤怒是很容易失控的。富兰克林也说:“任何人发怒多是有理由的,只是很少是教人信服的理由。”

  

  怒气人有很多种,前面所说的路上遇到乱开车的人而怒气上升,可能是杏仁核引起的。较处心积虑式的愤怒则由其他构造负责酝酿,诸如冷静计划如何对不公不义之事采取报复行动。这种愤怒最易附带富兰克林所说的“合理的理由”,或是给人这样的印象。

  

  在所有不愉快的情绪中,愤怒似乎是最难摆脱的,有人发现愤怒是人类最不善控制的情绪。愤怒是最具诱惑性的负面情绪,愤怒的人常会在内心演绎一套言之成理的独白,最后发展成发泄怒气的合理理由。愤怒与悲伤不同,愤怒能带给人力量,甚至是激昂的生命力。也许就因为如此,一般人常说愤怒是无法控制的,或者说愤怒是健康的宣泄,根本不应加以抑制。另一派则持完全相反的看法,认为愤怒绝对可以预防。但我们如果仔细看看相关研究结果,会发现这些常见的看法不是有误导之嫌就是大错特错。

  

  引发愤怒的思绪同时也是浇息怒火的关键所在,亦即从根本拔除愤怒的种子。当我们花愈长的时间思索引发愤怒的原因,便愈能编辑出合理的理由。深思使怒火更旺盛,改变思考的角度则可能平息怒气,有人发现重新以更乐观的心态看事情,是平息怒气的最佳利器。

  

  这项发现与阿拉巴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不谋而合,他们经过长期的实验,就愤怒做精确的测量与解析。人在面对威胁时会有战或逃的反应,研究人员发现愤怒常源自战的反应,其中最普遍的原因是觉得自身遭遇危险。所谓危险不一定是身体上的威胁,更常常是自尊损伤,遭受不公或粗鲁的待遇,被污辱或贬低,追求个人重要目标时受挫等等。这种危机感会引发脑部边缘系统的行动,造成两种效果。其中之一是分泌一种叫儿茶酚氯的荷尔蒙,快速激发一股能量,诚如研究人员所说的,足以“演出一段距或逃的激烈行为”。这股能量可持续数分钟,让身体进入准备状态,至于是准备战或逃,端脑部对当时的状况做一番评估。

  

  同时杏仁核刺激肾上腺皮质,使身体进入整体警戒状态,且持续时间较久。可能数小时甚至数天,使情绪中枢维持特殊的警觉程度,据以快速做出后续的必要的反应。一个已被激怒或有些烦躁的人,通常较容易因新的刺激发怒,这就是肾上腺皮质在作怪。任何压力都会刺激肾上腺皮质,降低引发妈气的刺激门槛。比如说一个人平常在家中看到孩子吵闹不会生气,但工作不顺利时很可能会小题大做,勃然大动怒。

  

  研究人员的这些关于愤怒的见解都有审慎的实验根据,有一项实验是请一个(某甲)故意激怒一群志愿参加实验的男女,方法是以言语冷嘲热讽。接着让实验者看一段影片,然后请他们替某甲打成绩,做为是否录用某甲从事一项职位的依据。结果发现实验者的报复心理与刚看过的影片有直接的关系,看过不愉快影片的一组给的分数最低。

  

  怒上加怒

  

  

  

  

  有一天我在超市购物时看到一场常见的生活闹剧,一个少妇对年约三岁的儿子一个字一个地说:“放……回……去!”

  

  “我要买!”小孩子吵着,手上的忍者神龟抓得更紧。

  

  “放回去!”少妇声音更大,显见怒气正上扬。

  

  这时坐在购物车上的另一名幼儿手上抓着的一瓶果酱突然掉到地上跌破了,少妇盛怒之下打了幼儿一巴掌,夺过儿子手上的忍者神龟随手丢到货架上,拦腰抱起他,快上步走出去,购物车摇摇晃晃地往前推。车上的幼儿大哭起来被抱着的儿子两脚离地晃荡着,抗议道:“放下我,放我下来!”

  

  这个故事很可以齐尔曼的研究来解释。齐尔曼发现一个人如果已处于崩紧状态,若再因某事导致情绪夫控,不管这情绪是愤怒或焦虑,总是特别强烈。勃然大怒通常便是这样发物的。齐尔曼指出一个人会愈来愈生所,常常便是“源自一连串的刺激,导致难以消散的激奋反应。”每一个引发后续怒气的思维或感觉都成为新的刺激,促发另一波杏仁核分泌荷尔蒙,加上先前分泌的荷尔蒙,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一波怒火尚未平息,第二波趁势起来。这时如果理智无法控制,便可能怒发冲冠,一发不可收拾。

  

  愤怒时人会变得毫无宽恕能力,甚至不可理喻,思想尽是围绕着报复打转,根本不计任何后果。齐尔曼指出,这种高度激昂的反应会给人“力量与勇气的错觉,激发侵略心理……”,若一时失去理智,便可能诉诸最原始的反应。这时边缘系统刺激增强,人的行为原始自下而上动力导引。

  

  经过这一番解析,齐尔曼继而指出截断怒气的两个主要方法。其一是检视引发怒火的想法,因为这是促使一连串怒火勃发的始作俑者,后续的思维则有煽风点火的效果。采取这个方法的时机非常重要,简而言之,时机愈早效果愈大。事实上如果能在发作以前投入缓和的因素,是可以完全浇灭怒火的。

  

  齐尔曼的另一项实验显示,谅解的心是最佳减火剂,实验中一个粗鲁的助理故意侮辱试骑脚踏车的验参与者。事后实验者同样有权会报复,结果他们都幸灾乐祸地打了低分。但在另一次实验中,侮辱事件发生后,有一个女孩进来请助理听电话,同样被助理冷嘲热讽。但女孩不以为意,还为他解释,说他最近因要参加毕业口试压力很大。事后实验者同样获得报复的机会,但他们不但不加报复,反而对那位粗鲁的助理感到同情。

  

  这种缓和的因至少可让人重新评估引发怒气的事件,不过这个方式有一定的限度。齐尔曼发现只有轻程度的愤怒才有效,如果当事人已是勃然大怒,则会因“认知的无能”而夫去效果。也就是说发怒者已无法好好思考。这时候发怒者的反应可能是“那是他活该”,或甚至恶言相向。

  

  冷却、冷静

  

  我十三岁那年,有一次在盛怒之下离家出走,发誓再也不回家了。那是个美丽的夏日,我在恬静的巷道里走了很久,周遭的静谧与美好渐使我心情平静下来。几个小时候我怀着愧疚回家了,几乎有一种温柔的感觉。自此以后,每当愤怒时我便出去走一走,我发现这是最好的方式。

  

  关于愤怒的最早期科学研究时间是1899年,叙述者是参与实验的人。这是平息怒火的每二种模式:走入一个怒火不会再被激起的场所,让肾上腺慢慢消退,激昂的生理状态渐渐冷却。同样的道理,两个愤怒争吵的人最好先分开一下子。在冷却期间,发怒者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以免负面的思维继续恶化。齐尔曼指出,转移注意力非常有助于改变情绪,理由很简单:从事愉快的活动时很难维持怒气。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怒气冷却到可从事愉快的事。

  

  缇丝研究过一般人平息怒气的方法,与齐尔曼的分析颇有吻合之处。缇丝发现一个常见的方法是:独处以便让怒气冷却,很多男性的独处方式就是开车兜风,这项发现颇值得玩味。不过,比较安全的方式可能是走一走。此外,深呼吸或放松肌肉等松懈的方式也很有帮助。可能是因为这可以使身体从愤怒的刻度警戒状态改变过来,也可能是因为注意力可从愤怒的原因转移。

  

  但如果你在冷却期间不断思索引发愤怒的事件,当然就达不到冷却效果,因为每一个思维都是一条导火绳。转移注意力的根本意义训是让你暂停愤怒的思考。缇丝研究发现,多数转移注意力的活动都有助于平息怒火,诸如看电影、阅读等。但疯狂采购或大吃大喝则没有效果,因为你在逛街或暴饮暴食时可能仍在思索引发愤怒的事件。

  

  易怒的人较容易罹患心脏病,杜克大学心理治疗家瑞佛为了协助这些人克制怒气,遂研究也一些方法,例如一发现自己已有不平或愤世嫉俗的想法时立刻写下来,如此便可重新加以评估。不过,齐尔曼发现这个方法在怒气尚未升高成怒火以前较有效。

  

  遇现怒火上升时,一定要冷静,冷静的方法有:

  1、一个人出去走一走;

  2、从事愉快的事;

  3、把愤怒的原因及时写下来。

  4、发泄有效吗?

  

  有一次人在纽搭计程车,车子前面站着一个年轻人等着过马路。计程车司机急着要开车走,按喇叭示意年轻人走开,得到的回答是一脸怒容与代替三字经的手势。

  

  “狗娘养的!”司机骂一声,刹车油门地起踩,仿佛要直撞过去。年轻人阴沉着脸略移开脚,但用拳头打了车子一下,当然,这又引发司机一连串污言秽语。、一路上司机仍然余怒未消地对我说:“这年头的气也不必受,都得吼回去,至少心里会爽快一点。”但齐尔曼却有不同的发现。事实上自欺欺人950代以来就有心理学家做过发泄怒气的实验,也一再发现这对平息怒火效果微乎其微。在某些情况下发泄或可达到出气的效果,直接发泄在愤怒的对象身上,让你重新取回掌控权或觉得正义得到伸张,或是给与对方“适度的微戒。”使其幡然悔悟而又不会对你施以报复。然而,怒火一发足以燎原,这些条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上加难。

  

  缇丝发现发泄怒气是冷却怒火最糟的方式,发作时常会使情绪中枢火上浇油,结果只是更加愤怒,或使愤怒情绪更加延长。比较有将近的方式是先冷却一段时间,然后以较建设性的态度与对方面对面找出解决方案。有人问西藏高僧应如何处理愤怒,他的回答是:“不要压抑,但也不要冲动行事。”

  

  纾解焦虑

  

  糟糕,减音器的声音听起来怪怪的……需要送修吗?现在哪花得起这笔钱……恐怕要动用到孩子的教育费……到时候会不起学费怎么办?上星期那张成绩单直糟糕……万一孩子的成绩往下掉,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减音器的声音真的怪怪的……

  

  像这样的忧虑方式可以像八点档的连续剧演个没完没了,最后又绕回原来的剧情。上述例子是由加州大学心理学家莉莎及汤玛士提供的,他们对忧虑的研究已将这个问题由神经过敏的范围,提升到科学的层次。忧虑的正面作用自是不待言的,深思熟虑的确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忧虑其实就是对潜在的危险提高警觉,这是人类进货过程中的基本生存能力。当脑部接收到恐惧的刺激时便开始感到忧虑,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威胁上,迫使脑子暂时抛开其他事情,绞尽脑汁想出因应办法。可以说忧虑是预演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设计趋吉避凶的方案。

  

  真正造成问题的是长期而重复的忧虑,恶性循环而永远得不到解答。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长基性的忧虑具备所有低层次情绪冲动的特色:没来由感到担心,无法控制,持续不断,不可理喻地陷溺于对单一的事项忧心不已。若持续恶化可能出现恐惧症、偏执、强迫性行为、惊慌失措等症状。每一种症状表现出对不同事物的忧虑,恐惧症者对可怕的情境特别担心,偏执症者忧虑的是如何避免可怕的灾难发生,恐慌症者担心的是死亡或恐慌症发作。

  

  这些症状的显著特征是忧虑过度,比如说有一位妇女因强迫性精神官能症接受治疗,她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从事下列行为:每日数次花四十五分钟洗澡,洗手二十余次,每次五分钟;坐下以前一定要用酒精或其他方式消毒椅子,而且绝不肯碰触小孩或动物,她认为这些都是不洁的。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对细菌的极端恐惧,她无时无刻不忧虑因感染病菌而死亡。

  

  另有一位妇女因一般性焦虑症接受治疗,医师请她就担心的事情做一分钟的自白:

  

  我可能无法说得很清楚,我恐怕以有为力量解释很难反映真相,而我们一定要找出真相……否则我的病不会好。如果我不会好,永远也不会快乐起来。

  

  这是很典型的忧虑症,患者被要求做一分钟的陈述,结果才短短几秒钟,她已经陷入人生问题的思索:一辈子再也快乐不起来。忧虑者的思绪常循着这样的方向,在脑中出现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且常会穿插一些想像的灾难或悲剧。忧虑在脑中常以语言而非影像的形式上演,我们在控制忧虑时要特别留意这个现象。

  包克维等人是在治疗失眠症时开始就忧虑进行研究的。专家早已指出焦虑有两种形式:一是认知的,即忧虑的思绪;一是肉体的,即是不断入侵的思绪投入。患者多是长期性的忧虑者,即使再困也无法停止忧虑。解决的办法是透过放松的练习,使患者的思绪专注在放松的感觉,简而言之,凡是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患者停止忧虑。

  

