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

发布时间:2016-11-21 14:04: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

它是昌乐人民生活的一副历史风俗画,昌乐是齐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风土人情与民间艺术都自成一格,别具风采,具有与异地迥然不同的地方特色。它介绍了昌乐历代相沿的风俗、习俗、民情与丰富的民间艺术,以浓郁的感情色彩和乡土气息,凸现了昌乐人民日常生活的轨迹以及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人生态度的演变过程

第一章 民间艺术

第一节 说唱艺术

1. 茂腔(旧时称“肘股子戏”)

茂腔是清末明初从诸城,安丘传入我县境内的,在昌乐东南、南部地区广为流传。剧目内容多是反映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语言通俗易懂,唱腔淳朴动人,表演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阿陀镇、朱汉镇、红河镇、崔家庄乡、高崖镇等地都有业余子弟班。1949年后大部分都改唱京剧、吕剧了。继演下来的仅有亓家店子、王俊、西双庙、浴马沟等子弟班,他们排练的曲目有《西京》、《闯帐》、《金刀记》、《王定保借当》、《穆桂英挂帅》,《王汉喜借年》、《小姑贤》、《桂花庭》、《站月墙》等曲目。

2、河北梆子

清末民初传入我县境内,1949年前消失。清末在五图镇40余村合组戏班,主要演出《狮子楼》、《大登殿》、《翠屏山》、《杀狗劝妻》。清宣统年间,马宋镇黎家建戏班,有30余人,演出《郭子仪上京》、《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白蛇传》。民国初年,阿陀镇崖头成立梆子戏班,主要剧目有《狮子楼》、《王定保借当》、《钥匙记》等。崔家庄河北梆子业余班成立于1924年,排演了《春秋配》、《陈三两爬堂》、《香山》等。1950年改学京戏。在朱汉镇,朱刘、等地也曾有河北梆子戏班。

3、吕戏(吕剧)

清末,博兴、广饶的农民艺人在朱刘镇前牟村教唱吕剧,成立了业余吕剧班,是1949年以前县内唯一的吕剧班,曾演出小剧目《《王定保借当》、《王汉喜借年》、《小姑贤》等。1949年后,全县各乡镇都兴起了演唱吕剧的潮流,吕剧成为各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的当家剧种。演出的剧目还有《李二嫂改嫁》、《都愿意》等,当时的业余爱好者数以万计。1976——1985年全县自编自演的剧目50余出。

4、大戏(京剧)

京剧是盛行全国的国戏,在昌乐俗称“大戏”。昌乐民间于1935年出现尧沟镇北郭京戏班,节日里在乡间演出,主要剧目有《打龙袍》等。此后五图镇辛旺京戏班组成,鼎盛时50余人,演到青州、临朐一带,这是我县境内第一个民间艺术团体。后来昌乐镇、马宋镇、朱汉镇、崔家庄镇、朱刘镇、 鄌郚镇、北岩镇、乔官镇等成立了庄户戏班。其中马宋镇组成了50余人的京戏班,演出了大型剧目《秦香莲》、《玉堂春》《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等。后来高崖镇的刘感照组织了业余京戏班,演出了《双蝴蝶》、《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甘露寺》等大型传统剧目,刘感照祖孙三代同台献艺,一时传为佳话。1953年崔家庄业余剧团鼎盛时三度置箱,50余人,“文化大革命”时,戏箱付之一炬 1977年复演传统戏,风采不减当年。这是昌乐县内维时最长的民间业余京剧团。

5、东路大鼓

系昌乐著名鼓书艺人刁宪丰(1908——1984年)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推陈出新,去莠求精形成的鼓书形式。他从事曲艺研究和说唱生涯50年,技艺高超,造诣深湛。代表书段《功劳炮》、《血手印》、《独胆英雄》、《红管家》等,是昌乐各地及周围县区民间喜闻乐见、交口称赞的名段子。昌乐东路大鼓富有乡土神韵,口白清脆,旋律流畅,节奏明快。1981年形成了“大开板”、“小开板”、“紧流水”、“慢流水”、“串子口”、和“四平腔”整套演唱曲调。

6、民间歌谣

民谣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虽充满乡土气息,却朗朗上口,人人喜爱,它思想鲜明,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内容的歌谣,以表达各阶层人民的意愿和心声。如反映旧时颂扬伦理功德的《十劝人》,反映旧时穷人悲惨凄苦生活遭遇的《劝五更》,反映妇女要求翻身解放的心愿的《秧歌调》。民歌同民谣一样,也是人们口头创作、相延久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是民间传唱的歌曲,乡土气息浓郁,形式生动活泼。如:《放风筝》、《打秋千》等。

学生活动:你了解昌乐哪一种说唱艺术?你觉得有什么特点?回家调查爷爷奶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节 民间杂耍

耍龙灯常和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等组合在一起表演,昌乐城乡称其为“杂耍”。逢新年春节,各乡镇都有表演活动。

