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救的姜戈

发布时间:2022-11-14 06:19: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被解放的姜戈》——大仲马看了会想些什么昆汀的影像风格早已被影迷们所熟知,早期观影时的无限惊喜转化为现在对既有风格的无限期待。影迷们看的就是昆汀的风格,明知道是新瓶装旧酒但仍然乐在其中。
《被解放的姜戈》只是外在包装形式上的改变,而骨子里的昆汀套路一点都没有变。依然是个关于复仇的老套故事,只是时间从《无耻混蛋》的二战过渡到了美国内战的前两年。所以昆汀的电影形式越来越像春晚,每年都是相同的基调感觉和差不多的演出形式,甚至还是那些熟悉的老面孔,只是故事环境稍作改观。对于昆汀来说,重复自己就是对自己既有风格的强化,从而成为自己的独立品牌,他昭示大众,这就是昆汀风格,甭管我给你讲什么故事,都是昆汀味儿。于是观众们看了《被解放的姜戈》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虽然很多情节上的起承转合都在料想之中,虽然很多运镜和配乐都似曾相识,不过,影迷们依然陶醉其中。倘若昆汀想搞个什么改良,观众觉得不是原有的昆汀味了,反而越改心越凉。所以料想中的昆汀电影当然会有料想中的成功,昆汀照此拍片已不会有什么风险,只是若想在奥斯卡拿个技术奖项外的小金人,唯有寻求自我的突破才能得到评委的承认。
昆汀深知其中道理,骨子里的昆汀风格难以改变(观众们也不希望他改),唯有寻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就算这样,昆汀的每部电影依然值得期待,而他的每部电影也都会给人以惊喜。也就是说,用昆汀风格嫁接其他不同的电影题材,这本身就是创新,用昆汀风格拍二战会成为二战电影的创新,用昆汀风格拍西部片会成为西部片的创新,就在这种不断的嫁接中,昆汀在不断重复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制造惊喜。所以影迷们依然期待下一部昆汀作品,所期待的不是昆汀风格的改变,而是他又要拍什么题材了。
昆汀戏谑的影像风格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他敢于触碰任何敏感题材,观众从不会为昆汀影片中对某一类人的挖苦和戏谑而感到不适。所以《无耻混蛋》出现了希特勒和“德国香肠手”的台词,而此片所拍的更是美国人羞于触碰的黑奴题材。因为关于黑奴题材的电影本身就少,电影人因为其题材敏感往往不敢触碰。斯皮尔伯格拍的《紫色》和《林肯》只是旁敲侧击,换作昆汀,他并没有管那么多,在戏谑外表的遮掩下,他的大胆和深度反而是其他关于黑奴题材电影所没有的。在影片中大量出现的“黑鬼”称谓已显得平常,对黑奴的鞭打、买卖、下蒸笼、放狗咬之类的体罚,影片都有所体现。非但如此,影片还有曼丁戈的黑奴角斗以及莱昂纳多对黑人头骨的分析,这些都是同类影片所不敢触碰的。但因为昆汀的不着调风格,大家也都没有把这当回事。然而我们的黑人兄弟一定会想起什么,正如我也很想知道,大仲马看了此片后,会想些什么。“被解放的姜戈”,关键词是这个“被”字,对于“解放”来说,姜戈是被动的,这是时势使然,没有办法改变。1858年的美国南方,所有的黑人都是奴隶,既使你是自由人,也得让白人解放你,自己解放自己是不可能的,姜戈也是这样。历史很残酷,美国的黑人虽然不断抗争但无法寻求个人的解放,而最终的解放者是北方白人和南方的开明奴隶主。影片中的牙医,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虽然救下了姜戈,但为了得到姜戈的帮助,仍然需要维持姜戈的奴隶身份,“一方面我鄙视奴隶制,另一方面我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你没有拒绝的余地就最好了。”而牙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断改变着他跟姜戈之间的身份关系,姜戈从最开始的牙医的奴隶,变为牙医的侍从,然后变为牙医的合作者,最后成为自由人。这个转变过程的完成首先有赖于牙医对道义的遵守,其次才是姜戈对奴役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追求。牙医可以说是影片中最具道德感及最守规矩的人,作为美国司法体系中一员的赏金猎人,他所作的一切事都在维护现有道义和法律的尊严,影片开头,当有人举枪威胁他时,他出于正当防卫才杀死了对方,而另一个人他只打了他的马。当姜戈提出将黑人妻子偷出来时,医表示反对,因为那样就得不到契约,也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所以他坚持要和姜戈演一出戏。他作的每一件事,杀的每个人都有理有据可查,而他最后杀死庄园主坎迪却只是出于公义而不是出于法律,因为莱昂纳多扮演的坎迪只是过于操蛋,但并没有违法,而牙医总对被狗咬