  但这个方法效果并不彰显,包克维认为原因可能与忧虑的正面效果有关。前面说过,忧虑是在预演潜在危机的因应方式,问题是忧虑通常无法达到这么建设性的效果,我们很少因忧虑找出新的解答或观点,更勿论长期的忧虑。忧虑者的思绪通常只中不断萦绕着潜在的威胁,让自己陷入恐惧之中,同时思考方向完全不脱旧有的模式。而且这种人会为各式各样的事情忧虑(大多数根本不太可能发生),他们总是注意到别人不曾看到的人生困境。

  

  但人些忧虑患者却告诉包克维忧虑对他们有帮助,而且是一种无法终止的循环。为什么忧虑会成为心理上的沉溺?包克维指出,这是因为忧虑和迷信一样,你愈是相信就愈觉得可信。人们忧虑的很多事情,实际发生的机率微乎其微,如新人坠机身亡、破产等,结果便仿佛是忧虑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使忧虑之事无由实现,就好像戴着护身符的人以为自己平安无事是护身符的功效。

  

  新忧解旧愁

  

  她为了到一家出版社工作从中西部搬到洛杉矶,不料不久出版社被收购了,她也此失业。于是她开始从事自由写作,但这是个很不稳定的工作,有时忙得做不完,有时连房租都付不起。她常要控制打电话的次数,而且出版社会以来第一次没有医疗保险,这一点让她感到非常没有保障。她开始对身体的状况过度敏感,每次头痛都怀疑是得了脑瘤,每次开车都想像自己出车祸,而且常陷入长时间的忧虑与沮丧,但又没有能力摆脱。

  

  包克维发现忧虑另外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优点。陷入忧思的人似乎容易忽略因忧虑引发的焦虑感,到后来甚至会减轻焦虑感,这可以从心跳的变化得到印证。整个过程大概如下:首先你注意某项事物,引发潜在危机的意象,而这想像的灾难又会引发轻微的焦虑。于是你陷入一长串忧思,每一项都引发新的忧虑,但也因此使你的注意力不断地转移到新事物上来,而离开了原先引发焦虑的灾难意象。包克维发现意象比思绪容易引发焦虑,因此只要不唤起灾难意象,陷入忧思反而有助减轻焦虑。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的忧虑正是消除旧忧虑的良药。

  

  然而长期的忧虑当然是不利的,因为长期忧思易陷入窠臼,鲜少产生突破性的解决方法。更严重的是,忧虑有时可发挥一点小功用,但于大局无补;虽可使焦虑感略减,但绝对解决不了问题。

  

  长期忧虑的人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不要担心就好”,或更糟糕的“快乐一点!”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忧虑是一种低层次的杏仁核作用,通常是不招自来的,而且一旦来了便很难驱走。不过包克维经过多次实验确实发现了一些简单而有用的步骤。

  

  第一步要有自觉,尽早察觉忧思的发生,最好是瞬间的灾难意象引发恶性循环的当刻。包克维曾训练病患培养自觉,教他们注意焦虑的初期征兆,认识引发焦虑的情况、思绪或意象,以及随之而来的生理反应。经过练习的确可提早发掘忧虑的萌生。此外他也教导病患在忧虑入侵时的放松方法,以及平常如何熟练放松的技巧。

  

  光是放松当然不够,同时要积极去除忧思,否则恶性循环还是一再重演。因此下一步是严厉挑战忧思:想想这可怕的事件发生的机率有多大?除了任其发生以外没有其他选择吗?或者可以采取其他较建设性的方法?一再重复这些想法真有益吗?

  

  思绪的克制加上建设性的质疑,对低层次的焦虑应可达到遏阻效果。你愈是做这方面努力,愈可能阻断脑部边缘系统的刺激。此外,积极进入放松状态也有助于抵制脑部发给全身的焦虑讯号。包克维指出,上述方针都有助于阻遏忧虑。如果你任由自己一直忧虑下去,愈会觉得事情的确值得担心。但只要尝试从多种角度去思索,你的忧虑便会开始动摇。事实证明忧虑成疾的人都可经由这个方法慢慢走出忧虑。

  

  但如果你的忧虑症已严重到成为恐惧症、强迫性精神官能恐慌症,应考虑寻求药物治疗,事实上,这才是自觉的表现。不过,要预防治疗完毕后忧虑再度来袭,仍须接受情绪控制的训练。

  

  忧郁处理

  

  一般人最费力摆脱的情绪是悲伤,缇丝研究发现每个人走出忧伤的方式也是最多样的。当然,悲伤不见得都是不好的,忧伤和其他情绪一样有其作用。比如说失去新人的悲伤会使我们欢欣鼓舞一切娱乐失去兴趣,专注思索失去的一切,暂时使人失去从事新事物的动力。简而言之,这种悲伤将迫使人暂秘多彩的生活,退而做一些重要的省思;深思所失者代表何种意义,最后经过一番心理调适,修正新的人生方向。失落的悲伤有一定的功能,沮丧却是负面的。作家史泰隆称之为“心病的种种可怕形式”,包括自怨自艾、自觉无用等感受,“灰暗无生趣,忧伤排山倒海而来,充满恐惧、疏离感以及最可怕的、令人窒息的焦虑。”而后理智也开始受损,出现“混乱、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衰退”等现象,到后期心智“充塞混乱的扭曲思绪……自觉思想被无以名状浪潮吞没,再也无法感受人世的乐趣。”身体方面也有种种症状:失眠、宛如行尸走肉,“陷入一种麻木、衰弱以及奇怪的无力感……”同时生趣尽失:“食物及其他感官享乐都味同白开水。”最后连希望也烟消云散,“心中渐淹漫一种恐怖感……”因为绝望愈来愈像具体可触的痛楚,甚至使人怀疑自杀是否是最好的解脱。

  

  在这样严重抑郁的情况下,生命已形同瘫痪,完全没有生机,抑郁的征状显示的是生命的停滞。对史泰隆而言,药物与心理治疗已没有帮助,后来他住进疗养院休养了一段时间才慢慢复原。但多数人确可借助心理治疗或药物,除了时下最流行的百忧解以外,还有十余种药物可以选择。

  

  不过这里所要讨论的是还到就医程度的一般性忧郁,多数人都可以自行调适,走出消沉。但一般人常用的方法常会造成反效果,使情绪更加消沉。比如说很多人悲伤时选择独处,但独处很容易增添孤单孤立的感觉。根据缇丝的研究,一般人抵抗消沉最常用的方式是交际:出去吃顿饭、跳跳舞或看电影,就是与朋友或家人一起做什么。这个方法如果能让你暂时忘掉悲伤,自是效果绝佳。但如果你一直在思索悲伤的原因,只会使消沉的情绪更延长。

  

  事实上,消沉情绪何时终止与思绪沉溺的程度有直接关系。愈是为使你自己消沉的事反复担心,消沉的情绪愈是强烈而持久。沮丧的人会为很多事担心,但都与沮丧有关,如担心自己是如此疲倦、没有精神、缺乏动力、什么事都没做等,但绝少想到如何以具体的行动改善问题。沮丧者担心之事还不止于此,在这方面做过深入研究的史丹福大学心理学家诺苏珊举例说:“你可能会把自己孤立起来,想着自己的心情是如此低落,又担忧配偶可能会因此排拒你,或是晚是是否又会失眠。”

  

  有些人会辩称这样反复忧思可能使现况恶化而使人更沮丧。诺苏珊举了一个例子:某女性销售员因不断沉浸在沮丧中而减少推销次数,业绩自是不断下滑,这使她觉得自己果然是个失败者,于是心情更加沮丧。如果她处理沮丧的方式是投入工作以转移注意力,结果业绩应该会提高,自然对自己更有信心,心情也就慢慢走出阴影。

  

  诺苏珊发现,沮丧时女性陷入忧思的机率比男性大得多。女性患抑郁症的人为男性的二倍,可能与女性这个特质有关。当然其他因素还很多,诸如女性心情低落时较愿意说出来,女性生活上不如意的事较多,男性较常借酒浇愁等。

  

  研究发现,以改变思考模式为目的的认知心理治疗,对轻微抑郁的疗效与药物相当,对预防轻微抑郁复发的效果更优于药物。其中两种治疗方式最为有效:一是学习质疑忧思的内容是否有根据,朝较建设性的方向思索;地是刻意安排较愉快的事件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之所以能治疗抑郁是因为抑郁是自发性的,不请自来地入侵人的心灵。即使你努力要压抑消沉的思绪,往往也是徒劳无功,你一旦开始有沮丧的思绪,脑中便仿佛有一块强力磁铁吸引一连串的低沉的想法。有一项实验请沮丧的人将六个字拼成一句,结果发现愈沮丧的人句子拼得愈快。

  

  沮丧的这种磁铁效应甚至也表现在人们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譬如当你提供多种活动供沮丧的人选择,他们多半会挑抚较沉重不愉快的活动。德州大学心理学家理察进行相关实验后得到一个结论:沮丧的人要特别努力将注意力转移到真正乐观的事情,小心避开无意间又从事使心情更低沉的活动,如观看悲剧电影或小说。

  

  换个心情

  

  想像你在一条陌生陡峭弯曲的路上开车,而且雾很大。前面不远处突然跑出一辆车,近得你根本来不及刹车。你用力踩刹车,车子立刻滑向一边。这时你看到对方的车子里坐满了正要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一瞬间只见玻璃碎裂,车子立刻撞得乱七八糟。接着是一阵可怕的静默,然后你开始听到哭声。你挣扎着跑过去,看到其中一个孩子动也不动地躺着。你心中涌起强烈的懊悔与悲伤……

  

  这是温兹洛夫在一项实验中给实验者看的文章,目的是让他们的心情变得难过。接着他请实验者花九分钟写下反有想法,同时尽量避免上述画面侵入脑海。每当上述画面入侵,实验者便笔记本上做一记号。结果多数人所做的记号都随着时间递减,但原本心情沮丧的人则有显着增加的现象,甚至在尝试转移注意力时也不自禁会回想到车祸的画面。

  

  不仅如此,较沮丧的人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沮丧的思绪。温兹洛夫指出:“不只是内容同类的思想容易联结,同类情绪的思想也是。平常我们就有一组沮丧的思想集结在那里,心情低沉时便倾巢而出。容易沮丧的人这种人造棉结愈是坚韧,一旦出现便很难压抑后绪的一长串。偏偏这种人倾向于以另一个沮丧的话题来取代原来的,结果反而心情更加低潮。”

  

  有人说哭泣使脑部引发悲伤的化学作用变缓和,哭泣有时的确可让人停止悲伤,但也可能使你继续执着于悲伤的理由。一般人常劝人“好好哭一场”,其实宽大个观念不见得正确,如果哭泣强化你的忧思,结果只是更增悲切。倒是转移注意力确实可使悲思中断,专家认为医治极严重的抑郁症,便是利用短期记忆丧失的原理;病人记不得为何悲伤,病情自然好转。至于一般性悲伤,缇丝研究发现常峥的摆脱方法有阅读、看电视、电动玩具、拼图、睡觉、作白日梦等。温兹洛夫指出,最有效的是从事可提振情绪的活动,研究发现,长时间看电影通常会陷入低潮。

  

  缇丝发现,有氧舞蹈是摆脱轻微抑郁或其他负面情绪的最佳方式之一。不过这也要看对象,效果最大的是平常不太运动的懒骨头。至于每天运动物人,效果最大的时期大概是他们刚开始养成运动习惯的时期。事实上这种人的心态变化与一般人恰相反,不运动时反而心情容易低潮。运动之所以能改变心情,是因为运动能改变运动能改变与心情息息相关的生理状态。举例不说,沮丧时生理处于低活动状态,有氧舞蹈则可提升身体的活动量。同样的道理,焦虑是向活动状态,放松身体反而较有帮助。其作用原理都是打破沮丧或焦虑的循环,使身心处于与原来情绪极不协调的状态。

  善待自己或享受一番也是常见的抗忧郁的药方,具体的方法包括泡热水澡、吃顿美食、听音乐、做爱等。送礼物给自己尤其是女性常用的方式,大采购或只是逛逛街也很普遍。缇丝研究发现,大专生当中,女性利用吃东西治疗悲伤的比率是男性的三倍,男性诉诸饮酒或嗑药的比率则是女性的五倍。暴饮暴食或酗酒当然都有很大的缺点,前者会让人懊悔不已,后者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只会使人更沮丧。

  

  缇丝指出,比较建设性的作法是让自己产生小小的成就感:例如完成延宕许久的家事可某项工作。其次,提升自我形象也很有帮助,即使只是打扮光鲜一点也可以。

  

  走出沮丧最有效的一个方法是改变看事情的角度,不过一般人除非接受心理治疗,很少应用这个方法。譬如说结束一须感情总是很伤感的,很容易让人陷入自怜的情绪,以致换个角度看看自己所失去的是治疗悲伤的良方。同样的道理,一个癌症病人不管病情多严重,只要能想到另一个更严重病人,心情便会提升一些(我还好,起码我可以走路)。老是与健康的人做比较的通常最是沮丧。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的确有出奇的效果,似乎突然间一切不再显得那么灰暗。

  

  另一个提振心情的良方是助人,沮丧的人低沉不振的主因是不断想到自己及不快的事,设身处地同情别人的痛苦自可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缇丝研究发现,担任义工是很好的方法,然而,这也是最少被用的方法。

  