1、耍龙灯

农历新年期间,尤其是正月十五,昌乐县城以及大村镇总有耍龙灯表演。龙身有7节、9节、11节、13节不等,节于节之间5尺左右。耍龙时表演者互相配合,在锣鼓声中按节奏摇摆翻舞,随着领舞人手擎的绣球动作变化和锣鼓点的更换,作各种表演。如巨龙翻身、蛟龙漫游、二龙戏珠等。夜间耍龙更引人入胜,宛如一条活龙横空出世盘旋飞舞,景象可观。

2、舞狮子

用竹木扎制成狮头轮廓,用布裱糊美化,使狮子头五彩缤纷,大口能张合,双眼会转动,精灵可爱。狮身用粗布和麻皮丝装饰皮毛,全身棕红色,形象逼真动人。狮头狮身装有若干响铃,一旦舞动,响遍全场。舞狮一般成双,并备绣球一个。表演时每两人顶一个狮壳,动作紧密配合。前者舞弄狮头,后者屈身弓腰,两手紧抓前者腰间,饰作狮身,形成一体,其臀部晃动,狮尾即摇摆不已。全县闻名的丛家阳阜舞狮表演技高一筹,伴以马叉、枪、棍等武术动作,令人叫绝。

3、跑旱船

用木条做成船和船亭轮廓,裱糊花纸,装饰图案,使之呈彩船样,船舷用彩绸围绕,下部画有波浪纹样。表演由二人组成,一古装姣女居中乘船,滑稽船夫在摇桨.表演时在锣鼓伴奏下, 船身前进后退,左倾右晃,翘首伏尾,恰以船在水中划行。有的在表演时,二人相对互唱,饶有风趣。跑毛驴、县官坐轿与跑旱船的表演模式相似。这个节目和舞蛤蜊、舞蟹、姜老背姜婆等单人表演节目组合,形式丰富多彩,逗人喜乐无穷。

4、踩高跷

这种表演活动流行最广。跷,分高低两种,高者米半,低者半米。跷用木板做成,脚踏板离地最少半米,表演者取一副绑在腿上使用。跷队根据传统戏剧节目,扮演各种角色。多数以十对化妆身份不同的青年男女为主队居中,置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为前导,置滑稽小丑、媒婆之类在后。在打击乐的鼓动下做各种串花表演,或踏步演唱“拜年”、“祝贺”一类表示祈祝的小段,低跷表演杂以大劈叉、翻滚、扑蝶等动作,吸引观众抢先过目。此外,扭秧歌、打花棍等新兴的的民间舞蹈,是在19485月由开辟新区的胶东籍干部传入。当时对于宣传时事政治颇有影响,很快传入各个村庄。

5、威风锣鼓

新世纪伊始,昌乐镇南关村民在国家昌盛人民康泰的大好形势下,首创了威风锣鼓这一形式新颖的的民间杂耍。其节奏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气势惊天动地,令人神往,激励着人们满怀信心,勇往直前。威风锣鼓适宜在载货汽车上配合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等民间杂耍进行表演。表演队由一个指挥,30名队员组成。队员统一着装,头巾、衣裤均是大黄底镶红藻边,显示着大红年代龙的传人的精神风貌。四部鼓曲轮换演奏,全队动作雷厉风行整齐划一。四部鼓曲分别是:引子、流水、牛头虎、欢庆曲、外加行走曲。逢春节,昌乐人民纷纷涌上街头,观看振奋人心的、以威风锣鼓作先导的民间杂耍表演,沿街各机关单位、企业商厦欢迎鞭炮不绝于耳,简直是万人空巷,轰轰烈烈,普天同庆!

学生活动:1、你观看过我县的杂耍表演吗?有何感触?

2、奥运会开幕式有何艺术特色?你怎样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句话?

第三节 民间工艺(一)

1、石刻(又称石雕)

包括碑碣、石器、石料、人物造像、双狮等动物形象。朱刘镇遍布孤山、虎头山、马山、谢家山等多座石灰岩质山体,得天独厚且丰富的石灰岩矿石,造就了朱刘历史上无数位以石刻谋生的能工巧匠,提高了朱刘石刻的工艺品位。据考,朱刘石刻历史悠久。民国二十三年朱留店西阁子的《王义和等造桥残碑》系唐延载元年(697年)勒石,迄今已历1300余年。朱刘任疃村关帝庙的李琪等造像,系宋绍圣四年(197),至今已历900余年. 朱刘镇大东庄、东南庄、西南庄、山坡、圈子的刻石艺人常被请到济南、曲阜、泰安、潍县、益都献艺。诸如清道光年间,泰山千佛殿石明柱上刻的“甘露洒诸天,现清净身,说平等法;慈航超彼岸,以自在力,显大神通”联句皆出自这些巧匠之手。1959年首都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历史博物馆、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十大建筑工程施工,国务院广招各地能工巧匠参加建设。朱刘镇山坡村老石匠张安南、房文俊和东南庄李象玉应招进京。施工期间,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2、牌坊

