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中的清代汉口城市社会

发布时间:2016-03-03 20:32: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明中叶起,汉口作为一个新兴的码头市镇迅猛发展,成为沟通长江、汉水和洞庭湖三大水系的枢纽。因其港阔水深的优越条件,明朝末年,已是甲于全楚的巨镇。清初,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且又有“天下四聚”的说法,“北则京市、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1](p199)盐商巨贾云集,造就了城市的繁华。附庸风雅的江浙商人同时留下了可贵的文献记载,如范锴的《汉口丛谈》(以下简称《丛谈》)和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以下简称《竹枝词》)。本文以这两部重要的地方文献为中心,从中观察清代汉口城市社会的一般概貌。一、地形地貌汉口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长江和汉水在此交汇,天然的避风良港为过往船帆集结提供了便利,百姓陆续迁居至此,汉口终于从河滩废壤一跃为天下名镇。故有“汉口之盛,所以由于小河”[2](p37)的说法。因地势低洼,且东临大江,南面汉水,后靠潇湘湖(俗称后湖),汉口地形轮廓好似一把飘浮在水面上的扫帚。对此《竹枝词》形象记载:“上街路少下街稠,卧帚一枝水上浮。扫得财来旋扫去,几人骑鹤上扬州?”[3](p5)汉口的发展离不开筑堤防水。明朝崇祯年间修筑的袁公堤在汉口城市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范锴在《丛谈》中记述:“袁公堤,明崇正(祯)八年通判袁焻创筑。自后居民渐集,即今之堤街也,在汉口镇后。镇为水陆要冲,烟火数百万家。汉水经其南,湖水绕其西北,大江横其东。旧志谓每值夏秋水涨,四面巨浸,仅赖此堤为廛居保障。”[2](p49)袁公堤固然起到了一定的防水作用,但遇到大的水患,汉镇被淹没是常有的事。如1831年(农历辛卯年)和1848年(农历戊申年)汉口水灾,《竹枝词》记载:“水患曾惊辛卯年,戊申谁料胜于前。观音阁内寻陈迹,旧尺量来尺五添。”[3](p175)在观音阁的墙壁上可看到戊申年的水位痕迹比辛卯年高出一尺五寸,可见水势之猛。由于大水把整个街道淹没,被围困的居民不得不用跳板横跨楼上往来,形成汉镇一大奇观。《竹枝词》谓:“各街搭艞(跳)如秦栈,来往行人未觉稀。习惯自然心胆壮,鼓楼麻雀不惊飞。”[3](p176)“秦栈”指在悬崖峭壁上凿空架桥而成的道路,此处把各街“搭艞”比喻走惊险的“秦栈”,可谓形象。1849年(农历己酉年),汉口再次发生水灾。此次水势更是超过了往年,以至跳板也无法使用。除少数富人迁往地势稍高的武昌外,大量贫民不得不坐以待毙,造成十室九空的惨剧。《竹枝词》记载:“岁当己酉水弥凶,板艞难施走路穷。富室迁移贫户毙,十家到有九家空。”[3](p177)长江、汉水和后湖虽不时给汉口带来水患,但另一方面,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也同样造就了汉口城市的繁华。明清时期,漕粮和淮盐改在汉口交兑分销,一时商船鳞集,万舰千艘络绎不绝,汉口成为全国闻名的“船码头”。对汉口码头和码头文化用笔最多的莫过于叶调元的《竹枝词》,如写作者简介:李勇军(1973—),男,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陆楚琼(1957—),女,深圳招商局档案馆馆员。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汉口商业文化研究(1861-1938)”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7(026)李勇军1,陆楚琼2(1.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招商局档案馆,广东深圳518067)摘要:明末清初,汉口以其繁华的商业著称于世,号称“四大名镇”之首、“天下四聚”之一。附庸风雅的江浙商人为昔日汉口的繁华市井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记载。范锴的《汉口丛谈》和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详细记述了清代中叶汉口地区的地形地貌、人口构成、基层行政、商业文化、社会风习、岁时节令等诸多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汉口城市社会的全景画卷。关键词:地方文献;清代;汉口;社会中图分类号:K2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09)08-0096-04地方文献中的清代汉口城市社会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人文视野历史·文化▲·96·DOI:10.13660/j.cnki.42-1112/c.00981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5b3750550e2524de4187e88.html

《地方文献中的清代汉口城市社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