  最后一种方式是从超凡的力量中寻求慰藉,缇丝指出:“有宗教的信仰的人可借由祈祷改变任何情绪,尤其是沮丧。”

  

  

  

  

  

  

  

  

  

  

  

  

  

  

  

  

  

  

  

  

  

  

  

  

  

  

  

  

  第六章整体性向

  

  我这一生中只有一次因恐惧而瘫痪的经验。多大学一年级参加微积分考试时,不知为什么毫无准备就去应试。我记得那是个春天的早晨,走进教室时心中充满宿命与不祥的感觉。我到那间教室上过很多次课,但那天我完全没有注意到窗外是什么景象,眼中甚至没有教室存在。我走到靠门的一个位置坐下,眼光凝缩在眼前的一小块地面。我打开考卷,耳边充塞怦怦的心跳声,胃部因焦虑而痉挛。

  

  我很快瞥一启遍试卷,完全没有希望。整整一人小时我盯着试卷,脑中不断想着可怕的后果。同样的思绪一再重复,恐惧与颤抖交织循环。我坐在那里无法动弹,就像中了毒箭的动物。回想起来,最让我讶异的是我的脑子竟然萎缩到那种程度。那一个小时我并未曾试拼凑可能的答案,也没有作白日梦。而只是坐在那里凝视我的恐惧,坐待这可怕的折磨早点结束。

  

  上面这段恐怖的回忆正是我本人的经验,我认为是最能表现情感痛苦严重影响心智功能的例证。检讨起来,这段经验仿如在试验我的情感是否能战胜、甚至瘫痪思考力。

  

  情绪影响心智,这是每个老师都知道的。学生在焦虑、愤怒、沮丧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学习,事实上任何从在这种情况下都很能有效接收或处理资讯。第五章探讨过强烈的负面情绪如何扭曲我们的注意力,事实上,当某种情绪几乎是无孔不入地凌驾其他思绪,以致不断阻挠你对身边事物的注意,这表示情绪的影响已超乎正常范围。譬如说一俯瞰正经历离婚的人或父母正要离婚的小孩,往往很难将注意力专注在日常琐事或功课上。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而言,自怜、绝望、无助的感觉可能凌驾一切。

  

  当情绪超越专注力时,人将失去一种科学家称之为“操作记忆”的认知能力,亦即脑部无法储存足够的资讯以应付手边的工作。操作记忆的内容可能琐碎如电话号码,也可能复杂如小说家编辑的情节。任何心智活动(小至造句,大至解析复杂的逻辑命题)都要植基于操作记忆这个最基本的心智功能。职司操作记忆的是前额叶皮质,别忘了,这也是情绪与感受交集的地方。消退这个部位的边缘系统受制于痛苦的情绪,操作记忆便会受影响,你将无法正常像前面叙述的考场经验。我们也可从相反的角度思索这个问题。想想看人在成就劳动某件事时的动力,那些热忱、干劲、自信是如何激发起来的?专家研究奥运选手、著名音乐家、世界棋王,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能激发自己接受严酷的训练。现在随着技术水准的不断提高,各类专家训练的年龄已愈来愈提前。以1992年奥运为例,平均十二岁的中国跳水选手受训年限与美国队不相上下,而后者都已超过二十岁,中国队自四岁开始受训。同样的,二十世纪最佳小提琴手大约五岁开始习琴,世界西洋棋好手平均七岁开始学棋,十岁开始的人只能达到国家级的水准。愈早开始,时间上愈占优势:柏林顶尖音乐学校的顶尖小提琴学生习琴时间已超过一万小时,,次一等级的学生学琴时数平均约7500小时。

  

  能力相当的人在同一领域的成就会有高下之别,最主要的原因似乎在于能否在早年就投入艰辛的训练,而这又 与其情绪特质有关,尤其是面对挫折的热忱与毅力。

  

  撇开天赋不论,自我激励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这可以从亚裔商人士在美国的杰出表现得到印证。研究显示亚裔孩童的平均IQ120仅比白人超出二、三点。以职业类别而论,亚裔美人的表现突出许多,相当于IQ110日裔美人或IQ120的华裔美人。原因可能是亚裔孩童自小就比白人用功。

  

  行动的控制:糖果试验

  

  假想你是外四岁的孩子,有人请你做下列的选择:一个大哥哥要去办点事,如果你等到他回来,你可以得到两块糖。如果你不愿意等,你只能拿一块,但立刻强以拿到。这的确是个足以试验孩子灵魂的难题,象征行动与自制、本我与自我、欲望与自制力、追求满足与延迟满足的永恒难题。这个试验很能看出孩子的性格特质,甚至可以由此窥孩子的未来的人生走向。

  

  抗拒行动可能是最基本的心理能力,也是各种情感自制力的根源,因为所有情绪本质上都遵向某种行动。别忘了情绪一字的原义就是“行动”。能够抗拒行动,压制未成形的行动,很可能是脑部发挥抑制作用,使边缘系统无法传达讯息给负责行动的皮质。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还有待进一步印证。

  

  无论如何,前面所说的糖果试验确实证明了克制情绪与压抑冲动是很基本的能力。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于1960年代开始进行上述试验,对象是史丹神速大学附设幼儿园的孩子,实验一直追踪这些孩子到中学毕业。

  

  有些孩子的确能耐心等待大哥哥办事回来,当然等待的十几分钟一定非常漫长。这些孩子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撑下去;有和闭上眼睛不去看诱人的糖果,将头埋入手臂中,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努力让自己睡着。最后这些勇敢的孩子得到了两颗糖果。有些小孩则比较冲动,大哥哥才走开几秒钟便夺手拿走糖果。

  

  十几年后这些孩子成为青少年,这个试验的预言能力才逐渐明朗。两种反应的孩子在情绪与社会方面的差异非常大。四岁时就能抵抗诱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时期显得社会适应能力较佳,较具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在压力下比较不会崩溃、退却、紧张或乱了方寸,能积极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言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小时候一样能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

  

  冲动型的孩子则约有三分之一较缺少这类特质,反倒表现出较负面的共同特征,如让人觉得怯于与会人接触,顽固而优柔寡断,易因挫折而丧志,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或无用,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惊慌失措,容易怀疑别人及感到不满足,易嫉妒或羡慕别人,因易怒而常会与人争斗,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

  

  糖果试验显示的是童年的一个很小的行为,但是长大后却扩大成为多方面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很多大大小小的成就都取决于压抑冲动的能力,包括减肥、读完学位等。有些孩子四岁便已深谙个中的道理,能依情况判断压抑冲动才是最有利的,努力将注意力自眼前的诱惑转移开,以种种方式维持毅力以达到最终目标。

  

  这些孩子中迷毕业时又接受一次评估,结果四岁时耐心等待的人在校表现优异得多。据孩子的父母的评估,这类孩子学习能力较佳,无论是语文表达、论理、专注、制定与实践计划、学习意愿都较佳。更让人意外的是这粝孩子的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优。最近不及待拿走糖果的小孩当中,三分之一平均语言成绩五二四分,算术五二八分;等待最久的三分之一孩子,这两项分数平均为六一○分与六五二分,总分差距多达二一○分。

  

  四岁所做的糖果试验与智力测验同样可预测孩子将来的入学考试成绩,但前者的准确度是后者的两倍,唯有当孩子开始念书以后,智力测验的准确度才会逐渐提高。也就是说,克制冲动的能力是IQ之外与潜在的智能很有关的重要因素。有人说IQ是可以学习得的,这个问题将留待第五部讨论。

  

  发明糖果试验的米伽尔同时发明了一个冗长的名词:“目标导向的自发工延迟满足”,这或诈可代表自我调节情绪的根本意义,亦即克制冲动以达成EQ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一个人其他心智能力的表现。

  

  心情影响思考力

  

  我常为儿子担心,他刚进橄榄球队,以后难免会受伤。看他打球对我简直是一种折磨,所以我后来就不去了。我知道儿子一定很失望,但我实在受不了。

  

  叙述者是一个在焦虑症接受治疗的妇人,她自知过度的忧虑已妨碍生活,但每当她面对生活上简单的抉择时,脑海中立刻想到种种灾难事故。在忧虑淹没理性的情况下,她已没有选择的自由。

  

  焦虑对各种心智表现的根本伤害就是变得过度忧虑,忧虑可说是一种原本很有用的反应遭到扭曲。一旦这种灾难预演的心理状态成为常态,使得心神无法专注其他事项时,便成都市为有害的认知干扰。

  

  焦虑会影响智能,譬如说空中交通管制员负责的是非常复杂、劳心、压力重的工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几乎可确定不会有好的表现。有一项研究便是以1790位受训的管制员为对象,发现有焦虑现象的人即使IQ较高,表现却较差。事实上,所有领域的表现都受到焦虑的影响,这可以从容不迫126种研究得到印证,愈焦虑的人表现愈差,不管衡量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或成就测验都一样。

  

  有一项研究请易忧虑的人做认知型的试验,然后请他们说出做实验时心中在想什么,结果发现最直接影响其决策能力的是一些负面的想法,诸如“我一定做不好”“这种测验我最不行了”。研究人员请较不易忧虑的一组故意忧虑十五分钟,做同一试验的能力便大幅减低。反之,易忧虑的一组刻意松懈十五分钟以后,表现起来便得心应手了。

  

  最早就考试焦虑的现象做科学研究的是非曲直960代的理查·艾尔坡他自承研究的动机源自身的经验,学生时代的他总是因紧张而考试失利,但他的同事拉尔夫·海柏却发现考前的压力对不起自己有帮助。他们研究发现有两种焦虑型的学生,一种因焦虑而使学业成绩打折,一种不受焦虑影响,甚至可能因压力而表现更好。考前压力能让海柏这类学生加强准备而有好成绩,却会使另一型学生阵前失利,和确是很有起的现象。对艾尔坡这种紧张过度的人而言,考前的焦虑会影响思考与记忆,读书时事倍功半,考试时也无法维持清晰的思考力。

  

  看看一个人考试时忧虑多少事,可相当准确地预估考试成绩。这是因为心力用在忧虑这种认知活动时,用以处理其他资讯的心力自然减少。如果你在考试时不断担忧会不及格,用在思索考题的注意力必然减少。于是忧虑者往往一语成真,一步步实现自己预言的灾难。

  

  反之,善于驾驭情感的人懂得运用考前或演讲前的焦虑,激励自己更用心准备,临场自然有较佳的表现。传统的心理学论著以“U”形容焦虑与表现的关系。关系最佳时是“U”的顶端,表示些许的紧张发挥激励的作用。左半表示焦虑太少导致冷淡或动力不足,右半表示过度焦虑严重影响表现。

  

  心理学上有一种症状称为轻性躁狂,这种轻微激昂的心理状态对作家或其他需要创造性思考的人是最适宜的,这种状态已很接近“U”的顶端。但这种轻飘飘的感觉一旦失控而陷入躁狂,反而使思路无法统一而影响写作,即使文思泉涌也是徒然;事实上就因为思潮太漫无边际,反而难以捕捉。

  

  心情愉快让人更能做弹性与复杂的思考,也就较容易解决智能或人际的问题。所以说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说笑话可能是不错的方法。笑与兴奋一样有助于开拓思路自由联想,从而注意到先前未想到的方法。这个技巧不只在创造活动时很重要,也很有助于认清复杂的人际关系或预见一项决策的后果。大笑有助于提升智能表现。尤其成对需要创意思考的问题时。不知道读者是否听过一个心理学家常用来衡量创意思考力的测验,研究人员给受测者一蜡烛、火柴及一盒大头钉,请他们将蜡烛固定在软木制的墙上,但烛油不可滴在地上。多数受测者都会落入传统思考的窠臼,研究人员请受测者分别先观看滑稽影片、关于数学的影片或做运动,结果发现看过滑稽片的人最可能发挥创意,想出答案:将盒子钉到墙上做为烛台。

  

  即使是轻微的情绪改变也会影响思考,一个人在做计划或决策时如果心情很好,想法通常较开阔乐观。一方面这是因为人的记忆跟着心理状态走,心情好时我们会记得较愉快的事。因此当我们居心情好时衡量一件事,便容易做出较大胆冒险的决定。

  

  同样的道理,坏心情将记忆导向负面的方向,使我们容易做出退缩或守于谨慎的决定。由此不难推想情绪失控对智能的影响。但正如第五章所说的,失控的情绪也可以拉回来,这个能力是最重要的性向指标,影响一切心智活动的表现。

  

  潘朵拉的盒子

  

  一项研究请大专生考量下列假设性问题:你设定的学期目标是80分,一周前第一次月考成绩发下来了,你得了60分,你会怎样?