牌坊是旧时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的纪念性建筑,如贞节牌坊、功德牌坊。明嘉靖至隆庆年间昌乐老县城西门里,自西向东先后建有4座节孝坊。第一座是明喜靖四十年辛酉举人赵必剑之妻的节孝坊。明隆庆二年戊辰进士赵池之妻的节孝坊,位于老县城东门里,为第四座牌坊,是4座节孝坊中最大的一座,都系宗族出资营建。清光绪元年高崖镇清风里村秦墀为其嫂树节孝坊一座,以颂扬其嫂年轻守寡,尊老行孝,抚幼兴家的高尚品德.清风里节孝坊建树百年间,保护良好,引无数途经者驻足观看,也有诸多社会贤达、文化人士慕名前来瞻仰。1966年冬,在“文化大革命”中牌坊被拉倒拆除,其石或铺桥或筑堰或建房,早已荡然无存。

3、条编

白条编:用柳条去表皮,条色雪白,编簸箕、筐子、笸箩、菀子、帽子等。明初洪武年间县内鄌郚以南地区兴白条编。红河镇高崖镇都有多年条编历史,有的家庭世代传艺至今。

黑条编:用荆条带皮编粪篓、油篓、粪篮子、架筐、牛筐、大筐、粮食囤等,自然保护区“黑条编”昌乐境内战国时代已兴此业。红河镇、高崖镇、鄌郚镇从业村、户较普遍,土地宜长荆的村庄,世代传艺至今。

4、苇编

清初苇编传入县境。昌乐南部汶河沿岸几十个村庄最为兴盛,其中红河镇、高崖镇有苇湾的村子都有苇编匠将苇子加工成苇笠、苇席、苇席笼、苇褶子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村里苇编也组织集体生产。70年代末,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苇编货逐渐被淘汰。旧年,手巧的苇编匠用白皮秫秸和红皮秫秸作原料,制作凉席、枕席、席笼、席包等,尤其是工艺品,按精心设计的图样编织,红秸和白秸匹配使用,花样更加鲜明夺目。给编好的玲珑小巧的工艺品栓上万福彩坠,令人爱不释手。

5、土陶制作

旧时,昌乐南乡高崖,平原一带用黑土、砂土制作盆、、罐、瓦、瓮的作坊,有两处较著名,即南良红砂瓮罐、东皋青瓦罐盆。1964年南良村委会从沂水县马战区小翁山请来烧制红砂瓮的师傅教徒收益,窑业生产得到发展。南良红砂土淘气制作的工序要求复杂而精细。清道光中期(1831——1840年),东皋刘相发(现63岁)的高祖父伙同刘廷泽(现81岁)的曾祖父等4人,在村西南建窑烧制青瓦盆罐,是为东皋窑业的始祖。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老窑报废,在东皋村后坡建新窑继续经营,手艺传7代,距今已有170余年的历史。

6、木雕、微雕、核雕

旧时,昌乐县境各乡镇都不乏木雕艺人,人们惯称其“细木匠”。制作风门、花窗、庙宇檐拱花、木桌椅和茶几的角饰、扶手饰、棂板饰等等。当时昌乐城里的闫氏父子的木雕手艺名冠四乡。高崖镇的王全战心灵手巧,勤钻深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木雕门类广开门类,制作精致的收音机壳、镂刻工艺精美的挂钟壳、镌雕古色古香的红木屏风扇,花样多,品位高,如“麒麟送子”、“麻姑献寿”、“桃园结义”、“福禄寿喜”、“松鹤延年”等等。他的弟弟王全胜技艺超群,是微雕和核雕的高手。其创作的微型木质独轮手推车小巧精密,组装起来结实可靠“微型旧式织布机具系列”展示了其微雕工艺的精华,为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青睐。

7、根雕

在过去,根雕工艺品只有在城市的美术工艺品商店或 富裕人家的客厅里才能看到,古朴典雅,具有天造地就的神韵。马宋镇营邱村年逾六旬的退休老人高昌仁,就是从众多民间根雕爱好者中脱颖而出的高手。在他眼里,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荆子根,都显现一种灵动而独特的形象,蕴藏着内在的艺术魅力,他先后创作了近200件根雕,摆满了里间外间,不论哪件都令人赞叹不已。

8、泥塑

民国十六年(1927年),平原乡赵家庄的赵烁文约自家弟兄火军文、火同文利用冬春农闲季节一起研讨,共同创业,凭才智和勤劳做起了“赵家庄泥塑”。他们的产品共有5大类:(1泥娃娃,也称“蹲孩子”,2泥老虎,3大公鸡,4鸟类,5关帝庙里的关公。泥塑工艺可分5个步骤:1取优质土壤晒干粉碎,2和泥,使之柔软如面团,3制作,4晾晒,持续二日,直至干透,5上底子和上彩。赵家庄泥塑县内独家,而且世代相传。

学生活动:1、自己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件工艺品,进行全校评比。

2、谈一下你身边的工艺品。

第四节 民间工艺 ()

