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集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大全名词解释
1.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可产生角蛋白。胞内含有张力原纤维,有桥粒结构。角质形成细胞分为5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2.表皮基膜带:①基底细胞与真皮交界面呈波浪状,由向真皮伸入的表皮角和向表皮突入的真皮乳头相互镶嵌而成PAS染色呈紫红色染色带③可分为四层:胞膜层、透明层、板层、网状层④功能:使表皮真皮紧密连接、渗透屏障、营养物质交换。
3.黑素细胞:来源于神经嵴,有合成黑素的功能。分散在基底层细胞间、毛发、真皮结缔组织中。硝酸银染色阳性。黑素细胞有细长树枝状突起。每个黑素细胞通过树状突起可与大36个角质形成细胞接触,形成表皮黑素单位。无桥粒,含黑素颗粒。黑素颗粒以胞吐形式释放,再被临近细胞吞噬,吸收紫外线。
4.朗格汉斯细胞:来源于骨髓,功能是摄取、处理和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及免疫监视。主要分布于表皮中上部、真皮、口腔黏膜等。氯化金染色显示树枝状突起。细胞表面有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抗原。胞内有特征性的Birbeck颗粒。
5.斑疹:局限性的颜色改变,不隆起也不凹陷,直径<1cm,包括红斑、瘀点、瘀斑及色素异常。斑疹密集融合成大片叫斑片。
6.丘疹:高出皮面的实质性隆起,直径<1cm,形态可呈扁平、半球形、多角形。由皮肤炎症浸润、皮表增生、代谢产物沉积引起。丘疹密集融合成大片叫斑块。
7.水疱:高出皮面内含液体的腔隙性损害,若直径>0.5cm称为大疱,多为炎性反应所致,也可因棘细胞间粘合质溶解破坏或基底膜病变等引起。有表皮内和表皮下两类。愈后无瘢痕。8.脓疱:含脓液的疱,周围红晕,多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位置深浅不一,愈后无瘢痕。9.风团:真皮浅层的急性、局限性、水肿性、隆起性损害,淡红或苍白色伴周围红晕,边缘不规则,可呈伪足状。较快消退,不留痕迹,常伴剧痒。
10.结节:真皮或皮下组织局限性、实质性损害,大小不一、触之较硬,可由1皮下组织炎症、2血管性炎症、3代谢产物沉积、4寄生虫、5肿瘤等引起。
11.囊肿:真皮或皮下组织内有一定囊壁结构的内含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状损害。可隆起或仅可触及,触诊有弹性感。
12.鳞屑:皮肤炎症或干燥异常时,表皮因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或水疱吸收干燥而发生角质层的脱落,肉眼可见,可大可小。
13.痂:皮肤损害渗出的浆液、脓液或血液与坏死脱落的组织及微生物等混合干涸而结成的附着物,可有脓痂、浆液痂及血痂等。
14.浸渍:皮肤因浸水过久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角层吸收较多水分使表皮松软变白、起皱,称为浸渍。易发于指趾缝等皱折部位,摩擦后可形成糜烂。
15.糜烂:水疱、丘疹、浸渍等因机械摩擦等因素而形成的表皮或粘膜浅表性缺损,露出大小形态不一的红色浸润面,愈合较快不留瘢痕。
16.溃疡:皮肤粘膜局限性缺损,病变累及真皮或皮下组织,形状大小深浅不一,愈后留有瘢痕。
17.抓痕:常由于瘙痒而搔抓引起的线条状表皮损伤(仅伤及表皮),其上可有血痂,愈后不留瘢痕。
18.裂隙:线形裂口(与皮纹一致),常深达真皮,疼痛出血,多掌跖指关节处,多由于长期接触碱、脂溶性化学物质或手足湿疹等导致。
19.瘢痕:溃疡愈合后填补的新生结缔组织构成。表面平滑无皮纹、毛发等,无弹性,分增生性及萎缩性两类。
20.苔藓样变:局限性皮肤增厚、粗糙。表面纹理加深加宽,将患处皮肤分成菱形或多角形

的分格。主要由经常搔抓、不断摩擦使角质层、棘层增厚所致。常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21.糊剂:又称泥膏,基质为“软膏+粉剂(氧化锌、滑石粉)+药物”。可消炎、干燥、保护。渗透皮肤比软膏弱,刺激性低。用于亚急性皮炎略有少量渗液。毛发不宜应用。
.生物源性皮肤病
1.皮肤癣菌病:1皮肤癣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皮肤角质层、毛发和甲板的感染。2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头//////须癣等,偶累及深部组织引起真菌性蜂窝组织炎等。3皮肤癣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血液循环引起病灶外皮肤的变态反应称为癣菌疹。4皮肤癣菌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为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羊毛状小孢子菌。
2.体癣:指除掌、跖外光滑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典型损害开始为针头至绿豆大小,环形扩展。瘙痒明显。
3.股癣:腹股沟外生殖器部位及肛周的体癣称为股癣。
4.脓癣: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头皮局部过敏反应。皮损为无脓液的脓肿,边缘整齐,有波动感。愈后可形成瘢痕和永久性脱发。切忌切开引流。
5.脓疱疮:又称传染性脓疱疮、黄水疮。接触传染,是常见的暴露部位皮肤的细菌性脓皮病。皮损为红斑→小疱→脓疱→糜烂→厚痂→湿疹样变。分为寻常型、大疱型、新生儿型。6.麻风: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神经。只有人可能患麻风病。皮损多样化、皮肤干燥,浅感觉障碍。受累神经粗大、疼痛。分5型,为结核样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中间界线类、界线类偏瘤型、瘤型。
7.麻风反应:麻风病程中突然突然发生急性或亚急性症状,称麻风反应。Ⅰ型为迟发变态反应,表现为皮损红肿、浸渍、发热。Ⅱ型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表现为结节性、多形性、坏死性红斑,发热、头痛等。
8.麻风菌素试验:粗制麻风菌素在前臂屈侧皮内注射0.1ml48h后观察早期反应,出现>10mm的浸润性红斑为阳性。3周后观察晚起反应,出现>3mm的浸润结节为阳性。麻风患者或者流行区接触者若阳性,则对麻风杆菌有抵抗力,预后好;阴性则抵抗力差、预后差。9.丹毒:①由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俗称“流火”。②皮肤、皮下组织的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急性炎症。③局部红肿热痛。有头痛、发热的全身症状。
10.Ramsey-Hunt综合征: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累及膝状神经节,产生外耳道疱疹、耳痛、面瘫、眩晕等症状。
11.疣: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引起的一组良性赘生物。常见的有4种类型:寻常(瘊子、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可刮除、物理化学法破坏、中药治疗。
12.扁平疣: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皮损为针头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多发,可沿抓痕排列成条状,偶微痒。消退前有炎症反应,异常瘙痒。病程长,消退后可复发。
13.传染性软疣:一种由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丘疹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在皮肤上发生蜡样光泽的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
14.疥疮:由疥螨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在惯发部位(皮肤薄嫩处如手指缝、腹股沟等)发生剧烈瘙痒的丘疹、水疱或隧道,伴奇痒,常引起家庭、集体的传染流行。
.非生物源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是皮肤、黏膜因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而发生的炎症反应。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甚至坏死,边界清楚伴以瘙痒或烧灼感。发病机制包括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通常急性起病,需与急性湿疹鉴别。病程短,预后好,不易复发。

2.药疹:又称药物皮炎,为各种药物通过不同途径(口服、注射、吸入、栓塞、灌肠、外用)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分为发疹型、荨麻疹型、固定红斑型、中毒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后两种为重型药疹。发病突然、全身性、对称性、泛发性(固定型除外)。应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促进其排泄,抗炎治疗。
3.固定性药疹:①即固定红斑型药疹.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色色素沉着斑。②再次致敏后皮损在同一部位,也可累及其它部位。③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鼻、外生殖器、肛周。④致敏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碘胺药、苯巴比妥。
4.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特点是阵发性瘙痒和局限性苔藓样变。反复搔抓、摩擦是发病原因,可由精神因素、局部皮肤受刺激、饮食、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引起。夏天重。
5.同形反应:银屑病的进行期,在外伤处(机械性损伤、日晒、虫咬、冻伤)发生新的皮疹。如可与手术切口一致。提示病情的活动。
6.薄膜现象:银屑病刮擦表面可出现多层银白色疏松鳞屑,刮除鳞屑后,露出红色光亮的薄膜,称为薄膜现象。
7.玫瑰糠疹:常见的轻度炎症性皮肤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后的变态反应,不复发。皮损为橙红色、卵圆形的斑疹或丘疹,可互相融合。表面有细皱纹、糠状鳞屑。起初有母斑,母斑消退时皮疹迅速播散。斑疹的长轴与皮纹平行,全身泛发。中度瘙痒。分为丘疹型、紫癜型、反常型。
8.母斑:玫瑰糠疹起病初期的皮损称为母斑。通常比后出现的皮疹大,可持续1周。母斑消退时,皮疹迅速播散,经过3~8周后自行消退。
9.多形红斑:为急性炎症性综合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两种以上皮损同时存在。重症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征。由感染、用药后引起,本质为皮肤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自限性,复发性。皮损为“虹膜状损害”,包括3层,中央为紫癜,外围是隆起水肿的苍白环,周边是红斑。
10.天疱疮:由于表皮棘层细胞间抗体沉积引起棘层细胞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大疱病。分为4型,寻常型、增殖型(棘层下层)、落叶型、红斑型(棘层浅层)。多有早期口腔黏膜损害、尼氏征阳性。直接免疫荧光IgG沉积于表皮细胞间,血清学检查天疱疮抗体阳性,滴度与临床表现平行。可行免疫抑制治疗。
11.尼氏征:①由棘层细胞松解引起。②在疱顶施加压力,疱液向周围表皮内渗透。③牵拉破疱残壁,周围表皮进一步剥脱。④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也一擦即破。是天疱疮极有诊断价值的体征。
12.大疱性类天疱疮:7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的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伴表皮松解、尼氏征阴性(与天疱疮鉴别),与谷胶饮食无关,无小肠黏膜损害(与疱疹样皮炎鉴别)。肢体屈面发病为主,口腔黏膜损害少见。直接免疫荧光C3IgG线状沉积于表皮基底膜带,血清学检查抗表皮基膜带抗体阳性,滴度不与临床表现平行。可行免疫抑制治疗。
13.疱疹样皮炎:在遗传素质个体中,由于谷胶过敏而引起皮肤和小肠损害的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对称分布于肢体伸面,口腔黏膜损害少见。剧烈瘙痒、烧灼、疼痛。三种皮疹(小水疱、丘疹、风团样斑块)成簇分布。直接免疫荧光IgA颗粒状沉积于真皮乳头,病变部位反而没有,少数人IgA线状沉积于表皮基底膜带。血清学无抗表皮基膜带抗体,若有IgA线状沉积则阳性。治疗首选氨苯砜。
14.线状IgA大疱型皮病:临床表现类似于疱疹性皮炎、类天疱疮。无谷胶过敏。直接免疫荧光IgAC3线状沉积于表皮基底膜带。治疗首选氨苯砜。分为儿童型、成人型。血清学可能抗表皮基膜带抗体阳性。

