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苏教必修1生物课时练习:4.1.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发布时间:2019-07-29 01:15: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www.ks5u.com

3课时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 探究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值属于(

A. 自变量 B. 无关变量

C. 因变量 D. 对照变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探究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所以PH是自变量,选A

考点:本题考查变量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如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 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C.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

D.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答案】C

【解析】

A、该图表示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剩余量越少,表示反应越快,由此可见,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5左右A错误;

BPH0-8时,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大于8后,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可见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B错误;

C、温度不影响酶的最适PH,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PH=8)保持不变,C正确;

D、温度在33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温度在353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D错误

考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点睛:分析曲线图:PH0-8时,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8时,酶的活性最高;PH大于8后,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温度在33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温度在353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

3.人在发高烧时,常常不思饮食,其根本原因是(  )

A. 消化道内的食物尚未消化

B. 发烧使胃肠蠕动减弱

C. 体内食物残渣排出受阻

D. 高烧使酶的活性减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体内酶适宜的温度为37OC左右,在温度降低或升高的过程中活性都有所降低,因此人在发高烧时,酶的活性减弱,使消化和代谢过程都有所降低。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酶需要适宜的温度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4. 分别用0100℃的温度处理某种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是

A. 经过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B. 经过10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

C. 经过0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

D. 经过100℃处理的酶被水解成氨基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以及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高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失活,且这种失活是不可逆转的,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若温度升高,酶的活性还能恢复。

考点:本题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该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在37 ℃,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

(2)140 min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________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________

【答案】 (1). )蛋白质 (2). 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耗尽 (3). (4). 不变 (5). pH2时酶已经失活 (6). C

【解析】

1)根据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故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

2)在140分钟后,因为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故曲线变成水平.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则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程,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点的时间.具体曲线见答案.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由于在pH=2时酶已失活,故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不变.

5)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影响酶活性,但不变性失活,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37°C.故C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名师点睛】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在最适温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pH)低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pH)高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减弱.

6.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就失去其催化作用,主要原因是(  )

A. 酸碱度不适宜

B. 胃蛋白酶抑制了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C. 胃中没有淀粉

D. 唾液淀粉酶被分解

【答案】A

【解析】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中性,到了胃后,由于胃酸(偏弱酸性)的作用,使唾液淀粉酶失活,故失去催化作用故选:A

考点:酶的特性

点睛: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进入胃后,被胃蛋白酶分解成多肽,其自身结构也发生改变,催化作用也因此消失

7. lmL5%的新鲜唾液倒人装有10mL糨糊的试管内,置于25℃的温水中水浴,下列各方法中能提高试管内反应速率的是(

A. 向试管内通气

B. 适当提高实验温度

C. 向试管内加入少量麦芽糖

D. 向试管内加人大量的酸或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气体不影响酶的活性,A错误;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就为37℃左右,可以适当地升高温度,提高酶的活性,B正确;

酶具有专一性,向试管内加入少量麦芽糖不能提高试管内反应速率,C错误;

大量的酸或碱降低了酶的活性,D错误。

考点: 酶的特性

8.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

A. 0 B. 15

C. 25 D. 35

【答案】D

【解析】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等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恒温动物的体温一般在35-40℃左右,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一般与动物体温相符;在ABCD4个选项中,C的温度与恒温动物的体温相近,所以酶的催化效率相对最高,该温度下血液凝固最快,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恒温动物的体温和动物体内的酶的最适宜温度,本题应注意的是不要将血液凝固与水的结冰混淆。

9.科学家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pH对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获得下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与酶B催化活性的最适pH相同

B. B的催化效率高于酶A

C. B很可能取自人体的胃液

D. A与酶B最可能不在同一部位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图可知,酶A和酶B的最适PH不同,A项错误;在不同的pH环境下两种酶的活性不同,酶B的催化效率不一定高于酶AB项错误;酶B的最适pH6左右,而人体胃液的PH1.5左右,C项错误;酶A的最适pH4,酶B的最适pH6左右,所以酶A与酶B最可能不在同一部位发挥作用,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曲线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0.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固定位置,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 ℃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 h后,用碘液冲浸该琼脂块,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碘液遇淀粉变蓝,琼脂块上如出现蓝色斑块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唾液含唾液淀粉酶,煮沸或与酸混合,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不能被水解,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所以圆点123遇碘液均变蓝;圆点4中淀粉会被水解,遇碘液不变蓝。综上分析,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1.下图的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然后将2支试管放入同一温度的水中进行水浴15 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据此实验,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凝乳时间越长,凝乳酶的活性越高