9、剪纸

乡间素有传统的剪纸工艺,分窗花、样花、棚顶花几种。旧时,农历年新年到来,家家都剪红色窗花贴在窗上,窗花有多种多样:花鸟鱼虫、牛羊鸡猴、桃李寿星等等。有些高手的作品,如“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天女散花”、“八仙过海”、“松鹤延年”等,玲珑剔透,令人赞叹。阿陀镇的崔相志,腿残志不残,立志用剪纸为自己开出一片新天地。其作品《李纨课子》在“校园与家庭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中荣获优秀奖,200310月,他的大幅套彩剪纸作品《中华腾飞》被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收藏于《中华翰墨艺术宝库》。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昌乐剪纸风格既有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特点,又更加具有以线为主、点线结合的精巧风格。

10、过门钱

农历除夕,家家户户都在门楣、窗楣上粘贴五颜六色的过门钱,是民间欢度新年的装饰品,属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距县城南27公里的东杨庄的制作规模和工艺水平为最。全村大部分农民秋收之后即从事制作,相延历经近300年,工艺日渐完美。其图案各异,有的凿上“福、“进财”等吉祥的字样。

11、纸扎、风筝、花灯

昌乐纸扎源于民间,历史久远,又称“扎纸草”,从业人员俗称“马子匠”。人们用纸扎成牛、马、花轿、车辆、箱柜、楼金银库、聚宝盆、摇钱树、金山、银山、元宝、花圈以及男女侍童、大宗冥币等等陪葬亡者,既显迷信色彩,又含有封建礼教习俗。2003年早先县城南三里纸扎店,是现成唯一的纸扎店,它是清末开张的老店,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如今已由手工绘制改进为裱糊。

“扎纸草”截然不同的纸扎是扎风筝、扎花灯,这是自古以来昌乐相延已久的民间文化活动。春节期间,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夜,花灯会盛行于城镇。五光十色的花灯千盏万盏,火树银花一片绚丽,各种花灯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清明前后,春风习习,阳光和煦,各种各样的风筝轻盈自在的飘曳在城乡上空,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我们昌乐人自己扎制的风筝曾多次参加潍坊风筝会并获奖。北关村的田保华被潍坊风筝研究所选聘为风筝制作工匠,他制作的“九龙头”堪称绝妙至极。

12、宝石加工

县内东起五图团山子火山口西至北岩火山群玄武岩地质带,分

布着储量丰富的蓝宝石原生矿床,为昌乐蓝宝石加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每年的金秋十月,县委县府都如期举办“中国(昌乐)国际宝石节”,与四海宾朋、国内外客商见面,以蓝宝石为主的珠宝首饰产品远销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澳门等地,成为发展昌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宝石加工有5个环节:收料、切割整形、抛光、镶嵌。

13、印染

过去,昌乐民间用蓝靛染布的历史悠久,明代至清末逐渐兴盛。直到1975年,农家自织的土布已绝迹,农村个体染布业停产。农家逢清明时节在洼地播种蓼蓝,到六月末收割备用,把蓼蓝加工成可以染布的蓝靛,称“打靛”。染布有三道工序:备料、染布、晾晒。

14、烙画

烙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以木板为纸,烙铁为笔,逼真的描绘形体,既有中国画美妙的神韵,又有高雅别致的工艺品位。清光绪三年(1877),擅长画画的南阳人士赵星潜心研究烙画工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贡烙画备受皇亲国戚的青睐。20世纪80年代初,能工巧匠王全战开昌乐烙画之先河。1988年以来,王全战的来回艺术先后有潍坊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和报纸作过专题报道。其作品《沂蒙情》于20025月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200210月《开国元勋毛泽东》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15、盆景栽培

莳花弄草,向为高雅的情趣,而其中的盆景更显典雅超逸。盆景艺人杨光三爱好盆景,尤爱石榴古桩,1992年他创办的宝都花卉盆景园已成为县内名园。百年古桩,经他整形、管理、培育,枯木逢春,别具风采。东南村村民赵世功,1996年创建大观园花卉盆景园,全身心的投入了盆景栽培。他在银榕、森榕、红榕三种榕树上嫁接了泰国、印度的榕枝,使之焕然一新,生机勃勃,独具品位。2002年盛夏,树龄102岁的老石榴王在老赵10年的精心培育下,以两万元的高价被海阳客商买走。

学生活动:讲一讲你知道的我县民间艺术,开一个小型讨论会。

第二章 风土人情

第一节 生活习俗

(一)服饰

1、衣:清末民初,各乡男女冬季都穿大青色右大襟袄,老头喜用黑布扎外腰,男女都穿浅青色或黑色直裆带腰裤,夏天男光背披布,下穿过膝短裤,女穿大襟土蓝色凉布衫。富人男穿长袍马褂,女穿绣花镶边圆领宽袖上衣,下穿绣花褶裙或穿绣花的宽腿裤。民国后期,乡村男装改为对襟,女装袄褂始兴红绿花色,县城学生始穿学生制服,从政人员穿中山装,之后国防服、列宁服日渐普及。之后逐渐有了秋衣秋裤、毛衣毛裤、风衣、夹克,西装,牛仔服、裙子等等很多很多……

