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6年“4221”工程的通知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6年“4221”工
程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淮发[2006]6【发布部门】淮安市政府【发布日期】2006.02.10【实施日期】2006.02.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6年“4221”工程的通知
(淮发[2006]6号)

各县(区)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
经研究,市委、市政府确定了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40项目标,党建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20项目标,为全市人民办20件实事,为市区人民办10件实事,即“4221”工程。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2006210
1/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40项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
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14%。其中:一产增加值增长5%,二产增加值增长19%,三产增加值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总量达410亿元以上。实施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500个。3、社会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4、城乡居民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财税工作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财政收支基本平衡。6、工业经济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20%、25%、18%、18%。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4%。
列统企业净增300户以上、总数达到1400户,实现销售收入720亿元以上。销售超亿元的品牌产品新增5个、达到45个,销售超亿元的企业新增30户、达到135户,销售10亿元的企业新增2户、达到7户。7、技术改造2/7





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入210亿元,增长40%以上。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00个,
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30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亿元以上项目50个。年内确保700个竣工、800个开工在建,其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确保120个竣工。8、农业产业化经营
全年新培植规模以上龙头企业4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4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利税分别增长20%、15%。开展“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建成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个。
完成7000万斤市、县级储备粮的充实、监管、轮换任务。推动水稻育秧产业化,建立育秧公司1个,供秧面积折合大田5万亩。9、农业开发和农业标准化
完成农业开发投资8000万元,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15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面15%,优新品种覆盖面达65%以上。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监管,启动产地预警体系试点工作,建立1个县级预警体系。10、农村经济经营管理
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发生,确保村级债务不反弹。村集体经济组织执行新会计制度面达95%;村级会计持证上岗率达85%以上;70%的乡镇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11、服务业
全年完成投入l90亿元,实现增加值21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CDP的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3.5%。办好第五届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12、建筑业与房地产
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0亿元,实现增加值58亿元。完成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35亿元,竣工面积200万平方米。3/7





13、对外经济
协议引进外资增长35%,注册外资实际到帐增长30%。实现进出口总额8.4亿美元,增长20%,其中,出口额6亿美元,增长25%。出口额超100万美元的企业达60家以上。外经营业额实现1.5亿美元、境外劳务输出新派5290人,分别增长15%和15%。14、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内资项目完成合同引资额36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80亿元,其中,农业和服务业招商引资确保到位资金各完成30亿元。15、宁淮合作
举办2次宁淮合作项目签约会,签约项目固定资产引资额1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亿元。向国家及省争取资金、项目数量高于苏北五市平均水平。16、开发区及园区建设
全市开发区固定资产合同引资额24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0亿元。全市开发区、园区进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入库税金8亿元。17、私营个体经济
全年新发展民营企业3700户、个体工商户3万户,新增注册资本50亿元、从业人员9.5万人,新发展“双百”企业15O户。18、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净增就业人数3.5万人。全市城镇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3.2万人,其中:帮扶“405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5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2万人,培训合格率90%以上。筹措促进再就业资金4000万元,确保县(区)属以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全市征缴养老保险费7亿元以上,养老保险扩面新增参保职工1.8万人,其中,市直养老保险扩面新增4000人;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不4/7





发生新拖欠。全市失业保险参保覆盖面保持在96%以上,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0%以上,
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保持在85%以上。19、“四城”同创
创建国家卫生城。按照全面达到创卫标准的要求,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年内争取通过全国爱卫会考核验收。完善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城区主次干道“门前三包”落实率92%以上。规范市容环卫责任制度,实施环卫“双百工程”。建成1座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场。
创建国家园林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5%,绿地率达32.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1平方米以上,按照申报程序,实现省级园林城市目标。开展单位、居住区绿化达标验收和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工作,继续实施“每人一棵树,单位一片绿”工程。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做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城考成绩进入全省前列,确保环保模范城通过省级调研验收,并力争通过国家调研组的调研验收。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大于70%且无工业危险废物排放,市区D级锅炉烟尘排放达标率大于90%,确保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企业进行整治,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大于9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8分贝。
创建全国文明城。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面分解落实全国文明城创建任务。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打造知识淮安、诚信淮安、礼仪淮安。继续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及“三优三满意”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实施“文明联动、诚信服务”、“文明家园”和“和谐社区”工程。深化城乡“留守儿童”关护行动。评选、宣传120件淮安市文明新事,申报2件以上省级年度文明新事,评出市级“五好文明家庭”1000户。继续开展“富民强市、建功立业”竞赛活动和工业重大技改工程竞赛活动。5/7





20、中心城市建设和村镇建设
中心城市建设组织实施重点项目366个,完成总投资92亿元。全市城市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达到39.6%。村镇建设完成全市镇村布局规划,征集和编制新型农村住宅设计。启动10个省级康居示范村、100个市级康居示范村、200个有特色中心村建设。21、交通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总投资25亿元。加快建设淮盐、宁淮高速公路淮安段及宁宿徐吁胎南段,宁淮、淮盐高速争取通车。开工建设高速公路淮安西互通连接线、南互通连接线工程。推进淮涟一级公路、省道332金宝南线金湖段、省道328线楚州至洪泽段改造工程。完成京杭大运河两淮段改造主体工程。
新长铁路淮安北站改造工程主体建成。积极做好民航机场和淮连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
2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建设完成总投资6亿元。完成淮阴三站挡洪闸及淮安四站主体工程。完成淮江公路路面降低、二河新泄洪闸引河疏浚、渠北排灌杨庙临时机口加固及防汛道路建设等入海水道新增完善工程。重点实施白马湖、宝应湖等洼地湖堤加固、岸坡防护及泵站、涵闸等治理改造工程。23、电力建设
全社会用电量达到62亿千瓦时。220千伏双龙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建成110千伏淮海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110千伏新港输电工程,新建线路60公里。华能淮阴电厂三期工程建成投产。24、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完成投资5.5亿元。市级电子政务平台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105市直部门和8个县(区)联网,实现网上无纸化公文传输、协同办公和网上行政审批,6/7





7/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8a1e64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8.html

《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6年“4221”工程的通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