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1-07-02 13:59: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机会成本:指因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换物或失去最好机会的价值,即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任何一种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分析机会成本的现实前提,当一种资源同时存在多种用途时,每一个使用这种资源的决策者或选择主体都会面临使用这一资源的机会成本问题。

绝对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指是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进行国际专业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利益:由斯密提出,指在某种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其贸易伙伴国,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占绝对优势产品的 生产,便可获益,世界总体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高。

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 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贸易条件:一般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简称“交换比价”。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 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来表示。

关税壁垒:指高额进口税。国家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形成对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 像一堵墙一样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故名。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此外,还有差价税和进口附加税。它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

利率平价:利率平价条件是指用相同货币衡量的任意两种货币的预期收益率相等的条件。这一条件意味着,外汇存款的潜在持有者把所有的外汇存款都视为有同等意愿持有的资产。

汇率超调:也称“汇率调节过度”,十一中关于汇率动态的理论,只当汇率对某一扰动作出反应是,汇率最初的变动会超过其最终要达到的均衡水平,然后逐渐恢复到长期均衡位置的现象

生產可能性邊界:生產可能性邊界表示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地和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

贫民劳动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坏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因此贫民劳动论认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国内产业没有必要与低效率低工资的外国企业展开贸易。但克鲁格曼确认为,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无太大关系。

派生需求:是指因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如对较低生产阶段(消费品生产阶段)的初始需求的增加,可引起对较高生产阶段(生产资料生产阶段)的派生需求的增加;再如,投资需求的增加,可引起一系列派生需求的增加(如收入增加带来消费品需求的增加等),最终引起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成倍增加。

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在进行局部均衡分析时,一种商品的价格被看成仅仅受该商品的供求影响,它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市场上决定,而不必考虑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分析方法,由于局部均衡分析是以其他市场情况不变这样的简化条件为前提的,因此他不如一般均衡分析那样能够更为完整地把握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

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相对供给曲线: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一般来说,相对供给是相对价格的增函数。

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又称“瓦尔拉斯均衡”,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成为“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给定所有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并假设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即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要素价格等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李嘉图模型:是指以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李嘉图模型是一个单一要素的贸易模型,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同点,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唯一因素。

李嘉图模型的中心含义是:如果每个国家都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劳动率相对较高从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他们之间的贸易就能为每个国家带来利益。核心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和贸易模型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至今仍得到事实的支持。

标准贸易模型:标准贸易模型建立在四个重要关系的基础之上: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区县之间的关系;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贸易条件(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价格)对国家的福利的影响;确定世界均衡的世界相对供给与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

预算约束:指一个企业的支出要受到其货币存量和收入的制约。小至家庭大到国家,都存在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的软硬程度,取决于具体的环境条件,即取决于要求遵守行为规则的社会关系。

生产函数:表明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技术关系的函数。生产函数既可以用于描述某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特征,也可以作为总生产函数应用于整个经济。

特定要素:流动要素的对称,指只能用于特定部门的生产而不能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有些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而有些则不能。前者称为流动要素,后者为特定要素

流动要素:是特定要素的对称,指能够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的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有些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而有些则不能。前者称为流动要素,后者为特定要素

特定要素模型:特定要素模型是借助于特定要素和流动要素的区分而提出的贸易模型,因提出特定要素的概念而被称为特定要素模型。特定要素模型一方面以多种生产要素为基础,另一方面将各种生产要素区分为特定要素和流动要素两大类,并以此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研究。特定要素模型能就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问题做出较好的解释。根据该模型,在每个国家的出口部门中,特定要素的拥有者将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在那些同进口产品进行竞争的部门中,特定要素的拥有者将因国际贸易而受损。国际贸易对流动要素拥有者的影响则不确定,他们可能从国际贸易中受益,也可能因国际贸易而受损。

充裕要素:稀缺要素的对称,是指一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充裕要素的充裕是相对的,指的并不是一国所拥有的该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的充裕,而是该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

要素比例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指从资源禀赋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作出解释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源于不用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用国家生产成本有高有低,成产成本的高低又是因为各国生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由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

里昂惕夫侼论:指资本充裕的美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有大于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

偏向性增长:指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个方向上扩张的幅度大于在另一方向上扩张的幅度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

要素密集: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稀缺要素:充裕要素的对称,指一国拥有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稀缺要素的稀缺是相对的,他指的并不是一国所拥有的该生产要素在绝对数量上的稀缺,而是该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稀缺。

福利恶化型增长:使一国整体福利水平恶化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在严格假定下可能出现的一种极端情形。由于一国的出口偏向型增长可能会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如果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非常强的出口偏向型,那么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可能抵消生产能力提高所带来的正面效应,使得该国整体福利水平绝对下降。