2、帽子:清末民初,男戴半帽居多,其次有三大扇帽和毡帽头,富人戴礼帽。冬季女戴圆顶遮耳帽居多,儿童夏戴荷花凉帽,冬戴老虎帽,20世纪50年代始兴八角帽,解放帽,女改带花色头巾,80年代兴毛线帽、筒帽、纱巾,男戴鸭舌帽、大沿帽,之后各式各样的帽子都相继出现。

3、鞋:清末民初,穷人中男多穿单脸鞋,女多穿绣花鞋,此外冬天有男女蒲鞋,用蒲草做成,1949年后逐渐被胶鞋代替,继而出现了力士鞋、解放鞋,富人中男穿圆口鞋,女穿方口偏带鞋,到了80年代又出现了人造革鞋、皮鞋、塑料凉鞋和布鞋,到现在品种更是繁多:高跟鞋、坡跟鞋、半高跟、圆头方头、尖头等等。

4、袜子:过去,昌乐县境内的男女都穿衲底布袜,穷人家小脚妇女只用裹脚布缠足代袜。民国后期,手摇机制线袜问世并日趋普及,解放后,男女穿机制的各色细线袜,70年代穿化纤袜,之后又出现了真丝袜,棉线袜等等。

5、发型:民国初年,男子蓄发扎辫的开始削发,剃成光头。保守的老人发辫盘在头顶上,或剃成半毛,女蓄长发。女孩在耳后扎两个抓髻,大姑娘扎大辫,结婚后挽纂,留刘海,生过小孩后,就不留刘海。北伐战争后,青年妇女留短发,城镇男学生留平头、分头,70年代后男女发型日趋多样,之后出现烫发,样式有十多种,90年代后出现染发:红、棕、黄、绿、蓝等等。

(二)饮食

1、饭

解放前,各乡以煎饼、蒸菜、馇豆腐、地瓜为主食,那时国家不富裕,经常吃不饱。1949年后,种类逐渐繁多。如:馒头、火烧、包子、面条、水饺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面食种类更加繁多,特色面食应有尽有。

2、菜

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四季主要以咸菜为主。咸菜用辣疙瘩、萝卜、青菜梗、辣椒、蒜头腌制而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夏秋季节出现了韭菜、扁豆、黄瓜=萝卜、白菜、菠菜等。在昌乐各地有几种小菜颇具特色:揉香椿、辣丝子等,到了现在可以说什么说,不管你想吃什么随时都有,各种各样的反季节蔬菜应有尽有。

3、粥:

秋后到春末,人们每天早晚习惯喝粥。过去穷人习惯喝杂粮粥、面子粥、地瓜粥,富人喝小米粥、绿豆粥、米汤等。现在粥的种类更加繁多,各种特色营养粥有上百种。

4、餐

旧时,乔官以南地区农忙时节一日三餐,秋后到开春农闲时节一日两餐,北部地区常年三餐。1960年以后,南部地区逐渐改为一日三餐。

(三)造房

过去,昌乐造房,不论贫富,讲究格局。间数以三、五为主,有“四、六不成房之说”。穷人一般盖三间,坐北面南。富人多用四合套式格局,背面五间正房,中间三间高于两头,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两间是房屋,两头两间另开门称挂屋。70年代新村规划以来,通常以每户盖四间为定制,后来又出现了出厦房檐、挂耳门、月台,再后来又出现了错层、复式等等。

学生活动:1、依照课本对服饰的描述及家中的老照片,画一幅昌乐民俗人物图。

2、你会做几种菜?双休日在家给父母做一次,写出体会。

第二节 岁时习俗(一)年俗

1、办年(也称置办年)

盛行于潍坊各地。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之后,家家忙年。当家的置办年货:敬神的有香奉、红烛、黄表、烧纸、灶神像等;喜庆的有过门钱、年画、对联、鞭炮;家具器皿都要添置,象征人丁兴旺;必备鸡、鱼,意求“年年有余”、“大吉大利”;准备新年干粮,枣山、年糕、团圆饼等,取意“年年高”、“合家团圆”之意。

2、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昌乐各地家家户户有“过腊八”之俗:早上都吃“腊八糕”(或喝腊八粥),庆贺一年的丰收。糕用黍米、小米、大豆、绿豆、赤豆等五谷杂粮和地瓜、大枣熬制而成,粘稠溢香,也寄托着对来年丰收的期盼。

3、辞灶

流行于昌乐各地。农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农家在锅灶左侧墙壁上张挂灶君像,左右贴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届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像桌前必备糖瓜、柿饼、软枣、大枣等。陈筷子、酒盅各三,点香、奠酒、焚纸、叩头,祭祀完毕,全家老少分食所贡糖果,有避灾祛病之说。