  

  每个人的作法因心态而异。最乐观的学生决定要更用功,并想到各种补救的方法。次乐观的学生也想到一些方法,但比较没有实践的毅力。最悲观的学生则根本宣布放弃,一蹶不振。

  

  上面的问题其实也不完全是假设性的。上述研究是由堪塞州大学心理学家史耐德预测效果的入学测验更准确。也就是说就智能相当的学生做比较,情绪影响表现甚巨。

  

  史耐德的解释是:“乐观的学生会制定较高的目标,并知道如何努力去达成。比较智能相当的学生会发现,影响其学业成绩的主因是心态是否乐观。”

  

  古希腊有则引人深思的神话,话说古希腊公主潘朵拉因美貌遭神嫉,故意送给她一个神秘的盒子,叮嘱她绝不可打开。一日潘朵拉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掀起盒子一角偷窥,从此释放出人=世的一切苦难:疾病、痛苦、疯狂。所幸一个好心的神祗助她及时合上盒子。才没有放走让人类得以忍受一切痛苦的良药:希望。

  

  现代研究人员发现,希望不只是痛苦时的慰藉,在生活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学业或事业,在各领域都能让人更占优势。希望的意义不只是乐观的心态,据史耐德的定义,希望是“想念自己具有达成目标的意志力与方法,不管目标是什么。”

  

  当然每个人的篡位程度都不相同。有些人篡位总能摆脱困境,解决难题,有些人则怀疑自己没有达成目标的精力、能力或方法。史耐德发现高度乐观的人具备若干工人同特质:较能自我激励,能寻求各种方法实现目标,遭遇困境时能自我安慰,知所变通,能将艰巨的任务分解成容易解决的小部分。

  

  从EQ的角度来看,乐观意指面对挑战或挫折时不会满腹焦虑、抱持失败主义或意志消沉,这种人在人生的旅途上较少出现沮丧、焦虑或情感不适应等问题。

  

  乐观是最大动力

  

  麦特·华昂迪是美国知名游泳选手,1988年代表美国参加奥运,被认为极有希望继承法972年马克·史必兹之后夺得七项金牌。但华昂迪在第一项两百公尺自由式竟居第三,第二项百公尺蝶式原本领先,到最后一公尺硬是被第二名超了过去。

  

  各报都以为两度失金将影响华昂迪后续的表现,,没想到他在后五项竟连连夺冠。只有加州大学心理学马丁·沙里曼对这项转变不感意外因为他在同一年稍早曾为华昂迪做过乐观影响的实验。实验方式是在一次表演后,故意请教练告诉华昂迪他的表现不佳(事实上很不错),接着请华昂迪稍作休息再试一次,结果更加出色。参与同一实验的其他队友都因而影响演出成绩。

  

  所谓乐观是指面临挫折仍坚信情势必会好转。从EQ的角度来看,乐观是让困境中的人不致流于冷漠、无力感、沮丧的一种心态。乐观也和自信一样使人生的旅途更顺畅。

  

  沙里曼将乐观定义在对成败的解释上;乐观的人认为失败是可改变的,结果反而能转败为胜。悲观的人则将失败归诸个性上无力改变的恒久特质。不同的解释对人生的抉择造成深远的影响。举例来说,乐观的人在求职失败时多半会积极地拟定下一步计划或寻求协助,亦即视求职的挫折为可补救的。反之,悲观的人认为已无力可回天,也就不思解决之道,亦即将挫折归咎于本身恒久的缺陷。

  

  乐观与信心一样可预测学业成绩。沙里曼曾以1984年度加州大学五百名新鲜人为对象做乐观测试,发现测试成绩比入学考试或高中成绩更难准确预测第一年成绩。沙里曼指出:“入学考测量的是能力,从每个人解释成改的角度则可看出他是否容易放弃。一定程度的能力加上不畏挫折的心态才能成功,动机是入学考试测不出的,而要预测一个人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他是否能愈挫愈勇。以智力相当的人而言,实际成就不仅与才能有关,同时也与承受失败的能力有关。”所以,预测一个人的成就——看他是否能够愈挫愈勇,

  

  沙里曼研究过大都会人寿的业务员,结果充分说明乐观心态激励人心的重要性。不管在任何行业,微笑接受拒绝都是销售员的要件,更何况是被拒绝的机率绝高的保险业务员,这也是为什么寿险业务员前三年离职的比例记达四分之三。沙里曼研究发现个性乐观的人前两年的销售成绩比悲观者高出勤37%,后者第一年离职的比例是前才的两倍。

  

  后来,沙里曼更说服大都会破例进用一批新人,这批人的特质是乐观测试成绩很高,但传统的求职考试没有过关。结果这批人第一年业绩比悲观型超出21%,第二年更超出57%

  

  乐观心态对销售成绩的影响正说明了这种EQ的本质。对业务员而言,每一次被拒绝都是一次小挫折,其因应方式便攸关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动力继续尝试。一次一次的被拒必然会打压士气,让人觉得拿起话筒拜访客户愈来愈艰难,生性悲观的人尤其难以承受,可能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一行我走不通,一张保单也别想卖出去”,这样的心态必然会导致消极灰心,甚至沮丧。反之,乐观的人会告诉自己,“可能我的方法不对”或是“不过是碰到一个情绪不佳的客户。”乐观的人能从自己以外找到失败的因素,因而能尝试新的方法。悲观的心态泯灭希望,乐观者则能激发希望。

  乐观与悲观可能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我们在第十四章将详细指出,天性也是可以改变的,乐观与希望都可学习而得,正如绝望与无力感也可能慢慢养成。乐观与希望其实都是建立在心愿心理学家所谓的能力感上。亦即相信自己是人生的主宰,能够应付未来的挑战。任何一种能力的提升都有助于培养能力感,使你更愿意冒险与追求挑战,而一旦克服挑战便更增能力感。这样的心态能使你既有的能力做最大的发挥,缺少的能力也会努力去培养。

  

  史丹福心理学教授艾伯特·班度拉对能力感受颇有研究,他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并非固定资产,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能力感强的人跌倒了能很快爬起来,遇事总是着眼于如何处理而不是一味担忧。”

  

  悲观的人找自己的原因,乐观的人寻找自己以外的原因,但从自身作起。提升能力的基础是什么?是愿意接受挑战。

  

  神驰

  

  一位作曲家形容他表现最好时的感觉:

  

  那是一肿狂喜到近乎忘我的境界,我个人常有这种经验,这时我的手仿佛已非我所有,完全与我无关似地自我发挥,我只能睁大眼睛惊愕地旁观。简直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

  

  这段叙述与各行各业许多人的经验恰好不谋而合,包括攀岩专家、西洋棋冠军、外科医师、棒球好手、工程师、经理人,甚至是一般职员。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米西利·齐深米哈力投入二十年的时间兜售各种人士颠峰状况的叙述,特别以神驰一词形容这种状态。运动界也有类似的说法,表示全神贯注到忘记观众及竞争对手的存在,不费吹灰之力做出最佳表现。黛安·洛菲—史丹罗塔是非曲直1994年冬季奥运滑雪金牌得主,她形容当时已浑然忘我,“仿佛已化身为一匹瀑布。”

  

  这可以说是EQ发挥到极致的表现,能够自如地驾驭情感,充分发挥潜力。所谓驾驭并不是克制或围堵,而是因应情势做积极地增强。当一个人陷入沮丧或焦虑不安时,便等如阴滞的死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神驰的经验,尤其是做出最佳表现或超越自己的时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做爱时两个人结合为一体,浑然忘我的经验。这是很神奇的经验,最特别物是可感觉到一种本然的喜悦,甚至可形容为心移神往,一场丰富的心灵宴会。这时候你会全神贯注,精神与行为结合为一。事实上,只要你对当时所做的事稍微城市注意,或是想着“我现在做得太顺手了”,都可能使行云变成拖泥带水。真正的全神贯注是只注意到眼前极狭窄的焦点,甚而忘却身在何处。有一位外科医师便曾回忆他在一次高难度手术中的经验,手术完成后他才注意到地板上有些瓦砾,还茫然询问旁人究竟怎么回事。原来手术到一半时天花板崩塌了一大块,而他竟然浑然未觉。

  

  神驰是一种忘我的状态,这时忧思是无由存在的,那种专注的程度使人暂时抛开日常生活一切俗虑。健康、经济甚至当刻的表现都忘得一干二净,这也可以说是无私的状态。然而,个人对所做的事又表现出自如的掌控能力,且能因应挑战做最佳反应。同时此人并未孜孜于求取表现,成败根本不曾担心,动力全来自行为本身的乐趣。

  

  要进入神驰的状态有很多方式,其一是刻意对眼前事物付与高度的关注,因为全神贯注正是神驰状态的精髓。这个方式本身可构成一良性循环,要排除忧思刻意专注眼前的事物需要一定的努力与自制。但只要跨出第一步,专注力本身就成为一股动力,一方面一切忧思不易侵入,一方面做起事来不费吹灰之力。

  

  另一个方式是从事自己很在行但难度略起能力的事,齐氏指出:“一个人面对难度略超出一般的挑战最能够贯注精神,也能比平常更加努力。太没有挑战会使人厌烦,太大的挑战又会使人焦虑。这两者之间的狭窄地带最易达到神驰的境界。”

  

  这种境界的特色是在纯粹的乐趣中达到最高的效率,这种时刻绝不可能发生边缘系统席卷大脑组织的情绪失控。这种轻松但高度的专注绝不同于厌烦或疲倦时的勉强专注,或是在焦虑愤怒时的费劲。

  

  神驰的状态不存一丝情绪杂质,只有激励人心的轻微兴奋,这是全神贯注的必然结果。很多哲学著作都谈到这种精神凝炼而至行云无疑的高明境界。

  

  观察一上处于神驰状态下的人,会让你觉得再艰难的事仿佛都很容易,极优出的表现似乎都很自然。这种矛盾也表现在脑部的活动上:付出最少量的心力即可达成最艰难的任务,此时脑部活动可谓不疾不徐,神驰系统恰恰相反如其份地因应当刻的需求。当一个人毫不费力地全神贯注于一事,皮质的活动量会减少。这当然是很奇特的现象,理论上要完成极艰难的事,将促使脑部皮质活动量增加才对,可见神驰的状态发生在神经系统效率最高的能力巅峰期。

  

  勉强专注时脑部皮质的活动量会增加,神驰状态则仅须少量活动即可达到最佳效果,这也可从熟能生巧的道理来了解:不管是体力的活动(如攀岩)或劳心的(如电脑程式设计),熟练之后都可提高从事该活动时的脑部效率,与初学或难度太高的活动相比较,所费的脑力少得多。同样的道理,当脑部因疲倦或紧张而减低效率时,皮质活动会较不精确,许多重叠的部分同时活动,精神无法集中。感觉枯燥无聊时也是同样的情况。反之,在神驰状态下,脑部皮质会因应情势动员精确部位的活动。这时艰难的工作不但不费力,反而有刺激脑力一新耳目的效果。

  

  新教育模式

  

  神驰的境界多出现在某项活动激发一个人最大潜力时,随着技巧的纯熟,要进入神驰的境界需要愈高难度挑战。太简单的工作显得枯燥,太艰难的又会造成焦虑。促使人不断追求更高造诣的部分理由,是渴望回到神驰的状态。齐氏研究过二百名艺术学校毕业已十八年的人,发现后来成为画家的人,在学生时代都体味过绘画本身的乐趣,学生时代梦想名利的人毕业后多半与本行渐离为远。

  

  齐氏的结论是:一个人必须喜欢绘画甚于一切才能成为画家。如果你站在画架前,一心想着这幅将可卖多少钱或是批评家会有什么评语,便很难有所成就。一心一意全神贯注是创造性活动的精髓。

  

  神驰是专精任何技艺或艺术的根本条件,也是学习的要素。读书时能进入神驰状态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这是传统考试测验不出来的。芝加哥某理科中学的学生参加某数学竞试都名列前茅,后来却渐渐分出高下。于是老师让学生平常的活动情形做追踪,请每个人带一个呼叫器,一天不定时提醒他们记录所从事的活动及当时的心情。果然成绩较差的每周在家读书的时间仅十五小时,成绩较优的则记达二十七小时,前者其他时间都在游玩或与亲友聚会。

  

  再看他们的心情纪录更显示出一个重要的讯息。不论成绩优劣,所有学生都花很多时间从事毫无挑战的无聊活动,如看电视,这也是一般青少年共有的现象。最重要的差异是学习上的,成绩优异读书时40%的时间感受到神驰的经验,成绩差的只有16%,且常常因难度太高而产生焦虑感,这些学生反而是在社交昌能得到乐趣与神驰的经验。也就是说,有些学生能充分发挥甚至超越其学习潜力。常是因为神驰的经验吸引他们主动去读书。成绩较差的则因疏于练习,不但丧失学习的乐趣,更可能因而自我设限,将来只能从少数的智能活动中得到乐趣。

  

  提出多元智能论的哈佛心理学教授嘉纳认为,带能上能下孩子进入神驰境界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亦即以内在动机取代威胁或奖赏。嘉纳指出:“我们应顺应孩子的能力,鼓励他们在所属性的领域发展,孩子能进入神驰的状态表示该活动是适合他的。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才能贯彻下去,孩子在学校会吵闹,多半是因为对学校的活动感到无聊,或是功课超出其能力。孩子必须从事他喜欢而又奶从中得到乐趣的事,才能有最佳的表现。”

  

  目前有很多学校采用嘉纳的理论,他们 作法是确认孩子的性向,帮助他发挥长处,与补强弱点。譬如说一个孩子天生具备音乐或运动细胞,自然在从事该活动时较易进入神驰境界。由于老师对孩子的性向相当了解,教导时多能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与程度,孩子也不再对学习怀有恐惧或厌倦。嘉纳指出:“事实证明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神驰的经验后,较能勇于接受其他领域的新挑战。”

