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篇第五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公冶长篇第五





————————————————————————————————作者:————————————————————————————————日期:

2


公冶长篇第五
18000

5l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老谷柳译文:孔子评价公冶长说:可以把我的女儿嫁给他做妻子。虽然他还在坐牢,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做了他的妻子。(按;这也是对世道不公的一种清议象征,仍然具有教化和警世作用。国家机器的是与非不是孔子的是与非,孔子自己他的是非标准。朱熹说:圣人正大,道理合做处,便做,何用避嫌?
金纲;无大格局者断无此举。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戳。以其兄之子妻之。
老谷柳译文:孔子评价南容说:邦国政治清明,他能投身国政;邦国政治混乱,他能避免罪过刑罚。于是孔子就把兄长的女儿嫁给南容做妻子。
《中庸》有言: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老谷柳译文:孔子评价子贱说:君子之人啊,子贱这个!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之人作为楷模,他哪里会吸取这些好品?(斯,前代子贱,后代高尚人格
古语有:多士之林,不扶自直。即所谓氛围的力量。
《说苑》:宓子贱理单父,弹琴,身不下堂,单父理。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而单父亦理。巫马期问其故。宓子贱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劳,任人者逸。可见宓子贱是一个居敬而行简,举重而若轻的人物。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老谷柳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说:我端木赐这个人怎么?孔子说:你啊,是个器皿。问:什么器皿?答:琏瑚。
(注:《四书集注》朱熹说: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之器,耳饰以玉,器之贵重华美者也。孔子本曰君子不器。而许之以器,意谓端木赐乃可入朝为官成国家栋梁。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老谷柳译文:有人说:冉雍(冉仲弓有仁德而无口才。子说:为什么要有口才?善于辩驳的人,屡屡被人憎恶。我不知道他是否真有什么仁德,但是要有口才干什么?(佞者:巧言令色、口若悬河、强词夺理,实乃一口盗之人。《孔子家语·弟子行》评价冉雍说: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注;冉雍实为没落贵族。家道贫寒,待客以礼,使其家臣如借其能。
孔子曾说:雍也,可使南面。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老谷柳译文:孔子派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于做官尚无自信。孔子听很高兴。意旨在表彰自知之明。《礼记·学记》:君子曰:大德不官。
《近思录·出处》引程颐讨论《周易蛊卦》云:《蛊》之上九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传》曰:士之自高尚,亦非一道。有怀抱道德,不偶于时,而高洁自守者;有知止足之道,退而自保者;有量能度分,安于不求知者;有清介自守,不屑天下之事,独洁其身者。所处虽有得失大小之殊,皆自高尚其事者也。《象》所谓志可则者,进退合道者也。
另注:未能信,未能取信于民。
5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老谷柳译文:如果世无贤君仁道不行,那么我就乘着小木筏漂流过海。跟随我的人概就只有子路了吧?子路闻言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好逞勇斗强超过了我,但这无所可取。(者曰筏,小者曰桴,似可指代舟船,但这里直译。
金纲云:本章所论悲怆,透露了孔学内在的紧张,即大道虽正,却非世道所容。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老谷柳译文:
3/11


孟武伯问:子路达到您所倡导的仁的境界了吗?孔子说:不知道。又问。
孔子说:子路可以在千乘规模的诸侯国管理军政赋税,他仁与不仁不知道。
那冉求怎么样?
孔子说:冉求在千户人家的城邑,百乘兵车大的夫之家,可以做总管。他仁不仁不知道。公西赤怎么样?
孔子说:公西赤可以穿上官服,在朝堂接见来宾。他仁不仁,不知道。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老谷柳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与颜回相比谁更好一些?回答说:我怎敢与颜回相比?颜回闻一知十,而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不如他呀,我跟你都不如他呀。