4、请财神

昌乐南部盛行此俗。除夕子夜前,家长带子孙捧着食盒,内盛供品、祭器,高挑灯笼来到十字街口,席地摆好贡品,面向财神所来方向,行祭祀之礼,然后老少都连叩三个头,收拾食盒,虔诚的慢步回到堂屋,将贡品陈列在财神像前,点燃红烛一对,香奉三炷。1949年后,此俗渐逝,但居家敬财神之风更盛,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5、除夕

农历年底那天除夕。新年即将来临,昌乐各地的人们欣喜之余分外忙碌。家家户户贴对联、挂年画,贴过门钱、糊窗户、帖窗花,打扫庭院、上坟祭祖、筹备新年菜肴、置供桌,门后放木棍一条,又称“拦门棍”,用以邪魔鬼祟入内。除夕夜有守岁之俗,除幼儿外,一家老少彻夜不眠。

6、过年(狭义的讲,专指除夕夜至五更时分):

盛行于昌乐各地家家户户。除夕入夜,院内、堂屋明烛高照、香火萦绕。灶王像前、院子里都供奉完毕,合家老少其乐融融,大人们包水饺,啦年话,孩子们尽情吃喝玩乐。北部地区包好饺子,少歇一会,五更时分,家家辞旧迎新,家长带领子孙“发纸马”,祭神烧纸。此时城镇村落鞭炮齐鸣,共迎新年来到,憧憬新年美好的光景。年夜饭后,子孙给长辈磕头拜年,老人给孩子压岁钱,寄意孩子长命百岁。

7、拜年

年夜饭后,家族间男性晚辈给长辈拜年,祝福老人高寿康泰,长辈问候各家老人安康,并以糖果款待。晚辈在大街小巷遇见也互相祝福。近年,互相问候逐渐代替磕头,同事、朋友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渐成风尚。

8、出门(俗称“走亲戚”)

初二早放鞭炮,谓“开市”。年初二带上礼品走亲戚,俗称“出门”,亲戚不同,日期也不同。最被重视的是新女婿初二看丈母娘,给岳父母拜年,除本家盛情款待外,近服长辈也争相设宴请客。各地还素有“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初六看姨母”之说,近年朋友之间也兴起了互访。

学生活动:1、谈一下你家过年的场景,你们是怎样安排的?

2、每人写一份调查报告,回来交流。

第三节 岁时习俗(二)节日

1、 元宵

俗称“过正月十五,也称”灯节“。以前家家户户做灯盏,灯盏燃尽,称”收了灯“,预示着一年五谷丰登。20世纪80年代城镇兴起花灯会、焰火晚会,连续数夜。每年正月十四之前,沿街两侧挂满纱灯。十五日晚,满街通明,无数灯盏形制各异:生肖类、喜庆类、谜语类、花卉禽鸟类、神话典故类,多不胜数。白天,城镇部门和城周村庄扭秧歌、舞狮子、跑旱船、跑高跷等活动丰富多彩,加上喜庆锣鼓车队的表演,将闹元宵的盛况推向极致。街道两旁人山人海,沿街响彻欢迎表演队的鞭炮声,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2、 二月二

农历的二月初二,家家早起打扫院落、大门口,用木掀将草木灰在地上画成大圆圈,圈外一侧画上梯子,俗称“打囤”。囤当中撒上豆、麦、黍等五谷杂粮,意祁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民谣相传“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黎民百姓不用愁”,意含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耕耘伊始。节后农家便春耕大忙。

3、清明

俗称“过寒食”,历时三天,古往今来此节兴盛不衰。清明前二日谓“一百五”(即冬至到寒食105天)。这天清早,家长带贡品携子孙到墓地,先用掀为祖坟添土,随即行祭祀之礼,悼念祖先。清明前一日谓“寒食’,这天人们禁火吃冷食。寒食过后就是清明,这天早上的主食主要就是单饼卷鸡蛋。解放后,每逢清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部队学校都组织给革命烈士扫墓活动,敬献花圈,缅怀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3、 端午

俗称“五月端午”。又称“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插艾枝、桃枝,以避邪驱虫。小孩手、脚、脖颈栓“五丝”意祈长命。早晨家家都吃粽子,据说这是为纪念屈原而做的食品。旧时,这天有用艾蒿、苦夏草煮鸡蛋吃之俗。据说吃了这样的鸡蛋,夏天能吃饭,不消瘦。

4、 六月六

昌乐的南部地区,大部分都有过“六月六”之俗。农历的六月六。正是农家麦收完毕之时,家家户户蒸新麦馒头、包子、糖夹等多种多样的面食品,街坊邻里间互赠、互贺丰收,俗称“送新”。农家主妇在灶王、菩萨像前摆新面馒头,陈香三炷,表崇敬天地诸神之诚意。这天也是上“新麦子坟”的最后一天(收下新麦,用新麦面食和菜肴上坟祭祖),尚未祭祖的人家须顺应时令而行。昌乐各地也有“六月六,吃炒面”之俗。

5、 七月七

据传每逢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所以称“七夕相会”,古往今来沿袭为“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月七”。过去有村姑向织女星祈求智巧之俗。这一天,相爱的男女会聚在一起,祈求牛郎织女保佑他们能幸福快乐的在一起,现在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6、 中秋节

