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声的世界》2018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时间:2019-09-03 19:36: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的世界》 2018年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 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通过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他们在地面上却可以直接对话,这是因为(  )

A. 太空中的噪声大大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电子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2. 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的是(  )

A.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3. 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传播速度

4. 金帆乐队的队员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5. 如图所示,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然后演奏者可以通过敲击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敲击不同的碗,音调不一样
B. 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音调是一样的
C. 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
D. 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的

6. 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7. 如图所示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用听诊器看病,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
B. 声呐探测鱼群,超声波在水传播的速度比光波、无线电波的速度大
C. 男女声二重唱,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音调不同
D. 冲击钻在墙上打孔,捂住耳朵可以减小噪声频率

8. 20178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 动物反应灵敏 B. 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C. 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D. 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

9. 某中学生用复读机播放英语磁带学习英语,他想让播放的速度慢一点,便按下慢速的按键,于是播放英语的速度慢了,但他却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导致声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振幅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

10. 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 1次敲击声 B. 次敲击声 C. 次敲击声 D. 次敲击声

1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

12.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若人在高山前对着山喊一声,过4s后听到回声,则人与高山之间的距离为(  )

A. 680m B. 1360m C. 340m D. 170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3. C919首飞时,发动机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_(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的。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频率音色)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飞机着陆后,现场响起了欢庆胜利的乐曲,人们可通过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频率音色)判断乐曲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

14. 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______不同。

15. 以下几个和声音有关的实验现象:A、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B、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D、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是______;能说明音调和频率有关的实验是______(均选填字母)。

16. 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同时也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若海水的深度是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_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17. 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种,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______,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______,工厂里面的防噪声耳罩,这是______

18. 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华在玻璃瓶中装入不等量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请你根据上述情境,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19. 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s1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
3)汽车的速度v






2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声呐利用了声能传递______,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______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______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过段时间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则潜艇B______(选填远离靠近)潜艇A
3)在月球上______(选填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21.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3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以上实验所采取的探究方法为______

22. 小明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多次弹开。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回答下列问题:
听到和看到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C.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
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______

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的世界》 2018年单元测试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B 2. A 3. C 4. C 5. D 6. C 7. A
8. C 9. D 10. A 11. A 12. A

13. 空气   响度   音色  

14. 音调  

15. CD   A  

16. 液体   信息   10  

17.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8. 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19. 解:(1)由v=得,声音传播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2)车走过的距离:
s=2s-s=2×355m-680m=30m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
s2=355m-30m=325m
3)汽车的速度:
v===15m/s
答:(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为680m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为325m
3)汽车的速度15m/s  

20. 信息   10   20   7500   远离   不能  

21. AB   AC   控制变量法  

22. 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转换法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

1. 解:太空中没有空气,而声音又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宇航员之间对话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故选:B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此题考查了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2. 解: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而题目要求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源就是振动发声的物体。
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

3. 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特点,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 解: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在弦的长度和粗细一定时,改变了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了弦的音调。
故选:C
弦的音调跟弦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在长度和粗细一定时,弦越紧,弦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在松紧和粗细一定时,弦越长,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在松紧和长度一定时,弦越粗,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掌握弦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弦音调高低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5. 解:
A、不同碗中盛不同的水,敲击不同的碗,不同的碗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正确;
B、不同力度敲击相同的碗,发声的响度会不同,而同一个碗的振动频率相同,则音调是一样的,故B正确;
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故C正确;
D、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碗振动发出的,故D错误。
故选:D
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三个特征即可可做出正确选择。

6. 解:根据v=变形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s=vt计算距离。
此题主要考查了回声定位的应用,知道回声测距是声波往返两次的路程。

7. 解:A、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故A对应关系正确;
B、声呐探测鱼群,是因为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B对应关系不正确;
C、男女声二重唱,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响度不同,故C对应关系不正确;
D、用冲击钻在墙上打孔,捂住耳朵可以减小噪声的大小,不能改变声音的频率,故D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A
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例如声呐探测鱼群、B超等;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减弱声音的分散,固体传声效果好;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4)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利用以及防止噪声的途径,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记住相关物理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8. 解:当海啸发出次声波时,次声波产生的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动物的听力比人强,许多动物可以听见,所以野生动物提前逃跑或隐藏,很少大规模死亡。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许多自然灾害,例如风暴、飓风、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都会发出次声,科学家可以根据它来预报这些自然灾害,在军事上也可用来侦查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