510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老谷柳译文:宰我大白天就睡大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可雕琢,粪土一样的墙壁不可粉刷,对于这个宰予我还能批评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的时候我对于人哪,是他说什么我信他就能干出什么;现在我对于人哪,是听他说什么再去看他的行动。正是这个宰予让我改变了态度。评述:懒散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是一种恶习。在西方基督教文明中,有七宗罪的说法:暴食、贪婪、懒惰、骄傲、淫欲、愤怒、嫉妒;懒惰为其一。资料:
《周易·乾卦》: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盐铁论·击之》: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司马光《传家集》:德隳于惰,名立于劳。吕坤《呻吟语》:懒散二字,立身之贼也。
曾国藩《治兵语录·勤劳》:百种弊端,皆由懒生。修身求知的懒惰也是懒惰,如:宋邵雍《伊川击壤集》衣冠不整,谓之外惰;行义不修,谓之内惰:内外俱惰,何人不唾。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不知其有而不求曰糊涂,知其有而不求曰懒惰。
康有为撰《大问书》设想太平之世,虽然不立刑,但有
各职业之规则,还有禁懒惰、禁独尊、禁竞争、禁堕胎的四禁;“懒惰”也在其间。
《淮南于·修务训》中讲述古来圣贤的勤勉,是对懒惰的拨正:若以布衣徒步之人观之,则伊尹负鼎而干汤,吕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转鬻,管仲束缚,孔子无黔突,墨于无暖席。是以圣人不高山,不广河,蒙耻辱以干世主,非以贪禄慕位欲事起天下利,而除万民之害。盖闻传书曰:神农憔悴,尧瘦臞,舜霉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膱不动,思虑不用,事治求澹者,未之闻也。”引文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文选》卷四五引班固(答宾戏为“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老谷柳译文:孔子说,我还没见到过具备刚强品德的人。有人对答说:申枨cheng算得上。孔子说:申枨是欲望,怎能称得上刚强?
面临诱惑特别需要理性的介入。自我,需要审视,更需要理性管束。沉湎于物欲之中,道德意志就会涣散,那就距离人格成就很远了。
《二程粹言》:知过而能改,闻善而能用,克己以从义,其刚名者乎?
《老子》“无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管子·内业》“不以物乱官(五官,不以官乱心。《文子·符言》“欲胜人者,先自胜;欲卑人者,先自卑。
《抱朴子·外篇·广譬》“悬鱼惑于芳饵,槛虎死于笼狐……金钩桂饵虽珍,而不能制九渊之沉鳞;显宠丰禄虽贵,而不能致无欲之幽人。
《韩非子·喻老篇》“志之难也,不在世人,在自胜也。《吕氏春秋·卷十九》“欲不正,以治身则夭,以治国则亡。
《淮南子·缪称训》“情胜欲者昌,欲胜情者亡。《孔子家语·五刑解》“刑罚之源,生于嗜欲不节。来熹《集注》引程子说:“人有欲则无刚,喇则不屈于欲。又引谢氏说:“刚与欲正相反。能胜物之谓刚,故常伸于万物之上。为物掩之谓欲,故常属于万物之下。自古有志者少,无志者多。
林逋《省心录》“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周敦颐《通书》“无欲则静,静则明。
刘宝楠《论语正义》“圣凡智思,同此性情,即同此欲;
4/11


其有异者,圣智皆能节欲。能节故寡欲也。若不知节欲,则必纵欲,而为性之贼。故孟子曰:存心莫善于寡欲。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第一》“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
李西沤《药言剩稿》“贵乎刚者,以其能胜己,非以其能胜人也。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老谷柳译文: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加于我什么,我也不想强加于别人什么。孔子说:端木赐啊,这不是你能达到的境界。(私德却具公益的价值
子贡也即端木赐先生这话说得和阿克顿勋爵在(箴言录》中的名言:“自由的本义:自我驾驭。自由的反面:驾驭他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贽说:“夫天下之民物众矣,若必欲其皆如吾之条理,则天地亦且不能。”人在秩序状态下,可以达到“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焚书·答耿中丞》这个便是“多样化”,较之伯林所论堪称“中国特色”。中国之倡“儒学自由主义”者,可以从中做些“创造性转化”工作了。
并不存在一统江湖的价值观。并不是所有的好事都是兼容的,人类的理想更非如此。人所追求的价值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有时也是不兼容的;声称得救的道路只有一条,正确的生活方式只有一个,真正的价值结构只有统一——这些有害的思维往往导致迫害狂。

5l3于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老谷柳译文:子贡说,老师的文化教育,可以受到教益;但是老师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却很难听到清晰的讲授。
注释:性含多义:品性、心性、根底、性命、生活。老谷柳以为,性难复述,在于“天性”“人性”“本性”的不可捉摸性,难于确定性,缺乏科学属性。天道亦如此。

5l4于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老谷柳译文:子路有所受教,尚未实践成功,唯恐再有所听闻(因前闻未行也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老谷柳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孔子说:做事敏捷而又好学,而且能够不耻下问,故而以此获得文的谥号。(孔文子名圉,有劣迹,然不耻下问,勤敏好学,故获孔子称道。
《尚书·仲虺之语》“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韩非子·解老篇》“众人之所以欲成功而反为败者,生于不知道理而不肯问知而听能。
《文子·自然》“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说苑·谈丛》“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又《建本》“好问近乎智。
王符《潜夫论·实贡》“夫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且攻玉以石,治金以盐,濯锦以鱼,浣布以灰。夫物固有以贱治贵,以丑治好者矣。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明君用士亦犹是也。物有所宜,不废其材,况于人?
张载《经学理窟》“人多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杨时《二程粹言》“耻不知而不问,终于不知而已;以为不知而必求之,终能知之矣。
林通《省心录》“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一为君子,一为小人,自取如何耳。
吕坤《呻吟语·补遗》“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也。苟求尤过之人攻我,则终身不得一闻过矣。
唐甄《潜书·虚受》“学问之道,贵能下人。能下人,孰不乐告之以善?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老谷柳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具有君子的四种品德;他自己的行为恭敬谨慎,他侍奉君主礼尊庄敬,他牧养人民注重实惠,他使用民力则符合道义。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执掌郑国权力22年。政绩突出,在政治、法制、外交方面建树颇多。是中国历史上为人交口称誉的贤相。孔子在这里给子产一个定评,很准确。这四条标准,在整个王权时代,都是君子执政的必要条件。孔子借评价子产,讲述自己的政道。
这四条标准,在孔子那里,比较重要的可能是“惠”《论语》三次提到子产,其中一次:“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为国贤相所谓政绩,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他在什么范围或多大程度上给百姓带来了实惠。惠民,是孔子的政道理想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使民也义”所谓“使民也义”就是非义不得使民。万民可以在法规条件下享用自己的自由。法律之外,不得要求或强迫万民从事官方心血来潮的各种活动。这样,就与“消极自由”有了价值上的关联性。子产,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实行“成文法”且将其公之于众的人物。张君劢认为子产之“法”为“刑罚”而非现代意义因选举而起之法,并说:“吾国儒家因法律之有争有讼,乃视之为锥刀之末,此虽为法界不免之风气,然因此而排斥之,视为
5/11