  

  理论上,学习技艺或知识最好是自然而然的,亦即孩子是因从事喜欢的事而产生自发的乐趣。这种最初的兴趣往往是未来成就的种子,因为孩子会发现不断浸淫该领域便可不断获得神驰的快乐。而维持神驰的要素是将个人的能力推到极限,于是便成了孩子力求精进的最佳动机。当然,我们的学习经验多半没有这么理想,多数人回想起就学期间的总印象,大概都有是无止尽的枯燥活动穿插令人焦虑的事件。教育其实也是导引EQ的一门学问。而从学习中追求神驰的快乐,的确是比较人道自然而高效的教育方式。

  

  这出证明将情感导向积极的目的,最最重要的性向指标,所谓情感的导引上多方面的,包括冲动的克制、延缓立即的满足、调整情绪以利思考、找出进入神驰境界的途径等等

  

  

  

  

  第七章 同理心的根源

  

  前面提过情感表达障碍型的盖瑞,他对自己或别人的感情同样冷漠,令未婚妻痛苦不堪。情感表达障碍型的人内陆事不明,对他人的处境缺乏感同身受的同情。当未婚妻说她心情低落,盖瑞毫不表同情;未婚妻向他表达爱意时,他又顾左右而言他。而且常对未婚妻的行为做“建设性”的批评,却不知道这些评语的杀害伤力。

  

  同理心要以自觉为基础,一个人愈能坦诚面对自己的情感,愈能准确阅读别人的感受。像盖瑞这样的人对自己感觉一无所知,当然更不可能了解周遭的人在想什么,这种人可称为情感上的音盲。他人言谈举止间或隐或显的各种音律节奏,如语调的起伏、姿态的变化、别出心裁有意涵的沉默、显有所指的轻颤等,音盲者一律置若罔闻。

  

  当别人直接对其表情达意时,情感表达障碍型的人常感困惑不已,这不但在EQ上是一大缺陷,更可说是人性方面可悲的缺憾,因为融洽的关系是人们相互关怀的基础,而融洽的关系又源自于敏锐的感受与同理心。

  

  同理心在进入少年时,应能区分自己的痛苦和别人的痛苦,仅够情绪在必要时区分别人的位置,对自己的发展会产生投射。

  

  同理心简单的说就是了解他人的感受,这个能力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管是销售、管理、恋爱、育儿、政治活动都无一例外。缺少这个能力可能导致极可怕的后果,心理变态的罪犯、强暴者、虐待儿童者都是显著的例子。

  

  一般人的情感很少直接诉诸语言,多半是以其他方式表达。捕捉他人情感的关键就在判读这些非语言的讯息,如语调、手势、表情等。这方面研究最广泛的当推哈佛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罗森索及其学生。罗森索设计了一种称为非语言敏感度的同理心测验,以一位女性表达各种情感为主题制作一录影带,所表达的情感从厌恶到母爱应有尽有,发生的场合包括因嫉妒而发怒、请求宽恕、表达感谢、诱惑等等。录影带并经过特殊处理,使用权同一画面每次只出现一种表达的管道。举例来说,有些画面(当然语音已消除)去除了所有因素,吸能看到脸部表情,有些则只能看到身体的动作,如此受测者便必须根据单一管道辨别情感。

  

  他们针对美国等十九个国家七千多人做实验,发现对非语讯息判读力高的人有多项优点:情感调适力较高、较受欢迎、较外向、较敏感。一般而言,女性判读力较男性高。由于这项测验长达四十五分钟,有些人在受测过程中表现愈来愈好,显示具有不错的同理心学习能力,研究发出这种人与异性关系较佳,可见同理心有膈于丰富我们的爱情生活。

  

  正如EQ的其他元素一样,同理心的敏感度与性测验、智力测验或学校考试没什么关系,这也可以代码一种专为儿童设计的非语言敏感测验得到证明。一项针对性102名儿童所做的测验发现,敏感度的孩子在学校较受欢迎,情感也较稳定,在校表现较佳,虽则其智力并不比敏感度低的孩子要高,显示同理心有于学习(或是有助于获得教师的喜爱)。

  

  人的理智动作是以语言为媒介,情感则是非语言的。当一个人的语调、手势等非语讯息有90%以上是非语言的。我们多半在无意识中接收这类讯息,我们不会特别注意讯息的性质,而只是无言地接收,然后做出无言的反应,而这种能力通常也是透过非语言的形式学习的。

  

  同理心的形成

  

  九个月的小望每次看到其他小孩跌倒,眼眶便浮起泪水,然后爬到母亲怀里寻求慰藉,仿佛跌倒的人是她。十五个月大的麦可看到朋友保罗在哭,会拿出自己的玩具熊安慰他,如果保罗仍哭过不停,麦可还会拿抱枕给他。这些情形是孩子的母亲协助专家做研究时观察记录焉的,该研究显示同理心的形成可溯及婴儿时期。事实上,婴儿自出生日起,听到其他婴儿啼哭便感到难过,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同理心表现的最早的征兆。

  

  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婴儿还未完全明了人我之分时,便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几个月大的婴儿看到其他孩子啼哭也会跟着哭,仿佛感同身受似的。约周岁时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痛苦是别人的,但仍会感到不知所措。纽约大学的马丁·霍夫曼做过相关研究,他注意过两岁大的孩子带他妈妈去安慰一个哭泣的小朋友,而事实上小朋友自己的妈妈就在身旁。其他同龄孩子也表现出同样的困惑,他们会模仿别人的痛苦(可能是为了更了解他的的感受)。譬如说看到其他孩子手爱伤时,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可能会把手伸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会痛。或者看到母亲哭泣时,孩子可能会擦拭自己的眼睛,虽则他并未流泪。

  

  19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时,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模仿。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铁钦纳认为同理心源自身体上模仿他人的痛苦,从而引发相同的痛苦感受。他使用同理心一词与同情区别,因同情并无感同身受之意。

  

  到三岁半时小孩不再教育做行为模仿,而能区别他人与自己的痛苦,也较能安慰别人。下面是一个母亲的纪录:

  

  邻居的一个小孩在哭……珍妮走过去拿饼干给他吃,一路跟着他走,甚至自己也开始发出哭音。接着她想要抚摸他的头,但他躲开了……他渐渐不哭了,但珍妮似乎仍很关切,仍不断拿玩具给他,拍他的头和肩。

  

  到这个阶段小孩子对他人情感的敏感度开始有所不同,有些很敏锐,也有的开始变得冷漠。美国心理卫生学会的玛丽安·瑞耶若与卡洛琳·斯勒做过一系列相关研究,发现同理心的差异与父母的管教方式很有关系。管教方式如果强调对别人的影响,如看你害妹妹这么难过,而不只是你怎么这么调皮,孩子的同理心会较敏锐。此外,身教也很重要,孩子会观察大人对其他人情感的反应方式,从而加以模仿,渐塑造出长大后的反应模式。

  

  敏感的孩子

  

  莎拉二十五岁时生下双胞胎马克与佛莱,她觉得马克较像她,佛莱较她丈夫,其实这可能与她对待两个孩子的虽不显著、但很巨大的差异有关。小孩三个月大时,莎拉常凝视佛莱的眼睛,母亲便又回到原来的眼神追逐上,常弄到佛莱要哭出来。莎拉对马克则很少如此,马克可随时转开眼睛,母亲绝不会继续凝视。

  

  这只是个小动作但意寓深远,一年后,佛莱明显较马克胆小而倚赖。他害怕时会把头低下或转开,避免与人相视,就像他三个月大时与母亲的眼神追逐。相反的,马克总是坦然直视对方,想要望别处时便微仰起头带着自信的笑容。

  

  莎拉母子之所以被如此巨细无遗的观察,是因为他们参加一项研究计划,主其事者是康乃尔医学院心理治疗专家丹尼尔·史登。史登对母子间不断交换的小动作非常感兴趣,深信我们情感生活的基本观念 便是在这种亲密的时刻奠定的,尤其在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感觉感同身受并予以回馈时,史登称这个过程为感情的调和。莎拉对待马克便达到调和的效果,佛莱的沟通却走了调。史登认为这修建不断进行的调和动作,影响我们长大后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其影响可能比童年时一些看似重大的经验还深远。

  

  这种情感的调和都是无言地进行的,属于亲子关系整体节奏的一部分。史登长期拍摄亲子相处的实况,对这个问题有极精确的观察与研究。他发现母亲透过调和的动作可让婴儿知道母亲了解全的感觉。譬如说小孩愉快地尖叫,母亲会轻摇婴儿,低声应和或发出同样的尖叫声,表示认同他的快乐。或者小孩摇动搏浪鼓,母亲很快摇动身体以示回应。在这得的动中母亲必须配合小孩的兴奋程度做相对因应。这种情感微调让孩子感受到情感的联系,而且这种微调相当频繁,根据史登的观察,母亲与婴儿互动时约每分钟发生一次。

  

  情感的调和与纯粹的模仿截然不同,史登指出:“模仿婴儿的动作只是表示你明白他在做什么,要让他知道你了解他的感受,你必须以不同的方法回应。”

  

  成人生活中最接近这种母子情感调和行为莫过于做爱,史登说:“做爱时彼此都会感受到对方的主观存在:情投意合,欲望交织,是一种共同沉浮的经验。”种种细密的呼应宣示的是无声胜有声的深情。做爱臻于极致是交互移情,等而下之的则完全缺少这种情感的交流。

  

  情感失调

  

  史登指出,婴儿透过不断的情感调和慢慢了解有人愿意分享他的感受,这种感觉约始于八个月大时(这时婴儿开始有人己之别),之后终其一生仍会因应其他亲密关系不断形塑,失调的亲子关系是很糟糕的。在一希实验中史登请母亲刻意对婴儿的行为做过度或过少的反应,结果婴儿立刻表现出惊慌或痛苦的样子。

  

  亲子之间长期缺乏调和,对孩子的情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例如母亲对孩子的特定情感(快乐、悲伤、对拥抱的渴望等)一直未能做同理心的回应,孩子会渐渐逃避表达或甚至不去感受这些情绪,终而其他的情感也会萎缩消失,特别是这些感受在童年时期即或隐或显被压抑时。

  

  同样的道理,小孩聘书会因某些不当的情绪特别容易得到畸=应而有偏好的倾向。婴儿也会“感染”大人的情绪,研究发策,三个月大的婴儿因母亲情绪沮丧,在游玩时较易表现愤怒与悲伤,与其他正常家庭的小孩相比较,较少表现自发的好奇与兴趣。

  

  参与史登研究计划的一个母亲持续对孩子的行为做冷淡反应,后来这个孩子竟变得较被动。史登指出:“小孩会自动控制自己,我的活跃动作反正引不赶快 母亲的相对反尖,还不如静静的。“所幸这样的后果并非无可补救:”在人的一生中,人际关系模式会不断因人际关系而重塑,包括与亲友及至心理医师的关系。早年的失衡还是可以调整过来,这是一辈子不断进行的历程。”

  

  有些心理分析师认为心理治疗做的就是情感调和的补救工作,治疗过程中医师必须时时做出回应,以示了解病患的内心状态,这很类似亲子之间的情感调和动作,有些专家称之为回映。这种回映往往间意在言外,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但仍可让病患产生有人深深了解自己的安慰感。

  

  童年时期缺乏情感调和可能造成一生的情感伤害,而且受害才可能不只是孩子本身。有人研究过极端残酷暴力的犯罪,发现罪犯早年生活有一共同特点,不是待不定期多个寄养家庭就是在孤儿院长大,显然在情感上遭忽略,少有情感调和的机会。

  

  情感上遭忽略会使同理心钝化,长期的情感虐待(严酷体罚、威胁、羞辱等)却可能造成相反的后果,可能对周遭人产的情感过度敏感,对预示威胁的讯息有一种近似受过创伤而养成的警觉。童年遭受心理虐待的孩子便常有这样的问题,长大后情感严重起伏不定,有些甚至被诊断为近似边缘型人格失常。这类人往往敏于判断男同志围人们的感受,而不少在童年时都有受虐的经验。

  

  从神经病学看同理心

  

  关于同理心与脑部结构的关系,最早的总索来自一些奇特难解的案例,这也是神经病学常有的现象。1975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前客叶右边受损的病患有一奇特的症状:他们无法了解别人语调中传达的情感讯息,但可正确无误码率一了解别人所说的话。别人说谢谢时语带讽刺、感激或愤怒对他们而言都一样。1975年的一份报告则显示右脑受的人有另一种问题:无法透过语调及手势表达自己情感。病患清楚知道自己的感受,但就是无法表达。两份报告的作者指出,这些受损积分都与脑部边缘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上述案例是加州科技学院心理治疗专家李丝露·布拉惹发表一篇报告时引述的,她的报告主题正是由生物学控讨同理心。布拉惹检视多项神经病学的发与及动物比较研究的结果,指出同理心的产生源自可仁核及其与视觉皮质的联接。

  