9. 解:按下慢速的按键,于是播放英语的速度慢了,但他却听到复读机传出老师朗读的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即当她放慢速键时,放音的速度变慢了,即声音的频率变小了,所以听到的声音比原来的女声低沉。
故选:D
声音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女生男生说话时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同。
本题考查学生:频率对音调影响的具体情况的分析能力。

10. 解: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乙同学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另一端时,声音会传播两次,即第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
由于铁管长20m,故其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是,据v=可知,t==≈0.00385s
同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是:t==≈0.0588s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之差小于0.1s,所以此时人耳朵是不能区分开这两次声音的,故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故选:A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2)知道人耳朵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即利用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来比较即可
知道人耳朵能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是0.1s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1. 解:A图改变水量,能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能改变频率,改变音调,故A正确;
B图探究了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
C图探究了声音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图可探究振幅与响度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此题考综合考查了声学的知识,对于这类题目,要结合相关的声学概念进行分析处理。

12. 解:声音传播到高山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
t=×4s=2s
v=
人到高山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故选:A
先求出声音从人所在的地方传到高山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计算此处到高山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确定声音从人所在的地方传到高山的时间(单趟用时)是本题的关键。

13. 解: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响度与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与飞机距离越来越近,所以响度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
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人们可通过声音的音色判断乐曲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
故答案为:空气;响度;音色。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每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从环保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及声音的特征,属于基础题。

14. 解: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瓶中的水越多,瓶子越不容易振动,则8个玻璃瓶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的频率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
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音调的判断,要明确对于装水的玻璃瓶来讲,敲击和吹奏时,发声的部分不同。

15. 解:
A、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此实验证明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B、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此实验证明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此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此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所以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是CD;能说明音调和频率有关的实验是A
故答案为:CD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快慢决定,发声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以及声音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

16. 解:(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同时也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超声波从海面发出到接收到信号,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2×7.5×103m=1.5×104m
v=可得接受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t===10s
故答案为:液体;信息;10
1)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知道海的深度,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然后可知需经过几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17. 解: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分别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防治噪声,即在声源处减小噪声;
诚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戴耳罩是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是考查对防治噪声的途径的判断问题,要根据题意分析是否正确。

18. 解:由图可知,相同的瓶子中装有质量不同的水,通过敲击水瓶琴,小华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说明每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所以利用图中器材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水量多少的关系,提出的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为: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故答案为:音调高低与瓶内水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由题目中给出的器材可知,实验应主要研究声音的音调的决定因素;故可选用相应的器材去探究不同的结论。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本题要求学生对于声音的产生及音调等有充分的了解,能选用相应的器材去探究不同的结论,这是此题的难点。

19. 1)根据s=vt计算成声音传播的距离;
2)先求出车走过的距离,再用司机距山崖的距离减去车走过的距离得出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
3)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的速度。
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和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考查利用回声测距离,本题的难点是计算声音通过的距离,知道是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0. 解:(1)声呐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
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10kHz20kHz
2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s=vt=1500m/s×10s=15000m
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1===7500m
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B是远离声呐。
3)月球之上没有空气,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
1)信息;1020
27500m;远离;
3)不能。
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
1kHz=1000Hz
2)根据回声测量距离的原理,结合速度公式,来进行计算。
3)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无法使用声呐。
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这一点容易失误。

21. 解:
1)为验证猜想一,即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由表格数据可知,应选AB琴弦进行实验;
2)为验证猜想二,即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改变琴弦的长度,由表格数据可知,应选AC琴弦进行实验;
3)以上实验所采取的探究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AB;(2AC;(3)控制变量法。
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
本题是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和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22. 解:
1)通过实验发现,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小球会被弹起一定的角度,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思维方法叫做转换法;
3若将此实验移到月球表面去做,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我们只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但不能听到声音;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
1)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2)转换法;
3B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决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声音的响度与振幅关系,掌握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a7131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39.html

《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声的世界》2018年单元测试卷(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