死的达达尼昂念念不忘,于是他违法杀死了坎迪,牙医对自身戒律的打破,其结果也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对举枪相向的坎迪助手说“对不起,我没忍住”而并没有打算继续他的杀戮。
而姜戈则不同,姜戈所要作的不是遵守规矩,而是要打破规矩。所以姜戈杀人和牙医杀人是不同的,牙医杀人是为了违护体制,而姜戈杀人是为了打破体制。牙医是影片中道义和法律的化身,而姜戈却正好相反,他反对牙医买逃跑的达达尼昂,因为他不值一文钱,于是眼看着达达尼昂被狗咬死,当然这其中也有其无奈的一面。荷马说,“当一个人成为奴隶时,他的美德就失去了一半。,而阿诺德说得更好,“当他想摆脱这种奴隶状态时,他又失去了另一半”。而影片中的姜戈就是这样。
影片中有两段故事,这从片名就看得出来,《被解放的姜戈》前半部分牙医为主角,讲的是他如何解放姜戈,姜戈处于被动状态,是被解放的奴隶;影片后半部讲的是解放后的姜戈,姜戈成为复仇故事的主角。影片前半部是牙医所代表的体制,后半部是对体制的打破。一黑一白,相得益彰。
我是这么看的,不知道大仲马看了会想些什么?理解牙医几个关键点:
1.他是德国人,想想德国的巨人哲学家们,康德对人的尊严(Würde)的强调,反对黑奴制对人普遍尊严的践踏一点不奇怪
2.牙医这个职业,医生、律师在德国是一个绝对令人尊敬的职业,通晓各种知识、广泛阅读涉猎
3.北欧神话尼伯龙根的指环,黑女奴的名字Broomhilda牙医将姜哥看作英雄Siegfried经典台词:“老实说,我以前从来没给过任何人自由,现在我给了你自由,我多少觉得该对你负责。而且一个德国人见到一个活的Siegfried,这可是个大事儿!
4.牙医在出事前,一段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与猎狗咬黑奴,”能不能别弹贝多芬了!。试问如果你听的是贝多芬,这个最崇高的人的音乐,那么你还会畏死吗,还会灵魂安宁吗?
其实昆汀的片中有很多细节,都可以展开讲,但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昆汀只是提了一下,留给观众去思考。比如:
1、对头骨的分析,是纳粹特有的人种生命学的研究,也是德国人过度讲求科学和理性的恶性结果之一。他让一个反派来对头骨进行分析,当然是把莱昂纳多比作了纳粹。
2、影片那段贝多芬的情节相当好。牙医无法忍受崇高的东西受到一丁点的亵渎。3、姜戈去木屋杀一群男人,要为达达尼昂报仇时,屋内靠窗的一个人正在看照片,照片上几个人在希腊神庙的影像。可以想见这几个人来自希腊,也是民主人权的发源地,这个喻意可以自己去想。