农历的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南部地区素有看闺女之举,不论成亲多久,娘家兄长或晚辈都须走亲戚看姐妹或姑母。亲戚往来,赠以月饼、梨、苹果等象征丰收的礼品。入夜,明月冉冉升起之时,当院设下供桌,供月饼、水果,陈香三炷,称“圆月”,同时,全家老少在院中欢宴,菜肴丰富,人们饮酒赏月畅叙丰收。酒后分食月饼,意示大团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节日过得更加隆重,是继春节后的第二大节,现在被定为法定节假日。

7、 入伏面

潍坊各地都有在入伏这一天吃凉面之俗。农历夏至第三日为入伏,入伏开始,夏季进入高温期。这天中午家家户户吃凉面,有“吃了入伏面,一夏不流汗”之说,有期盼防暑降温之意。

学生活动1、你家现在的风俗是怎样的?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2、你怎样看待过去的风俗习惯?

第六节 丧葬习俗

1、送终

老人咽气前,儿女们都守在跟前,在外知信后务必急速赶回,以求在老人临终前能见上面,以表孝心。年长子女怀着一片孝敬之心为老人净面、着衣。咽气辞世后,儿女们及子孙们无不放声痛哭,此时本族长辈以丧主的身份亲临安排殡葬事宜。儿女们把老人从炕头抬到堂屋,安排在寿榻或门板上,昼夜守候,不离左右。

2、报丧

成人尤其老人逝世,丧主派人把死者下世的时刻、安葬日期口头速告亲戚,上至老娘家,下至姑表兄弟儿女亲家。儿女亲家接到告,还要把噩耗报给自家的近支股,以便届时结伴前往送殡,一来表示重视亲戚,二来显示自家门户大。丧主家大门口挂一白幡让路人皆知。白幡亡单挂一条,男左女右,双亡挂两条,白幡下端按儿子的多少撕成几条,使人一看就知死男死女,有几个儿子。

3、戴孝

昌乐全县古往今来流行此俗,也称“服孝“。成年人一旦过世,家里门扇正中贴白纸,盖在春联上,大门挑白幡。儿子身穿白长衫,腰扎麻索,脚穿白鞋,头扎遮顶白布,角坠棉球坠子。谓“披麻戴孝”,手拄缠白纸的柳棍,称“哀杖”。儿媳、女儿同儿子,惟头上扎的遮顶白布余着一截,可以掩面而嚎。殡葬后,儿女穿孝服。过去大都是三年脱服,解放后,逐渐兴起了左臂带黑纱,替代孝服。

4、入殓

成年人尤其是老人死亡后,儿女将穿好寿衣的遗体放入棺材称“入殓”。棺材在堂屋停放。家无老人者,棺材头朝西,东西向安放;尚有老人的,棺材大头朝南,南北向安放。儿媳为死者净面,用白纸拖绕死者三圈后。盖到死者身上,盖棺。待亲友向遗体告别后钉封。20世纪60年代后,该殡葬为火葬,入殓风俗废止,通常为死者着衣净面后,用殡仪馆的车拉去火葬。

5、守灵

成人死亡入殓后,儿女们守在灵柩前,孝心所至,无事寸步不离,称“守灵”。直到出殡起灵时,守灵完毕。每当亲友来吊唁时,孝子就在供桌前的泥盆里烧纸一叠,同时陪来者致哀。据传守灵也为了防备邪恶或野物接近遗体,引起麻烦。

6、参灵

即亲友到灵柩前吊唁。有亲戚与出殡当日上午,由长辈领子孙到祭棚前致哀之俗。客人未进大门,门外司鼓一击鼓,长呼“客人到”,守灵子孙就烧纸哀号,来客到供桌前施礼致哀,少刻即作揖或叩头四下。礼毕,来客中长辈与丧主及死者家属见面表示慰藉。

8、泼汤

昌乐各乡除昌乐城北及尧沟一带乡村外都有此俗。南郝、五图、崔家庄称“送将水”。北岩、乔官、马宋、阿陀、朱汉、红河、高崖称“泼汤”。旧时,成人死后一般三日出殡。殡葬前每日三次孝子们举哀到土地庙泼汤,去的路上边走边撒纸钱,孝子们哀嚎不止。来到土地庙,司仪一边烧纸,一边把浆水一勺勺泼在地上,众孝子面向西南跪地伏首大哭,待烧纸燃尽,司仪劝众人止哭,各叩四个头,然后返回。

8、发盘缠

成人死后,殡葬之前“发盘缠”,据传意祈亡灵离开家,走向“地府”之路。现在一般于二日傍晚发盘缠,三日出殡。届时族长领所有戴孝的后人哀嚎着到土地庙前行“发盘缠”之仪。街坊邻里多主动帮忙,有的捧着木盒,有的抬着纸篓,有的挑着长钱,有的拿着纸草,按族长指点,子孙跪向西南,长孝子“拖魂”,然后做梳头洗脸动作,完毕,点燃纸草和全部人情纸,面向西南喊“您向西南,您向西南……,谓”指路“。同时“先生”宣读“地府文书”,念完“文书”后,投入火堆焚化殆尽,孝子们叩四个头,“发盘缠”之仪结束。