15.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细胞核内三大类抗原物质(DNA、组蛋白、非组蛋白)的各种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存在于血清中。通常血清中ANA滴度在1:80以上有临床意义。为均质型(染色均匀)、周边型(染色在膜部)、斑点型(染色为斑点状)
16.狼疮细胞: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核抗体,作用于受损的白细胞核,使其均匀变性并排出体外,形成均匀体,称狼疮小体。狼疮小体具化学趋化性,被粒细胞吞噬,形成狼疮细胞。是病情活动期的标志。
.性病
1.性传播疾病:①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②我国现阶段将梅毒(梅毒螺旋体)淋病(淋病奈瑟菌)、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尖锐湿疣(人类乳头瘤病毒)、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软下疳(杜克雷嗜血杆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沙眼衣原体L1L2L3型)和艾滋病(HIV8种疾病列为重点防治的性病。
2.硬下疳:一期梅毒主要症状,最常发生在生殖器部位,梅毒螺旋体侵入2~4周后发生。常为单个,不痛不痒,边缘清楚,蚕豆大小结节,表面糜烂,有少量渗出物,呈牛肉色,触之硬似软骨。
3.前带现象:①指临床上符合梅毒体征,但原倍血清的RPR试验却为弱阳性或阴性,但若将此血清进一步稀释后再做RPR试验,便出现了阳性结果;②其原因是此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量过多,抑制了阳性反应的出现。
4.扁平湿疣:二期梅毒发生于肛门或外生殖器潮湿部位的丘疹。增殖融合成肥厚片块,触之坚实,较平滑。(与“扁平疣”概念相差甚远)
5.尖锐湿疣:①由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增生性疾病,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黏膜。②起初细小丘疹,逐渐增大至肉质乳头状赘生物。性生活时易出血,继发感染则可有糜烂、溃疡,恶臭。③病理特征为棘层肥厚、表皮浅层可见灶性分布空泡化细胞。可癌变。④药物治疗或激光、高频电刀烧灼切割疣体。⑤判愈标准为疣体消失,3个月不复发。6.非淋菌性尿道炎:①通过性交传染的一种尿道炎,病原体为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也有阴道毛滴虫、单纯疱疹病毒。②是西方国家最常见性传播疾病。男性症状可有尿道刺痒,烧灼感,尿痛。女性尿道炎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可同时有宫颈炎症。少数可出现附睾炎、前列腺炎等合并症。③治疗首选阿奇霉素、强力霉素、红霉素。④判愈标准为症状消失、尿道图片油镜下多形核白细胞≤4个,病原检查阴性。
7.生殖器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多位于生殖器及附近的皮肤黏膜。表现为水疱、糜烂、疼痛。患者和携带者为传染源。治疗首选阿昔洛韦。1Epidermalmelaininunit表皮黑素单元。1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的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黑素单元。
2Desmosome: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3Hemidesmosome:半桥粒。是基底细胞与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结构,由角质形成细胞真皮侧胞膜的不规则突起与基底膜带相互嵌合而成,其结构类似于半个桥粒。
4、丘疹papule:为局限性、充实性、浅表性皮损,隆起于皮面,直径小于1厘米,可由表皮或真皮浅层细胞增殖、代谢产物聚集或炎性细胞浸润引起。
5、斑疹macule:皮肤粘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皮损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2厘米。
6、苔藓样变lichenification:也称苔藓化,即局限性皮肤增厚,常由搔抓、摩擦及皮肤慢性炎症所致。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7、尼氏征nikolskyssign: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手指推压水疱一侧,可使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可向四周移动;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以外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常见于天疱疮。
8、斑丘疹maculopapule:形态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皮损称斑丘疹。
9、角化不良:是指表皮或附属器中个别细胞过早角化,表现为胞核浓缩变小,胞浆嗜伊红深染。
23、光化学疗法:是内服或外用光敏剂后照射UVA的疗法。25、乳剂:油和水经乳化而成的剂型。
26、糊剂:含25-50%固体粉末成分的软膏。
27、洗剂:粉剂按一是比例与水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35Ramsay-Hunt综合征: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膝状神经节,累及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6SSSS: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71型金葡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导致。多累及出生后三个月内的婴儿。起病前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咽、鼻、耳、鼓膜等处的化脓性感染,皮损常由口周和眼周开始迅速波及躯干和四肢。特征性的表现是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手足皮肤可呈手套、袜套样剥脱,口角周围可见放射状裂纹,但无口腔黏膜损害。重者可因并发败血症、肺炎而危及生命。39、白癣:头癣的一种类型,,由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鳞屑斑,病发高出头皮24mm处折断,残根部包绕灰白色套状鳞屑(菌鞘后者由真菌寄生于发干所致。白癣不破坏毛囊,至青春期可自愈,愈后不留瘢痕。
40脓癣:为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强烈感染性变态反应。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表面有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愈后常引起永久性秃发和瘢痕。
41、癣菌疹:是皮肤癣菌感染灶出现明显炎症时,远隔部位皮肤发生的多形性皮损,是机体对真菌代谢产物的一种变态反应。常见类型有疱疹型、湿疹样型、丹毒样型等。
42、鹅口疮:及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为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在颊黏膜、上颚、咽、齿龈、舌等黏膜部位出现凝乳状白色斑片(假膜,紧密附于黏膜表面,不易剥除,用力剥离后露出糜烂性潮红基底。
43、花斑癣:又名汗斑,由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所致。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的颈、前胸、肩背、上臂、腋窝等皮脂丰富部位。皮损为褐色、淡红色或白色甲盖大小圆形或类圆形斑疹,表面附糠秕状鳞屑。
50、迟发型变态反应:又称Ⅳ型变态反应,是指机体接触抗原物质后形成致敏T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相同致敏物后,则使组织受损、生理机理紊乱或产生炎症反应,由于这一过程缓慢,故称迟发型变态反应。
51、斑贴试验:用标准的经过筛选的变应原,通过一特殊装置接触皮肤,人为产生Ⅳ型变态反应,观察接触部位皮肤反应,对接触性皮炎、湿疹等有诊断意义。
55、皮肤划痕征:用手搔抓或用钝器摩擦皮肤后,摩擦部位出现红隆起,叫做皮肤划痕征。56、风团wheal:由真皮浅层急性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损害,消退不留痕迹。
57、皮肤划痕试验dermatographictset:在荨麻疹患者身上用钝器用适当压力划过皮肤,可出现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①划后3-15秒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可能是真皮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②15-45秒后,划过处红色线条两则出现红晕,可能是神经轴索反应引起小动脉扩张所致。麻风皮损处不会发生这种反应;③划后1-3分钟,划过处