进口偏向型增长:指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进口成品能力提高的增长方式。一国的经济增长意味着该国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该国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但不同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幅度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如果一国进口类产品生产能力的提高幅度超过了其他类产品,那么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进口偏向型增长。

等价值线:是描述市场产出价值的曲线,同一条等价值线的产出价值相等且不变。

出口补贴:制国家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出口商品给予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梅茨勒悖论:指在极端条件下,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造成贸易条件的强烈改变,反而是进口品国内价格下降的现象。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当一国对其进口产品实施关税时,将使该产品的国内价格上升,这将导致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即该国稀缺要素的价格加速上升,且进口产品的国内生产因受到鼓励而增加,达到保护效果。

贸易条件: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贸易条件反映该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无差异曲线:是指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所有消费品的不同组合所描述出来的曲线。

劳动市场共享:指厂商的集中能为拥有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工人创造的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这个市场被厂商和工人所“共享”,即在这个市场中,厂商会较少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工人也较少面临失业。

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的价格,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商品的行为。倾销实际上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即厂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取最大的收益。倾销发生的基本条件:(1)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厂商是价格制定者而非接受者(2)市场相互分割,一国居民不能以低成本回购出口商品以套取差异。形式:偶然性、间歇性或掠夺性、长期性。

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苦熬大二是单个企业平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个国家内的个别厂商也学不存在边际收益题赠,但在整个国家、整个行业的水平上却存在边际收益递增先想。

消费者剩余:指对于一件商品消费者所愿意做出的最大支付于它的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产生是由于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的不同数量评价不同,他对这种商品的不同数量所愿意做出的最大支付也就不用。在厂商不能对消费者索取差异性价格的条件下决定市场价格的是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量),他正是对这一产品评价最低的消费者。这样,那些非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者)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津贴”,这就产生了消费者剩余。

关税壁垒:指高额进口税。国家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形成对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像一堵墙一样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故名。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此外,还有差价税和进口附加税。它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 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件和标准,间接 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

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1947年签署、1948年生效的关于关税与贸易政策的国际多边贸易条约,同时也是负责实施该协定、组织缔约方之间进行多边贸易谈判和解决贸易争端的非正式国际组织。宗旨:缔约各国政府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以及过大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

贸易创造: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 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这就是贸易创造。

关税同盟两国之间的贸易实行零关税,并且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政策。

贸易转移: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这就是 贸易转移。这对进口国是种福利损失。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 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贸易条件:一般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简称交换比价。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 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来表示。

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收支流动的行为。包括两种具体形式: 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广义国际收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指为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居民的全部 各项经济交易,不仅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还包括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与往来,如无偿援助、易货贸易、捐赠等。

流动借贷: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 响。

固定借贷: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无实质决定性作用,有时甚至会 产生相反的现象,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

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关键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的需求弹性只有在足够大时,贬值才能引起更大需 求。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汇率下跌对进口的抑制作用也就越强。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则当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绝对值大于1时,汇 率下调就能改善贸易收支,否则就会出现相反情况,这是该条件的重要性。

官方储备: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或其他官方货币机构所掌握的外币储备资产及其对外债权。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及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

SDRs:特别提款权:是与基金组织有关的储备资产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人为地创造一种储备资产以弥补当时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黄金的不足。作 为国际结算的信用资产,其不具有内在价值。每隔一定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份额将其分配给会员国,会员国可以用它支付债务,或卖掉以获取外汇现金。它 是无附带条件的流动资金。

国际投资头寸: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其为一国对外的金融资产与负债存量的余额。其不属于国际收支表的标准构成,但与该表共同构成一国 全面的国际账户。它的构成与国际收支表中的金融账户是一致的。

外汇汇率: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等价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等。

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条件是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且对方不报复。

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汇率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国家没有义务干预的汇率。在实践中存在着完全的自由浮动与当局一定程度干预的有 管理的浮动的情况。

联系汇率:即盯住汇率。国际金融中汇率决定的一种做法,即将本币盯住某单一国家的货币,与之建立某种联系来确定自己货币的汇率,实际汇率围 绕它根据供求状况在一定幅度内浮动。某些发展中国家实行之。

升水、贴水:在直接标价法(即用本币表示外币价格的标价法)下,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高的差价称为升水,低的差价为贴水。在间接标价法(即用 外币表示本币价格的标价法)下,相反。

偿债率: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债务国当年还本付息的债务额与当年出口收入的比率。实践证明,该比率在20%以内为 宜,30%为警戒线。

现值经济债务率: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债务国当年未偿还债务的现值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世行认为80%为临 界值,债务超过临界值60%的为中等债务国。

贸易乘数:指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作用,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在贸易乘数公式中,它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 向的和的倒数。贸易乘数原理主要分析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l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边际进口倾向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开放经济:一国与国外有着经济往来,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也就是对外有进出口和货币、资本的往来,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 密切的关系,即为开放经济。