《被解救的姜戈》:等待被解救的昆汀
看完《掉了链子的姜戈》后,跟网友发生一点争执。有人认为,昆汀是鬼才,是神级导演,拍片百无禁忌,擅长剑走偏锋,用现有的“学院派”的电影规则来衡量他作品,是愚蠢可笑的,只有不了解昆神的门外汉才会干。笔者认为,岂有此理。昆汀虽有一鸣惊人的才华,履历上多部脍炙人口的杰作,但绝不至能藐视任何现有电影法则独创一套的境界。他的不按理出牌,归根到底,还是得以赢牌为目的,即作用于影片的娱乐性和艺术性,为众观众提供感官愉悦和智力乐趣。他的电影能同时诉诸于不同层次的观众,外行可以欣赏跌宕的历险,饶有韵味的对白,滑稽的动作,血淋淋的画面,从而激动不已,内行会注意到各种细微的典故、隐喻、呼应、致敬之处,油然而生找到迷宫出口般的满足感。这是昆汀吃透了各种电影创作规律后的结果,他专注录像带十数载,尽得精髓,口诀内功熟捻于心,再适当杂糅以个人趣味,方能一夕出手,技惊天下,应该是奋力爬上巨人肩膀后站在了自带的小板凳“更上一层楼”,可不是发明了通天绳索后才一览众山小的。
昆氏一门,博采环球各大派所长,但无论拳招步法,一到了他自己施展起来,就浑然不见别家风范,倒像是他自创一般,这是昆汀手段高明的地方。要不是他时不时安插些诡异的镜头、雷人的道具、不合时宜的装束来表明“俺致敬了某大师”,谁也看不出他这一手出自何家。昆氏出道二十余载,作品不多,除了一部《杰克•布朗》是改编自畅销小说、被昆迷视作最缺乏昆氏特色之外,其余长片作品都是昆汀亲自编剧,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电影。根据其个人招牌式的鬼马风格,又可分作两类。

一是打造超现实世界。一部影片中冒出一两句荒唐台词,保证拖低整体质量,但若满篇都是恶搞胡闹,前言不搭后语,反倒能成就一部无厘头佳作。这是观众心态使然。既然现实经验完全派不上用场,索性破罐子破摔,跟着影片无法无天的思路而去了。《杀死比尔》是世界观的超现实,女杀手、日本武士、白眉老道、墨西哥枪手、大锤萝莉,共冶一炉,天花乱坠。《金刚不坏》是角色内心的超现实,特技驾驶员久经刺激成了飙车杀人魔,翻开任何犯罪心理教材,都找不出这种案例,只在昆汀的宇宙才存在。前者是现实角色被架空世界改造,后者仿佛另一时空的人莅临现实世界,都有一份劝人“别当真”的虚幻感,为了追求各种奇观,可尽情填充不合常理的细节。
另一类作品可以归纳为,遵照(银幕)逻辑可以成立,但该领域别人罕有涉足。《落水狗》《低俗小说》《无耻混蛋》单看剧情简述无甚出奇,无非是警察抓贼,黑吃黑,游击队打纳粹等老套路,但劫匪大谈麦当娜,黑帮大哥惨遭爆菊,希特勒葬身一群无良敢死队之手,以类型片视点衡量,无不别出心裁。任何影片的叙事都是封闭的,但世界设定本身是开放的,讲述富家千金恋爱的浪漫喜剧的世界里,天桥下也会有衣衫褴褛的行乞者,只不过在画面之外。昆汀大胆打破了类型片的封闭性,将叙事延展到人迹罕至之处,让观众思维预设内的东西与外部冲撞,越是博览群片的影迷,反而越容易被出乎意料的闪瞎。但打破壁垒是需要技术含量的,封闭的故事有一定成规可以借鉴,容易构筑符合观众期待的故事,一旦开垦处女地,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打着灯笼开矿,一不留神便会从新鲜好玩堕成荒唐无稽。昆汀的分寸感把握极佳,让人新奇又不反感。