隆起,苍白风团线条,可能是组胺、激肽等引起水肿所致。
58、药物性皮炎:药物通过内服、注射、灌注、外用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
59交叉过敏:指药疹治愈后,如再用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相似或有共同化学基团的药物亦可诱发药疹的现象。
60、多价过敏:指药疹患者处于高敏状态时,甚至对平时不过敏、与致敏药物化学结构不同的药物也出现过敏的现象。
61、物理性皮肤病:是由各种物理因素包括各种光、温度、机械力及各种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病。
67Auspitz征:银屑病皮损被刮去鳞屑和透明薄膜后可见点状出血,即Auspitz征。是由于真皮乳头顶部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被刮破所致。
68、同形反应koebner:外观正常的皮肤被针刺、刮伤、抓伤等伤及真皮的刺激后,出现与原发皮疹相同的皮损。
69Stevens-Johson综合征:即重症多形红斑。病情急、重,特征皮损为迅速扩大的水肿性虹膜样红斑,其上有水疱,大疱或血疱,尼氏征阳性。患者常发热,黏膜和内脏可受累。71ANA:抗核抗体:是抗细胞核内所有抗原物质的总称,抗原有双链DNA、单链D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
72Gottron征:指手指以及膝关节深侧的扁平紫红色丘疹、表面附有糠状鳞屑,为Gottron征,为皮肌炎特征性皮损,约见于1/3的患者。
37、雷诺现象:指遇冷后双手出现阵发性苍白、发冷。、麻木,后变青紫,再变为潮红。76、天疱疮细胞(Tzank细胞:对天疱疮进行细胞学检查,用钝刀轻刮糜烂面并涂片,然后固定、染色,可以发现细胞间桥消失的圆形或卵圆形嗜碱性细胞,核较大,细胞质在核周较空,在细胞周缘较密。这种细胞为天疱疮细胞或Tzank细胞。
79、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过敏性血管和细小血管炎,其特征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伴有关节痛,腹疼和肾脏的改变。
94SID:性传播疾病,是由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炎、性病淋巴肉芽肿、软下疳和爱滋病等95NAG: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ritis,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的一种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但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的性传播疾病。常见的病原体有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
105、多形红斑:是一种以多形性皮疹和虹膜样红斑特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常有黏膜损害及全身症状。临床分:红斑-丘疹型、水疱-大疱型、重症型。
109、潜伏梅毒:凡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症状或者临床症状已消失,除梅毒血清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为潜伏梅毒.
110、生殖器疱疹: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二型通过性接触感染的一种常见,易复发的,难治愈的性传播疾病.
102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简称,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多种机会性感染如卡氏肺囊虫肺炎(PCP、鹅口疮、隐球菌感染、弓形体病,最常合并的恶性肿瘤为Kaposi肉瘤。实验室检查血清抗HIV抗体阳性,CD4+T细胞明显下降,低于0.2×109/LCD4+T/CD8+T比值<1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有易复发倾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该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多在冬季加重。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
1.皮肤附属器:是由表皮衍生而来,包括毛发、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及指(趾)甲等。
2.角质形成细胞:此细胞具有合成角质蛋白的功能,自表皮基底逐渐向上分化,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最后形成角质蛋白而脱落。3.黑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嵴,是一种树枝状细胞,位于基底细胞间。
4.朗格汉斯细胞:起源于骨髓,为表皮中另一种树枝状细胞,常出现在棘层。
5.基底膜带:位于表皮和真皮之间,藉此使表皮和真皮紧密连接;它也是一种“多孔的”半透过滤器,为体液和细胞交换的通道;有许多免疫反应的物质也常出现在此处。
1.原发性损害:是由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包括斑疹、丘疹、斑块、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囊肿。是诊断皮肤病的重要依据。
2.继发性损害:是由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或是由于治疗及机械性损伤(如搔抓)所引起。包括鳞屑、浸渍、糜烂、溃疡、皲裂、抓痕、痂、瘢痕、苔藓样变、萎缩。
3.皮肤萎缩:为表皮或和真皮的萎缩性病变。特点为皮肤变薄,表面平滑而略低陷,干燥易皱,有时可失去正常纹理,患处附属器也常受累。
4.苔藓样变:由于慢性皮肤炎症或长期机械作用的刺激,使患处皮肤肥厚,皮嵴增高,皮沟加深,表面粗糙,状如皮革称苔藓样变。
5.水疱和大疱:为位于角质层下,表皮内或表皮下的腔隙性损害。内含液体,表面多隆起。直径在1cm以下者称为水疱,大于1cm者称为大疱。
6.风团:系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和渗出所致的暂时性水肿性隆起,呈粉红色或苍白色,大小和形状不一。
7.皮肤划痕试验:用钝器以适当压力划过皮肤,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划过3~15秒,在划过处出现红色线条;15~45秒后,在红色线条两侧出现红晕;划后1~3分钟,在划过处出现隆起、苍白色风团状线条。此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症,可见于荨麻疹或单独发生。
斑疹:为局限性的皮肤颜色改变,损害与周围皮肤平齐,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直径小于2cm。直径大于2cm的斑疹称斑片。(macule
丘疹:为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损害,直径小于1cm,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一般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致。(papule
斑块:直径大于1cm的扁平、隆起性的浅表性损害,多为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plaque风团:为真皮浅层急性水肿引起的略隆起损害,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淡红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常伴剧痒。(wheal
结节:为圆形或类圆形、局限、实性、深在性损害,病变常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需触诊方可查出,可稍高于皮面。直径超过2cm的结节称为肿块。(nodule
水疱和大疱:为内含液体,高出皮面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直径小于1cm者称水疱,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大疱。(vesicleandbulla脓疱:为含有脓液的疱。(pustule
囊肿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样损害。一般位于真皮中或更深,可隆起或仅可触知,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可有弹性感。(cyst

继发性损害可由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及机械性损伤(如搔抓)所引起。包括:
鳞屑:为脱落或即将脱落的异常角质层细胞,由于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而引起。(scale浸渍:为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由皮肤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所致。(maceration
糜烂:为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而露出的湿润面。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因损害表浅,基底层细胞仍存在,故愈后不留瘢痕。(erosion
溃疡:为皮肤或粘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ulcer裂隙:也称皲裂,为线条状的皮肤裂口,通常深达真皮。(fissure抓痕: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达到真皮浅层的缺损。(excoriation
痂:为创面上浆液、脓液、血液、药物、上皮细胞、鳞屑、杂物及细菌等混合干涸而成的附着物。(crust
瘢痕:为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scar
苔藓样变:也称苔藓化,为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表面粗糙,似皮革样。(lichenification
萎缩: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表皮萎缩为局部表皮菲薄,呈半透明羊皮纸样,有细皱纹,正常皮沟变浅或消失。真皮萎缩为局部皮肤凹陷,皮纹正常,毛发变细或消失。皮下组织萎缩为皮下脂肪组织减少所致的明显凹陷。(atrophy1.酊剂:是不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
2.振荡剂:是由不溶于水的粉剂与水或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剂型。
3.抗组胺药:能与组胺竞争组胺受体,使组胺不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失去其作用,因而收到治疗效果的药物称之为抗组胺药。
4.硬膏:是在脂肪、蜡、树脂、橡胶等固体或半固体的粘性基质中加入作用药物,摊涂于裱背材料或白布上制成者。
5.涂膜剂:系高分子化合物成膜材料溶于有机溶媒或水中,再加入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而成。涂膜剂在皮肤上能形成薄膜,使其中的作用药物与皮肤密切接触而易被吸收。麻风反应:指因免疫紊乱所致的对麻风杆菌抗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过程。`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或粘膜、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苹果酱现象:寻常狼疮的基本损害为针头至黄豆大小的结节,红褐色至棕褐色,质地柔软,称为狼疮结节,用玻片压时呈棕黄色,如苹果酱状,称之为苹果酱现象(applejellyphenomenon
1Ramsay-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时如累及膝状神经节,影响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可引起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2复发性单纯疱疹:原发感染一旦发生后,有某些因素如发热性疾病、胃肠功能紊乱、月经、过度疲劳等诱发下,往往引起疱疹多次复发,且常复发于同一部位,称为复发性单纯疱疹。3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带状疱疹)仅出现神经痛及丘疹性损害而不形成水疱者,称为不全型带状疱疹。
1黄癣痂:是黄癣的典型皮损,由黄癣菌及表皮碎屑组成,硫磺色,质较硬、干燥、易碎,边缘翘起,中心微凹而呈碟状,从中有一根或数根头发穿出。黄癣痂与头皮附着甚紧,不易刮去,刮去后基底潮红、湿润。
2菌鞘:白癣的皮损为以鳞屑为主的小斑片,鳞屑为灰白色,较干燥。头发略稀疏、无光泽,病发在离头皮上约0.3-0.8cm处折断,在残留的毛干上有灰白色套状鳞屑包绕,即菌鞘,乃是真菌孢子寄生在发干上所形成。

3癣菌疹:由皮肤癣菌感染灶(以足癣为常见)释放出的真菌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远隔部位发生的皮疹称为癣菌疹,是机体对真菌感染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4真菌病: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疾病称之为真菌病。
1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粘膜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
2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皮肤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瘙痒,皮疹多形性并有渗出倾向,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临床表现。患者常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血清IgE增高等。3自身敏感性皮炎:是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所产生的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的湿疹样皮炎。
1蜡滴现象:银屑病的基本损害为表面有银白色鳞屑的丘疹或斑丘疹。轻轻搔刮,可出现成层鳞屑,犹如轻刮滴在桌面上的蜡滴,故称为蜡滴现象。
2薄膜现象:银屑病的皮损刮去鳞屑后见半透明薄膜,此为薄膜现象。
3Auspitz征:银屑病的皮损刮去鳞屑后可见半透明薄膜,再刮去此膜则出现小的出血点,为点状出血现象即Auspitz征,是为刮破真皮乳头顶部的小血管所致。
4Koebner征:即同形反应。指累及真皮乳头层或以下部位的损伤发生后,在损伤处出现与原发皮疹相同损害的现象。
5Wickham纹:用液体石蜡拭扁平苔藓皮损表面后,以放大镜观察,可见损害表面有灰白色或乳白色带有光泽小点及纵横交错的细线,称为Wickham纹。
1Gottron征:皮肌炎患者指、肘、膝关节侧面对称性散在扁平的紫红色、糠状鳞屑性丘疹称为Gottron征。
2CREST综合征:有些硬皮病患者皮肤出现钙质沉着(calcinosisC、雷诺现象(raynaudphenomenonR、食管受累(esophagusE、指硬皮症(sclerodactyliaS)和毛细血管扩张(telangiectasisT)症状,称为CREST综合征。属系统性硬皮病的一种亚型,预后较好。3抗核抗体:ANA是机体针对细胞核各种成分产生的抗体的总称,抗原有双链DNAdsDNA、单链DNAssD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可作为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特征之一。
1棘层松解:指表皮细胞间失去粘连而呈松解状态,出现表皮内裂隙或水疱。2尼氏征(Nikolskysign:用手指将疱轻轻加以推、压,可使疱壁扩展、水疱加大,或稍用力推擦外观正常的皮肤,亦可使表皮脱落或于搓后不久出现水疱,称为尼氏征或棘刺松解征。1非淋菌性尿道炎: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的一种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但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出淋球菌感染的性传播疾病。
2潜伏梅毒:凡有梅毒感染史,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已消失,除梅毒血清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称为潜伏梅毒。
第一章皮肤的结构
单纯疱疹(herpessimpex
是一种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常发生于颜面,特别是皮肤粘膜交界处;皮损为在红斑基础上簇集分布的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薄壁,内容清澈,破后形成表浅糜烂面或结淡黄色痂。多发生于发热性疾病过程中,且常有反复发作史。