封闭经济:一国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如没有国际贸易或国际金融、劳动力的交流,仅仅存在国内的经济活动,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 之间并末存在密切的往来,称该国处于封闭经济状态。

学习曲线:是表明企业生产成本与企业人员学习过程相互关系的曲线。

动态收益递增:又称动态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行业的累积产量增加,通过干中学和知识外溢的作用导致行业中每个单独企业的平均成本降低的情形。与静态外部规模经济不同,企业平均成本的下降不是源于一个时点上行业规模的扩大,而是来自一段时间内的产量逐步递增和经验的逐步积累。

外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而使单个企业平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的经济现象。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个国家内的个别厂商也许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增,但在曾哥国家整个行业的水平上却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现象。行业规模较大的国家将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国家具有更高的效率。某个国家也许在某一行业不再保有成本优势,但若某种历史因素或特殊因素使得该国较早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则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足以保证该国继续过去的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

内部规模经济:指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由其自身内部引起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收益不断增加的经济现象。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以扩大销售市场,同时也将通过集中生产,实现单个厂商的规模经济。其最终结果是产品的集中生产和世界性销售。

相互倾销:指不同国家生产同种或类似产品的厂商都对出口产品制定一个低于国内市场价的价格并进行双向贸易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扩大产品的国内销售量会导致其国内价格的下降,因此它往往限制产品在国内的销售量;同时,如果它能够在国外市场上扩大该产品的销售量,那么即使价格低于国内价格,也能够在不影响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增加总利润。如果对方国家的厂商也采取了这种行为,那么就发生了相互倾销。

从价关税:指按课税对象,以一定的价格实现的收入为计量单位征收的税,即按照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计算公式:从价税额=货物价值*从价税率。特点:课税对象的价格越高,其征收税额就越多;价格越低,其征收税额就越少。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指一国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给予的直接的限制。在配额以内,该商品可以进口;配额以外,不能进口,或征收较高关税,或处以罚金后方能进口。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

出口限制:又称自愿出口限制,指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地规定某个时期某种商品或某些商品的出口数量,超过规定的数量,就自动禁止出口。出口限制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主要有非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和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两种形式。

非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是出口国迫于进口国的强大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限制本国商品向该国出口;

协议的自动出口配额是由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愿限制协议有秩序销售协议确定出口配额。

出口补贴:指国家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出口商品给予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出口补贴有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方式。直接补贴:商品出口商,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贴;间接补贴即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包括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缴纳的国内税、暂时免税进口、退还进口税、免征出口税等。

从量关税: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其中主要以商品的重量为单位来征收,有的按商品的净重计征,有的按毛重计征。物价上涨时,征收从量税,税额不能随之增加,财政收入相对减少,难以达到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的作用。从量税计算公式:从量税额=商品数量*从量税率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与绝对数量无关。K/L

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与绝对投入量无关。

H-O定理: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萨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悲惨增长:要素积累带来的经济增长可分解为两部分,纯粹的增长利益和转移至他国的利益,如果后者超过前者,则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增长前。

要素密度逆转:如果在某些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需求逆转:当某一国对于某一产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

重叠需求理论: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有效保护率:关税或其他政策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ERPj=(V`j-Vj)/Vj*100%

关税: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赋。

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

套利:两种货币资金短期r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兑换成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行为

抛补的利率平价:远期汇率升贴水等于两国利差(F-S)/Sr-r*

无抛补的利率平价:预期升贴水等于两国利率差(Se-S)/Sr-r*

绝对购买力平价:汇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E/$=P/P$ 两国的货币汇率=两国价格总水平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货币汇率的变化同两国价格水平的变化保持一致,变化取决于两国通货膨胀的差异,通胀率上升,相对价格水平上升,本币购买力下降,汇率下降。

名义汇率:两个国家不同货币之间的关系。

实际汇率:良国家商品篮子的比价关系Qa/b=Ea/b*Pb/Pa

汇率超调:在短期内,由于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调整速度,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并不是同时达到均衡,资产市场调整快于商品市场调整,出现超调。汇率对于货币的反应过度。

一价定律:当贸易是开放的并且交易费用为0时,同样的货物销售价格一致Pi=(P*)i*e

马歇尔-勒纳条件: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超过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一,则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改善国际收支,扭转贸易状况的作用。

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一国货币当局采取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后,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在本国汇率变动的瞬间到市级部门进出口数量的调整和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之间产生一个时间上的延滞。可用J曲线来表示

吸收分析法:指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改善。(1-a)dY>dAd

蒙代尔-弗莱明分配法则:将稳定国内经济使其在没有过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达到充分就业之均衡的任务分配给财政政策,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c58811efad6195f312ba6b4.html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