不足措意。于是将此一大块园地,独让法家占有之,去贵族抑豪强,乃废井田,开阡陌,视诗书礼乐仁义为六蠹。于是各种政治、行政、经济、道德之制度,概以法名之,而造成帝王专制之局。此由于儒家过重道德,而忽视法文制裁之所致。犹宗教家之力说空无,而忽视人生;自然科学家之注重外界,而引起精神生活之空隙矣。
《新儒家政治哲学》原载[美国]自由钟》第一卷第三期19655月。
此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也该看到,子产“成文法”的确立,即使是“刑罚”,也因为有公开的性质,而使万民有了据法条而争权利的可能性,也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法治行为。此外,孔子是一个注重规则的思想家,他就曾说过:“物必有则,民之秉彝(常也也,故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万事万物都应有规则,万民愿意秉持常道,所以喜好规则这种美德。“使民以义”,就是按规则办事。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与法律是同义语。孔子虽然主张“息讼”,但从来没有主张取消法律。“义”者,宜也,也与规则有内在的一致性。违背规则,就是不宜;遵循规则,就是合宜。合宜,义也。就这个意义上看,“使民以义”,作为对子产的称誉,也是对规则的称誉。公元前536年,子产主持制定了国家刑法,并将其公之于众。他公布刑书的形式是把所有的法律条文一一铸在鼎上,史称“铸刑鼎”。孔子这年已经十几岁,应该知晓“铸刑鼎”这件大事。
这是中国比较早的“成文法”更是比较早公开公布的“成文法”将刑书铸在金属上,向国人公布出来。这是一件大事。因为在此之前,执政者还从来不曾向国人明白公布过国家统一执行的法令法规,一般来讲,执政乐于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尚书·舜典》中有“象以典刑”的说法。据考,“象以典刑”的意思就是:在器物上刻写法律规定以及刑罚手段。假如这类记载是可靠的,似乎中国很早就有了公布成文法的事例。但《尚书·舜典》的记载似乎还缺乏更多凭据。不难想见,普通百姓援引法律条文维护自己利益,对于一向口含天宪的执政者来说是一个从心理到行为的巨大挑战。法律、法令、法规,就是规则,而习惯于极权观念的执政者是不喜欢“使民以义”,按规则办事的。就这个意义而言,子产的确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中国法治思想和法治实践先驱。子产公布成文法,曾经得到了来自上层的反对,甚至国际间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远在晋国的大夫叔向就专门写信给子产,表示谴责。有意味的是,就是这个晋国,23年后,也开始效法郑国,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布出来。
这个成文法在郑国遭遇了“一放就乱”的命运。公开公布的成文法,官方与民间都要根据它来打官司,这就有了讨论的余地。于是,解释,开始了泛滥。各色人等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刑法条文,国人对此有了热烈的辩论。辩论中,邓析的《竹刑》应运而生。《竹刑》可能是在子产的成文法基础上
作出的更为详尽的司法解释,且便于操作,也许还更为公平。不仅如此,邓析还开始招收生徒讲学,自由地传授他所理解的法律知识,钻郑国法律的空子,帮郑国的百姓打官司,邓析成为中国最早的大律师。邓析的策略就是利用郑国的刑书合法斗争。当然,他是在边缘行走。按照《吕氏春秋·离渭》的说法,邓析总是代表民间成为官司的获胜者,每场官司下来,“郑国大乱,民口欢譁”
子产不久后去世。子然成为郑国执政。郑国官方像中国历代官方一样,没有能力因势利导,借机演绎出一片法治天地,而是对来自民间的“异己”力量心怀恐惧。历史经验证明:当官方开始恐惧的的时候,杀戮也便开始。公元前501年,邓析终于被郑国杀害。邓析被杀的理由是什么?“私造刑书”;但实际的理由可能是“民口欢譁”《左传·定公七年》记载:(子然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后来的日子,成文法是不是还可以公布,让民间也让官方“依法办事”呢?从此似乎没有。官方特别是执政的官方首领,最喜欢的是“口含天宪”“临事议制”“法自朕出”;执政者内部对公布成文法斗争激烈,反对者试图继续或重新垄断法权、法统。200后,这一场斗争没有持续多久,在秦国商鞅那里划上了句号。商鞅没有继承中国法权体系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却将极权专制的法权体系推向了时代的巅峰。子产、邓析云云,于是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的绝唱。
铸了“刑书”“刑鼎”向国人明白展示,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值得圈点的动人事例。它与“使民以义”有内在的价值通道。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跃动着现代司法精神的法制管理理论思想,比如《法经》《管子》所论及的“事断于法”“刑无等级”“君臣上下贵贱皆以法”“罚必当”,等等。应当说,这类思想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民以义”的重要原则,是中国法制思想弥足珍贵的精神资源。或者也可以说,它们与“刑书”“刑鼎”一起,具有了类似《汉穆拉比法典》成文法的性质。(必须指出,这类法制思想的先进性是有限的。譬如传为李悝所著的《法经》就有一项严重的反人道规定:议论国家法令罪。所定刑法极重,处死刑,抄没家产,妻子为奴。国家的法令是不准议论的!这正是钳制民口的高压兼愚民政策。
中国古代,“礼”与“法”不分,“刑法”与“民法”不分,封建社会和皇权社会的法典,以刑为主,诸法合体,有关田土、钱债、户籍、婚姻等法律规定或规范,统收在各朝律、例之中。中国的第一部民法典,起草于1911年即宣统三年,称为《大清民律(草案,但还远不完善。抵1929--1930年间,中国陆续公布了《民法总则》各编,才算有了正式的民法。