带状疱疹的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三叉神经分布区,皮损呈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可资鉴别。
1.试述表皮各层角质形成细胞的形态特征。答:基底层细胞:位于表皮最下层,是一列圆柱状细胞,长轴垂直,排列整齐,似栅栏状,胞浆嗜碱性,核卵圆形,含不等量黑色素。棘层细胞:多角形,4~8列,有棘突(桥粒)相互连接,细胞间隙内组织液流通,愈近表皮层愈扁平。
颗粒层细胞:2~4列,扁平或梭形,胞浆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
透明层细胞:扁平无核,仅2~3列,细胞界限不明显,HE染色切片内为无色透明。
角质层细胞: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最终产物,失去生物活性,结构模糊,扁平无核。2.真皮由哪些部分组成?答: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真皮内不但有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而且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
真皮从上至下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但二层之间并无明确界限。乳头层为凸向表皮底部的乳头状隆起,与表皮突呈犬牙交错样相接,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还有游离神经末梢和囊状神经小体。网状层较厚,位于乳头层下方,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附属器及较粗纤维。
真皮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以纤维成分为主,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相互交织在一起,丰富的粗大胶原纤维相互交织形成致密的板层结构,维之间有少量基质和细胞成分。3.皮肤有哪些附属器?
答:皮肤附属器是由表皮衍生而来,包括毛发和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汗腺及甲。毛发与毛囊:毛发由角化的上皮细胞构成,位于皮肤以外的部分称毛干,位于皮肤以内的部分称为毛根,毛根末端膨大部分称为毛球,毛球下端的凹入部分称为毛乳头,包含结缔组织、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为毛球提供营养。毛囊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组织学上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由漏斗部和峡部组成,下段由茎部和球部组成。
皮脂腺:属泡状腺体,由腺泡和短的导管组成。一般开口于毛囊上部。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部等处皮脂腺较多,称为皮脂溢出部位。
小汗腺:属单曲管状腺,分为分泌部和导管部。开口于汗孔。除唇红、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及阴蒂外,小汗腺遍布全身,以足跖、腋、额部较多,背部较少。小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
顶泌汗腺:属大管状腺体,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通常开口于毛囊的皮脂腺入口的上方,少数直接开口于表皮。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脐周、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等。顶泌汗腺的分泌活动主要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
甲:由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甲各部分的上皮下面的真皮中富有血管,乳头层中尤其丰富。甲床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第三章皮肤性病的症状和诊断问答题
1.皮肤病有哪些自觉症状?答:患者主观感觉的症状称自觉症状,主要有瘙痒、疼痛、烧灼及麻木等,与皮肤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特异性有关。
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可轻可重,可持续亦可间断发作,或局限于某部位,或泛发至全身。皮肤瘙痒症、慢性单纯性苔藓、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和疥疮等瘙痒剧烈,恶性淋巴瘤、糖尿病、黄疸、肾功能不全等系统性疾病均可引起痒感。

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疖、结节性红斑等;尿痛、尿脓常见于淋病;烧灼感常见于接触性皮炎等;麻木常见于麻风等。另外,皮肤性病伴发全身反应时,可有寒战、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及关节痛等症状。
2.皮肤病有哪些基本损害?答:皮肤损害简称皮损或皮疹,是指可以用视觉或触觉检查出来的皮肤粘膜病变,是掌握皮肤病症状,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根据发病特点,皮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损害是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结果。包括:
斑疹:为局限性的皮肤颜色改变,损害与周围皮肤平齐,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直径小2cm。直径大于2cm的斑疹称斑片。(macule
丘疹:为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损害,直径小于1cm,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一般由炎性渗出或增生所致。(papule
斑块:直径大于1cm的扁平、隆起性的浅表性损害,多为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plaque风团:为真皮浅层急性水肿引起的略隆起损害,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淡红或苍白色,周围有红晕,常伴剧痒。(wheal
结节:为圆形或类圆形、局限、实性、深在性损害,病变常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需触诊方可查出,可稍高于皮面。直径超过2cm的结节称为肿块。(nodule
水疱和大疱:为内含液体,高出皮面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直径小于1cm者称水疱,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大疱。(vesicleandbulla脓疱:为含有脓液的疱。(pustule
囊肿是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样损害。一般位于真皮中或更深,可隆起或仅可触知,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可有弹性感。(cyst
继发性损害可由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及机械性损伤(如搔抓)所引起。包括:
鳞屑:为脱落或即将脱落的异常角质层细胞,由于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而引起。(scale浸渍:为皮肤变软变白,甚至起皱。由皮肤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所致。(maceration
糜烂:为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而露出的湿润面。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因损害表浅,基底层细胞仍存在,故愈后不留瘢痕。(erosion
溃疡:为皮肤或粘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ulcer裂隙:也称皲裂,为线条状的皮肤裂口,通常深达真皮。(fissure抓痕:为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达到真皮浅层的缺损。(excoriation
痂:为创面上浆液、脓液、血液、药物、上皮细胞、鳞屑、杂物及细菌等混合干涸而成的附着物。(crust
瘢痕:为真皮或深部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scar
苔藓样变:也称苔藓化,为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表面粗糙,似皮革样。(lichenification
萎缩: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表皮萎缩为局部表皮菲薄,呈半透明羊皮纸样,有细皱纹,正常皮沟变浅或消失。真皮萎缩为局部皮肤凹陷,皮纹正常,毛发变细或消失。皮下组织萎缩为皮下脂肪组织减少所致的明显凹陷。(atrophy
第五章皮肤性病的治疗名词解释问答题
1.试述皮肤科外用药应遵循哪些使用原则。

答:1)根据临床特点选用适当剂型。急性炎症性皮损,仅有潮红、肿胀、斑丘疹而无糜烂时,选用粉剂或振荡剂;有水疱、糜烂、渗出时则选用溶液湿敷。亚急性皮损,可选用乳剂或糊剂。慢性炎症性皮损选用软膏、糊剂或硬膏。如无皮疹仅有瘙痒,选用醑剂或酊剂,也可选用乳剂或振荡剂。
2)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来选药。如化脓性皮肤病,可选择抗生素类药物;真菌性皮肤病,可选用抗真菌药物;变态反应性疾病,可选用抗过敏药物;角化不全时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时选用角质剥脱剂;有渗出时应选用收敛剂等。
3要熟悉药物的禁忌症和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如洗剂不宜应用于毛发部位,它和粉剂均不能应用于结痂、脱屑及湿润的糜烂面;酊剂禁用于急性炎症或渗出糜烂者。
4)一般宜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试用,逐渐扩大面积,增加浓度,尽量避免刺激,用药过程中如发现有反应,应立即停药或更换其他药物。5)应向患者说明用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试述炉甘石洗剂的组成、作用、适应症及禁忌症。
答:炉甘石洗剂是由水和不溶于水的粉剂(如炉甘石、氧化锌等)加入少量甘油组成。有消炎、止痒、收敛、干燥作用。适用于湿疹、皮炎的无渗出期或亚急性期。禁用于湿疹、皮炎的急性渗出期,不宜用于毛发部位。
3简述皮质类固醇激素在皮肤科领域内的使用范围、适应症及其副作用。答:使用范围:
用后可以迅速控制病情,且停用后一般不复发者。
病情严重,用后虽不能根治,但可控制病情的发展或缓解症状。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控制症状,继以其他疗法取代治疗。适应症:
1急性或危及生命的疾病,如过敏性休克、急性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伴有喉头水肿等,在短期内,应用大量激素进行突击治疗,使患者顺利地度过危险期。
2某些病情较重的急性自限性皮肤病,如重症药疹、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
3某些病程较长、病损广泛的皮肤病,如银屑病性关节炎、疱疹样脓疱病;或亚急性、慢性、病情严重的疾病,如各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蕈样肉芽肿等。
副作用:主要有感染加重,尿糖升高,血压增高,溃疡病加重、穿孔及出血,骨质疏松和骨折等;还可引起白内障、精神失常、月经紊乱、低血钾症,以及柯兴综合征、痤疮、多毛和萎缩纹等副作用。第
六章细菌性皮肤病名词解释问答题
1引起脓疱疮的常见菌有哪些?寻常型脓疱疮的临床特点是什么?答:1)脓疱疮的致病菌主要为凝固酶阳性的金葡菌,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少数凝固酶阴性的白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混合感染者亦不少见。
2寻常性脓疱疮的临床特点为:皮损初期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易破溃,周围绕有明显的红晕。疱壁破后露出红色糜烂面,脓液干燥后形成灰黄色厚痂,常因搔抓使相邻脓疱向周围扩散或融合。易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中流行。严重者高热达39-40,可伴有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甚至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小球肾炎。2脓疱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答:脓疱疮的治疗方法为:
全身疗法:根据患者的皮损情况及有无全身症状,酌情给予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对重症新生儿脓疱疮,应给予大剂量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同时加强支持疗法。
局部疗法: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脓疱未破者,可外搽10%硫磺炉甘石洗剂;脓疱较大时抽取疱液;脓疱已破溃结痂者用1:5000-1:10000的高锰酸钾液、0.5%新霉素溶液清洗或湿敷。清除痂皮,再外搽莫匹罗星软膏等。
对新生儿脓疱疮,可采用暴露干燥疗法。对深脓疱疮,可先除去痂皮,再涂抗生素软膏,以促进溃疡愈合。
隔离消毒:婴儿室、托儿所、幼儿园如发现患病儿童,应立即隔离,患儿衣被用具等应及时清洗消毒,以防止接触传播,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平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并及时治疗痱子、虫咬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及各种皮肤损伤。3试述麻风的诊断依据。
答:麻风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细菌检查和组织病理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而得出结论。
麻风的诊断依据为:
1)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伴有明确的感觉障碍、汗闭者;
2)周围神经受累,表现为浅神经粗大变硬,伴相应的功能障碍;3)皮肤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
4)组织病理学检查有麻风特异性病变和(或)抗酸染色阳性。
临床上同时具备上述四项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证据才能确诊为麻风。4什么叫麻风反应?各型麻风反应主要发生于哪些类型的麻风?
答:麻风反应是在麻风慢性过程中,不论其治疗与否,突然呈现症状活跃,发生急性或亚急性病变,使原有的皮肤和神经损害炎症加剧,或出现新的皮肤或神经损害。麻风反应分为三型:
第Ⅰ型麻风反应属细胞免疫反应或迟发型变态反应,主要发生于结核样型麻风及界限类型麻风。
第Ⅱ型麻风反应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变态反应,即血管炎性反应,主要发生于瘤型和界限类偏瘤型麻风。
第Ⅲ型麻风反应呈混合型麻风反应,系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同时存在的一种混合型反应,主要发生于界限类麻风。
第七章病毒性皮肤病名词解释问答题
1.试述带状疱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答: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其临床特点为:1)好发于中老年人。
2)发病前常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如感冒、劳累,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3)皮疹最好发于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域,但也可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
4)皮疹特点:典型者为红斑基础上簇集性水疱,水疱绿豆大小,疱壁较厚,疱液清澈,多数簇集性水疱常沿神经走向呈带状排列,水疱簇之间皮肤正常。皮疹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5自觉症状:有明显的神经痛,可在皮疹出现前或伴随皮疹发生,年龄越大疼痛越明显,