B. 如果将A组的水温逐渐提高,乳汁可以凝固

C. 低温破坏了酶的分子结构,所以10 ℃温度下乳汁不凝固

D. 可以肯定,凝乳酶的最适温度为40

【答案】B

【解析】

A凝乳酶是催化乳汁凝固的酶,凝乳时间越长,说明凝乳酶的活性越低,A错误;

B、由表格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在40左右,因此如果将A组的水温逐渐提高,酶活性提高,乳汁可以凝固,B正确;

C、低温条件不会破坏酶的活性,C错误;

D、由表格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在40左右,不一定就是40D错误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点睛:1、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先根据题干和题图分析实验的过程中的准备联合因变量的关系,获取实验结论,然后结合选项描述分析判断

2、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活性降低,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

12.如图为某一酶促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物剩余量的变化曲线,可以说明的酶特性是(  )

专一性 高效性 催化特性 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题图曲线不能说明酶的专一性,错误;

酶的高效性指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远大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题图中的曲线相对照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正确;

酶的催化特性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实现,题图中的曲线相对照可说明酶具有催化特性,正确;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题图曲线不能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错误故选:C

考点:酶的特性

点睛:分析曲线图:题图为某一酶促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其中是加入酶、是加入无机催化剂、是未加催化剂)的反应物剩余量的变化曲线图,曲线相比,曲线反应物的剩余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最快、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最短,曲线次之,曲线应物的剩余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最慢、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最长

13.如图甲表示某有机物加入催化剂物质后,置于0 ℃到80 ℃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 ℃至0 ℃的环境中处理,其关系图应为乙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酶在80时,由于温度过高,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而变性,以后不管温度多么适宜,酶也不再具有催化作用。故选B

考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点睛:解题常出现的错误思维是:酶在80时,由于温度过高而活性很低,随温度逐渐降低而活性回升。要明确酶是蛋白质,80时变性,失去了催化活性,以后不管温度多么适宜,酶也不再具有催化作用。

14.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

B. 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 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 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答案】B

【解析】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因为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解速率不同,即使高温条件下酶失活了,但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比低温下也会加快,会干扰实验者作出错误的结论,A错误;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B正确;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条件,若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就要水浴加热,破坏原来设定的温度条件,C错误;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不管淀粉酶能否催化蔗糖分解,溶液都不变蓝,D错误

15.图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则反应速率上升

B.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

C. 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D. 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浓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曲线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温度再提高10 ℃,则反应速率下降,A错误;在B点,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增加,B错误;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C正确;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知识。

16.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FeCl3溶液、新鲜的马铃薯泥、蒸馏水、酒精灯、温度计等。

二、实验步骤

步骤

试管编号

a

b

C

d

e

加入

试剂

3%

H2O2

2 mL

3%

H2O2

2 mL

3%

H2O2

2 mL

3%

H2O2

2 mL

H2O

2 mL

设置反

应条件

常温

常温

常温

0

常温

蒸馏水

FeCl3

溶液

肝脏

研磨液

煮熟的肝

脏研磨液

肝脏

研磨液

剂量

2

2

2

2

2

观察气

泡产生

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最多的试管是________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仅将上述实验条件由常温改为90 ℃水浴,重复实验,气泡产生最多的试管是________号。

(3)假如bc两试管的实验现象均不明显,从所给的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设计e组的实验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若ad号的实验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那么,实验组设置不科学的是______号,主要违背了________原则,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

(5)假如要证明马铃薯中也含有过氧化氢酶,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

【答案】 (1). c (2). 酶在适宜条件下具有高效性 (3). b (4). H2O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而分解 (5). 排除肝脏研磨液中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 d (7). 单一变量 (8). 0 ℃改为常温 (9). 再增设两组实验,分别编号为fg,实验处理方法同c组,只是将滴加肝脏研磨液分别改为马铃薯泥和高温处理过的马铃薯泥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由表格中的实验的处理方法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加入催化剂、催化剂的种类、肝脏研磨液是否经过高温处理,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可以用气泡产生的数量和气泡大小表示,实验原理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氧气以气体的形式放出

1)由于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以气体的形式放出,分解速率越快,放出氧气速度越快,因此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数量来衡量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分析表格中的处理方法可知,c试管加入了未煮过的过氧化氢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在适宜条件下具有高效性,因此c试管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

2)如果仅将上述实验条件由常温改为90水浴,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此时温度b试管中的无机催化剂没有影响,因此b试管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最快