5l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老谷柳译文;晏平仲善于交友,交往越久越能受人尊敬。
6/11


按:生活之意义,有赖于真诚交往而生成。礼是秩序,秩序是永恒的,所以礼必然也是永恒的。善交,善于遵守礼貌、礼仪、礼制。交往理性不可或缺。
《史记》称其: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则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zhuo,何如其知也?老谷柳译文:孔子说,臧文仲专门为蔡國占龟修筑了一座廟宇,据说山节藻兊(斗拱畫山川,柱子刻水草明智怎么能是这样?(这算什么明智?
《诗·小雅·十月之交》:下民之孽,匪将自天。
按:藏文仲是鲁国非常重要的执政大夫,也是性格很复杂的历史人物。内心充满悖论。
5l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子曰:忠矣。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老谷柳译文:子张问:令尹文子三次仕为卿相,卻無喜色;三次罢免,却无愠色。而且每次被罷免,都把自己的舊政之事告诉新任的長官。您认为此人如何?
孔子说:一个尽忠的人啊。问:算仁嗎?
回答:不知道。他的仁在哪里呢?
又问:崔杼殺了齐國國君,陈文子有十駕車辆,全都丢棄出逃。來到其它邦國,又說:这里的大夫犹如齐國的崔杼。然后又出逃。来到另一个邦國,则又说:此处的大夫犹齐國崔杼。则再次出逃。您认为这个人怎么樣?
孔子说:算是清白。问:算得上仁嗎?
孔子说:不知道,他的仁在哪裡呢?
本文的核心价值:仁为何?何为仁?仁是用来证成“公”的。非公无仁,非公无忠。忠与信一样,不具有独立的绝对价值。
《韩诗外传》卷四;“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道覆君而化之,是谓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是谓次忠也;以谏非君而怨之,是谓下忠也;不恤平公道之
达义,偷合苟同,以持禄养者,是谓国贼也。若周公之于成王,可谓大忠也;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也;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也;曹触龙之于纣,可谓国贼也。皆人臣之所为也,吉凶贤不肖之效也。诗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
曹触龙是纣之谀臣。“匪其止共,惟王之邛。《诗·雅·巧言》中的诗句,大意是“不供职事,而病其主”,不好好工作,给君主带来灾难。《韩诗外传》对“大忠”“次忠”“下忠”和“国贼”的解释,丰富了“忠”之德的内涵。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老谷柳译文:季文子:鲁大夫,名行父,谥为文。历任鲁国四任国君,为人谨慎多虑。孔子在这里讨论的仍是中道。做事情当然要思虑成熟,但也不可以谨小慎微,犹豫不决。过度的思虑会影响到行动的果决。所以孔子赞同行动之前要思虑,但不赞同反复思虑,慎之又慎。特别是遇到重要事情,特别需要果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霍光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孔子是个谨慎的人,但不是个优柔的人。

52l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太平清明时,就无为而聪明;国家动荡混乱时,就傻子平地做事情,却又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愚笨’别人学不来的。宁武子:卫大夫,名俞。宁武子在卫国做官的时候正当卫文公、卫成公时期。文公有道,宁武子几乎没有什么建树,这被人看作“智可及”也就是,一般人都能做到。成公无道,竟至于“失国”,宁武子“周旋其间,尽心竭力,不避艰险,凡其所处,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济其君,此其愚不可及也。(朱熹语在无道之邦做事情,被视为“愚”但是又做事情,又能免遭被害,就是“愚不可及”明刘基《郁离子》“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保身”,是“明哲”所为,孔子不辞。时人多以为“明哲保身”为“活命哲学”,往往嗤之以鼻。孔子宅心仁厚,从孝道和仁道出发,重个体生命价值,从来不作此类大言。
王夫之《俟解》对此有发挥:“臣之于君,用一智字不得……辱之不避,斥之不退,刑戮将加而不忧,知必无可为之理而茫昧不知止,可谓不智矣。已而以之穷困,以之躯不得全,妻子不保,不智之尤也。
《论语意原》论宁武子“愚不可及”,有更深一层议论:“智而用智,智者能之;智而用愚,非智也,几于道也。(成公无道之君也,武子事之而不去,而又与之周旋于患难之中。武子之愚,固非尸位避事而窃君之禄也,亦非忘君殉身而轻去其国也。想其深见远识,行之以无事,处之以沉晦,虽仕无道之邦,亦可以自兔。后世窃此说而为身谋者,非宁
7/11