部分老年患者可留下顽固性神经痛。
6)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的带状疱疹常水肿显著,并多伴有疱疹性结膜炎角膜炎等。7发生于耳的带状疱疹常伴有面瘫、耳鸣、耳聋等,称带状疱疹-面瘫综合症。2带状疱疹有哪些治疗方法?
答:带状疱疹的治疗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局部对症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全身治疗
抗病毒剂: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全身播散性感染者,应及早采用阿昔洛韦静滴,亦可采用干扰素。皮质类固醇激素:早期使用可抑制炎症过程和减轻脊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并可减少神经痛的发生率,最后在起病5-7日内应用。
止痛药物:可选用阿司匹林或卡马西平、消炎痛等。神经营养药可采用维生素B1B2B12等。
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等。针刺:有止痛效果。
局部疗法:以干燥、消炎为主。疱疹未破时外搽炉甘石洗剂,每日数次,或阿昔洛韦软膏外用。若疱疹已破,需酌情以3%硼酸液湿敷,或外用0.5%新霉素软膏等。
物理疗法:如氦氖激光、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照射等可缓解疼痛、提高疗效。第八章真菌性皮肤病名词解释问答题
1头癣分几种?它们分别由什么菌引起?
答:头癣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四种。其中黄癣由许兰毛癣菌所致;白癣的病原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偶见铁锈色小孢子菌;黑点癣主要由紫色毛癣菌、发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引起;脓癣多由亲动物性或亲土性的真菌引起,如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2试述黄癣和白癣的临床特点。答:1)黄癣的临床特点为:典型损害为碟形硫磺色黄色癣痂,有鼠臭味,中央有毛发穿,病发失去光泽、参差不齐、松动易拔除。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造成永久性脱发。2)白癣的临床特点为:皮损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之灰白色鳞屑性斑片,病发在距头3-5mm处折断,发根部有一白色套状物称菌鞘。青春期可自愈,不留痕迹。3试述头癣的治疗方法。
答:头癣的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剪发、洗发、搽药、服药、消毒等五个方面,2个月左右。
剪发:应尽可能将病发剪除,每周一次。
洗发:用硫磺香皂或2%酮康唑洗剂洗头,每日一次。
搽药:用5-10%硫磺软膏或其他咪唑类抗真菌剂,每日1-2次。服药:一般单独内服。
灰黄霉素:儿童按15-20mg/(kgd,分3次口服;成人0.6-0.8g/d1次或分2次服,疗程21日。
伊曲康唑:儿童按5mg/(kgd,疗程6周。伊曲康唑和灰黄霉素为脂溶性,故多吃油脂性食物可促进药物吸收。特比萘芬:儿童体重<20kg62.5mg/d20-40kg125mg/d>40kg250mg/d疗程6周。肝功能不良者以上三种药物应慎用。
消毒: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帽子、枕套、梳子等生活用具及理发工具等应煮沸消毒。

4手足癣分几型?各型的临床特点是什么?
答: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三型,手癣和足癣表现基本相似,只是手癣中浸渍糜烂型见,足癣多对称,手癣多局限于一侧。
水疱型:为成群或疏散分布的米粒大小水疱,疱壁较厚,不易破裂,多发生于指趾、掌跖及其侧缘。疱液干涸后脱屑,自觉瘙痒。浸渍糜烂型(间擦型):主要发生于趾间,特别是3-44-5趾间以及趾腹侧面。由于局部潮湿多汗加上真菌寄生,使得表皮浸软发白,因瘙痒摩擦,表皮脱落留下红色剥裸面,常易继发细菌感染有异臭。本型多在炎热夏季好发。
鳞屑角化型:常发生于掌跖及其侧缘或足跟部。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粗糙、脱屑、干裂,常在寒冷冬季易发。
5手足癣如何治疗?答:手足癣的治疗分为局部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选用相应外用药
水疱型:主要选用搽剂,如5%水杨酸醑、2%咪康唑搽剂、复方苯二酚搽剂等,水疱干涸脱屑时可用霜剂。
浸渍糜烂型:一般可用咪康唑等散剂或卡氏品红搽剂,渗液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皮疹干燥后亦可选用各种抗真菌类霜剂。
鳞屑角化型:轻者用各种霜剂,角化增厚、皲裂较重者可用5%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亦可用水杨酸鞣酸粉等化水浸泡。
有继发感染者可用0.08%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或0.1%硝酸银溶液湿敷,或选用抗生素软膏。全身治疗:
伊曲康唑,0.2g,每日一次,饭后服,连用7天,过度角化型者连用14天。有继发感染时用抗生素。6体癣有哪些典型症状?答:体癣的临床特点为:
体癣好发于颜面、躯干的裤腰带区,亦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原发性损害为淡红色丘疹丘疱疹,常融合成片,皮疹逐渐向外扩展,中央退行,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环形损害,表面出现鳞屑,在腹股沟及臀间沟区可形成半环形损害。自觉瘙痒。
取活动性损害边缘的鳞屑镜检可查出真菌。
皮疹好发于春夏季,股癣常在冬季减轻或自行消退,来年夏季又发。
7浅部念珠菌病有哪几种?答:浅部念珠菌病可分为粘膜念珠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两种,中粘膜念珠菌病包括口腔念珠菌病(最常见为鹅口疮)、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皮肤念珠菌病包括念珠菌性间擦疹、念珠菌性甲沟炎和甲念珠菌病、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深在性皮肤念珠菌病。
8真菌一般分为哪两大类,试述各类真菌所侵犯的部位和常见的真菌疾病。
答: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一般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大类。浅部真菌亦称皮肤癣菌,只侵犯表皮角质层、毛发和甲板,常见的有头癣、手足癣、甲癣、体癣、股癣、花斑癣等;深部真菌则可侵犯皮肤、内脏、脑和骨骼系统,较多见的有孢子丝菌病、着色霉菌病、隐球菌脑膜炎等。念珠菌属则对表皮和内脏都能侵犯。第十章皮炎和湿疹名词解释问答题
1试述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
答: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或粘膜接触某种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其临床特点为:
有刺激物或致敏物接触史。经一定潜伏期发病。
损害限于接触部位,境界明显。损害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严重时出现坏死溃疡,边缘鲜明。发生在组织疏松处如眼睑、包皮等水肿明显。有瘙痒或灼痛感。
病程有自限性。去除接触物并经积极处理后一般于1-2周内痊愈。斑贴试验阳性。
4何谓自身敏感性皮炎?答:自身敏感性皮炎是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所产生的某些物质过敏而引起。在发病前,因皮肤某部有湿疹或皮炎病变,由于用药或其他处理不当,致原有湿疹或皮炎恶化,使组织分解物、细菌产物等被吸收,形成一种自身抗原而发生致敏作用,结果在其附近及全身泛发性皮疹,如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自觉瘙痒剧烈。5简述急性湿疹的临床症状及外用药治疗原则答:临床症状:
皮损呈多形性。患处潮红,轻度肿胀,其上有多数粟米大小丘疹和小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
无一定好发部位,但以头面、四肢远端及手足、阴部等多见,多呈对称分布。易反复发作而成亚急性或慢性。自觉瘙痒或灼热感。外用药治疗原则:
红斑丘疹无渗出者用洗剂或乳剂。
糜烂渗出者应消炎、收敛止痒,用溶液作湿敷;渗出少者用乳剂、糊剂等。
第十五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名词解释问答题
1银屑病分哪几型?试述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特点。
答:银屑病可分为:寻常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四型。其中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为:好发于头皮、背部和四肢伸侧及臀部。
早期常下愈冬发,或夏轻冬重,少数病例则相反。
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粟粒至绿豆大,可融合成片,边缘明显,上覆银白色厚鳞屑,将鳞屑刮除后为一红色发亮的薄膜(薄膜现象),再刮之见点状出血现象(Auspitz征)。呈点滴状、地图状、钱币状、环状等排列。
部分病例粘膜受累,多见于龟头、口唇及颊粘膜。龟头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片,无鳞屑。上唇可有银白色鳞屑。颊粘膜有灰黄色或白色的环形斑片。
甲病变表现为甲板的点状凹陷、甲下角化过度及甲剥离等。头发为束状发。不同程度瘙痒,皮损处出汗减少。
2寻常型银屑病分哪几期?各期的表现是什么?
答:寻常型银屑病分为三期:进行期、稳定期、消退期。
进行期:皮疹不断增多、扩大,鲜红,鳞屑较薄,周围有红晕,常有同形反应。稳定期:病情保持相对稳定,基本上无新疹出现,旧皮疹渐扩大,有较多较厚鳞屑。
消退期:皮损炎性浸润渐消退,颜色变淡,数目减少,部分皮损中央消退呈环状,愈后局部

留下色素沉着斑或色素减退斑。一般先从躯干、上肢开始消退,头皮、下肢皮损往往消退较慢,外露部位皮损大多在夏季自然消退。
3玫瑰糠疹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答:玫瑰糠疹的临床特点为:
多见于青中年,以10-35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好发于春秋季。
可有全身不适、低热、头痛、淋巴结肿大、咽痛等前驱症状。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少数见于颈部,面部小腿一般不受累。皮损初起出现一母斑(先驱斑)1-2周后,类似皮疹陆续成批出现。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疹,表面覆有少量糠秕状鳞屑。皮损的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可有轻度到中度瘙痒。
一般病程4-6周,少数可达6个月以上。有自限性。一般不复发。
本病需与银屑病、副银屑病、脂溢性皮炎、体癣、花斑癣、药疹、二期梅毒疹等鉴别。第十六章结缔组织病名词解释问答题
1试述盘状红斑狼疮DLE的临床特点。答:DLE的临床特点为:
好发部位:主要暴露部位,如面部、鼻梁、面颊、其次为口唇、耳、手背等处。
皮疹:初为绿豆至黄豆大红色或暗红色浸润性斑疹,境界清楚,渐向外周扩大,并可融合成不规则斑片。皮疹边缘略隆起,上附粘着性鳞屑,剥去鳞屑,可见扩大的毛囊口及角栓嵌入。皮损中央逐渐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减退,而周围为色素沉着。
粘膜部位(主要在口唇)可出现灰白色小片糜烂或浅溃疡,绕以紫红色晕。实验室检查:ANA、狼疮细胞可阳性,ESR增高。
直接免疫荧光于皮损的真皮-表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答:SLE临床表现为
发热:为疾病活动的重要标志。可有各种热型,以长期不规则低热多见。
皮疹:形态多样。面部蝶形红斑是其特征性皮损,此外,还可有盘状红斑、多形红斑样、荨麻疹样和红斑肢痛症、紫癜、水疱、血疱、结节、溃疡、网状青斑、指趾甚或足背坏疽、雷诺现象、光敏、脱发等。
口腔粘膜可有红斑、出血点、糜烂、水疱和溃疡等。
关节疼痛及肌肉疼痛,甚至出现缺血性无菌性骨坏死,常累及股骨头。多系统受累表现:
狼疮性肾炎,表现为肾炎和肾病综合症,后期出现尿毒症,是本病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血管系统病变:以心包炎、心包积液最多见,还可有心肌炎、心内膜炎等。胸膜炎、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肺不张,甚至呼吸衰竭。
精神系统症状:如抑郁、躁动、幻觉、妄想、失眠、脑血管意外、偏瘫等。眼底出血、乳头水肿、视网膜有渗出物。
其他: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肝区不适等。局部或全身淋巴结以及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三系减少。
ESR增快,血清白蛋白降低,IgGIgAIgM活动期增高。LE细胞、ANA阳性。