  很多相关的神经病学研究都以动物(尤其是灵长类)为对象。灵长类确实有同理心的表现,且确实经过下列研究的证实:研究人员首先让恒河猴学会畏惧一种声音,方法是每次听到这种声音就会被电击一下。然后让猴子学会听到声音时推一根杆子就可避免电击,接着让猴子分居中不同的笼子,彼此只能透过闭路电视看到对方的表情。首先让第一支猴子听到可怕的声音(第二支听不见),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第二支看到后竟然去推杆子,这显然是同理心的作用,甚至有些接近利他主义。

  

  这量研究人员确定灵长类可从同类的表情判读其情绪,接着将一条细长的电极轻轻插入猴子的脑中,以记录单一神经元的活动。结果发现,当猴子看到同类的表情时,这具讯息会先传到视觉皮质,继之传到杏仁核。这正是一肌情绪讯息传送路径,值得惊讶的是另一项发现:视觉皮质一些神经元只对特定的表情或姿势有反应,如张牙咧嘴或温驯卧倒。这些神经元不同于辨识熟悉脸孔的神经元,似乎显示人脑原本就设计有对特定表情反应的机械,也就就是说,同理心是天赋的本能。

  

  布拉惹另提出一项研究来证明,杏仁核连接皮质这条路径,对情绪判读与反应的重要,研究方式是将野生猿猴的这一神经联结节除,然后再放回野地。结果狷猴在爬树、喂饱肚子等日常事务上仍能应付,但却失去与同类情绪互坳的能力。当另一支猴子友善地接近时,它却赶快跑开,终而不定期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布拉惹指出。只对特定情绪反应的神经元特别集中于若干皮质区,这些区域愉好与杏仁核的联结最密集。显见情绪的判读需透过杏仁核与此质之间的路径,再据以做出适当的反应。布拉惹说:“这样的设计当然攸关灵长类的生存能力,当动物察觉有异物靠近时,便可激发特定的生理反应,进而极快速地判断对方的意图是攻击、求偶或其他原因。”

  

  柏克莱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李文森限现人类的同理心也人相似的生理规则,他研究的对象是激烈争执的夫妻,方法很简单:将夫妻争执的情形录下来,同时测量其生理变化。事后请夫妻看带子,并叙述当时自己及对方的反应。

  

  结果发现:生理变化与配偶同步的人叙述内容最准确。所谓同步是配偶冒汗时他也冒汗。配偶心跳减缓时他也跟着减缓。也就是说,他的身体无时无刻不模仿配偶的细微生理变化。但也有人观看录影带时,身体变化仍与争执时自己的生理状况相同,这种人便完全无法掌握配偶的感觉。可见生理步调相同才能产生同理心。

  

  当强烈的情绪驱使身体做出激烈的反应时,同理心很难产生。本身必须平心静气,才可能接收及模仿对方的细微变化。

  

  利他主义

  

  “莫问钟声为谁而响,不是别人,正是为你。”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名句。诗人约翰·但恩一语道出人的相互关怀源自人溺己溺的同理心,关怀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同理心的相反就是憎恨。所有的道德判断几乎都涉及同理心,因为道德判断总是关乎某个潜在受害者或弱势者。这炎夏例子不胜枚举。譬如说应不应该为了顾及朋友的感受须知善意的欺骗?你是否应放弃一个重要的宴会,如约去探望病中的友人?还有安乐死的问题等等。

  

  提出这些问题的是专门研究同理心的霍夫曼,他认为同理尽是道德的基础,因为促使人们互相帮助的动力就是对弱势者的处境感同身受,小孩甚至仿如自己跌倒似地躲进母亲怀里撒娇。之后小孩开始有有己之别,会主动拿玩具安慰别的孩子。到约三岁大时,孩子开始了解每修正人有自己的情绪,于是对于显露情绪的种种线索较敏感,譬如说他可能为了顾及其他孩子的自尊,在对方哭泣时刻意不去特别注意。

  

  孩子到更长大一些时,同理心的发展更超成熟,渐能了解痛苦不只是表面看到的,而往往源自个人的境遇或更复杂的原因。于是孩子能够同情整个族群的命运,如穷人、被子压迫者或社会边缘人。这种同情心可能构成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启发减轻世间不幸与不义的力量。

  

  许多道德判断与义举都是源自同理心,如英国哲学家约翰·米尔所说的“移情而生的愤怒”,意指“看到别人受伤害时我们也会感到受伤害……在理智与同理交互作用下……自然会产生报复心理。”米尔称之为“正义的守护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另一个例子,研究显示旁观者对受害者的同理心愈浓,愈可能拔刀相助。此外,同理心也会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举例来说,在德国与美国所做的研究都显示,同理心愈浓的人赞成资源应依人们的需求分配。

  

  犯罪心理

  

  亚瑞·艾卡特的名字对读者也许很陌生,但若说他是美国花式溜冰选手佟亚·哈汀的保镖,大家可能就有印象了,就是他派人去暗算与哈汀角逐1994年奥运金牌的对手南西·克瑞根。克瑞根因膝盖被打伤错过重要的训练。后来艾卡特在电视上看到泣不成声的克瑞根,懊悔之情油然而生,乃向朋友吐露心声,才揭露这件蠢动一时的案子。这就是同理心的表现。

  

  可悲的是那些犯下惨无人道罪行的人通常都缺乏同理心,这是强暴犯、儿童虐待犯或家庭暴力犯常见的共同问题。正因为他们对受害者的痛苦视若无睹,才能以种种借口合理化其犯行。强暴犯会告诉自己“女人其实喜欢被强暴”或“女人抗拒其实是以退为进”,性骚扰犯的借口可能是“我是在表达对孩子的爱”,虐待儿童的父母则认为那才是适当的管教方式。这些借口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因为上友谊赛问题接受治疗的病患自述进行或计划犯行时的心理。

  

  这类罪行的发生往往是情感恶性循环和一个环节,使其在犯罪时同理心完全泯灭。以儿童性骚扰为例,通常犯罪者先产生愤怒、沮丧、寂寞等感觉,譬如说看到电视上爱恋中的情侣,自怜孤单而感到沮丧。于是尝试在幻想中寻求慰藉,通常都是与孩童产生温馨的友谊,但看来渐走向性幻想而以自慰结束。犯罪者的寂寞因此得到纾解,但这只是短暂的,继而产生更强烈的沮丧与寂寞。于是犯罪者开始想到将幻想付诸行动,告诉自己“只要孩子的身体不受伤害就不算伤害”“对方如果不愿发生性关系自可抗拒”。

  

  这时性骚扰是透过变态的幻影来看待受害者,而无法对小孩子真正的感受产生同理心。后续的犯罪细节都与这种情感冷漠有关,包括如何使受害者落单,仔细模拟犯罪过程到实际犯罪。犯罪者将幻想中顺服的孩童形象投射在受害者身上,因此在他们眼中受害者仿佛自身没有任何感觉,他们看不见受害者的挣扎、恐惧、厌恶的反应,否则也就不可能犯罪了。

  

  对这类罪犯的一种新的治疗法,便是针对同理心的缺乏对症下药,其中一项是让犯罪者阅读让人心痛的罪行细节,但是采取受害者的叙述观点,观看录影带中受害者泣诉被子骚扰的痛苦。然后请犯罪者以受害者的角度叙述其犯行,想像受害者的感受,以受害者的角度回答关于犯罪过程的问题。最后请犯罪者参与犯行的模拟重演,但这一次他必须扮演受害者。

  

  这种治疗方式是佛蒙特监狱心理专家威廉斯·皮塞斯发明的。他告诉我:“对受害者的处境产生同理心,可改变犯罪者的观点,如此他甚至在幻想中也很难否定对方的痛苦。”这可使犯罪者在抵抗不正当性冲动时有更强烈的动力。在狱中接受过这类治疗的罪犯,再犯的比率是未受治疗者的一半。如果没有这股因同理心产生的动力,其他治疗都很难奏效。

  

  不过,在要另一种罪犯:心理变态者的脑中灌输同理心,希望渺茫得多。心理变态者通常个性迷人,即使犯下最令人发指的罪行也无丝毫悔意。这种人完全无法为人设身处地设想或同情别人或感到一丝良心谴责,这种情感上的严重缺陷是很能解释的,其中一个原因似乎是他们无法做任何情感的联想。例如有些残酷的连续杀人犯以看到受害者临死受苦为乐,可说是心理变态的极致。

  

  而且心理变态极善于说谎,为达目的可说出任何谎言,无动于衷地玩弄受害者的情感。十七岁的洛杉矶帮派份子费洛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在一次疯狂枪杀中使用权一对母子残废,事后却沾沾自喜毫无悔意。作家里恩·冰曾为了撰写一本关于洛杉矶帮派的书而访问费洛,费洛便在车上露了一手,他告诉里恩他要给邻车两个家伙颜色瞧瞧。里恩记述这段经过:

  

  邻车的人意识到有人在看他,略望向我们这边。当他触及费洛的眼神时眼睛张大了一点,然后便匆匆转开低下头去。我在他眼中清清楚楚看到一样东西:恐惧。

  

  费洛让里恩见识他刚刚的眼神:

  

  他直视着我,整张脸仿佛变魔术似地陡然变色,这是一张梦魔中的脸,令人望而生畏。它告诉你,如果你胆敢回视,如果你胆敢向这个孩子挑战,你最好能站稳脚根。他的眼神显示他什么都不在乎,不论是你死或他亡,他都不在乎。

  

  当然,犯罪是极其复杂的行为,有些解释完全与生物学无关。一种理论是,生存在暴力充斥的环境中,异常的情感表现技巧或犯罪可能对生存下去较有利,同理心太敏锐反而不利。事实上,顺应情势去除同理心在很多时刻几乎是一种“优点”,如负责审讯犯人或商场上的投机分子。根据一些独裁国家中专事刑求的狱吏的自白,他们都努力不去感受被刑者的痛苦,以免影响“职务”。很多理由会使人走向操控他人的情感的道路。

  

  另外一种缺乏同理心的现象,是在研究以残酷手段殴妻的案例时无意间发现的。专家研究经常殴打或以刀枪威胁妻子的人,发现多数人表现出异常的生理反应,他们并不是在盛怒之下出手的,而是一种处心积虑的冷酷行为。当他们的怒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心跳竟然不升反降,这表示他们的行为虽然愈来愈暴力,生理上其实愈超冷静。显见这是有计划的恐怖行为,以威胁手段达到控制妻子的目的。

  

  这类冷血的丈夫与一般殴妻者不同,他们在家庭以外较易有暴力行为,如喝酒打架或与同事亲戚不和。多数殴妻者都是出于冲动,可能因被拒、嫉妒、害怕被抛弃而感到愤怒。这种计划型的殴妻者则会毫无来由的打老婆,而且一旦出手,不管老婆怎么做都无法遏止其暴力行为。

  

  有些专家认为心理变态者会如此冷酷而缺乏同理心,可能源自某种神经方面的缺陷。专家采用的两种证明方式都与边缘系统的神经路径有关。一种方式是让实验者看字母次序打乱的字与中性的字会有不同的反应:辨识第一种字的速度很快,脑波的形式也不同。心理变态者则没有这种区别,显示负责辨识字的语言皮质,及负责赋与字义的边缘系统的连接出了问题。

  

  负责这项实验的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海尔他认为这显示心理变态者对富情感意涵的字理解力较差,也显示情感的浅薄。他指出,心理变态者的冷酷无情可能是因为杏仁核及相关路径的运作有缺陷。他早期一项研究发现:即将接受电击的心理变态者毫无恐惧的反应,这与一般人面对痛苦的反应大相违背。正因为面临痛苦不会引发焦虑感,心理变态者对其行为可能招致的微罚毫不在乎。也因为他们对恐惧没有感受;,对受害者的痛苦与恐惧也无法产生同理心或同情心理。

  

  

  

  

  

  

  

  

  

  

  

  

  

  

  

  

  

  第八章 社交技巧

  

  六岁大的蓝尼原本与三岁半的弟弟优伊在玩积木,不久便困优伊将积木弄得乱七八糟而不煤田耐烦,一怒之下咬了优伊一口,优伊立刻哇哇大哭。母亲一听跑进来斥责蓝尼,命他将积木收拾好,这结蓝尼而言显然是极不公正的处置,止不住也哭了起来。母亲正在气头上,根本充耳不闻。

  

  结果安慰蓝尼的是最不可能的人——优伊,原本被欺负的人看到哥哥了反倒过来安慰他。下面就是兄弟两的对话:

  

  先是听到优伊恳求的声音:“蓝尼别哭,别哭了好不好?”

  

  但蓝尼仍哭过不停,优伊眼见恳求无效,转而向母亲求助;“妈咪,蓝尼在哭泣。看,蓝尼在哭耶。”接着他又转向哥哥,像妈妈似地拍拍他,一边安慰首:“蓝尼乖,不哭。”

  

  蓝尼仍抽噎不止,于是优伊又采取另一项策略,帮忙收拾积木,同时很好心一说:“我帮你收拾积木好不好?”