武子之愚也。
仅仅明哲保身,是不够的;还要在保身之际“几于道”(于道,就是士大夫一种生存类型。当此之际,无道之邦,成为展示“吾道”之大舞台。将生存提升为艺术,一种近于道的艺术,就有了“游戏政治”的倾向。有意味的是,这种游戏,又是不离“公道一仁德”理念的个人行为。它与“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理念看似矛盾,实际并不矛盾。因为在无道邦国的出仕,其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身在无道邦国,心在道义理念的。这类人智慧超群,他只需要挑出一点点智慧,就足以应付这个邦国的险恶;而更多的智慧则用于政治的超度,以及尽最大可能地为民与社稷做些有益之事。事实上是在一个烂摊子里为民生保存一星一点的元气。这样,没有大智慧是不可以做此“游戏”的。孔子时代的宁武子,庶几当之,所以孔子赞誉他;南容,庶几当之,所以孔子将侄女嫁给他;后世五代时期的冯道,庶几当之,但已经遭遇很多人误解了。
关于冯道,可以说得话很多。这里简略作一点发微。冯道历任四朝十二国君,甚至在异族契丹时期也出任太傅。这是一个历来受人诟病的人物。但在后唐时期,经他倡议,学人开始在国子监校订《九经》儒学文字,到后周时完成刻印。这个本子,为儒学重要文献,人称“五代监本”。简单说,这是一个在“无道邦国”做着道义努力的大儒。李贽作《藏书》品题历代人物,将冯道划分到“外臣传”的“吏隐外臣”中,与战国侯赢、汉张良、东方朔、扬雄、胡广、蜀谯周、晋王导、唐娄师德、白居易、郑綮同列。这是极有眼光的。他在评论中说:
“冯道自谓长乐老子,盖真长乐老子者也。孟子曰:‘社稷为重,君为轻’信斯言也,道知之矣。夫社者,所以安民也;稷者,所以养民也。民得安养而后君臣之责始塞。君不能安养斯民,而后臣独为之安养斯民。而后冯道之责始尽。今观五季相禅,潜移默夺,纵有兵革,不闻争城。五十年间,虽经历四姓,事一十二君并耶律契丹等,而百姓卒免锋镝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藏书》卷六十八“外臣传”,中华书局,19595月。
这个意见不仅迥出各种渴血激进者意见之上,亦且迥出各类腐儒拘儒意见之上。譬如,朱子就说:“乡原无甚见识。其所谓愿,亦未必真愿,乃卑陋而随俗之人耳。”又举例说:“乡原者,为他做得好,使人皆称之,而不知其有无穷之祸。如五代冯道者,此真乡原也。(俱见《语类》朱熹径将冯道列为“乡愿”,这说明朱熹还囿于时论,不能认识历史背后的儒学秘密。仅就对冯道的品题而言,朱熹不如李贽。理解李贽此论,可以更深刻理解宁武子,也可以更深刻理解儒学大智慧。
在孔子儒学那里,君主是一个有意味的符号,它应该是载道之器;若不能载道,则失去儒学的尊重和信任;若背道,
则为儒学之寇仇。君臣,并不是绝对价值。儒学的绝对价值是“公道一仁德”。君子事君,非事君也,事道也。君主的变更不是了不得的大事,社稷的变更更重要,万民之利益尤为重要。《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曾子引孔子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事实上,君子没有必要一定要忠于哪一个具体的种姓(以及哪一个地方“公道一仁德”在君子那里具有真理的性质。他只忠于它。君子可以失去利禄,失去安宁,失去生命;邦国可以失去君主,失去宗庙,失去政统,甚至失去社稷,但民之生命利益不可失。在许多时刻,儒家人物的这类担当,被变形的“气节”激情斥之为“懦弱”“投降”或“变节”。儒学之“权道”,是历代儒家人物最隐秘最深刻最沉痛的智慧和道义担当。儒学赞誉周族先祖,譬如,古公亶父曾居住在豳地。北方民族戎狄不断袭扰,要财物,古公给戎狄财物,最后戎狄要得豳地和民众,豳民皆怒,欲与戎狄战。这时候,古公亶父说了一段千古流传的名言,他说:
“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就这样,古公亶父就和他的亲属离开豳地,度过两条河水,翻过绵延的山脉,来到“岐下”。这个地方成为周族的发祥地。而那时的民众对古公亶父的做法反应是:“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於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曾经为了避让北方夷狄的入侵,宁肯放弃首领权力,举家南退。他不想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动员辖地的民众与敌寇“一决雌雄”。但是他的南迁,为周族保存了一点元气,最后繁衍为一大种族,成为中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君主国。设古公亶父当初像愤怒的青年,必欲与强者“死战”,周民的流血将不可避免,以后的历史怕也将重新改写。
这个道理,只有扼守理性有限性、实行中道的儒学有体悟。
黄宗羲有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天下者,“君臣共治”也。“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原臣》黄宗羲所论深得孔孟之道。冯道所变易之“君”,一姓之兴亡也;冯道所维持之“土”,万民之忧乐也。在这一意思上可以说:冯道无须对昏庸的君主负责,他不是五代之际任何一位君主的奴才。君主,天下之“客”而已;万民,才是天下的“主人”。因此冯道的变易诸君,也就谈不上什么“变节”。如此,才算真切理解了儒学理念中的“君臣大义”
但是也要说明:所谓“愚不可及”,事实上也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刚毅凌厉;是更鲜为人知的大智大勇;这是儒学正道中的少数特例。行此道者,稍一偏离,即入邪道,已
8/11