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无论皮损区或正常皮肤的暴光与非暴光区均有免疫物沉积。3皮肌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答:皮肌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皮疹
典型损害为以上眼睑为中心的淡紫红色水肿斑。皮损逐渐向前额、颧颊、耳前后及上胸部扩展。日晒后皮疹加重。
Gottron征:指关节伸侧可见扁平紫红色丘疹,覆有细鳞屑,皮损消退后留有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减退,具特征性损害。
肌肉症状:任何部位肌肉皆可侵犯。但四肢近端肌群最早受累,表现为肌痛、肌无力。随受损肌群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如上肢肌群受损则上举困难,吞咽肌群受损则发生吞咽困难。并发恶性肿瘤:约25%的患者并发内脏恶性肿瘤,而40岁以上的患者可达52%
其他:可有不规则发热、消瘦、贫血、间质性肺炎、脾肿大、关节炎等。肾损害少见。第十七章大疱性皮肤病名词解释问答题
1答:天疱疮的主要诊断依据为:
皮肤发生不易愈合的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
寻常型与落叶型天疱疮皮损均泛发全身,前者口腔损害,皮肤糜烂面显著而不易愈合;后者则有叶片状表皮剥脱。增殖型天疱疮患者有肥厚性肉芽性增殖,多发生于皮肤皱襞处;而红斑型天疱疮患者损害多仅限于头、面、颈及胸背部,类似脂溢性皮炎。自水疱基底刮取组织涂片,用Giemsa染色检查,可见棘层松解细胞病理变化均显示棘层松解,并有表皮内裂隙及水疱形成。皮损切片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观察抗体沉积的部位有助于诊断和分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定血清中抗体的滴度,有助于不典型病例的诊断,也有利于对疗效的估价。2试述寻常型天疱疮和红斑型天疱疮的临床特点。答: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特点为:
60%的患者先有口腔粘膜的水疱、糜烂。
好发部位:常见于易受摩擦或受压部位,如背、腋下、臀及外阴等处。
皮损特点:为大小不一的松弛薄壁浆液性水疱,易破,尼氏征阳性。具腥臭。组织病理示:棘层松解,表皮内裂隙及水疱。红斑型天疱疮的临床特点为:
好发部位:多见于皮脂腺分布旺盛的部位,如头皮、面部、上胸和肩胛区等处。
皮损特点: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面部损害类似蝶形红斑,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尼氏征阳性。
组织病理示:水疱和裂隙位于颗粒层并可见角化不良细胞。3试述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答:临床表现:
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典型损害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或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紧张,呈半球状,直径约1-2cm。内含浆液,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糜烂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尼氏征阴性。有的患者开始表现为非特异性皮疹,如风团样、湿疹皮炎样或浮肿性红斑。好发于躯干、四肢伸侧、腋窝和腹股沟。
10%35%的病例出现口腔粘膜损害,表现为水疱或糜烂。

病程大多进展缓慢,水疱不断愈合及新生。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若治疗不及时,皮疹可逐渐增多泛发全身,机体日益衰弱,可因继发感染等而导致死亡。诊断:
皮肤上出现壁厚、不易破的张力性大疱。组织病理为表皮下大疱。
免疫病理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沉积。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检出结合表皮侧的IgG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鉴别诊断:
1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本病为针对基底膜带Ⅶ胶原的自身免疫表皮下大疱病。见于中老年人,大疱好发于四肢伸侧、手足等易受摩擦部位。组织病理为表皮下大疱,真皮中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IgG型基底膜带自身抗体结合真皮侧。
2大疱性多形红斑:多见于青、壮年人,皮疹呈多形性,粘膜损害严重,发病急,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免疫病理未见IgG在基底膜带沉积。第二十四章性传播疾病名词解释问答题
1什么叫性传播疾病?主要有哪几种?
答:性传播疾病是由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它们不仅在性器官上发生病变,还可以通过淋巴系统侵犯性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皮肤粘膜,甚至通过血行播散侵犯全身重要的组织、器官。
传统上将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淋巴肉芽肿称为经典性病。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性病命名为性传播疾病后,把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生殖器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炎、性病性盆腔炎、阴虱、疥疮、传染性软疣、乙型肝炎、阿米巴病、股癣等20多种疾病也列入性病范畴,总称为新一代的性传播疾病。
2梅毒的病原体是什么?主要传染方式有哪些?
答: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螺旋体,是小而纤细,末端尖的螺旋体状微物。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其传播途径常见有以下几种:性接触传染:约95%以上是性接触传染。
胎盘传染:梅毒孕妇在妊娠期内梅毒螺旋体能通过胎盘及脐静脉感染胎儿,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和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
产道传染:梅毒孕妇在分娩时,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感染。
非性接触传染:少数患者可因与梅毒患者皮肤粘膜发生非性接触的直接接触而受到传染。输血感染:个别患者可因输入有传染性的梅毒患者的血液而被感染。
间接接触传染:少数患者可因接触带有梅毒螺旋体的内衣、被褥、毛巾、剃刀、文具、医疗器械而间接被感染。极少见。3梅毒分哪几期?答:梅毒分期:获得性梅毒(后天)早期梅毒(病程<2年)a.一期梅毒b.二期梅毒c.早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病程>2年)a.三期皮肤、粘膜、骨骼梅毒b.心血管梅毒c.神经梅毒d.晚期潜伏梅毒

胎传性梅毒(先天)早期先天梅毒(<2岁)晚期先天梅毒(>2岁)a.皮肤、粘膜、骨骼梅毒b.心血管梅毒c.神经梅毒d.潜伏梅毒4一期梅毒典型症状是什么?
答:一期梅毒的主要症状为硬下疳,是梅毒螺旋体侵入部位发生的无痛性炎症性反应,无全身症状和发热。潜伏期:3-4
好发部位:90%发生在外生殖器。男性的冠状沟、包皮及系带(同性恋常见肛门直肠)。女性的大小阴唇、宫颈、阴唇系带等处。
皮损特征:初起为丘疹后成硬结,约1-2cm大,中等硬,不痛不痒,破溃后形成一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周边隆起、基底平坦、肉红色、表面有少量浆液分泌物、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周围有炎性红晕的无痛性溃疡。多数单发。经3-4周可自愈。
其他:硬下疳出现1-2周,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痛热表现。2-3周后血清梅毒试验阳性。暗视野查到梅毒螺旋体。
5引起尖锐湿疣的病原体是什么?试述尖锐湿疣的临床特点。
答: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肛门等处的乳头瘤样增生。其临床特点为:
潜伏期:1-6个月,通常为3个月。
好发部位: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大小阴唇、肛门、会阴、宫颈等部位。皮损特点:初起为小而柔软淡红色顶端稍尖的赘生物,逐渐增大增多,互相融合形成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增生物。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可呈乳白色、暗灰色或红色,易出血。症状:大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仅少部分有瘙痒、灼痛、白带增多。醋酸白试验:于皮损处涂3-5%醋酸液,观察3-4分钟,变成乳白色为阳性。组织病理:表皮浅层或中层见灶状分布的空泡细胞巢。【简答题】
1、表皮中主要哪些细胞?各有什么作用?
答: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少数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Merkel细胞等组成。⑴角质形成细胞: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形成角质。随着角质形成细胞向上移动,细胞逐步成熟,分化逐步完善,到达角质层时已经完成了分化过程,自然死亡,形成一层角质层,从而对机体发挥保护作用。角质形成细胞发生病变可产生一系列疾病,如鱼鳞病、各种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银屑病、天疱疮等。⑵黑素细胞:是一种树突状细胞,存在与表皮基底层,主要功能是产生黑色素。其产生的色素通过树突输送到相邻的角质形成细胞,以保护细胞免受紫外线损伤。黑素细胞发生病变时可导致白癜风、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等。
⑶朗格汉斯细胞:也是表皮内的一种树突状细胞,平时在切片中看不到,只有进行特殊染色时才能看到。朗格汉斯细胞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可识别和处理外来抗原,输送给T淋巴细胞,引起针对抗原的免疫反应。以朗格汉斯细胞病变为主的皮肤疾病有组织细胞增多症X
Merkel细胞:也是表皮内的一种树突状细胞,其作用尚不清楚。2、基底膜带的概念和组成是什么?
答:基底膜带(也称基底膜是连接表皮与真皮的结缔组织,位于表皮与真皮交接处。在电镜下,基底膜可分为四层:
⑴胞膜层:即基底细胞真皮侧的细胞膜,厚约8nm,有半桥粒结构。
⑵透明层:位于基底细胞膜与致密板之间,厚约35~40nm的电子透明带,其中可见与半