  

  蓝尼依旧没有停止哭泣,计谋百出的段伊又想到另一招——转移注意力。他拿出玩具车给哥哥,想让他忘记刚刚发生的小小悲剧。“车里有个人耶!蓝尼,你看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蓝尼一兴趣都没有,仿佛悲不可抑似地泪流不止。母亲看得不耐烦,终于使聘书传统的管教的法宝:“你想挨揍吗?”蓝尼嘀咕着说:“不想。”

  “那就拜托你别哭了。”母亲的语气坚定而带着愠怒。

  蓝尼可怜兮兮地哽咽着说:“我是不想哭泣啊。”

  这让优伊想起最后通牒一招,他学着母亲的权威口气威胁道:“蓝尼不许哭,不然打你屁股。”

  

  这个故事显示出两岁大的孩子在处理别人的情感时懂得多么复杂的技巧。为了安慰哥哥,优伊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恳求、求助另一个人(可惜母亲未伸出援助之手)、以身体语言安慰、帮忙收拾积木、转移注意力、威胁、直接命令等。显然这些策略是优伊自己难过时体验过的,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随机应变立刻派上用场。

  

  当然并不是每个小孩都这么善解人意,有的小孩可能会借机报复,让哥哥哭得更凶/同样的策略也可采取行动进一步左右对方,但即使是心怀恶意也是一种情感能力的表现,表示小孩有能力认知他人的情感,并采取行动进一步左右其情感。而左右他有的情感正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艺术。

  

  幼儿要展现这种人际能力以前,必须先达到某种程度的自制力,开始能够压抑自己的愤怒、难过、冲动、或兴奋;尽管孩子的尝试常常失败。自身要能心平气和才可能掌握别人的情感,这种自制力在两三岁幼儿身上开始显现。孩子能够耐心等待而不哭泣,有时会采取说理求情等手段(当然有时还是会哭闹起来),不再一味胡发脾气,时而展现成熟的耐性。儿童约三岁时开始出现同理心的反应,优伊会那努力安慰哥哥便是出自同理心,或者说同情心的根源。由此看来,掌握他人的情感(人际关系的高度艺术)必须先具备两项技巧:自我掌握与同理心。

  

  人际技巧便是以此为基础慢慢培养起来的,即使是最聪明的人,如果缺乏这方面的能力也很难有成功的人际关系,甚至给人傲慢、可厌或迟钝的感觉。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与接触时常可居主导地位,容易打动别人,能享有丰富的亲密准确度,具说服力与影响力,同时又可让人觉得自在。

  

  自情感的表达是很重要的社交能力,保罗·艾克曼指出社会对情感表达的时机与方式有一套规则,亦即他所谓的表情规则。不同文化在这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艾克曼及其日本同僚便帝请一群学生观看少年土著行割礼仪式的恐怖影片,借以研究学生的表情。这些日本学生每当有较具权威的人士(如长者)在场时,脸上仅有些微的表情。独自观看时(实际上被隐密的录影机录下来),则明显地露出痛苦、恐惧、厌恶的表情。

  

  这里试列举几种基本的表情规则。一是尽量抑制情感的表现;这是日本人在权威人士在场时的典型表现,譬如上述实验中的学生便都戴上了假面具。一是夸张的表情;前面提过一个七岁大的孩子因被哥哥欺负,夸张地愁眉苦脸颤抖着嘴唇向母亲哭诉,即是最佳例证。第三种是替代表情;有些亚洲国家认为拒绝别人太失礼,多会做虚假的应允。一个人运用这些策略的时机与技巧,与其EQ的高低有关。

  

  我们每个人都很早就开始学习这些规则,其中一个管道是明确的言教。譬如说孩子生日时祖父送了一份他很不喜欢的礼物,我信可能会教孩子不可露出失望的样子,这就是表情规则的教育。但更多时候是透过身教的方式,简而言之就是有样学样。教育时应注意情感既是媒介,本身也承载一定的讯息。当父母告诉孩子要“微笑说谢谢”时,如果口气严厉而冷淡,得到的恐怕是反效果,小孩子很可能绉着眉头冷冷地简短说谢谢,听在祖父耳里自然也是两样;前者虽是误导的讯息却让他很高兴,后者必然使他难过不已。

  

  情感的表达方式对接受者的影响是立即的。小孩子学到的教训可能是:“如果真情感受会伤人,你应该隐藏起来,代之以较不伤人的假情感。”这样的规则已不只是社交礼仪的一种,更攸关我们的情感对他人的影响。谨遵规则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反之则可能酿成灾难。

  

  演员当然是表情达意的专家,他们就是凭借丰富的表情引发观念的反应。有些人的确具备天生的演员才华,但因为每个人接受的身教不同,情感表达技巧自是高下迥异。

  

  有的人人际关系不成功,主要有这些原因:

  

  1、易溶入弱点处;

  2、承受能力差,出现放纵;

  3、受否定时容易出现激怒;

  4、沟通不良,骤下结论;

  5、自身迟钝。

  

  感染力

  

  越战初期一排美国士兵在某处稻田与越共激战,这时突然有六个和尚排成一列走过田埂,十足镇定地一步步穿过战场。

  

  美国大兵大卫·布西回忆道:“这群和尚目不斜视地笔直走过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向他们射击。他们走过去以后,我突然觉得毫无战争情绪,至少那一天是如此。其他人一定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大家不约而同停了焉,就这样休兵一天。”

  

  这些和尚的处变不惊在激战方酣时竟浇息了士兵的战火,这正显示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定理:情绪会互相感染。这当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一般的情况没有这么直接,而是隐藏在人际接触的默默交流中。在每次接触中彼此的情绪互相交流感染,仿佛一股不绝职缕的心灵暗流,当然并不是每次交流都很愉快。这种交流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譬如说同样一句谢谢可能给你愤怒、被忽略、真正受欢迎、真诚感谢等等不同的感受。情感的感染是如此无所不在,简直可比拟为一种病毒。

  

  我们在每一次人际关系接触中不断传达情感的讯息,并以此讯息影响对方。社交技巧愈高明的人愈能自如地掌握这种讯息。社交礼仪其实就是在预防情感的不当泄露破坏人际和谐,如果将这套礼仪运用在亲密关系上必然让人感到窒息。情感的收放正是EQ的一部分。比较受欢迎或个性迷人的人通常便是因为情感收放自如,让人乐于与之为伍。善于安抚他人情绪的人更握有丰富的社交资源,其他人陷入情感困境时必然会求助于他。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的情感转变机制,只是有时变好有时变坏。

  

  情绪的感染通常是很难察觉的,专家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请两个实验者写出当刻的心情,然后请他们相对静坐等候研究人员回来。两分钟后研究人员罪恶了,请他们再写出自己的心情。注意这两个实验者是经过特别挑选的,一个极善于表达情感,一个则是喜怒不形于色。实验结果后者的情绪总是会受前者感染,每一次都是如此。

  

  这种神奇的传达是如何发生的?很可能是我们会在无意识中模仿他人的情感表现,诸如表情、手势、语调及其他非语言的形式,从而在心中重塑对方的情绪。这有点像俄国导演史坦尼拉夫斯基所倡导的表演逼趄法,亦即要演员回忆产生某种强烈情感时的表情动作等,以便重新唤起同样的情感。

  

  日常生活的情感模拟是很难察觉的,瑞典乌普夫沙拉大学研究人员伍夫·丁柏格研究发现,人们看到一张微笑或愤怒的脸时,会感激同样的情绪,这可以从脸部肌肉细微改变得到证明,但这改变须透过电子仪器侦测,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情绪的传达通常都是由表情丰富的一方传达给较不丰富的一方,也有些人特别易于受感染,那是因为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非常敏感,因此特别容易动容,乍到煽情的影片动辄掉泪,和愉快的人小谈片刻便会受到感染(这种人通常也较易产生同理心)。

  

  俄亥俄州大学社会心理生理学家约翰·卡西波在这方面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指出:“光是看到别人表达情感就会引发自己产生相同的情绪,尽管你并不自觉在模仿对方的表情。这种情绪的舞动、传达与协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人际互动的顺利与否便取决于这种情绪的协调。”

  

  

  观察两个人谈话时身体动作的协调程度(通常彼此并不自觉),可了解其情感的和谐度。诸如适时的点头表示赞同,或两人同时改变坐姿,或是一方向后一方倾前,甚至可能是两个人以同样的节奏摇动椅子。这种动作的协调与史登所观察到的母子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动作的协调似有利于情绪的传送,即使是负面的情绪也不例外。有人做过下面的实验:请心情沮丧的妇女携同男友到实验室讨论两人的感情问题,结果发现两人的非语言讯息愈是一致,讨论完后男友的情绪愈糟,显示他们已感染了女友的沮丧。

  

  师生之间也有类似的情形,研究显示上课时师生的动作愈协调节器,彼此之间愈觉得融洽、愉快而兴趣高昂。一般而言,动作的高度协调表示互坳的双方彼此喜欢。从事上述实验的奥瑞岗大学心理学家法兰克·柏尼瑞告诉我:“你与某人相处觉得是否自在,其实与生理反应有关,动作协调才会觉得自在。而协调与否又与投入的程度有关,十分投入的双方正负面的情感都会紧密交织。”

  

  简而言之,情绪的协调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这与前面所说的亲子情感的调和并无不同。卡西皮指出,人际关系的好坏与情感协调能力很有关系。如果你善于顺应他人的情绪或使别人顺应你的步调,人际互动必然较为顺畅。成功的领导者或表演者便是能够使千万人随着他的情绪共舞。拙于传达或接收情绪讯息的人,在人际互动上总是滞凝难行,因为别人与其相处易感不自在,虽则他们可能说不出任何理由。

  

  人际互动中决定情感步调的人,自然居于主导地位,对方的情感状态将受其摆布,这与生物学的生物时钟热爱接近。譬如说对跳舞中的两个人而言,音乐但是他们的生物时钟。在人际互动上,情感的主导地信通常属于较善于表达或较有权力的人。通常是主导者较多话,另一个人较常观察主导者的表情。高明的演说家(如政治空或传道家)便极擅长带动观众的情绪,夸张地说就是玩弄对方的情绪于股掌之间,这正是影响力的本质。

  

  基本社交智能

  

  瑞奇与罗优上同一家幼稚园,下课时间他们和其他小朋友在草地上奔跑。瑞奇突然跌倒碰伤膝盖,哭了起来。所有小朋友都照样往前跑,只有罗优停下来。瑞奇慢慢停止哭泣,这时罗优弯下腰摸自己的膝盖说:“我也受伤了。”

  

  汤玛士·海奇认为,罗优的表现是人际关系的最佳范例,海奇与嘉纳同样服务于实行多元智能教育的宽广学校。罗优对同伴的情感表现出异常的敏感,而且很快地与他建立关系,他是唯一注意到瑞奇的处境而尝试安慰他的人,虽则他的安慰方式不过是抚摸自己的膝盖。这个小动作却显示9出建立人际准确度的能力,这种技巧是维持任何亲密关系(婚姻、友谊或事业伙伴)的关键。海奇与嘉纳指出人际智能的四大要素是:

  

  组织能力:这是领导者的必备技巧,包括群体的动员与协调能力。剧院的导演与制作人、军队指挥官及任何组织的领导者多具备这种能力,表现在孩子身上则常是游戏场上的带领者。

  

  协商能力:这种人善于促裁与排解纷争,适于发展外交、促裁、法律、事业购并等。表现在小孩子身上则常为同伴排能解纷。

  

  人际联系:亦即罗优所表现的同理心,这种人深谙人际关系的艺术,容易认识人而且善体人意,适于团体合作,更是忠实的伴侣、朋友与事业伙伴,事业上是称职的销售员、管理者或教师。像罗优这样的小孩子几乎和任何人都可相处愉快,容易与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自己也乐在其中。这种孩子最善于从别人的表情判断其内心的情感,也最受同伴的喜爱。

  

  分析能力:敏于察知他人的情感动机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深刻的亲密关系,心理治疗师与咨商员是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的例子,若再加上文学才华则可成为优秀的小说家或戏剧家。

  

  这些技巧是人际关系和润滑油。是构成个人魅力与领袖风范的根本要件。具备这些社交智能的人易与人建立关系,长于察言观色,领导与组织能力俱强,更是鲁仲连式的人才。这种人可说是天生的领导者,能够充任集体情感的代言人,引导群众走向共同的目标。也因为与其共处是如此愉悦自在,这种人总是广受欢迎。

  

  变色龙

  

  人际能力其实是建立在其他EQ的基础上,譬如说社交能力好的人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表达,懂得因应对方的招式拆解,进而随时对自己的表现做微调,以达到预计的效果。从这个观点来年,人际能力高明的人实与高明的演员无异。

  

  然而你必须同时清楚掌握个人的需要,才不致成为一个空洞的交际人,虽广受欢迎而内心空虚无主。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史耐德便是持这种看法,他研究发现一些高明的社交变色龙极善于提升自我形象,其心理状态却正如文学家奥登所说的,其自我观感“迥异于为使自己受欢迎而营造的形象”。如果你的社交技巧超越自知之明,便可能发生这种现象,困为社交变色龙原就具备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史耐德发现这种人通常能给人绝佳的印象,但极少有稳定而满意的亲密准确度,当然,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在忠于自我与社交技巧之间取得平衡。

  

  社交变色龙很容易为了赢得认可而说一套做一套,他们在公开场合与私下生活戴的是不同的面具。心理分析家海连娜·戴伊志称之为“面具型性格”,可根据周遭人们的反应弹性变换性格。史耐德告诉我:“有的人公私场合表现出一致的性格,有的人却像万花筒似地让人眼花缭乱。就好像伍迪艾伦的人物赖利格一样急于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