经与“愚不可及”者不可同日而语。
明代大儒王艮有妙文《明哲保身论》,可以参见:“知保身者,则必爱身如宝。能爱身,则不敢不爱人。能爱人,则人必爱我。人爱我,则吾身保矣。能爱人,则不敢恶人。不恶人,则人不恶我。人不恶我,则吾身保矣。能爱身者,则必敬身如宝。能敬身,则不敢不敬人。能敬人,则人必敬我。人敬我,则吾身保矣。能敬身,则不敢慢人,不慢人,则人不慢我。人不慢我,则吾身保矣。此仁也,万物一体之道也。以之齐家,则能爱一家矣。能爱一家,则一家者必爱我矣。一家者爱我,则吾身保矣。吾身保,然后能保一家矣。以之治国,则能爱一国矣。能爱一国,则一国者必爱我。一国者必爱我,则吾身保矣。吾身保,然后能保一国矣。以之平天下,则能爱天下矣。能爱天下,则天下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莫不尊亲,则吾身保矣。吾身保,然后能保天下矣。此仁也,所谓至诚不息也,一贯之道也。”所论层层推进,由私德而进十公德;虽然有张皇大言之处,但不失为对“明哲保身”的逻辑推演,其义可以参酌。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弟子们志向高远却做事草率,但文章写得文采飞扬,我简直不知该怎样指导他们了。
[注释]陈:陈国,诸侯中的小国。孔子游历列国到过陈国。吾党之小子:我鲁国家乡的门徒们。狂简:志大而做事草率。斐然成章:文理成章有可观者,斐,文采。裁:割正。按:本章为孔子周流四方,道不行而思归之慨叹。“始欲成就后学以传道于来世”;但是没有得到“中行之士”,退而求其次,“以为狂士志意高远,犹或可与进于道也。但恐其过中失正,而或陷于异端耳,故欲归而裁之也。(朱熹语此为一说。
郑汝谐《论语意原》的意见更有意味:“匡人之难,则曰‘文不在兹乎’?在陈之厄,则念‘斐然成章’
《系辞》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不独《易》也,圣人明忧患与故,且知道之不可复行于世也,是以作之心生焉。这个意思是:孔子自明“述而不作”,是生当壮年之际,有希望辅佐有道邦国平天下之志;但是晚年之后,看到道不行,于是有了书写的愿望,要将自己的理念经由典章写作来传播于后世。所以有了《春秋》等等。将“文不在兹”与“斐然成章”并列说法,似为他人所未道。
“知其不可而为之”,本身就是儒学(先儒预知、预表的格局。但可行不可行,还不过是儒学之“用”(还不是“大用”儒学之根,在“本”。孔子知道“道不行”,于是回家教授子弟,做“垂训万世”的大功德。从此,帝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孔子儒学儒教的“根本”不倒。因为不倒,所以构成传统。
而夷狄不得不认同这个传统。认同这个传统,就是“中原诸夏”;不认同这个传统,就是“夷狄戎蛮”。赖这个传统,中原诸夏演绎为一种特殊的文明形态,至今影响东土。此之谓孔子之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小矣哉。
这样说话,讨论“夷夏之辨”,似乎有“儒学沙文主义”之嫌。但儒学不是“沙文主义”,缘因儒学并不诉诸武器的扩张;凡来认同我儒学大义者,皆自外而来;非我儒学自内向外输送也。所以,儒学“夷夏之辨”,其实是一种自我管理行为:自己坚持住华夏本位,愿意尊奉我者,不距之;不愿意尊奉我者,不强之。现在可以看到的历史事实是:史上之匈奴、鲜卑、羯、氐、羌、金、元、契丹、辽、满蒙,皆有愿意遵从中原诸夏本位之行为;而汉人却较少认同匈奴、鲜卑、羯、氏、羌、金、元、契丹、辽、满蒙之文化。这之中,儒学之整合功劳无可估量。
孔子赖杏坛说法,将儒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播给弟子。他用自己的特立独行告诉弟子:君王公侯,可与共事,共之;不可与共事,辞之。在通往“公道一仁德”理念的道路上,君王公侯,与我儒学圣贤,应该是一致的;大家都在为实现中原诸夏王道乐土、强化中原诸夏本位文化而努力。我儒学圣贤,与君王公侯,是一种合作关系,不是役使关系。事君以道,而已。当着不可合作时,宁可归隐,也绝不谄媚事上。
《礼记·曲礼下》有云:“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孔子循道而行,与列国之君王公侯的冲突也便在所难免。一方面看,这是孔子的悲剧,圣贤的悲剧;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孔子的正剧,圣贤的正剧。孔门圣贤演绎的正剧给中国人解决的是身份认同问题。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将一种精神和思想传导开去,成为远大于君王公侯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主题,为现代儒学和现代士大大奠定了系统的尊严;更为中原诸夏本位文化推演出现实可能性。从文化这个层面上,解决了中国人之所以称为中国人的问题。这是儒学极大光荣。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处。后人附会为在今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
《日知录》说:“今夫子庙庭中有坛,石刻曰‘杏坛’《阙里志》‘杏坛,在殿前,夫子旧居,非也。杏坛之名出自《庄子》:孔子游乎缁帷(黑林名之林,休坐于杏坛(中高处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擒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