桥粒附着平行的厚约7~9nm的基底细胞致密板。
⑶致密层:为厚约35~45nm的电子致密带,是真正的基底膜。⑷致密下层
3、皮肤有那些功能?
答:皮肤具有屏障、吸收、感觉、代谢、分泌与排泄、体温调节和免疫七大功能。5、糜烂与溃疡有何区别?
答:⑴糜烂为局限性表皮或粘膜上皮缺损形成的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基底部较清洁。因损害表浅,基底层细胞仍存在,故糜烂愈合较快且愈后不留瘢痕。
⑵溃疡为局限性皮肤或粘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其基底部常有坏死组织附着,边缘可陡直、倾斜或高于周围皮肤。因损害常破坏基底层细胞,故溃疡愈合较慢且愈后可留有瘢痕。
6、如何区别结节和丘疹?
答:⑴丘疹为局限、充实、隆起的浅表性损害,直径小于1厘米,其病变通常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
⑵而结节为局限、实性、深在性损害,病变常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12、外用药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首先依据患者皮肤损害的特点进行选择。急性期仅有红斑丘疹无渗液时选择粉剂、洗剂、乳剂,摩烂渗出较明显时用溶液湿敷,亚急性期用油剂、糊剂、乳剂和无刺激性软膏,慢性期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单纯瘙痒无皮损者选用乳剂、酊剂等。其次可依据病因和发病机制选择,细菌感染用抗菌剂,真菌感染用抗真菌剂,瘙痒用止痒剂,角化过度用角质剥脱剂角化不全用角质促成剂等。
22、试述黄癣的临床表现。答:黄癣的皮损初起为淡黄红色斑点,覆薄片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淡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如碟状(黄癣痂,其下为潮红糜烂面。皮损处散发出特殊的鼠臭味。真菌在病发内生长,使病发干燥无光泽,变脆易断,毛囊破坏,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和永久性脱发。
23、试述体癣的临床特点。答:体癣发生于除头皮、头发、掌跖、甲、腹股沟及臀缝等处以外的平滑皮肤上。皮损初起为红色丘疹、丘疱疹,继之形成有鳞屑的环状斑片,边缘不断向外扩展,呈堤状隆起,中央趋于消退,形成境界清楚的环状或多环状皮损。常伴瘙痒。24、简述手足癣的临床分型及各型临床特点。答:手足癣可分为三型:①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间、掌心、足跖及足侧。初起为针尖大小深在性水疱,疱壁厚,可融合,瘙痒明显。水疱干涸后呈现脱屑。②角化过度型: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皮损角质增厚,干燥脱屑,易发生皲裂、出血。一般不痒,有皲裂时疼痛。③浸渍糜烂型:好发于指(缝,患处皮肤浸渍发白,表皮松软易剥脱并露出糜烂面。有不同程度瘙痒。
25、试述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答:甲真菌病的治疗有外用药物治疗和内用药物治疗,关键在于坚持治疗。①外用药物:常用于表浅、单发的甲真菌病,先尽量去除病甲,再涂抗真菌药物如30%冰醋酸等。亦可用40%尿素软膏封包使病甲剥离,再外用抗真菌制剂。8%环吡酮、5%阿莫罗芬甲涂剂也可应用。②内用药物:病情严重的甲真菌病主要采用内用药物。可用伊曲康唑冲击疗法、特比萘芬、氟康唑等。
26、简述疥疮的临床特点,如何防治?答:疥疮的临床特点有:⑴好发于皮肤薄嫩部位如指缝、腕部、腋窝、脐周、下腹、股内侧、外生殖器等。⑵主要皮损为米粒大小肤色或红色丘疹、丘疱疹、线状隧道,男性患者可在外生殖器处出现疥疮结节。⑶自觉剧痒,夜间为甚。⑷常有接触史。疥疮的防治:⑴注意个人卫生。及时隔离患者,家庭或集体中

的患者应同时治疗,污染物品煮沸消毒。⑵治疗以外用药为主,常用药如10%硫磺软膏(幼儿5%,治疗过程中不洗澡,不更衣。⑶瘙痒严重者睡前口服止痒药。疥疮结节可外用糖皮质激素。
27、简述隐翅虫皮炎的的临床表现。答:隐翅虫皮炎好发于夏秋季,好发于暴露部位。典型皮损为条状、斑片状水肿性红斑,上有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可出现糜烂、结痂。重者可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29简述浸渍擦烂型皮炎的治疗原则和具体的防治方法。答:浸渍擦烂型皮炎的治疗以清洁、干燥、收敛、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解决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完善农业机械化。应尽量缩短连续浸水时间和加强个人防护,下田前在浸水部位涂一层保护剂(如凡士林,收工后可用125%明矾加适当食盐水浸泡1520分钟,也可将皮肤洗净、拭干后,外用干燥性粉剂。浸渍阶段亦可外用干燥性粉剂;有糜烂者可用3%硼酸湿敷或外用3%龙胆紫;继发感染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浸泡后,再外用抗生素软膏,必要时可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
30、试述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答:致敏原(大多为半抗原与皮肤表皮细胞膜载体蛋白以及表皮内抗原提呈细胞(为朗格汉斯细胞表面的免疫反应HLA-DR抗原结合后,即形成完全抗原复合物,朗格汉斯细胞将此抗原信息递呈给T细胞,后者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可与已致敏的T细胞作用,在24-48小时内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
31、列表说明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外用药治疗原则及剂型选择。答:治疗原则与剂型选择
类型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
治疗原则保护安抚、散热止痒保护安抚、润滑止痒剥脱止痒
剂型选择早期:粉剂、洗剂、乳剂油剂、糊剂、乳剂酊剂、醑剂、软膏
末期:溶液、糊剂、无刺激的软膏硬膏、乳剂32、简述特应性皮炎的诊断要点。答:Walliams标准:①家族或个人有“异位性”屈侧为主的皮损,类似湿疹或神经性皮炎;③持续12个月以上的皮肤瘙痒;④全身皮肤干燥史;⑤2岁以前发病;
34、简述变态反应性药疹的共同特点。答:变态反应性药疹的共同特点:①只发生于少数具有过敏体质者,多数人不发生反应。②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相关性;高敏状态下,极少剂量的药物亦可导致极严重的药疹。③发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初次用药一般需4~20天后才出现药疹,已致敏者如再次用药,则数分钟至24小时之内即可发生。④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形态各异,很少有特异性。⑤可出现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现象。⑥停止使用致敏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常有效。
35、简述固定型药疹的临床特点。①常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巴比妥类等引起。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③典型皮疹为圆形或类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直径1~4cm常为一个,偶可数个,境界清楚,绕以红晕,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或大疱,黏膜皱褶处易糜烂渗出。④自觉瘙痒,如继发感染可觉疼痛。⑤停药一周左右红斑可消退并遗留灰黑色色素沉着斑,不易消退。⑥如再次用药,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在原皮疹处出现类似皮损,并向周围扩大,随着复发次数增加,皮损数目亦可增多。
37、简述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答: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药疹确诊后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致敏的药物,重症药疹亦如此。一经确诊,要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①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降低死亡率的前提。一般用氢化可的松

300~400mg/d或地塞米松10~20mg/d治疗,病情控制后再逐渐减量,并密切观察激素的副作用。②预防和治疗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应强调消毒隔离,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有感染,应选用不易过敏的抗生素,并可结合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有无真菌感染的可能。③加强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蛋白质、血浆等以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渗出,促进皮损愈合;如有高热、肝脏损害等症状时,应给予退热、护肝等相应的治疗。④加强护理和局部治疗:是缩短病程、成功治疗的重要保障。注意保暖,勤换被单,严格消毒,防止褥疮的发生;累及口腔、眼等黏膜者,要加强口腔、眼睛等处的及时护理和治疗;对大面积糜烂、渗出的皮损,可用3%硼酸溶液等湿敷,并与暴露疗法交替治疗。
38简述如何预防药疹?答:①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或结构相似的药物。②对青霉素、血清制品、普鲁卡因等药物必需皮试,皮试前准备好急救药物,皮试阳性者禁用该药。③避免滥用药物,对过敏体质者选用致敏性低的药物,尤应注意复方制剂中含有的已知过敏的药物。④注意药物的早期症状,及时处理,避免重症药疹的发生。⑤将已知致敏药物记入病历首页,并嘱患者牢记,每次看病时告知医师。45、试述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①基本损害为表面覆有多层鳞屑的红色斑丘疹或斑块。刮除成层鳞屑,犹如轻刮蜡滴,即刮蜡现象;刮去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薄膜,即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即Auspitz征。②皮损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常见,呈对称性。③其它:可见束状发,甲受累可表现为“顶针样凹陷”
46、简述银屑病的治疗原则以及常用外用药物类型。答:⑴银屑病的治疗原则:长期治疗与阶段性治疗相结合,内用疗法与外用疗法相结合。①一般治疗:避免各种诱因及加重因素:酒精、辛辣刺激食物、滥用药物、呼吸道感染、精神紧张、劳累等。②局限性银屑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皮损广泛时给予综合治疗。进行期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银屑病应避免外用刺激性强的药物。⑵外用药的类型:①角质促成剂:5%-10%水杨酸软膏、2%-10%煤焦油软膏、01%-2%蒽林软膏等。②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顽固性皮损,常选用中效、强效或超强效制剂,长期大面积使用应注意不良反应。③维生素D3衍生物:可显著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④维甲酸类软膏。⑤其它如10%环孢素溶液、5-氟尿嘧啶、15%-20%尿素软膏、10%-15%喜树碱等。
48、红皮病的可能病因有哪些?答:红皮病的病因:①某些药物内用或外用可致病,如青霉素、磺胺类、抗疟药、苯妥英钠或巴比妥类、别嘌呤醇和卡马西平。②某些皮肤病治疗不当,如特应性皮炎、湿疹、银屑病、毛发红糠疹等。③恶性肿瘤: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霍奇金病、白血病或其它肿瘤。④部分患者可找不到任何原因。
54、简述皮肌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⑴皮疹:①典型损害为以双上眼睑为中心的淡紫红色水肿斑。皮损逐渐向前额、颧、颊、耳前后、及上胸部扩展。日晒后皮疹加重。②Gottron征:(关节伸侧可见紫红色斑或扁平隆起丘疹,覆有细小鳞屑,皮损消退后遗留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减退,具有诊断意义。③甲周皮肤常有毛细血管扩张和淤点,有时可出现皮肤异色。30%患者有雷诺现象。⑵肌肉症状:任何部位横纹肌均可受累,一般多对称,四肢近端肌群最早受累,表现为肌自发痛和压痛、肌无力。最常侵犯的肌群为肩胛带肌、四肢近端肌群、颈部肌群及咽喉部肌群,随受损肌群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如上肢肌群受损则上举困难,吞咽肌群受损则发生吞咽困难。⑶并发恶性肿瘤:约20%的患者并发内脏恶性肿瘤,而40岁以上的患者可达52%⑷其他:可有不规则发热、消瘦、贫血、间质性肺炎、脾肿大、关节炎等。肾损害少见。
55简述四型天疱疮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答:天疱疮是由于皮肤棘刺松解而发生水疱的疾病。①寻常型天疱疮: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型。可发生于口腔、头面部、躯干和四肢,表