  

  这种人会行观测对方的期望再做回应,而不会坦承心中的感受,而且会为了维持良好的关系故意对自己不喜欢的人表示友善。在不同的情况下一,他们可以有判别若两人(或多人)的表现,一会儿是活泼的花蝴蝶,一会儿是保守的谦谦君子。当然,某些行业确实需要这样的技巧,如演艺界、法律、销售、外交、政治等。

  

  有的人会成为随波逐流的变色龙,有的人却能在社交技巧与真实情感间到得平衡,关键困素在于是否能忠于自我,亦即无论如何都能坚持内习深处的感受与价值观,甚至可能为了揭穿谎言不惜与人对立(不惜与人对立的人:有勇气,但方法欠缺),而这种勇气正是变色龙所欠缺的。

  

  社交低能儿

  

  西索是个聪明人,是大学外语第的高材生,也是杰出的翻译人才。但他在某些方面却又十足低难,连最简单的社交技巧都缺乏,既不懂得如何与人闲聊,长时间相处更是捉襟见肘。总之,他拙于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尤其是与女性共处时更是如此,以致西藏自治区索怀疑自己是否“本质上有同性恋的倾向”,并因此求助心理医师,实则他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引壕这个故事的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拉金·菲利普他认为西索的问题源自孩提时未能学习基本的社交互致力。西藏自治区索小时候应该学到的是:坦然直接与人对话,主动与人接触,交谈时要积极投入而不是被动地答是或不是,适时表达感谢,进出时让他人先行,做客时耐心等候被子接待……常说请和对不起,以及许多我信三岁就开始学习的基本道理。

  

  我们很难判断西索的问题究竟源于和才疏于教导,或自己的学习能力太差,却可由这个故事窥知人际互动的意义与不成文的意义与不成文的社交规则。这些规则的意义在于使人际互动的双方感到自在,不懂规则的人不只是缺乏社交手腕,更拙于处理他人的情感,反到之处总是造成不快或不安。

  

  我们周遭不乏西索这样的人;交响曲有人不知适时结束谈话,对一切明喻暗示皆视若无睹地继续高谈阔论,或者不停地谈论自己,对其他人一概没有兴趣,不管你如何尝试把话题转开,他们依旧坚定不移,或者不断刺探他人的隐私。这些反常的社交演出都显示出人际互动的基本课程没有及格。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调息障碍,意指对非语言的讯息缺乏认知能力,据统计约有十分之一的孩童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些孩童表现在外的可能是对个人的空间认识不清,与人谈话时会站得太近或者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别出心别人的地方,或是对身体语言或脸部表情的认知或运用不当,或是不善以音调表达情感,以致说话时声音太尖锐或太单调。

  

  人际技巧拙劣的孩子常会被同伴排挤,因此有不少人致力研究如何发现孩子的社交问题。这类孩子之所以不受欢迎倒不是因为会欺侮同伴,多半是因为不懂得与人面对面相处的基本规则,特别是不成文的规则。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孩子,可能被视为愚笨或教育程度差,但如果是拙于非语言的人际互动规则,同伴可能认为他很“奇怪”而退避三舍。这类孩子通常很不善于语言的情感表达,因而会不自觉地传达让人不安的讯息。

  

  艾莫瑞大学心理学家史帝芬·诺威基专门研究儿童的非语言能力,他指出:“拙于判别读及表达情感的孩子常易有挫折感。对别人的反应常觉莫名其妙。要知道任何行为都附带有非语言的情感表达,你不能停止脸部表情或姿势,也不可能隐藏语调。如果你传达的是错误的情感讯息,你将无法理解别人的反应;可能被拒绝了还不明白为什么。譬如说你自觉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给别人的印象却是过于激动或愤怒,于是其他孩子也对你表示愤怒,结果你必然是一头雾水。渐渐地你觉得无法掌控他人的反应,也无法预测自己所造成的印象,于是无力、沮丧、冷漠等感受便慢慢浮现出来。”

  

  这类孩子不但易被孤立,课业的表现也多不尽人意。拙于社交的孩子可能误解老师的意思或做出错误的反应,因此而产生的困惑与焦虑又会影响学习效果。专家曾对儿童的非语言每感度做过实验,发现误读情感讯息的孩子课业表现不如其他同等IQ的孩子。

  

  “我们讨厌你”

  

  每个孩子都会面临一个重要的关卡,这时他的社交技巧将面临最痛苦而无人逃避的考验:面对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而觉得不得其门而入。在这关键的一刻别人会喜欢你或厌恶你,接纳你或排挤你,,都是毫无掩饰地公然表现。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人,特别喜欢研究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发现人缘好与不好的孩子,采取的策略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发现更突显出对各种情感与人际调息的注意、解读与因应能力有多重要。看到一个孩子徘徊在一群游戏的团体之外却不其门而入,的确让人很心疼,钽这却是多数孩子共有的经验,即使是最受欢迎的孩子有时也会被排拒。一项针对小学二、三年级学生所做的调查发现,最受欢迎的同学想要加入一游戏的团体被拒的机率是26%

  

  幼儿在排拒他人时,常间接表达出负面的情感判断,有时甚至担白得有些残忍。下面是几个五岁大孩子的对话。芭芭拉、南茜与比尔正在玩狗熊与积木,琳达旁观了几分钟,尝试走过去坐在芭芭拉旁边,开始玩狗熊。芭芭拉转向她说:“你不可以玩!”

  

  “可以,”琳达反驳:“我也可以玩。“

   “不可以,”芭芭拉不客气地说:“我们今天不喜欢你!”

  比尔尝试为琳达辩护,也遭南茜围剿:“我们讨厌她。”

  

  这是所有孩子都害怕听到的一句话:我们讨厌你,因此他们在加入一个新团体时都会格外谨慎。这种焦虑感和成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譬如说我们参加一个与会者都不太认识的派对,看到一群状甚熟悉的人聊得正起劲,又活如何加入,可能便产生同样的焦虑。诚如某研究人员所说的,正因为这个关键时刻对一个孩子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中很快判断出孩子的社交技巧。”

  

  通常新加入的人会先旁观一会儿,然后尝试性加入,谨慎地慢慢采取主动。影响孩子是否被接纳的重要因素,包括是否能进入该团体的指涉架构,亦即明白正在玩的是什么游戏,哪些行为是不适当的等等。

  

  有两大禁忌几乎一定导致被排拒:太急于取得领导地位及与其他人显得不搭调。人缘差的孩子却常常会犯了大忌,比如以强硬的姿态加入,突然改变话题,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直截了当反对别人的意见等等,目的显然都是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只可惜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是被忽略就是遭排斥。相反的,人缘好的孩子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加入,并表现也接受该团体的意思,而且会等到自己的地位获认可后再主动提出意见。

  

  前面提到表现出高度人际智能的五岁的罗杰,海奇观察发现,罗杰要加入一团体以前会先做观察,然后模仿其他孩子的行为,最后主动与人交谈,进而完全加入,这的确是很高明的策略。举个例子,罗杰与瓦伦玩一种游戏,将小石子当做炸弹放入袖子里。瓦伦问罗杰他要坐直升机或飞机,罗杰并不直接回答,反问他:“你是坐直升机吗?”

  

  这段看似无关紧要的对答正显示罗杰对别人的想法很敏感,且懂得据此维系彼此的关系。海奇的观察是:“罗杰时时留心玩伴的想法与作法,因而能真正地玩在一起。我看到的很多小朋友都只是坐上自己的直升机或飞机,然后便各自分飞。”

  

  一个真实故事

  

  如果说安抚他人痛苦的情绪是实效技巧的表现,那么妥善对待一个盛怒中的人,可能是最高难度的表现。根据我们对愤怒的控制及情绪感染的研究,面对一个愤怒的人最有效的方式可能是转移他的注意,对他的感受表现同理心,理而带引他产生较愉悦的感受;这种以柔克刚的道理与柔道差相仿佛。

  

  下面转述泰瑞·道森所说的一个故事就是极佳期的例证。道森是50年代最早去日本学习合气道的美国人之一。有天下午他坐东京的地铁要回家,车上遇到一个酒气冲天的壮硕男子,看样子是个工人,脸色阴沉地仿佛要打架滋事。这人一上车来就颠颠倒倒,把一车子的人吓得半死,只见他高声诅咒,把个怀抱婴儿的妇人撞得跌在一对老夫妇身上,老夫妇吓得与其他乘客奔逃一车厢另一端。那醉汉又继续冲撞别人,但因醉得太厉害而失准,紧急抓住车厢正中央一根铁柱子,大吼一声想将经连根拔起。

  

  当时的泰瑞每天练八个小时的合气道,体能正处于最佳状态,这时他觉得应该站出来干预,以免其他人无辜受伤。但他想起合气道老师的话:“合气道是种调和的艺术,凡是心存干戈之念的人,便破坏了与宇宙的和谐。如果你想要屈服于别人,自己已立必败之地。学合气道是为了解决冲突,而不是制造冲突。”

  

  泰瑞开始学艺时已答允老师绝不主动寻事,只有自卫时可动武。现在他自认终于有机会小试牛刀,而且理由绝对充分。此时其他乘客都僵坐不敢动弹,泰瑞便慢条斯理站了起来。

  

  醉汉一看见他便吼道:“啊哈!一个外国佬!教你认识认识日本礼仪!”接着便作势准备出击。

  就在醉汉将动未动之际,突然有人发出一声宏亮而且愉快得有些奇怪的声音:“嗨!”

  那仿佛是好友久别乍逢的欣喜,醉汉惊讶地转过身去,只见一个年约七十着和服的矮小日本老人。老人满脸笑容地对醉汉招了招手说:“你过来一下!”

  醉汉大踏步走过去,怒道:“凭什么要我跟你说话?”这时泰瑞目不转睛地雷注意他的动作,准备一有不对就立刻冲过去。

   “你喝的是什么酒?”老人眼睛充满笑意地望着醉汉。

   “我喝清酒,关你什么事?”醉汉依旧大吼大叫。

   “太好了,太好了,”老人热切的说“我也喜欢清酒。每天晚上我都和太太(六十五岁了)温一小瓶清酒,拿到花园,坐在木板凳上……”接着又说起他后园的柿子树,各种水果,以及夜品清酒的雅兴。

  醉汉的脸色渐渐柔和起来,紧握的拳头也松开了。“我也喜欢柿子树……”他的声音愈来愈小。

  老人愉快地问他:“你一定也有个不错的老婆吧?”

   “不,她过世了……”他哽咽地开始说起他的悲伤故事,如何失去妻子、家庭和工作,如何感到自惭形秽。

  这时泰瑞要下车了,他走过时听到老人鼓励醉汉把所的的必事都说出来,只见醉汉斜倚在椅子上,头几乎是埋在老人的怀里。

这就是EQ的精彩表现。

个人简介:

名:余建中

出生年月:196129

籍贯出生:中国台湾

历:台湾逢甲大学电子计算系毕业

美国MUS密西根州立大学企业管理与教育学系。

主讲课程:

讲师培训、人力资源、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处理、营销技巧与团队建设、有效企业管理机制、心理咨询等等三十余种套装课程。

辅导项目:

企业管理体系建立、生产管理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营销系统体系建立、CIS体系建立以及网站建设与网络推广SEO建立,商业融资与风险投资。

历:

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讲师(台湾)

阳曦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顾问讲师(台湾)

中国时报、联合报专栏作家(台湾)

台湾中山大学、文化大学教授(台湾)

台湾生产力中心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讲师(台湾)

奥美广告公司广告艺术指导(美国)

余建中工作室负责人(中国)

企业巴巴网站负责人(中国)

辅导名录:

(台湾):7-11、三商,美商大都会,纽约,国威人寿教育训练顾问,生产力中心,SOGO百货,晶华国际观光酒店,广三建设,P&G,精机公司,宏基电脑等,涵盖保险业、电子业、地产业、百货、餐饮、连锁专卖服务业、工商行业等百余家中外企业集团之企业规划,人力资源教育训练,与企业整合顾问工作。

(中国):P&GJMI、广东美的、中山张家边、统一企业、康师傅、中保人寿、平安保险团队讲师培训、贵盟链条、新科电子、吉之岛百货、美的空调、花园酒店、花都国际机场物流企划、北京东文物流、成都鹏展物流、广州市风险投资公司、家福欧邦整体橱柜、新永诚(好望新天)陶瓷、阳光陶瓷、马来西亚美香调味品中国总公司等五十余家企业教育训练、企业整合、规划、顾问师等工作。

联系电话:137******** 020-********

个人网站:企业巴巴网站http://www.7188ok.com

个人博客:查询关键字“企业巴巴 余建中 博客”就可以找到相关博客(企业巴巴余建中搜狐、网易、新浪、百度、腾讯等等十个博客)

重要搜索:查询关键字

“余建中 沟通技巧”

“企业巴巴 余建中”

“余建中 天堂鸟“

”余建中 讲师培训“

“余建中 感受性训练”

天堂鸟专业讲师团队 感受性训练讲师讲义

1

塑造自己被别人利用的价值 主动创造自己为别人服务的机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f4268d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d.html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