《姜戈》显然不属于第一种,没有挑衅物理生理心理规律,没有混淆的时代特征,没有暧昧的文化背景,角色塑造脚踏实地,以德国神话比喻姜戈的使命,从大仲马、贝多芬描画牙医的动机抉择,对法语称谓的着迷、对主人的“鞠躬尽瘁”,迅速勾勒出邪恶黑白庄

园主仆二人的面貌,纵有夸张也有限的紧。动作上,顶多多用了几包血浆,几捆炸药,把子弹穿肠过的壮烈、敌营灰飞灭的爽快拍的更R级,哪有老版《姜戈》掏出一支机关枪,或断了手指仍然百发百中的传奇色彩。昆汀致敬多部意大利通心粉西部片,但若论夸张噱头,世纪60年代通心粉百花齐放,独臂枪手、盲人枪手、神经病枪手、癫痫枪手、无手枪手你方唱罢我登场,故事之离奇只有想不到,没有拍不出,相比之下《姜戈》倒有被穿了束身衣的克制。

其实,看看“黑人奴隶被解救当赏金猎手大破白人庄园抱得娇妻归”的梗概,知晓此类“黑人逆袭白人”的电影之稀缺(《一个国家的诞生》前半部勉强算是),已经能明白无误将本片归入第二类。前面说过,此类剧作超出了类型片的预设,属于火星撞地球,要让观众“当真了看”(注意此处当真的含义),就非但不能胡天海地填塞酷元素,反而比一般商业片更注重逻辑严谨,必须在细节上更下功夫。你要让人相信《低俗小说》的朱尔斯能保持职业杀手和上帝信徒两种身份,要说服人《无耻混蛋》的犹太猎手会在步步占优后突然满盘皆输,就必须将角色刻画、故事前因后果交代的巨细无遗,才能令观众中止怀疑,这是昆汀叙事高级的地方。这细致有一种副产品,即与无厘头截然相反的另一种逗乐:白头巾众匪对这玩意之不实用抱怨连连,姜戈射杀两仇人后牙医赶到撂下一句“他们是谁”——都是毫无设计感、不动声色的笑料。这细致也有副作用,即让逻辑的稀疏格外醒目:比如极力展示牙医的老练世故和姜戈的心机与定力,计划编排也是滴水不漏,怎么到了餐桌一场竟如此大意被看出破绽,又比如冬季姜戈已练成“南部最快枪手”,却在牙医突施袭击后反应比那保镖还慢了半拍。放在通常商业片里,这些根本不值一提,一句“剧情需要”便可带过,但通篇的谨小慎微和煞有其事下,一点小疑惑都会被放大。
笔者对这部《姜戈》多少是带点遗憾的,剧作上恼人的纰漏倒在其次,主要因为那个爱玩电影的昆汀似乎在逐渐离我们远去。玩电影和使电影看上去好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朋友评价昆汀作品时常将其混为一谈。前者出于率性,并不将观众的感受放在首位考虑,玩的不好惨败的,不计其数,包括某些“先锋艺术片”导演,凤毛麟角如昆汀玩出了风格,便成为邪典教主;后者是匠人心态,捉摸观众嗜好,算计影片原料。昆汀一直同时扮演两种角色,在一部典型的昆氏作品中,两者也能完美和谐的共存着,但观众口味变得快,新世纪以来昆汀作品已被主流商业片吸纳,从《杀死比尔》《刑房》到《无耻混蛋》,本身并不缺好玩的东西,但从中品出的“玩性”却越来越淡了,《姜戈》延续了这趋势。从风格来说,昆汀和斯皮尔伯格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但两人的从影轨迹却有交集:早年的作品都呈现充满灵性的多种“玩法”,待到名满天下,已经能轻车熟路拍出四平八稳的高水准作品,那份肆无忌惮的顽童心态却逐渐踪影难觅。《姜戈》很好看,但令人沮丧,它隐约暗示着,也许数年后,昆汀这个昔日的电影顽童,也不得不等待一个缪斯的解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0fd7be28ea81c758f578f3.html

《被解救的姜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