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探究式教学设计《林黛玉进贾府》

发布时间:2018-11-14 22:30: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林黛玉进贾府》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本课拟用3课时,首先介绍《红楼梦》及其作者,使学生对这部古典名著及曹雪芹这问文坛巨匠有一定了解,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其次,根据课文特点,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难点在于把握宝、黛二人的性格特点。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欣赏人物形象。课后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探讨心目中的形象与影视形象是否符合。

教材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篇章,它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大家族进行了介绍。作者通过林黛玉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闹喧哗的贾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让我们看到了隐藏 在环境背后的东西,听到了人物发自内心的声音。

如何让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物有次序地、适时地出场,如何展现贾府各处的建筑、装饰,曹雪芹都作了精心的安排和布局。我们读来感到条例清晰、秩序井然。如何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如何展现人物的不同出场,如何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解决的重点。如何探究人物“哭”“笑”背后的深义,如何比较贾府各种力量的强弱是我们学习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书中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方法,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2.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环境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特点及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西江月》二词的理解与评价。

课前准备

1.教师:《红楼梦》歌曲和视频,多媒体课件,文学知识卡片,导学案;

2.学生:自读课文,搜集文学常识,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枉凝眉》,请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2.你读过了《红楼梦》中的哪些小故事?

3.对《红楼梦》的评价: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林黛玉进贾府》。

(二)介绍作家作品

1.简介作者。

曹雪芹,名霑,号雪芹。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见《红楼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这些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介绍《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二、启发思考

文章标题为“林黛玉进贾府”,点明了中心事件。浏览全文,罗列出她的行踪和见闻,构想贾府大院的平面布局图。

行踪: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平面图(见课件)

三、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1.探究问题一:“林黛玉常听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来了, 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与别家有哪些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贾府的“与别家不同”作者是通过黛玉进府的行踪为线索,用她的视线来描写的。首先,在贾府门前黛玉看到了宁、荣二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着“敕造”的匾额,门上有“华冠丽服”的仆役。这既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气派,也显示了贾府与众不同的威严和显赫。其次,黛玉看到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的贾母住房,以及仆役、婆子、丫鬟一大群的人物。他还看到了“荣禧堂”中的名贵家具,珍贵字画、古玩;“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 焕烟霞”的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这些显示了贾府与别家不同的气派。另外,黛玉还看到了贾府众多的、身份地位各异的人物,既有养尊处优的主子,也有受压迫、被奴役的仆役。

作用:借助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皇帝御书的匾额,乌木錾银的对联,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由此看来,着实与别家不同。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看到了浮华背后的堕落。

2.探究问题二:表格中的外貌描写各写的是谁?分别表现了每个人怎样的特点?填写下面表格。

明确:①贾宝玉:萧洒英俊、善良多情。 ②王熙凤:刁钻狡黠、谄上欺下。 ③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3.探究问题三:如何描写好人物的出场,是长篇小说情节结构安排上的关键问题。《红楼梦》在这方面也是同样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课文中的人物出场描写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有集体,有单独,按下列出场写法填入人物的名字。

明确:详写: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略写:迎春三姐妹、黛玉的丫环雪雁;虚写:贾赦、贾政;实写:王熙凤、贾宝玉;集体写: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三姐妹;单独写:王熙凤、贾宝玉。

4.探究问题四:本文对于贾母的描写笔墨不多,但这一人物的性格已经大致展现了出来。请仔细阅读她在宝玉摔玉情节中的表现,并结合前文,总结一下她在贾府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分析一下她对宝玉和黛玉的疼爱之情是否一样。

明确:贾母史太君是荣国府活着的老祖宗,处于最高地位。由于她年事已高,早将家政交由儿媳王夫人掌管,但她的存在本身仍对荣国府内部事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她的话在荣国府内便是“圣旨”,她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周围上上下下的人。她见了黛玉虽是“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但所痛者主要是自己的独女贾敏过早地亡故。刚刚“大哭”以后,就先是“笑”着戏谑地介绍王熙凤,后又“笑”着责怪、阻止王熙凤说黛玉命苦,正透露了这个老祖宗因为痛失女儿而怜及外孙女。

她溺爱宝玉,当宝玉听说黛玉没玉,发作起痴狂病,摘下“通灵宝玉”狠命摔去,她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在贾母心中宝玉便是她的命根子,也是贾家的命根子,指望他能高中金榜,振兴祖业,光耀门庭。贾母对黛玉是怜多于爱,对宝玉是爱多于恼。

5.探究问题五:怎样理解这两首《西江月》?
1)词中展示了怎样的人物思想性格和形象?
2)这首词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1)思想性格:生活“潦倒不通世务”,却钟情于女孩子,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行为偏僻”,常常“有天无日”地批驳不合理的现象,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怕读”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具有莫大权威的《四书》之类的“文章”,却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的书视如珍宝,这些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可见“顽劣”“乖张”──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宝玉形象: 他“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而是“于国于家无望”的逆子贰臣。作者对宝玉的态度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赞颂宝玉。

明确:(2)第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第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四、总结提高

审美探究:

1.围绕中心选择。

作品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须,也是事理的必然。

2.人物描写别出一格。

除综合运用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技法(描写人物的言行、外貌及细节等)之外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迎春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做集体介绍。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

3.环境描写典型突出。

《红楼梦》的第三回初步展现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概貌。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了这一典型环境:①外观。开头一段。②布局。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写了贾府的结构布局。③陈设。其作用是:a.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的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b.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如“敕造宁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荣福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等。

教学反思

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6bbcc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2.html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探究式教学设计《林黛玉进贾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