现为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薄壁松弛的大疱和大片糜烂面、渗液,尼氏征阳性。糜烂面不易愈合。病理表现为基底层上方水疱或裂隙,疱内有棘刺松解细胞。②增殖型天疱疮: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会阴部、鼻唇沟等处,初为薄壁水疱,破溃后在糜烂面上出现乳头瘤样增生,伴恶臭。病理同寻常型天疱疮,晚期表皮棘层肥厚和疣状增生落叶型天疱疮:好发于头面、躯干,水疱极易破裂,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糜烂面上覆有黄褐色油腻性叶状痂皮。病理为棘层上部和颗粒层水疱形成。④红斑型天疱疮:常表现为头面、胸背部皮肤上红斑糜烂和污褐色结痂,类似脂溢性皮炎,发生于面部则类似红斑狼疮的皮损。病理改变与落叶型天疱疮相同。
56寻常型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①寻常型天疱疮好发于中年人,及躯干、四肢和头面部,有口腔受累。水疱为薄壁、松弛性大疱,尼氏征阳性,糜烂面难以愈合。病理表现为表皮内水疱,疱内有棘刺松解细胞。直接免疫荧光为IgG沉积于棘细胞间呈网状。其抗原为Dsg3,抗体为抗角质形成细胞间物质抗体。②大疱性类天疱疮好发于老年人,累及躯干和四肢屈侧,口腔一般不受累。水疱为厚壁、紧张性大疱,不易破裂,糜烂面较容易愈合,尼氏征阴性。病理为表皮下大疱,疱内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无棘刺松解细胞。直接免疫荧光为IgGC3呈线状沉积于表皮基底膜带。其抗原为BP230BP180血循环中有抗基底膜带抗体。
4057、简述天疱疮的治疗措施。答:天疱疮的治疗包括:①一般治疗:高蛋白饮食,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白蛋白等。②全身治疗:首选皮质类固醇激素。一旦确诊应及早用药,足量控制,依照病情逐渐减量并长期维持用药。免疫抑制剂能提高激素疗效、减少激素副作用,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雷公藤等。病情不能控制者可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或采用血浆置换疗法。抗感染药物预防和治疗细菌、真菌感染。③局部治疗:积极进行创面护理、口腔护理。
70、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根据发病部位分几型?各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共同特点是什麽?答:⑴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根据发病部位分3型:①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②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③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⑵各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共同特点是皮肤受到轻微摩搽或碰撞后出现水疱及血疱,水疱易发生在肢端及四肢关节伸侧,皮损愈后可形成瘢痕,出现粟丘疹,肢端反复皮损可使趾甲脱落。
76、简述二期梅毒的概念和主要临床表现答: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TP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及系统性损害,称为二期梅毒。临床表现:①皮肤粘膜损害包括梅毒疹,扁平湿疣,梅毒性脱发,口腔、舌、咽喉或生殖器粘膜一处或多处境界清楚的红斑、水肿、糜烂,表面覆盖有灰白色膜状物。②骨关节损害;③眼损害;④神经损害;⑤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⑥内脏梅毒;⑦可出现前驱症状;77、简述先天性梅毒的分类及特点。答:早期先天梅毒、晚期先天梅毒和先天潜伏梅毒,特点是不发生硬下疳,早期病变较后天性梅毒重,骨骼及感觉器官受累多,而心血管受累少。78、简述梅毒性树胶肿的特点。答:是三期梅毒的标志,也是破坏性最大的一种损害,初期为皮下深在结节,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表面呈暗红色浸润斑块,中央逐渐软化,破溃成穿凿性溃疡,呈肾形或马蹄形,境界清楚,边缘锐利,基底暗红,有粘稠树胶状脓汁流出,外观酷似阿拉伯树胶,故名树胶肿,直径210cm
4179、简述梅毒的临床分型和分期。答: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分为获得性(后天梅毒和胎传(先天梅毒;根据病程的不同可以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⑴获得性梅毒①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一般无全身症状。②二期梅毒③三期梅毒⑵先天性梅毒①早期先天梅毒:②晚期先天梅毒:病程在两年以上③先天潜伏梅毒潜伏梅毒
80、简述晚期梅毒诊断依据。答:晚期梅毒诊断依据:2年前有一期或二期梅毒感染

②三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心血管系统受累,梅毒性脑膜炎,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多见实验室检查:梅毒血清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大多阳性,也可阴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为阳性.组织病理检查: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变化,以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为主.脑脊液检查:神经梅毒脑脊液中淋巴细胞>=10*10^6/L.蛋白量>=50mg/dL
81、试述何为淋病。答:淋病是由淋球菌导致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主要通过性交传染,偶尔通过间接接触感染,不仅可引男性尿道炎,还可经血行播散引起菌血症。
83、简述淋菌性尿道炎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区别。答:在临床上,两病的症状和体征只有量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异。一般来说,淋病的尿道分泌物呈脓性,量多,常伴有明显的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淋病的发病也更急些,病人常在症状出现后4天内就诊。比较而言,非淋的症状和体征较轻,发病也不很急,但准确的鉴别诊断有赖于实验室检查。最方便的检查是作尿道拭子的革兰氏染色镜检,寻找多形核白细胞内的革兰阴性双球菌。此法诊断淋病敏感且特异。如果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可疑,则必须作淋球菌培养。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衣原体常阳性。
84、简述复发性持续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处理。答:在处理这类病人时,首先应排除功能性原因或其他疾病,确定是否确有尿道炎存在。需询问病人遵医嘱及性行为状况。如有尿道分泌物,须作悬滴片检查阴道毛滴虫,或加10%KOH以检查真菌。持续性尿道炎应考虑到单纯疱疹病毒尿道炎的可能。进行认真检查以排除尿道异物、尿道内疣和尿道周围瘘管或脓肿。除非非常必要,可以进行尿道镜检查或尿道造影已排12除尿道狭窄、尿道内损害及肿瘤等。病人的性伴侣也需作有关微生物的检查。耐四环素的解脲支原体可导致持续性非淋菌尿道炎,可根据药敏选用其他药物。
85、简述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感染的临床表现?答:第一次感染HSV而出现症状者为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其特点是皮损严重,常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为外阴的多发性红斑、丘疹、水疱,自觉疼痛、搔痒、烧灼感,常伴发热、头痛、肌痛、全身不适或乏力等全身症状。可有尿道炎、膀胱炎或子宫颈炎等表现。多伴有压痛明显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不化脓及破溃。1周内,水疱逐渐变成脓疱,后者融合而发胀为小溃疡,溃疡持续415d,然后结痂愈合。病程多持续23周,在皮损愈合过程中也有新的皮疹发生。女性患者较男性为重。88、如何区别软下疳和硬下疳?答:鉴别诊断见表:
项目软下疳硬下疳病原体杜克雷嗜血杆菌梅毒螺旋体潜伏期3-53溃疡数目2个或更多多数为1
溃疡特点边缘不整,锐利,潜行,穿凿,周边缘整齐,有堤状隆围红肿明显,基底不平,呈颗粒状肉芽起,与周围正常皮
组织,上覆有灰白色脓液肤界清,基底平坦,无脓液自身接种不易自觉症状疼痛及压痛不痛
淋巴结肿胀、剧痛,表面红肿、化脓、破溃红肿、坚硬不痛,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不不化脓
实验室检查大多可查见杜克雷嗜血杆菌,暗视野镜检,可查见梅毒螺旋体伊东-雷斯提纳反应阳性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感染6周后治疗效果疤痕明显浅在性疤痕或不形成疤痕95、简述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答:鉴别要点如下:

急性湿疹急性接触性皮炎病因不明常有明显致病外因损害特点原发性多形疹境界不清,发病部位对称较单一,境界清楚,泛发局限于接触部位主要症状瘙痒剧烈痒或灼热感病程常迁延复发去病因后较快痊愈96、简述梅毒、软下疳与生殖器疱疹的鉴别。答:鉴别要点如下:
梅毒软下疳生殖器疱疹病原体梅毒螺旋体Ducrey嗜血杆菌HSV-潜伏期2-42-53-14皮损特点1-2个,边缘光滑,多个,边缘凹陷,炎集中性小水疱,点状隆起质硬症显著,质地较软糜烂或溃疡自觉症状不痛不痒疼痛明显可有可无引流淋巴结肿大,硬,不化脓肿大,剧烈疼痛,红肿,化脓肿大,压痛愈合无或者浅痕迹大而深痕迹一般无病程3-41-3周或更长1-2
98、简述梅毒扁平疣与尖锐湿疣的鉴别。答:鉴别要点如下:
梅毒扁平湿疣尖锐湿疣病原体梅毒螺旋体人类乳头瘤病毒皮疹特点a扁平状,无蒂b表面污秽,糜烂,恶臭.a菜花,鸡冠,乳头形状,有蒂b表面相对清洁好发部位肛门,大阴唇,阴道口,会阴部冠状狗,阴茎,阴道壁,小阴唇螺旋体检查阳性阴性
99、简述黄癣、白癣、黑点癣的鉴别。答:鉴别要点如下:
黄癣白癣黑点癣皮损特点污秽黄痂有鼠臭味灰白色鳞屑斑周围豌豆大小、散在存在卫星病灶分布少融合病发特征干燥无光但少折断白色菌鞘高位断发低位断发呈黑点状萎缩性scar常有可有并发脓癣罕见少见偶见
病程慢,无静止期开始快,有静止期慢,无静止期直接镜检发内鹿角菌丝发外镶嵌小孢子发内链状孢子致病菌兰氏毛癣菌大小孢子菌,石膏样紫色毛癣菌,断小孢子菌发毛癣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72aa9f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b.html

《皮肤性病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