又说:《庄子》书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渔父不必有其人,杏坛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苇间,依坡旁渚之地,不在鲁国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坛,乃宋乾兴间四十五代孙道辅增修,祖庙移大殿,于后因以讲堂旧基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耳。
9/11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他人旧怨,怨恨他们的人也就很少。
旧恶:宿怨。用:因此。首阳山:亦称雷首山,在山西永济县南。
伯夷、叔齐,殷遗民,不仕周,饿死于首阳山。二人为殷孤竹君之子,为人清介,将王位让出而走。此前此后,二人都不念旧恶,不与人为仇。别人也就没有人愿意与他们为仇。孔子赞誉了这种行为。这里的核心理念是“和为贵”《论语集释》引《魏书》说:“房景伯除清和太守。郡民刘简虎尝失礼于景伯,景伯署其子为四曹掾,论者以为不念旧恶。”又说,“南齐皇甫肃曾劝刘勖杀王广之。及勖亡,肃反依广之,而广之盛相契赏,且启武帝使为东海太守。史臣以为不念旧恶。”不念旧恶,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是直接通往“公道”的。《论语集释》引蔡清《四书蒙引》说:“今人皆知天下归仁,邦家无怨,为仁人盛德事。固也,然薰莸不同味,而去取生;泾渭不同流,而爱恶生。则夫为君子者,固不能无恶于人也。如司马温公,虽奸邪小人恶其害己者,亦敛衽咨嗟其贤。如程明道先生,则狡诈者献其诚,暴慢者致其恭。如诸葛武侯,则李平、廖立虽为所废,亦惜其死而为之流涕。此无他,公也,诚也。公则可怒在彼,诚则不言而信,皆夷齐不念旧恶辈人也。
世间有一种睚眦必报的小人。此类人在公在私,必以报复为能事。一些政务工作间的“内耗”,便由此而生。孔子此论,迄于今,也有现实意义,不可等闲视之。伯夷、叔齐之所行,在后世是遭遇误解的。事实上这两个人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书写了一个大义,那就是对“以暴易暴”的抗议。这个大义具有抽象意义。它是本土最初的“反战”精神,构成了“非暴力”文化形态的逻辑起点。伯夷、叔齐堪称“告别革命”思想的先驱。没有伯夷、叔齐的的挺然凸出和绝食抗议,本土就将在这一个文化形态中,呈现为苍白和空洞。他俩除了在武王伐纣的大军之前叩马而谏留下的几句话,就只有《史记》中留下的一首《采薇》“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倘编辑《<夷叔齐全集》也就只有这不足百字的记录。但这不足百字的记录却是本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文献。它昭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超越于王朝更替的。从历史长时段看问题,就会知道,对“以暴易暴”的批判,其人格精神比起一个王朝的政治崛起更具价值意义。
此外,他们的行为还与本土文化中的“气节”概念相关。张君劢引述韩愈的意见对夷齐(伯夷、叔齐常为后人联称为“夷齐”之行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韩氏《伯夷颂》
一篇,尤为有关气节之义。韩氏于举业宗周之际,讶然于们夷、叔齐之饿死首阳山,乃释其所以然之故曰:‘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又曰:‘微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意谓君臣上下,乃社会维系之大防,即令周室为人民所拥戴,然不可不有耻食周粟之夷齐。且称夷齐曰:‘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天下一人而已矣。可见政治上一个朝代即令成功,而一个个人仍有其是非褒贬之特权。此其言将一人人格,一人信心,一人之殉道精神,推而至于至高至远,无以复加者矣。方今国中充斥朝秦暮楚之辈,读韩氏此文者,其亦有冷水浇背之感欤。《中华民族精神——气节》,香港《再生》195110月第301期。近代以来,理解伯夷叔齐的,张君劢可能是第一人。
老谷柳按:非暴力文化肯定是人类文明的新起点。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要醋,他却到邻居家要来给人(冒充大方
微生高,鲁国人。据说就是守信用等女友,最后抱着桥柱子被洪水淹死的尾生。《论语正义》引高诱注:“尾生盖尝硁硁(kengkeng)自守者,故当时或以为直也。
微生高可能有虚伪的嫌疑。向邻居讨醋送给求醋者,事虽至微,但是孔子以小看大,可以见出所行之隐秘倾向所在。孔子从不轻易褒贬臧否人物,有之,往往一语中的。对微生高的评价,孔子或者还有别的根据,现在已经很难知晓。郑汝谐所论颇得孔子心境,他说:"乞醯,细故也。有无可以情告,而乃乞诸邻以与之,是为伪以悦人也。推此心以往,凡可委曲为伪者,皆为之矣。圣人于其微者察之,知微生高之非直也。(《论语意原》第一卷
孔子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不喜欢矫情。微生高这类行为就是矫情。
高诱:东汉著作家。少时受学于卢植。建安十年,任司空掾,又任东郡濮阳令。著有《战国策注》(今本残《吕氏春秋注》等。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却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10/11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颜渊季路侍奉孔子。
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
子路说:愿将车马,皮衣拿来和朋友共享,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说:想听听先生的志愿。