8、 出殡

出殡之日午后,“地方”在灵堂前高声宣读完“起灵文”,孝男孝女顿时放声痛哭,孝男拄着哀杖从灵柩前躬身却步引路,众孝女跟随灵柩之后。众人抬棺缓行至大门外。“地方”喝令,灵柩放到“架子”上,众孝子跪地,一律停止哭嚎。当“地方”高喝“收了吧”时,外戚一长辈立即烧纸泥盆摔在长孝子前面的地上,谓“摔牢盆”,孝子贤孙立即大哭。路上每逢停歇,均跪地举哀。到墓地,一外戚长辈在供桌前施礼祭奠,孝男孝女均分别跪在墓穴前后,待入葬筑坟结束时叩一头,孝女放声痛哭一场,谓“哭坟”。至此送葬完毕。

9、 圆坟

昌乐东北部朱刘一代于出殡当天圆坟,其余在殡后三日中午圆坟,届时儿女穿戴孝服,带上谷秸、香奉、烧纸和食盒来到坟地,把供品摆在供台上,跪地、点香、焚纸、奠酒。同时长子手拿大把谷秸,围绕坟地向左、右各转三圈,叩四个头,“圆坟”完毕。收拾供品时,三碗水饺人人分食,直至吃尽。

10、 做七

人死后第七天为“一七”,一般做“一七”、“三七”、“五七”。男女孝子聚集到坟前摆供、焚纸、烧香祭祀。成婚女“三七”送草牛。普遍重视“五七”,本家扎“摇钱树一棵,即砍一榆枝,上布满纸剪长钱,金银纸和白、紫、黄、绿色小花,成婚女此“七”送纸箱柜、金银山等。届时,男女孝子着孝服,摆供品祭祀,香火焚烧殆尽,女眷哭坟。

学生活动:1向家中老人请教现在的丧葬风俗,写一分调查报告,回来交流。

2、你对中国的传统观念怎么看?你觉得应该怎样尊重老人?

第七节祭祖习俗

1、祭家堂

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缅怀祖先,以上坟和祭家堂两种形式祭祖。旧时祭家堂均由男子参加,1949年以来,家长也让女儿跟随。除夕傍晚,家长备好香奉、烧纸、供品,携子孙到“宗族祠堂”去行祭家堂之礼。年后正月初一下午,家长们以同样的礼节方式再一次祭祖,谓“送家堂”。有的宗族“送家堂”,约齐统一在村南宽敞地,把供品放在统一指定的地方,烧纸、香奉集中指定专人专地烧,族中男子按辈分,从长辈到晚辈分别排列,专人司仪,焚香、烧纸、祭酒、叩头、放鞭炮,高度统一,显得庄重和谐,气势壮观。

2、七月十四、十月一上坟

逢农历七月十四和十月一傍晚,人们上坟祭祖。家长携子孙到祖坟前供水饺两碗,点香奉四柱,焚烧纸一刀,祭奠水酒,叩头四个。有钱人家除水饺外还供水果,但十月初一供水饺、菜肴各两碗。昌乐北乡朱刘、城关、尧沟、南郝一代农村,已嫁女子按旧俗于十月一回娘家墓地祭祀先辈。旧时,马宋、河头等地七月十四夜晚有到河溪湾塘放灯之俗:秫秸杆制船形底托,在席上缠棉花蘸豆油,托在托上,然后放入水里任其漂泊。境内有的地方夜晚在路旁摆祭品,燃香焚纸舍施“纸钱”,也是祭祀亡灵的一种形式。

3、忌日

每逢父或母逝世纪念日,子孙到墓前祭祀,谓“做忌日”。傍晌子孙挎箢子到坟前把四样菜肴和十个饽饽摆放在供台上,酒盅、筷子按墓内人数放好,子孙都跪地,长者斟酒、点香,就地划一个盆大小的圆圈,把烧纸在其中焚烧,奠酒三次,齐叩头四个,在坟顶压一张烧纸,礼毕。已分居的子孙逢纪念日各自到墓前致祭。逢父母的三年、十年“忌日”,尤其重视。已嫁女也备供回娘家,和娘家人一起致祭。无论哪家做忌日,供菜必有鲜鱼、方肉,以祈“年年有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重视,至今不衰。

4、清明、夏至上坟

清明节前一天下午,家家户户上坟祭祖,必供酱烧蛋和单饼,已尽孝道。夏至新麦已收成,家家户户包水饺上坟祭祖。昌乐乔官以北各乡称“上夏至坟”,以南各乡称“上新麦粉坟”。

学生活动1、你对现在的祭祖风俗有什么看法?

2、走向社会,调查一下现在的祭祖风俗与过去有什么不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4d15c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a.html

《昌乐民间艺术与风土人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