3)假如bc两试管的实验现象均不明显,从所给的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H2O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而分解,e组的底物是水,其他与c相同,该实验的目的是排除肝脏研磨液中其他物质产生气体而影响实验结果

4)假若ad号的实验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那么,实验组设置的不科学的是d号,主要违背了单一变量,可以将0改为常温来验证高温使酶失活

5)假若要证明马铃薯中也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再增设两组实验,分别编号为fg,实验处理方法同c组,只是将滴加肝脏研磨液分别改为马铃薯泥和高温处理过的马铃薯泥(对g组设置可不作要求),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数量和气泡大小来观察马铃薯中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

考点:有关酶特性的探究实验

17.某生物小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

一、实验材料及用具:新鲜肝脏研磨液、新鲜血浆、pH分别5.06.07.08.0的缓冲液、恒温培养箱、10%H2O2溶液、试管等。

二、实验步骤

步骤

试管编号

A

B

C

D

E

加入血浆或缓冲液各2 mL

血浆

pH5.0

缓冲液

pH6.0

缓冲液

pH7.0

缓冲液

pH8.0

缓冲液

加入10%的过氧化氢溶液

2 mL

2 mL

2 mL

2 mL

2 mL

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

2

2

2

2

2

观察、记录各组气泡数量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_____试管;自变量为__________,因变量为__________

(2)如果如图表示的是在pH7.0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请在图中画出氧气生成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标注曲线1)和酶量增加一倍时过氧化氢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标注曲线2)________

(3)如果用淀粉代替过氧化氢,并用斐林试剂检测结果,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CDE (2). 溶液pH (3). 酶的活性 (4). (5). 不可行。因肝脏研磨液中无淀粉酶

【解析】

分析:该实验探究的是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应该首先用pH不同的缓冲液处理肝脏研磨液而不能先让肝脏研磨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否则会导致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结果。

1)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为溶液pH,因变量为酶的活性,所以A试管为对照组, BCDE试管为实验组。

2)随着时间延长,氧气生成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平衡,如图中曲线1;酶的数量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酶的数量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图中曲线2.

3)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但是没有淀粉酶,所以不能使用淀粉代替过氧化氢来检测实验的结果。

【点睛】归纳总结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和pH

a.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b.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c.从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a.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b.乙图: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反应时间与反应物、生成物的量及反应速率的关系

曲线分析:①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因被消耗而减少,生成物因积累而增多。

t0t1,因反应物较充足,所以反应速率较高,反应物消耗较快,生成物生成速率快。t1t2,因反应物含量较少,所以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物消耗较慢,生成物生成速率较慢。t2,反应物被消耗干净,生成物也不再增加,此时反应速率为0

18.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B. 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 pH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D. 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

温度太低会降低酶活性,因此温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冷水好,A错误,洗衣粉中的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没有促进作用,B错误,在pH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仍然能够起作用,只是与最适宜pH条件下相比,作用较弱,C正确,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使蛋白质等水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的氨基酸或多肽等,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酶的应用。

19.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答案】B

【解析】

有些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须,比如呼吸作用有关的酶,那么在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都存在,A正确;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变形的因素有:过酸、过碱、高温等,低温只能抑制酶的活性,不会破坏结构,B错误;酶的作用实质即为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C正确;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酶降解,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促反应的原理

20. 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A. 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

B. 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

C. 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

D. 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温度、pH都会影响酶活性,故AD不正确;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酶会将其水解,从而使其活性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后,淀粉被水解,但是淀粉酶在反应前后结构和活性不变,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作用和特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某同学从温度为55 ℃~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______

【答案】 (1). 脂肪 (2). 缓冲 (3). 蛋白质 (4). 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 ℃~65 )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酶的相关知识及实验设计思路.

1、酶是活细胞中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在最适温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当温度(pH)低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pH)高于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随温度(pH)的升高而减弱.

2、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

解:(1)测定脂肪酶活性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缓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液呈紫色,说明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3)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65°C)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故答案为:

1)脂肪 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65°C)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考点: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2.下面三个图中的曲线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2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

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3)图2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图3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______

【答案】 (1). 催化剂种类 (2). H2O2浓度 (3).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4). 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有限 (5). 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一: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即过氧化氢酶和Fe3+,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分析图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H2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但最终趋于平衡分析图三: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达到最适温度后,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的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温度

2)由图一可以看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Fe3+,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图二曲线BC段,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加快,最可能原因是反应受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浓度)有限

4)温度适宜时,H2O2分解的越多,剩余量越少,因此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浓度)H2O2的剩余量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604534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9.html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苏教必修1生物课时练习:4.1.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