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朋友能信任交往,少儿能得到关爱。
[注释]盍:何不。敝:损坏。伐:夸耀。施:表白。如天地之化工;仿佛天地自然所创造。化工,造化之功。按:本章可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同观(11·26章《鼓吹》
朱熹《集注》引程子说:“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夫子则如天地之化工。
这一章表露的圣贤气象,悲壮,令人感动。周作人特别喜欢《论语》中这一章。他说:“我喜欢这一章,与其说是因为思想还不如说因为它的境界好。师弟三人闲居述志,并不像后来文人的说大话,动不动就揽辔澄清,现在却只是老老实实地说说自己的愿望,虽有小大广狭之不同,其志在博施济众则无异,而说得那么质素,又各有分寸,恰如其人,此正是妙文也。《论语小记》周说其实并没有实质理解圣贤理念。“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孔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与孔子追求的社会理想有关,是孔子之志,是经由“内圣”开出“外王”的社会理想形态。这个形态看上去很简单,但却有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社会内容。“老者安之“,直接与“孝道”和“仁道’相关联。老者不安,应是孝道出了问题。孝道有问题,涉及仁道。仁道不见,孔学整个大厦就等于坍塌。“朋友信之”,直接与“诚信之道”和“交往之道”相关联。朋友不信,交往的有效性就有问题,“朋友”关系,是孔子提出的三项关系中最近于社会关系的人伦。它在广义层面上,涉及“秩序”问题,因为朋友交往中诚信的丧失,就会产生猜忌、倾轧和争斗。争斗的结果就“礼制”的破毁。每一个朋友的后面都有一个“家”(家族,氏族,连绵的争斗,就是乱世。这是孔学程序设计中,“不得不假有国者之力”,所极力遏制,消弭的社会现象。“少者怀之”,与“中庸之道”和孔学的教育理想有关。少年人(年人得到关爱,社会便有淳穆之风,孔学教育就能得到赓续;孔学思想就会得到实验;孔学薪火就会在和平环境下世代播扬。中国,在本土文明的流布中就能实现理想境界的平衡态——中庸之道所追求的天下大同。
《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八载汉扬雄《连珠》说;“臣闻天下有三乐,有三忧焉。阴阳和调,四时不忒,年丰物遂,无有夭折,灾害不生,兵戎不作,天下之乐也。圣明在上,禄不遗贤,罚不偏罪,君子小人,各处其位,众臣之乐也。
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乱则反焉,故有三忧。
周梦颜《质孔说》“夫子尚有未尽之言”说:“老安、友信、少怀,夫子随口举以答子路,初非限定三项。盖极天地之大、古今之遥、人物庶类之繁,何不在圣人志愿中?故一言老者,则凡长乎我者可知;一言朋友,则凡同乎我者可知;一言幼者,则凡幼乎我者可知。极之博施济众、鸟兽鱼鳖咸若,犹未足以尽我之愿,方是圣人地位。彼拘拘焉切指三项,犹是矮子观场耳。
此说深入一步,颇得圣人心源。由此,也可以体味到孔夫子的孤独感该有多么强烈——终其一生,孔子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朋友可以理解他的“理想国”;没有一个“有国者’可以给他一个领地,由他去实验。最终,“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不过是孔子(也是历代圣贤悬想中的乌托邦。老谷柳按:儒学的政治理想而非政治设计。在设计层面,中华有国者历朝都乏术焉。即如今之大陆也没有解决设计问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乃劝民口号,非设计智慧。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专政断然不是为民的问题,都是为党谋划,最客观的说法也是先为党派,而后为民众。有国者是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如何同意让你去设计剥夺他们的口中之惠?
“不得不假有国者之力”:康有为在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后,曾向挚友沈曾植倾诉此举的曲衷:“仆生于穷乡,坐赌du族人、乡人困苦,年丰而无米麦,暖岁而无襦袴,心焉哀之。且受质近厚,仁心大盛,自弱少已好任侠之举,虽失己为之不恤。加十年讲求经世救民之学,而日日覩du小民之难,无以济之,则不得不假有国者之力。(《与沈刑部子培书》《康有为全集》第一集第380页。
527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过能够明知有错而自我批评的人。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邑,也必定有和我一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么好学而已。
方便法门:方便,从梵文意译而来,也可以译作“权变”与儒学相通。方便法门,指为“度脱”众生所采取的各种灵活方法,又有因材施教之意。
11/1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1f93b60bf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5.html

《公冶长篇第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